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谁将决定智能汽车生死?2022年AI芯片卡位战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2021年最缺什么?这一定是汽车的芯片。

CES 2022上最新的集中芯片展,三大芯片公司——英特尔的Mobileye、高通和英伟达成为未来十年锁定自动驾驶汽车大脑的领头羊。

智能汽车给AI芯片的机会只有2到3年,国产芯片突破的时间不多。

芯片还是要抱车企的大腿。

自动驾驶芯片已经上了公交车。在近期车云细菌统计的新车算力对比中,英伟达OrinX、高通骁龙Ride、华为MDC三家厂商率先打开了AI芯片的量产局面。

如今,随着自动驾驶对感知精度、控制精度、响应速度等要求的不断提高,大功率主控芯片的需求将大幅上升,车企对芯片的投入将增加,与科技公司的关系也将变得更加紧密和微妙。

英伟达汽车业务副总裁丹尼·夏皮罗(Danny Shapiro)表示,“那些不再是先锋的汽车制造商终于意识到,如果他们不改变思维,他们将永远被甩在后面。”

英伟达在CES 2022上宣布,将为几家中国电动汽车创业公司提供未来汽车的电子大脑,还将与其他汽车制造商合作,包括奔驰、现代汽车、沃尔沃和奥迪。

Ford, Discovery, Tesla, Volvo, Weilai

英伟达与初创车企合作。

英伟达是当前自动驾驶领域的宠儿,OrinX芯片将出现在蔚来ET7、小鹏G7、智极L7等新车型上。此外,杜畿、魏玛和樊菲等汽车也将选择使用OrinX来制造智能电动汽车。OrinX的单芯片计算能力可以达到254TOPS,每秒可以计算254万亿次。

同时,高通也展示了与车企在数量上的合作能力,今年将与37家车企展开新的合作。

Ford, Discovery, Tesla, Volvo, Weilai

高通合作汽车企业

但即使汽车价值链似乎正在向科技公司倾斜,为了赢得合作,芯片公司也不得不同意让汽车制造商控制智能汽车的关键部件。

例如,高通去年斥资45亿美元收购了Veoneer,以改善其自动驾驶芯片所需的所有软件。然而,在本次CES展上宣布赢得与通用汽车的第一笔大规模自动驾驶芯片供应合同后,这些软件资产并不包括在内,因为通用汽车将开发自己的软件。

Ford, Discovery, Tesla, Volvo, Weilai

通用汽车和高通联合开发的自动驾驶平台

“我们的软件栈都是内部开发的,所以我们不会使用其中的一部分,”通用汽车即将推出的“Ultra Cruise”免提驾驶产品的首席工程师杰森·迪特尔曼(Jason Dietermann)说。

但对于其他汽车制造商来说,高通需要准备自动驾驶系统的所有部件,芯片公司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Nakul Dagger说。

“不同的汽车制造商发现自己处于不同的准备阶段,”他说。“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关键是他们必须能够与他们试图获得的客户建立关系。”

2021年,地平线《征途3》芯片能搭上李ONE的快车,其高效率低成本的通信成本功不可没。从项目启动到量产型号只需要7个月左右,缩短了反馈时间,降低了沟通成本,这将是未来国产芯片在合作上的一大优势。

自动驾驶的实现需要很多技术。其中包括帮助摄像头识别行人的计算机视觉算法,扩展世界道路的高精度地图,以及“驾驶策略”软件,该软件用于在出现意外情况时对汽车行为做出毫秒级的决策。

对于芯片厂商来说,这意味着他们需要做好各方面的技术准备,但同时也愿意让客户选择。

技术和数据是敏感领域。

芯片计算能力是智能汽车的基础,算法是真实性能的体现。

无论是通用、福特、沃尔沃等传统汽车制造商,还是蔚来、小鹏、理想等新能源力量,都在关键技术上加深了与合作伙伴的联系……ogies,并强调要自己掌握核心数据的关键。

尤其在智能电动化方面,特斯拉和苹果在芯片和核心技术上进行全栈自研。“造车新势力也是如此。他们必须掌握自己的命运,主动与用户迭代数据。”地平线的创始人余凯说。

在这种情况下,汽车制造商和技术公司的技术所有权变得复杂。

丹尼·夏皮罗(Danny Shapiro)表示,对技术和数据的控制是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公司之间的敏感领域。“无论是通用方案还是定制方案,数据应该由谁持有?”

事实上,特斯拉在自研之前就和Mobileye有着密切的关系,Mobileye也是第一个在自动驾驶上开发芯片的。然而,在过去,Mobileye将其视觉传感器、芯片和自动驾驶软件打包成一个集成的解决方案,并提供给合作伙伴。这种黑箱方案逐渐偏离了车企的轨道,最终被抛弃。

李想曾经说过,“我们本来用的是Mobileye的黑盒算法,但是碰不到核心算法,这是供应商不开放的领域。”

最近,Mobileye改变了它的打法,开始将它的包装方案的一些功能分离出来,允许福特在这些功能上建立自己的技术。这种变化体现在与福特的合作中。

Ford, Discovery, Tesla, Volvo, Weilai

“我们向福特提供所有输出,他们将在我们的输出基础上运行自己的算法,”Mobileye首席执行官Amnon Shashua告诉路透社。

看来供应商不得不在这个敏感领域做出一些让步。

“芯片公司几乎没有选择,只能变得更加灵活,因为它们必须面对来自同行的重要竞争对手。”IHS Markit高级首席分析师菲尔·阿姆斯特鲁德(Phil Amsrud)表示。

在控制发动机等较简单的半导体方面,汽车制造商过去只依赖三大供应商——英飞凌、瑞萨和恩智浦。然而,为汽车制造商提供高性能计算的芯片公司的市场相对拥挤,包括华为和安巴半导体等也进入汽车行业的公司,以及地平线和黑芝麻智能等为AI汽车芯片而生的新贵。

黑芝麻智能在最新的演讲中提到,“我们一直在构建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因为芯片的核心商业逻辑是规模。如何增加量,需要真正开放系统,支持不同客户推送到不同场景。”

Ford, Discovery, Tesla, Volvo, Weilai

华山二号A1000 Pro

今年,黑芝麻的智能大计算芯片将投入量产。华山二号A1000 Pro最大计算能力可达106TOPS。以硬件为基础,软硬件完全耦合,核心部件和软件模块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和更换。“所有人都发现,在这个发展阶段,汽车制造商越来越多地承担起在技术上引领未来的角色。”黑芝麻的聪明CMO杨雨欣说。

谁会被落下?

“我们正处于供应商太多的阶段,”Amsrud说。“如果我们从传统的角度来看汽车行业,未来将会剩下几家供应商。”

虽然在传统汽车芯片市场,国产芯片的份额不足3%,而且大部分处于低端。然而,智能化时代给了国产芯片发起挑战的机会,但这个窗口期并不允许本土企业放松。

余凯曾经说过,未来三年将是最关键的时间窗口。如果中国品牌在芯片和操作系统上不能拿到中国智能汽车市场的前两名,基本上就出局了。到2023年,大局初步确定,基于国外芯片的软件生态一旦形成,就很难再拉回来。

在这短短的三年左右的时间里,华为、地平线、黑芝麻智能、芯驰科技研发的智能驾驶产品在国内纷纷亮相。

Ford, Discovery, Tesla, Volvo, Weilai

首发该车的本土芯片公司Horizon占据了先发优势。去年,它与SAIC、比亚迪、哪吒等多家原始设备制造商签约,准备进军智能手机的全球市场……ips。

黑芝麻的智能量产晚了一步,但大计算能力和完整工具链的能力才是亮点。国信证券指出,高级自动驾驶对计算能力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L2自动驾驶需要>:10TOPS,L3需要100~200TOPS,L4需要400~600TOPS,L5至少需要>;3000万亿次的计算能力。

华为自动驾驶计算平台MDC810已经在北汽极狐应用,计算能力达到400+TOPS。王军表示,智能汽车的核心是计算能力,华为的优势在于对大型集成软件项目的控制。软件人才和能力的积累会在汽车上发挥作用。

车云摘要

面对新的机遇,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有能力产生巨型本土芯片公司,国产芯片窗口期只有两三年,事关成败。

1999年,原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提出,中国信息产业“缺芯少魂”的局面有望在20年内彻底扭转。

(王瑞豪编译对本文亦有贡献)2021年最缺什么?这一定是汽车的芯片。

CES 2022上最新的集中芯片展,三大芯片公司——英特尔的Mobileye、高通和英伟达成为未来十年锁定自动驾驶汽车大脑的领头羊。

智能汽车给AI芯片的机会只有2到3年,国产芯片突破的时间不多。

芯片还是要抱车企的大腿。

自动驾驶芯片已经上了公交车。在近期车云细菌统计的新车算力对比中,英伟达OrinX、高通骁龙Ride、华为MDC三家厂商率先打开了AI芯片的量产局面。

如今,随着自动驾驶对感知精度、控制精度、响应速度等要求的不断提高,大功率主控芯片的需求将大幅上升,车企对芯片的投入将增加,与科技公司的关系也将变得更加紧密和微妙。

英伟达汽车业务副总裁丹尼·夏皮罗(Danny Shapiro)表示,“那些不再是先锋的汽车制造商终于意识到,如果他们不改变思维,他们将永远被甩在后面。”

英伟达在CES 2022上宣布,将为几家中国电动汽车创业公司提供未来汽车的电子大脑,还将与其他汽车制造商合作,包括奔驰、现代汽车、沃尔沃和奥迪。

Ford, Discovery, Tesla, Volvo, Weilai

英伟达与初创车企合作。

英伟达是当前自动驾驶领域的宠儿,OrinX芯片将出现在蔚来ET7、小鹏G7、智极L7等新车型上。此外,杜畿、魏玛和樊菲等汽车也将选择使用OrinX来制造智能电动汽车。OrinX的单芯片计算能力可以达到254TOPS,每秒可以计算254万亿次。

同时,高通也展示了与车企在数量上的合作能力,今年将与37家车企展开新的合作。

Ford, Discovery, Tesla, Volvo, Weilai

高通合作汽车企业

但即使汽车价值链似乎正在向科技公司倾斜,为了赢得合作,芯片公司也不得不同意让汽车制造商控制智能汽车的关键部件。

例如,高通去年斥资45亿美元收购了Veoneer,以改善其自动驾驶芯片所需的所有软件。然而,在本次CES展上宣布赢得与通用汽车的第一笔大规模自动驾驶芯片供应合同后,这些软件资产并不包括在内,因为通用汽车将开发自己的软件。

Ford, Discovery, Tesla, Volvo, Weilai

通用汽车和高通联合开发的自动驾驶平台

“我们的软件栈都是内部开发的,所以我们不会使用其中的一部分,”通用汽车即将推出的“Ultra Cruise”免提驾驶产品的首席工程师杰森·迪特尔曼(Jason Dietermann)说。

但对于其他汽车制造商来说,高通需要准备自动驾驶系统的所有部件,芯片公司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Nakul Dagger说。

“不同的汽车制造商发现自己处于不同的准备阶段,”他说。“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关键是他们必须能够与他们试图获得的客户建立关系。”

2021年,地平线《征途3》芯片能搭上李ONE的快车,其高效率低成本的通信成本功不可没。从项目启动到量产车型只需要7个月左右,缩短了反馈时间,降低了沟通成本,将……国产芯片在未来合作中的巨大优势。

自动驾驶的实现需要很多技术。其中包括帮助摄像头识别行人的计算机视觉算法,扩展世界道路的高精度地图,以及“驾驶策略”软件,该软件用于在出现意外情况时对汽车行为做出毫秒级的决策。

对于芯片厂商来说,这意味着他们需要做好各方面的技术准备,但同时也愿意让客户选择。

技术和数据是敏感领域。

芯片计算能力是智能汽车的基础,算法是真实性能的体现。

无论是通用、福特、沃尔沃等传统汽车厂商,还是蔚来、小鹏、理想等新能源势力,都加深了与合作伙伴在关键技术上的联系,强调要自己掌握核心数据的关键。

尤其在智能电动化方面,特斯拉和苹果在芯片和核心技术上进行全栈自研。“造车新势力也是如此。他们必须掌握自己的命运,主动与用户迭代数据。”地平线的创始人余凯说。

在这种情况下,汽车制造商和技术公司的技术所有权变得复杂。

丹尼·夏皮罗(Danny Shapiro)表示,对技术和数据的控制是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公司之间的敏感领域。“无论是通用方案还是定制方案,数据应该由谁持有?”

事实上,特斯拉在自研之前就与Mobileye有着密切的关系,Mobileye也是最早开发自动驾驶方面芯片的。然而,在过去,Mobileye将其视觉传感器、芯片和自动驾驶软件打包成一个集成的解决方案,并提供给合作伙伴。这种黑箱方案逐渐偏离了车企的轨道,最终被抛弃。

李想曾经说过,“我们本来用的是Mobileye的黑盒算法,但是碰不到核心算法,这是供应商不开放的领域。”

最近,Mobileye改变了它的打法,开始将它的包装方案的一些功能分离出来,允许福特在这些功能上建立自己的技术。这种变化体现在与福特的合作中。

Ford, Discovery, Tesla, Volvo, Weilai

“我们向福特提供所有输出,他们将在我们的输出基础上运行自己的算法,”Mobileye首席执行官Amnon Shashua告诉路透社。

看来供应商不得不在这个敏感领域做出一些让步。

“芯片公司几乎没有选择,只能变得更加灵活,因为它们必须面对来自同行的重要竞争对手。”IHS Markit高级首席分析师菲尔·阿姆斯特鲁德(Phil Amsrud)表示。

在控制发动机等较简单的半导体方面,汽车制造商过去只依赖三大供应商——英飞凌、瑞萨和恩智浦。然而,为汽车制造商提供高性能计算的芯片公司的市场相对拥挤,包括华为和安巴半导体等也进入汽车行业的公司,以及地平线和黑芝麻智能等为AI汽车芯片而生的新贵。

黑芝麻智能在最新的演讲中提到,“我们一直在构建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因为芯片的核心商业逻辑是规模。如何增加量,需要真正开放系统,支持不同客户推送到不同场景。”

Ford, Discovery, Tesla, Volvo, Weilai

华山二号A1000 Pro

今年,黑芝麻的智能大计算芯片将投入量产。华山二号A1000 Pro最大计算能力可达106TOPS。以硬件为基础,软硬件完全耦合,核心部件和软件模块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和更换。“所有人都发现,在这个发展阶段,汽车制造商越来越多地承担起在技术上引领未来的角色。”黑芝麻的聪明CMO杨雨欣说。

谁会被落下?

“我们正处于供应商太多的阶段,”Amsrud说。“如果我们从传统的角度来看汽车行业,未来将会剩下几家供应商。”

虽然在传统汽车芯片市场,国产芯片的份额不足3%,而且大部分处于低端。然而,智能时代给了国产芯片发起挑战的机会,但这个窗口pe……od不允许本土企业放松。

余凯曾经说过,未来三年将是最关键的时间窗口。如果中国品牌在芯片和操作系统上不能拿到中国智能汽车市场的前两名,基本上就出局了。到2023年,大局初步确定,基于国外芯片的软件生态一旦形成,就很难再拉回来。

在这短短的三年左右的时间里,华为、地平线、黑芝麻智能、芯驰科技研发的智能驾驶产品在国内纷纷亮相。

Ford, Discovery, Tesla, Volvo, Weilai

首发该车的本土芯片公司Horizon占据了先发优势。去年,它与SAIC、比亚迪和哪吒等许多原始设备制造商签订了合同,准备进军全球智能芯片市场。

黑芝麻的智能量产晚了一步,但大计算能力和完整工具链的能力才是亮点。国信证券指出,高级自动驾驶对计算能力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L2自动驾驶需要>:10TOPS,L3需要100~200TOPS,L4需要400~600TOPS,L5至少需要>;3000万亿次的计算能力。

华为自动驾驶计算平台MDC810已经在北汽极狐应用,计算能力达到400+TOPS。王军表示,智能汽车的核心是计算能力,华为的优势在于对大型集成软件项目的控制。软件人才和能力的积累会在汽车上发挥作用。

车云摘要

面对新的机遇,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有能力产生巨型本土芯片公司,国产芯片窗口期只有两三年,事关成败。

1999年,原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提出,中国信息产业“缺芯少魂”的局面有望在20年内彻底扭转。

(王瑞豪编译对本文亦有贡献)

标签:福特发现特斯拉沃尔沃蔚来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换一种思路,狙击特斯拉

新年伊始,底特律汽车巨头们就沉浸在财报成绩单的喜悦里。特别是通用,不仅多项数据超出预期,净利润还收获了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

1900/1/1 0:00:00
“宁王最大对手”LG能源Q4扭亏为盈 预计今年销售额将增长8%

韩国电池制造商LG能源LGES周二表示,其目标是在2022年将销售额提高约8,因为随着今年下半年712月全球芯片短缺可能缓解,电动汽车电池的市场状况将有所好转。

1900/1/1 0:00:00
Stellantis因发动机短缺暂停在意大利生产厢式车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Stellantis工会代表透露,由于法国发动机工厂供应短缺,该公司位于意大利塞韦尔(Sevel)的工厂将停产一天,这座工厂是欧洲最大的厢式车装配厂。

1900/1/1 0:00:00
LG新能源2021年Q4扭亏为盈,2022年营收或增8%

盖世汽车讯2月8日,LG新能源公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的业绩。

1900/1/1 0:00:00
Otonomo与NextBillion.ai达成合作 加强地图数据和AI平台产品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移动智能平台供应OtonomoTechnologies宣布与地理空间数据领域企业地图数据AI平台供应商NextBillionai达成合作。

1900/1/1 0:00:00
独家丨长城“吞下”众泰

“年后,长城会过来几个领导,开始着手准备了。”“正在招人,春节后上班后开始整备工厂,以后要生产长城的车了。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