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电动车与燃油车碳排放相差多少?混动生命周期有多长?车界大佬们解答“双碳”系问题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2021年全国两会上,中国明确提出“到2030年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双碳”发展目标,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但作为一个以煤炭为主、化石能源比重相对较大的发展中大国,实现“双碳”目标任务艰巨。中国汽车工业能否如期甚至提前完成碳减排任务,对实现这一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打破“双碳”现在已经成为汽车工业的首要任务之一。近日,由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乘用车动力总成(SCP)专业委员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先进汽车动力总成分会(APS)指导的“2022汽车动力总成国际高峰论坛”以数字互联云直播的形式举行。在本次论坛上,众多汽车行业领袖就“打破双碳”进行了分享和讨论,并给出了一些重要的想法和观点。

BYD, Changan, Geely Automobile, found

“2022汽车动力总成国际高峰论坛”以云直播形式举行;图片来源:论坛主办方

与燃油汽车相比,电动汽车可减少约42%的碳排放。

纯电动汽车不是零排放早已是业内不争的事实。简单来说,纯电动汽车虽然在运行中零排放,但在电池材料的提取和加工过程中会产生碳排放。

那么,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谁的碳排放量更高呢?相差多少?

在本次论坛上,由哈尔滨理工大学教授、教育部汽车电子驱动控制与系统集成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金靖电气创始人蔡威分享的一组研究数据显示,按照我国目前71%的燃煤发电比例,驾驶电动汽车比驾驶燃油汽车可减少约42%的碳排放。

BYD, Changan, Geely Automobile, found

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的碳排放比较:图片来源:蔡威演讲ppt

已公布的研究主要展示了从油井到车轮油耗为6.31L/100km的A级燃油车和从动力装置到车轮油耗为14kWh/100km的A级电动车的碳排放量。

研究数据表明,从油井取原油到油箱的过程中,包括炼油和运输过程,碳排放量为0.2kg/L。因此,一辆油耗为6.31L/100km的A级燃油车,行驶100km的碳排放量为1.262kg,行驶10000km的碳排放量为126.2kg,即0.1262t t..这还不包括驾驶过程,也就是从油箱到车轮的碳排放。根据数据,行驶过程中的碳排放量为150g/1km,那么行驶10000km后的碳排放量为1.5t。

根据以上数据,燃油车行驶10000km的总碳排放量为1.626t

与燃油车不同,电动汽车最重要的是发电的碳排放。同时,由于输电和充电也要消耗电力,本研究将整个前端部分消耗的电力转化为发电厂的发电量来计算其碳排放量。(注:电池生产的碳排放不包括在内)

研究表明,按照平均水平,一般火(煤)电厂每1千瓦时电,即第一度电的碳排放量约为0.68-0.96千克。按照2020年我国煤电比为71%计算,结果是每消耗1kWh,大约会排放0.56-0.80kg的二氧化碳,平均为0.68kg,那么,一辆A级电动车,耗电量为14kWh/100km,每万km的碳排放量为952kg。

由于行驶过程中的碳排放量为零,所以这款电动车行驶10000km的总碳排放量为952kg,即0.95t..

“对比以上两个数据可以发现,电动汽车比燃油汽车可以减少42%左右的碳排放。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如果你开10万公里,电动车的碳排放量可以减少0.676t,如果你开15万公里,可以减少10.14t,如果你开30万公里,可以减少20.28t t”,蔡威在演讲中这样介绍。

BYD, Changan, Geely Automobile, found

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的碳排放比较:图片来源:蔡威演讲ppt

电气化技术趋势面临变数,混合动力重量将有所提升。

通过以上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电动汽车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但在“双碳”的重任下,单纯依靠电动车显然是不行的。如今,吉利、比亚迪等越来越多的国内车企开始大力布局混动技术,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在本次论坛上,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乘用车动力总成专业委员会(SCP)主席、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先进动力系统分会(APS)理事长王瑞平表示,企业转型的道路应该是混合动力和电动化,全方位向电动化转型。

她还提到,中国市场电气化技术的趋势面临变数,在新的变数下,混合动力市场的权重将会增加。

众所周知,现在原材料上涨形势严峻。Wind数据显示,3月17日电池级碳酸锂市场综合价格在48万元/吨至52.2万元/吨之间,而去年年初的碳酸锂价格仅为5万元/吨。与此同时,钴的价格也从去年初的不到30万元/吨上涨到56.8万元/吨,上涨近一倍。此外,受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镍价飙升,仅硫酸镍的价格变动就导致三元料价格每吨上涨16-25万元。

BYD, Changan, Geely Automobile, found

锂价格上涨;图片来源:王瑞平演讲ppt

王瑞平在演讲中指出,从宏观环境来看,去年以来电池原材料的快速上涨打断了持续多年的新能源成本下降趋势,电力电气化方案可能会改变路径,趋向于“可持续降成本”的方向。今年,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冲突导致镍金属暴涨,使锂电池的成本雪上加霜。同时,随着俄罗斯和乌克兰冲突导致长期油价飙升,石油成本压力增加,市场将越来越渴望节油技术。

在这种情况下,混搭就成了不错的选择。一方面,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电池成本大幅上升,而混合动力电池成本相对较低。据报道,混合动力的成本只有BEV的一半或不到四分之一。另一方面,混合动力可以有效缓解油价上涨的压力。据悉,如果混合动力系统的节油率达到40%以上,对于混合动力用户来说,意味着油价将下降40%。

BYD, Changan, Geely Automobile, found

电气化动力方案划分;图片来源:王瑞平演讲ppt

不仅如此,在王瑞平看来,混合动力技术在技术上也有明显的优势,因为它不具有排他性,它与燃油技术和电动技术高度融合。它有一种技术,可以适应很多领域,可以优化过去,促进未来。技术灵活性,“不仅带动了占市场需求的大部分燃油车的升级和减排,也有助于推动电动技术的发展。”

她还指出,在硬件方面,从HEV到BEV,三大基础技术可以推动共享技术。在具体技术的研发上,只要坚持平台化、模块化的方向,就可以覆盖从混动到电动的所有应用。另一方面,在软件方面,混合动力控制系统涵盖了专用车和电动车的控制模块,也可以实现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的技术共享。

“混合动力是一种更符合当前能源实际状态,同时具有市场和环境需求的有效电气化路径。”王瑞平这样说。

在“双碳”的目标下,混合动力的生命周期可能会延长。

不仅在王瑞平,在本次论坛上,许多嘉宾一致表示认可混合动力发展的优势。然而,对于混合动力技术的生命周期,他们的期望并不完全相同。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盛基介绍,汽车市场对混合动力的需求很大。随着行业的迭代发展,混合动力至少在未来五年内会有非常好的发展空间。

上海交通大学汽车研究院副院长、智能网联电动汽车首席科学家、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教授尹表示,整体来看,补贴退坡等因素会导致5到8年的上升期,之后会趋于平稳。

长安汽车动力研究院总经理、英国R&D中心总经理胡铁钢也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未来两到三年应该是中国混合动力产品的快速成长发展期,可能在2030年左右达到顶峰。“我相信,它的周期绝对不是两三年,五年或者十年。未来用户在市场上的选择应该是多元化的。同时,在双碳战略的要求下,用电气化产品替代原有的燃油汽车产品是一条非常有效的减碳路径。"

汽车评价研究院院长李清文更看好“双碳”目标下的混合动力发展。他指出,“双碳”是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在实现这个战略目标的过程中会有很多不确定性。除了产品和技术,还受到经济和因素的影响。“在技术成熟的基础上,且该技术具有显著的减碳性能,我们应该把混合动力技术的生命周期看得更长,对其实现碳双目标的战略意义有更高的认识。”

基于此,他认为在“双碳”的目标下,混合动力技术的生命周期可能会更长,“可能会在5年的基础上乘以2或3。”

当然,混动也不全是有利因素,这自然给其发展带来一些不确定性。在谈到相关话题时,尹提到,如果国际或国内环境继续变化,比如油气上涨到一定程度,结论可能完全不同。“现在国内油价已经涨得很高了,有利于混合动力产品的快速上涨,但是当涨到一定程度,甚至混合动力油价已经受不了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个下跌期。”

绿色甲醇在促进能源转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上所述,中国的燃煤发电比例仍然很高。在这种情况下,电动汽车的碳排放虽然低于燃油汽车,但并不为零。这意味着实现碳中和、能源转化意义重大。

在本次论坛的演讲中,中国工程院院士、讲师、上海交通大学智慧能源创新学院院长黄镇……大学强调了能源改革的重要性,并提出要大力推进电力和燃料的零碳化。

在这一理念下,绿色甲醇被认为是促进能源转化和安全的主要途径。

资料显示,绿色甲醇是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廉价可再生能源生产绿色氢气和绿色氧气,以城市垃圾、生物质能、煤炭等含碳物质为碳源,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技术生产的。目前,我国甲醇制备技术、太阳能发电技术和风力发电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全国各地都建成了液体燃料基础设施,为绿色甲醇的生产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创新创业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学院长、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虫火谷在演讲中明确提出,基于可再生能源的绿色甲醇低碳能源体系是一条现实的碳中和路径。

BYD, Changan, Geely Automobile, found

液体是最好的能量载体;图片来源:虫火谷演讲ppt

他指出,液体是最好的能量载体。具体来说,液体燃料便于管道运输和海运,运输成本低。运输液体燃料时,全球任意两个码头之间的运费不超过7分钱/升;人类在世界各地建造了液体燃料加注设施;液体燃料便于长期储存。

他还提到,碳税问世后,绿色甲醇在各方面都有压倒性优势。原因有三:一是目前绿色甲醇的生产成本明显高于煤基甲醇,受到规模小、氢源价格高、碳源可持续性低、价格高等限制;二是随着光伏/风电-电解水制氢成本的降低,可以有效降低绿色甲醇的成本;第三,碳税来了,绿色甲醇比传统甲醇可以减少60%以上的碳税。

“未来我们这一代绿色甲醇的基础设施,可以提供未来三代汽车的使用:绿色甲醇燃料让内燃机更清洁,效率更高;插电式绿色甲醇混合动力提高电动车续航能力,解决电动车充电过冬问题;绿色甲醇为燃料电池汽车提供了更安全、更便捷的氢源。”虫火谷说。

BYD, Changan, Geely Automobile, found

绿色甲醇赋能第三代汽车;图片来源:虫火谷演讲ppt

此外,他分享的一组数据显示,部署1万个液体燃料、电力和氢气站的成本分别为20亿美元、830亿美元和1.4万亿美元。"甲醇和氢能系统在成本和规模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2021年全国两会上,中国明确提出“到2030年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双碳”发展目标,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但作为一个以煤炭为主、化石能源比重相对较大的发展中大国,实现“双碳”目标任务艰巨。中国汽车工业能否如期甚至提前完成碳减排任务,对实现这一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打破“双碳”现在已经成为汽车工业的首要任务之一。近日,由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乘用车动力总成(SCP)专业委员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先进汽车动力总成分会(APS)指导的“2022汽车动力总成国际高峰论坛”以数字互联云直播的形式举行。在本次论坛上,众多汽车行业领袖就“打破双碳”进行了分享和讨论,并给出了一些重要的想法和观点。

BYD, Changan, Geely Automobile, found

“2022汽车动力总成国际高峰论坛”以云直播形式举行;图片来源:论坛主办方

与燃油汽车相比,电动汽车可减少约42%的碳排放。

纯电动汽车不是零排放早已是业内不争的事实。简单来说,纯电动汽车虽然在运行中零排放,但在电池材料的提取和加工过程中会产生碳排放。

那么,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谁的碳排放量更高呢?相差多少?

在本次论坛上,由哈尔滨理工大学教授、教育部汽车电子驱动控制与系统集成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金靖电气创始人蔡威分享的一组研究数据显示,按照我国目前71%的燃煤发电比例,驾驶电动汽车比驾驶燃油汽车可减少约42%的碳排放。

BYD, Changan, Geely Automobile, found

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的碳排放比较:图片来源:蔡威演讲ppt

已公布的研究主要展示了从油井到车轮油耗为6.31L/100km的A级燃油车和从动力装置到车轮油耗为14kWh/100km的A级电动车的碳排放量。

研究数据表明,从油井取原油到油箱的过程中,包括炼油和运输过程,碳排放量为0.2kg/L。因此,一辆油耗为6.31L/100km的A级燃油车,行驶100km的碳排放量为1.262kg,行驶10000km的碳排放量为126.2kg,即0.1262t t..这还不包括驾驶过程,也就是从油箱到车轮的碳排放。根据数据,行驶过程中的碳排放量为150g/1km,那么行驶10000km后的碳排放量为1.5t。

根据以上数据,燃油车行驶10000km的总碳排放量为1.626t

与燃油车不同,电动汽车最重要的是发电的碳排放。同时,由于输电和充电也要消耗电力,本研究将整个前端部分消耗的电力转化为发电厂的发电量来计算其碳排放量。(注:电池生产的碳排放不包括在内)

研究表明,按照平均水平,一般火(煤)电厂每1千瓦时电,即第一度电的碳排放量约为0.68-0.96千克。按照2020年我国煤电比为71%计算,结果是每消耗1kWh,大约会排放0.56-0.80kg的二氧化碳,平均为0.68kg,那么,一辆A级电动车,耗电量为14kWh/100km,每万km的碳排放量为952kg。

由于行驶过程中的碳排放量为零,所以这款电动车行驶10000km的总碳排放量为952kg,即0.95t..

“对比以上两个数据可以发现,电动汽车比燃油汽车可以减少42%左右的碳排放。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如果你开10万公里,电动车的碳排放量可以减少0.676t,如果你开15万公里,可以减少10.14t,如果你开30万公里,可以减少20.28t t”,蔡威在演讲中这样介绍。

BYD, Changan, Geely Automobile, found

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的碳排放比较:图片来源:蔡威演讲ppt

电气化技术趋势面临变数,混合动力重量将有所提升。

通过以上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电动汽车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但在“双碳”的重任下,单纯依靠电动车显然是不行的。如今,吉利、比亚迪等越来越多的国内车企开始大力布局混动技术,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在本次论坛上,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乘用车动力总成专业委员会(SCP)主席、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先进动力系统分会(APS)理事长王瑞平表示,企业转型的道路应该是混合动力和电动化,全方位向电动化转型。

她还提到,中国市场电气化技术的趋势面临变数,在新的变数下,混合动力市场的权重将会增加。

众所周知,现在原材料上涨形势严峻。Wind数据显示,3月17日电池级碳酸锂市场综合价格在48万元/吨至52.2万元/吨之间,而去年年初的碳酸锂价格仅为5万元/吨。与此同时,钴的价格也从去年初的不到30万元/吨上涨到56.8万元/吨,上涨近一倍。此外,受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镍价飙升,仅硫酸镍的价格变动就导致三元料价格每吨上涨16-25万元。

BYD, Changan, Geely Automobile, found

锂价格上涨;图片来源:王瑞平演讲ppt

王瑞平在演讲中指出,从宏观环境来看,去年以来电池原材料的快速上涨打断了持续多年的新能源成本下降趋势,电力电气化方案可能会改变路径,趋向于“可持续降成本”的方向。今年,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冲突导致镍金属暴涨,使锂电池的成本雪上加霜。同时,随着俄罗斯和乌克兰冲突导致长期油价飙升,石油成本压力增加,市场将越来越渴望节油技术。

在这种情况下,混搭就成了不错的选择。一方面,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电池成本大幅上升,而混合动力电池成本相对较低。据报道,混合动力的成本只有BEV的一半或不到四分之一。另一方面,混合动力可以有效缓解油价上涨的压力。据悉,如果混合动力系统的节油率达到40%以上,对于混合动力用户来说,意味着油价将下降40%。

BYD, Changan, Geely Automobile, found

电气化动力方案划分;图片来源:王瑞平演讲ppt

不仅如此,在王瑞平看来,混合动力技术在技术上也有明显的优势,因为它不具有排他性,它与燃油技术和电动技术高度融合。它有一种技术,可以适应很多领域,可以优化过去,促进未来。技术灵活性,“不仅带动了占市场需求的大部分燃油车的升级和减排,也有助于推动电动技术的发展。”

她还指出,在硬件方面,从HEV到BEV,三大基础技术可以推动共享技术。在具体技术的研发上,只要坚持平台化、模块化的方向,就可以覆盖从混动到电动的所有应用。另一方面,在软件方面,混合动力控制系统涵盖了专用车和电动车的控制模块,也可以实现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的技术共享。

“混合动力是一种更符合当前能源实际状态,同时具有市场和环境需求的有效电气化路径。”王瑞平这样说。

在“双碳”的目标下,混合动力的生命周期可能会延长。

不仅在王瑞平,在本次论坛上,许多嘉宾一致表示认可混合动力发展的优势。然而,对于混合动力技术的生命周期,他们的期望并不完全相同。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盛基介绍,汽车市场对混合动力的需求很大。随着行业的迭代发展,混合动力至少在未来五年内会有非常好的发展空间。

上海交通大学汽车研究院副院长、智能网联电动汽车首席科学家、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教授尹表示,整体来看,补贴退坡等因素会导致5到8年的上升期,之后会趋于平稳。

长安汽车动力研究院总经理、英国R&D中心总经理胡铁钢也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未来两到三年应该是中国混合动力产品的快速成长发展期,可能在2030年左右达到顶峰。“我相信,它的周期绝对不是两三年,五年或者十年。未来用户在市场上的选择应该是多元化的。同时,在双碳战略的要求下,用电气化产品替代原有的燃油汽车产品是一条非常有效的减碳路径。"

汽车评价研究院院长李清文更看好“双碳”目标下的混合动力发展。他指出,“双碳”是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在实现这个战略目标的过程中会有很多不确定性。除了产品和技术,还受到经济和因素的影响。“在技术成熟的基础上,且该技术具有显著的减碳性能,我们应该把混合动力技术的生命周期看得更长,对其实现碳双目标的战略意义有更高的认识。”

基于此,他认为在“双碳”的目标下,混合动力技术的生命周期可能会更长,“可能会在5年的基础上乘以2或3。”

当然,混动也不全是有利因素,这自然给其发展带来一些不确定性。在谈到相关话题时,尹提到,如果国际或国内环境继续变化,比如油气上涨到一定程度,结论可能完全不同。“现在国内油价已经涨得很高了,有利于混合动力产品的快速上涨,但是当涨到一定程度,甚至混合动力油价已经受不了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个下跌期。”

绿色甲醇在促进能源转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上所述,中国的燃煤发电比例仍然很高。在这种情况下,电动汽车的碳排放虽然低于燃油汽车,但并不为零。这意味着实现碳中和、能源转化意义重大。

在本次论坛的演讲中,中国工程院院士、讲师、上海交通大学智慧能源创新学院院长黄镇……大学强调了能源改革的重要性,并提出要大力推进电力和燃料的零碳化。

在这一理念下,绿色甲醇被认为是促进能源转化和安全的主要途径。

资料显示,绿色甲醇是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廉价可再生能源生产绿色氢气和绿色氧气,以城市垃圾、生物质能、煤炭等含碳物质为碳源,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技术生产的。目前,我国甲醇制备技术、太阳能发电技术和风力发电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全国各地都建成了液体燃料基础设施,为绿色甲醇的生产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创新创业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学院长、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虫火谷在演讲中明确提出,基于可再生能源的绿色甲醇低碳能源体系是一条现实的碳中和路径。

BYD, Changan, Geely Automobile, found

液体是最好的能量载体;图片来源:虫火谷演讲ppt

他指出,液体是最好的能量载体。具体来说,液体燃料便于管道运输和海运,运输成本低。运输液体燃料时,全球任意两个码头之间的运费不超过7分钱/升;人类在世界各地建造了液体燃料加注设施;液体燃料便于长期储存。

他还提到,碳税问世后,绿色甲醇在各方面都有压倒性优势。原因有三:一是目前绿色甲醇的生产成本明显高于煤基甲醇,受到规模小、氢源价格高、碳源可持续性低、价格高等限制;二是随着光伏/风电-电解水制氢成本的降低,可以有效降低绿色甲醇的成本;第三,碳税来了,绿色甲醇比传统甲醇可以减少60%以上的碳税。

“未来我们这一代绿色甲醇的基础设施,可以提供未来三代汽车的使用:绿色甲醇燃料让内燃机更清洁,效率更高;插电式绿色甲醇混合动力提高电动车续航能力,解决电动车充电过冬问题;绿色甲醇为燃料电池汽车提供了更安全、更便捷的氢源。”虫火谷说。

BYD, Changan, Geely Automobile, found

绿色甲醇赋能第三代汽车;图片来源:虫火谷演讲ppt

此外,他分享的一组数据显示,部署1万个液体燃料、电力和氢气站的成本分别为20亿美元、830亿美元和1.4万亿美元。"甲醇和氢能系统在成本和规模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标签:比亚迪长安吉利汽车发现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吉姆·法利的第二项任务

作者王一萍编辑王鑫来源汽车预言家进入三月份,福特汽车公司总裁兼CEO吉姆法利进行了一系列大动作,先是宣布独立运营电动汽车和燃油车业务单元,

1900/1/1 0:00:00
先行军 东风富康

随着富康再度发起冲锋,一个全新的时代也将悄然开启。

1900/1/1 0:00:00
12月开启交付 smart精灵#1最新谍照

日前,我们获悉了一组smart精灵1参数询价的最新谍照。该车是由奔驰设计、吉利做整车工程研发,定位纯电动小型SUV。

1900/1/1 0:00:00
央视:华为首款搭载鸿蒙的汽车已上市 汽车方案研发团队5000人

3月29日,据央视财经报道,受限于芯片断供,华为的手机业务受到很大影响,打造鸿蒙生态、发力汽车业务成为华为终端的新战略。

1900/1/1 0:00:00
扬州皮卡解禁 皮卡行业未来可期

近期,中国皮卡市场好消息不断从4月1日起,我国将正式实施轻型牵引挂车C6驾照的相关规定,具备牵引资质的皮卡拖拽房车上路将有法可依,对于喜爱拖车出游的皮卡车主而言是一项利好政策。

1900/1/1 0:00:00
疫情严峻,特斯拉上海工厂再停产4天

上海新冠疫情严重,上海疫情防控办周日(27)晚间宣布,全市今日5点起以黄浦江为界,分区分批封锁,所有企业实施封闭生产或居家办公,形同封半城。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