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自2009年中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以来,NPC和CPPCC代表的许多议案和建议都是围绕汽车领域展开的。因此,在每年的两会上,与汽车行业相关的话题不仅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而且提及的内容也预示着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尤其是近年来,在全球贸易格局和产业链格局面临变数的背景下,以汽车产业为代表的中国制造已经走到了改革的前夜。电动化的智能化发展、自主品牌的推广、汽车品牌的推出等问题成为汽车行业全新的思考。

其实在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总会有一句老话叫“机遇与挑战并存”,但这也是汽车行业不得不重视的问题。因此,如何应对和利用汽车工业的变化,以及汽车工业代表提出的多项建议,无疑将对汽车工业产生重要影响。
今年大家都提到了什么?
毋庸置疑,近年来我国汽车整体销量已经见顶,尤其是燃油车方面,新能源汽车成为新的潜在能源方向。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市场份额达到13.4%,比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汽车行业提到“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新能源汽车在“缺席”一年后再次被提及。

这样的积极信号也将有效支持国内汽车市场在2022年保持增长。但在政策和环境下,新能源化趋势明显,但在车企等一线成员看来,作为执行层面,最重要的是如何让新能源的成长和谐、有序、健康。
众所周知,去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猛,但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如补贴衰退、锂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电池缺电、召回频繁、充换电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因此,在汽车代表提出的建议中,延长补贴、电池安全、锂资源价格稳定、碳足迹核算、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汽车芯片成为关键词。

与之前新能源配套设施困局、政策刺激消费主基调不同,汽车芯片问题、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成为新能源突破瓶颈的重中之重。
此前,根据汽车行业数据预测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的最新数据,截至2月27日,由于芯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约64.31万辆。其中,中国汽车市场累计减产再次保持不变,约为5.11万辆。该机构预测,由于芯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将超过100万辆至108.85万辆。
最近芯片供不应求导致关机的新闻还在上演,急需解决“芯慌”问题。
除了芯片问题,去年汽车行业还有一个亮点,就是跨界企业造车到最后,其中百度、小米、360等科技公司更快。所以今年很多科技大佬都加入了汽车行业的建言队伍,包括格力电器董明珠、网……se集团的丁磊们还没有正式宣布要造车。

他们专注于他们更熟悉的智能网络领域。比如,今年是李彦宏第七次关注提案中与“智能交通”和“自动驾驶”相关的话题;周提出构建以安全大脑为核心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态势感知系统;2024年在北京实现量产的雷军,注重基础设施建设。
无论如何,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爆发,普及率大大提高。在此背景下,业内普遍认为,此前设定的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0%的目标有望提前实现。
前几年都实现了吗?
NPC和CPPCC对新能源汽车的重视最早可以从200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看到。也就是在这一年,“新能源汽车”首次被列入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一直持续到2020年。
然而,2020年,首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人们的消费欲望大大降低。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品,销量自然受到重创。受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影响,政府通过购车补贴、支持新能源汽车销售、减免车辆购置税等政策措施刺激汽车消费。
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长的具体目标,重点是稳就业、保民生、促消费,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其中,减免税费、加强新增基础设施、稳定就业、促进消费等利好措施将对2020年汽车产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纵观相关提案,代表们围绕税费改革,讨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新趋势、新基础设施问题,也就中国汽车品牌建设、中国汽车海外发展等话题发表了看法。
一个共同点是,各车企代表都带来了一份各自发展的建议书。比如李书福建议“禁湿”,王凤英鼓励发展小型电动车,朱华荣建议增强中国品牌汽车的品牌力,尹同跃建议取消NEV正积分结转限制,曾庆红建议减轻税负,陈红建议放开城市限购等等。可以看出,这些大佬已经预测到了2020年艰难的市场环境。
果不其然,2020年中国车市连续第三年下滑,车企代表提车刺激消费无可厚非。
2021年两会到来时,连续13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新能源汽车”一词并未单独提及,取而代之的是“增加停车场、充电桩、电站等设施,加快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建设。”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稳步提高汽车、家电等商品消费,取消二手车交易不合理限制,增加停车场、充电桩、电站等设施,加快推进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建设。扎实做好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工作,制定2030年碳排放峰值行动计划。
2021年,车企代表主要提出了“强芯”战略、自动驾驶、智能化、数据安全和“碳中和”五个提案,这些都是比较长远的战略规划,不能简单评论短期利益是否有了成果。然而,很明显,这五项建议的实施将把中国的汽车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去年中国车市的增长让大家看到了复苏的新希望。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发展的大幕已经拉开。通过汽车企业的提案,可以对未来汽车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有更清晰的认识。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自2009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国以来,NPC和CPPCC代表的议案和提案已经启动了很多……围绕汽车领域。因此,在每年的两会上,与汽车行业相关的话题不仅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而且提及的内容也预示着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尤其是近年来,在全球贸易格局和产业链格局面临变数的背景下,以汽车产业为代表的中国制造已经走到了改革的前夜。电动化的智能化发展、自主品牌的推广、汽车品牌的推出等问题成为汽车行业全新的思考。

其实在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总会有一句老话叫“机遇与挑战并存”,但这也是汽车行业不得不重视的问题。因此,如何应对和利用汽车工业的变化,以及汽车工业代表提出的多项建议,无疑将对汽车工业产生重要影响。
今年大家都提到了什么?
毋庸置疑,近年来我国汽车整体销量已经见顶,尤其是燃油车方面,新能源汽车成为新的潜在能源方向。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市场份额达到13.4%,比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汽车行业提到“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新能源汽车在“缺席”一年后再次被提及。

这样的积极信号也将有效支持国内汽车市场在2022年保持增长。但在政策和环境下,新能源化趋势明显,但在车企等一线成员看来,作为执行层面,最重要的是如何让新能源的成长和谐、有序、健康。
众所周知,去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猛,但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如补贴衰退、锂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电池缺电、召回频繁、充换电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因此,在汽车代表提出的建议中,延长补贴、电池安全、锂资源价格稳定、碳足迹核算、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汽车芯片成为关键词。

与之前新能源配套设施困局、政策刺激消费主基调不同,汽车芯片问题、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成为新能源突破瓶颈的重中之重。
此前,根据汽车行业数据预测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的最新数据,截至2月27日,由于芯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约64.31万辆。其中,中国汽车市场累计减产再次保持不变,约为5.11万辆。该机构预测,由于芯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将超过100万辆至108.85万辆。
最近芯片供不应求导致关机的新闻还在上演,急需解决“芯慌”问题。
除了芯片问题,去年汽车行业还有一个亮点,就是跨界企业造车到最后,其中百度、小米、360等科技公司更快。所以今年很多科技大佬都加入了汽车行业的建议队伍,包括格力电器董明珠、网易集团丁磊都没有正式宣布造车。

他们专注于智能网络领域……比较熟悉。比如,今年是李彦宏第七次关注提案中与“智能交通”和“自动驾驶”相关的话题;周提出构建以安全大脑为核心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态势感知系统;2024年在北京实现量产的雷军,注重基础设施建设。
无论如何,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爆发,普及率大大提高。在此背景下,业内普遍认为,此前设定的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0%的目标有望提前实现。
前几年都实现了吗?
NPC和CPPCC对新能源汽车的重视最早可以从200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看到。也就是在这一年,“新能源汽车”首次被列入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一直持续到2020年。
然而,2020年,首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人们的消费欲望大大降低。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品,销量自然受到重创。受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影响,政府通过购车补贴、支持新能源汽车销售、减免车辆购置税等政策措施刺激汽车消费。
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长的具体目标,重点是稳就业、保民生、促消费,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其中,减免税费、加强新增基础设施、稳定就业、促进消费等利好措施将对2020年汽车产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纵观相关提案,代表们围绕税费改革,讨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新趋势、新基础设施问题,也就中国汽车品牌建设、中国汽车海外发展等话题发表了看法。
一个共同点是,各车企代表都带来了一份各自发展的建议书。比如李书福建议“禁湿”,王凤英鼓励发展小型电动车,朱华荣建议增强中国品牌汽车的品牌力,尹同跃建议取消NEV正积分结转限制,曾庆红建议减轻税负,陈红建议放开城市限购等等。可以看出,这些大佬已经预测到了2020年艰难的市场环境。
果不其然,2020年中国车市连续第三年下滑,车企代表提车刺激消费无可厚非。
2021年两会到来时,连续13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新能源汽车”一词并未单独提及,取而代之的是“增加停车场、充电桩、电站等设施,加快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建设。”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稳步提高汽车、家电等商品消费,取消二手车交易不合理限制,增加停车场、充电桩、电站等设施,加快推进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建设。扎实做好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工作,制定2030年碳排放峰值行动计划。
2021年,车企代表主要提出了“强芯”战略、自动驾驶、智能化、数据安全和“碳中和”五个提案,这些都是比较长远的战略规划,不能简单评论短期利益是否有了成果。然而,很明显,这五项建议的实施将把中国的汽车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去年中国车市的增长让大家看到了复苏的新希望。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发展的大幕已经拉开。通过汽车企业的提案,可以对未来汽车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有更清晰的认识。
标签:北京
阳春三月,春色正浓,处处花开似海、草色漫卷,任谁也无法拒绝这份春光诱惑。
1900/1/1 0:00:002022年3月4日,上海嘉定,盖世汽车第三届汽车新供应链大会圆满落幕。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驾驶员通过大脑控制手臂和腿物理操纵车辆,以实现在街道和高速公路上安全驾驶。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一家总部位于日本的公司GreenScienceAlliance正在开发下一代电池技术。据称比起目前使用的锂离子电池,这种电池更加耐用、成本更低。
1900/1/1 0:00:00最近几年,随着铃木、雷诺、DS等外资汽车品牌陆续告别中国市场(完全退出或只保留部分业务),行业内就一直流传着一个问题:下一个退出中国市场的汽车品牌会是谁?目前,这个问题好像有了最新的答案,
1900/1/1 0:00:003月3日,蔚来公布了ET7的全球整车测试回顾,整车测试从南纬44度的新西兰卡德罗纳到北纬49度的内蒙古牙克石,ET7全球测试横跨南北半球,从冰天雪地,到酷热郊野,再到高速环道、精密舱室,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