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疫情下的汽车供应链:更大危机正在酝酿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新一轮疫情对汽车供应链的影响始于上海,但不仅仅是上海。

但由于汽车供应链本身的复杂性和长度,这波供不应求和供不应求的危机从上游蔓延到下游还需要一段时间。预计更大范围的零部件短缺危机将从4月份开始逐步显现。

疫情阻碍生产,很多企业被迫停产。

疫情之下,汽车供应链再次面临严峻考验。

4月14日,据坦克品牌官方消息,受上海、江苏、吉林等地疫情影响,坦克300共有8家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停工、停工。因此,坦克300的生产从4月14日开始暂停。在此之前,长城汽车相关负责人11日刚刚表示,由于上海、江苏等地的疫情,其多家供应商已经停工或停工,导致工厂的零配件储备持续下降。为此,长城汽车一直在评估现有储备物资,重新制定生产计划。

Tesla, Weilai, Tanks, Volkswagen, Great Wall

坦克300,图片来源:坦克品牌官网

同样在11日,博世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为了遵守当地的疫情防控规定,其在上海生产生活热水系统的工厂和吉林的一家汽车零部件工厂已经暂停生产。同时,博世在上海和江苏太仓的汽车零部件工厂也采用闭环运作模式维持生产。

考虑到国内疫情正呈现多点分布、局部规模爆发的态势,长城和博世遭殃不足为奇。事实上,早在3月份吉林爆发疫情时,一汽就做出了旗下多个品牌停产的安排。3月中下旬,上海的疫情开始大规模爆发,这一波减产停产进一步在上海的企业中蔓延。

目前,零部件供应商上海的很多企业都因为疫情而举步维艰。一家头带企业的工作人员此前告诉盖世汽车,他们上海当地的工厂在3月24日左右开始安排员工留厂闭环管理,维持工厂的运转。浦东另一家汽车线束和电子电器供应商也透露,在这一轮疫情中,他们安排了三分之一左右的员工留在工厂,保证生产。后来公司甚至多次尝试为员工办理通行证,但由于种种原因迟迟未能办理。

“我们的业务涵盖R&D和生产,R&D各部门同事之间的协作相当顺畅,但户外路测、整车调试和数据收集受到限制。生产端受影响更大。一方面受物流停滞影响,供应链端采购存在风险。另一方面,工厂关闭,影响生产线运行和产品出货。”当地一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接受Gaspar采访时这样说道。

Tesla, Weilai, Tanks, Volkswagen, Great Wall

上汽大众安亭工厂,图片来源:上汽大众官网

上游零部件供应商的生产节奏被打乱,交货安排中断,下游车企的日子也很不好过。上汽大众位于上海嘉定安亭的工厂于3月14日进入闭环生产,3月31日停止部分生产。上汽通用位于浦东金桥的工厂也因为疫情放缓了生产节奏。特斯拉上海工厂甚至早在3月中旬就因防疫停产两天。随后,3月底,上海实施新一轮防疫措施,提出以黄浦江为界,在浦东和浦西分批开展核酸筛查。特斯拉工厂再次被迫停产。

据悉,特斯拉直到现在也没有明确传出复产的消息,也就是说特斯拉已经停产半个多月了。按照网通目前6000台Model 3和10000台Model的产量……每周汽车在上海,特斯拉在过去的半个月里至少损失了3.2万辆新车,而且这个规模还在扩大。

继特斯拉之后,蔚来于4月9日正式宣布停产。同日,蔚来在官方APP上发布公告称,自3月以来,受疫情影响,公司在吉林、上海、江苏等地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均已停产,尚未恢复。受此影响,蔚来汽车生产已经暂停。

4月14日,据最新消息,蔚来供应链略有恢复,合肥生产基地正在逐步复产。不过,蔚来也指出,其后续生产计划取决于供应链的恢复情况。考虑到目前的疫情,这意味着其工厂未来的经营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疫情持续蔓延,供应中断的风险逐渐显现。

3月份,虽然很多车企和零部件供应商因为防疫暂停了部分生产,但对生产端的影响目前还不是特别明显。乘用车联合会发布的3月份产销数据显示,上月国内乘用车共生产新车182.3万辆,环比增长22.0%,同比仅下降0.3%。

但接下来的4月甚至5月,就没那么乐观了。据联合会测算,上海等地的疫情预计将给汽车行业带来20%的减产损失,并将对汽车行业关键零部件供应产生较大影响。

Xpeng汽车董事长何前几天甚至在朋友圈写道,如果上海及周边地区的供应链企业找不到动态复工的办法,5月份全中国的整车厂可能都要停产了。

Tesla, Weilai, Tanks, Volkswagen, Great Wall

图片来源:网络

其实这并不难预测。现阶段很多企业安排员工留厂保供,主要靠现有库存。但是库存总会消耗完,上海的疫情还没有出现拐点,这意味着现阶段的关闭和控制措施还会继续,包括严控物流,这样很多企业的库存得不到补充,停产是必然的。某合资车企在接受盖世汽车采访时表示,由于上游零部件生产和物流受阻,公司部分零部件几乎缺货,工厂已经全面停工。

盖世汽车方面表示,在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类似供应失效风险的企业不在少数。前述受访的线束企业表示,他们的库存已经比较紧张,估计只能再撑几周。另一家线束企业的受访者也指出,虽然目前公司部分员工在闭环生产,部分采购人员在全天候对接上游供应商跟进发货进度,但疫情的负面影响只能因物流受阻而有一定程度的延缓,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长期来看还会面临停产的风险。

前述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表示,他们公司的库存只能维持不到三个月的生产。为此公司正在尽力通过异地资源配置、上下游产业链合作伙伴和股东之间的合作互助,做一些预案和缓解。

浙江的另一家供应商在接受Gaspar采访时也承认,他们公司的原材料供应预计只能维持到4月底5月初。目前,该公司还试图在上海周围寻找替代供应商,而他们的供应商以前就在那里。

但这并不容易。由于疫情蔓延,多地防控措施不断升级,现零部件跨省运输受阻。比如上海,除了防疫、生活用品,很多生产物流都陷入停顿。因此,原材料和零件从其他地方运到上海…ot进入,需要从上海发往外地的产品无法发出。而且就算少数物流能操作,时间成本也比以前高很多。据某企业员工介绍,由于不同城市之间的封闭管制政策,其供应商只能将产品从供应商的仓库拉到一个点,人工卸货,然后在高速公路路口换乘另一辆车。经过这么多次中转,才能拉到上海的工厂。

Tesla, Weilai, Tanks, Volkswagen, Great Wall

上海疫情趋势图,图片来源:新浪新闻统计。

更何况目前上海周边地区也开始爆发。以苏州为例,据最新统计,4月以来苏州已报告确诊病例8例,苏州无症状感染病例311例。此外,杭州、宁波、嘉兴等地也呈分布趋势。但是,国内很多零部件企业都位于长三角地区。统计局数据显示,长三角地区约占国内汽车产量的21.6%,汽车工业增加值占比高达31.2%。一旦控制范围进一步扩大,潜在风险毋庸置疑。

上海一家模具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有很多材料是在江苏昆山加工的,但从4月5日开始,由于昆山防疫控制严格,相关企业被迫停产。现在公司考虑直接找浙江的相关企业协助生产,因为他们的很多原材料原来都来自浙江。

徐州金沙江半导体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由于防疫要求,公司部分员工现在不得不在家办公,导致生产节奏放缓,外地新员工无法及时到岗,客户无法探视。此外,物流的受阻也延误了原材料的交付,阻碍了出货,失控了。

更严重的是,最近广州、武汉也开始爆发新一轮疫情。据最新消息,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总部所在地宁德市蕉城区也出现疫情。因此,自4月10日起对外通道实行交通管制,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内部也采取网格化管理措施,确保宁德基地生产有序进行。但随后三天,宁德分别出现1例、7例、9例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病例分别为23例、6例、15例。

考虑到这些城市所在的汽车产业集聚区是国内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也是疫区企业在汽车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如果这种疫情长期得不到控制,必将对国内汽车产业造成较大影响。

Tesla, Weilai, Tanks, Volkswagen, Great Wall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图片来源:盖世汽车

据相关统计,2021年广东省共生产汽车338.46万辆,占全国汽车总产量的12.76%,居全国首位,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超过15%。其次是上海、吉林、湖北三省,去年汽车产量分别为283.32万辆、242.41万辆和209.9辆,分别占全国汽车总产量的10.68%、9.14%和7.91%。

徐州金沙江半导体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如果疫情延迟,对Q2的影响很大,短期内会减少产成品库存,造成订单积压,长期来看可能会恶化汽车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而影响整个行业资金流和物流的正常运转。

前述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由于上游供应商的产品交付或服务出现延迟,这种延迟从供应商传导到主机厂需要一段时间,预计将在未来几个月对汽车行业产生持久影响。"

或者很难再现报复性消费,Q2将比Q1更具挑战性。

随着上海及周边地区疫情的持续,Q2汽车产业的生产端将严重受阻,这是不争的事实。终端市场的需求会如何?“报复性消费”会不会像2020年一样再次出现?

不少受访者认为,这种盛况今年可能很难出现。“疫情到现在已经好几年了,基本上能买车的都买了。另外,最近很多车都涨价了,可能对大家的积极性影响比较大。”前述合资车企相关负责人表示。至于Q2,相信由于汽车制造商相对较高的成本压力,可能会促进消费市场的价格上涨。此外,考虑到汽车供应链的复杂性和疫情复发的可能性,即使后期恢复生产,部分供应商也可能无法供货。

加斯帕尔汽车研究院分析师也认为,相比武汉疫情,疫情过后估计会有一些小的消费高潮,但幅度不会太大,主要是客户订单的延迟接货和受影响月份的正常交易叠加。蔚来近日表示,由于公司车辆生产暂停,近期将有许多用户的车辆延迟交付。长城汽车也做出了类似的回应,指出由于生产进度放缓,部分后续车型的交付时间将会延长。

“其中,Q2由于地缘冲突、原材料成本上涨和部分地区突发疫情带来的明显三重影响,预计车市将出现断崖式下跌。”上述分析师表示。他指出,这主要是因为沪、长等疫情严重地区汽车产业发达,聚集了SAIC、一汽大众、特斯拉等众多头部车企。仅这两个地区就占国内汽车年产量的20%以上,其中上海新能源乘用车产量占全国近1/6。同时,世界领先的一级企业在这些地区的R&D和制造基地分布密集。疫情导致的停产和物流控制,会导致正常生产压力很大,也会导致供应链供应不足,进一步影响长三角、中部等其他地方汽车行业的正常生产。

华福证券也预测,Q2将是汽车行业的底部阶段。一是全国疫情仍无转机,汽车板块仍受打压;第二,即使过了拐点,考虑到当前疫情范围更广,影响程度更大,汽车消费也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恢复。新一轮疫情对汽车供应链的影响始于上海,但不仅仅是上海。

但由于汽车供应链本身的复杂性和长度,这波供不应求和供不应求的危机从上游蔓延到下游还需要一段时间。预计更大范围的零部件短缺危机将从4月份开始逐步显现。

疫情阻碍生产,很多企业被迫停产。

疫情之下,汽车供应链再次面临严峻考验。

4月14日,据坦克品牌官方消息,受上海、江苏、吉林等地疫情影响,坦克300共有8家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停工、停工。因此,坦克300的生产从4月14日开始暂停。在此之前,长城汽车相关负责人11日刚刚表示,由于上海、江苏等地的疫情,其多家供应商已经停工或停工,导致工厂的零配件储备持续下降。为此,长城汽车一直在评估现有储备物资,重新制定生产计划。

Tesla, Weilai, Tanks, Volkswagen, Great Wall

坦克300,图片来源:坦克品牌官网

同样在11日,博世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为了遵守当地的疫情防控规定,其在上海生产生活热水系统的工厂和吉林的一家汽车零部件工厂已经暂停生产。同时,博世在上海和江苏太仓的汽车零部件工厂也采用闭环运作模式维持生产。

考虑到国内疫情正呈现多点分布、局部规模爆发的态势,长城和博世遭殃不足为奇。事实上,早在3月份吉林爆发疫情时,一汽就做出了旗下多个品牌停产的安排。3月中下旬,上海的疫情开始大规模爆发,这一波减产停产进一步在上海的企业中蔓延。

目前,零部件供应商上海的很多企业都因为疫情而举步维艰。一家头带企业的工作人员此前告诉盖世汽车,他们上海当地的工厂在3月24日左右开始安排员工留厂闭环管理,维持工厂的运转。浦东另一家汽车线束和电子电器供应商也透露,在这一轮疫情中,他们安排了三分之一左右的员工留在工厂,保证生产。后来公司甚至多次尝试为员工办理通行证,但由于种种原因迟迟未能办理。

“我们的业务涵盖R&D和生产,R&D各部门同事之间的协作相当顺畅,但户外路测、整车调试和数据收集受到限制。生产端受影响更大。一方面受物流停滞影响,供应链端采购存在风险。另一方面,工厂关闭,影响生产线运行和产品出货。”当地一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接受Gaspar采访时这样说道。

Tesla, Weilai, Tanks, Volkswagen, Great Wall

上汽大众安亭工厂,图片来源:上汽大众官网

上游零部件供应商的生产节奏被打乱,交货安排中断,下游车企的日子也很不好过。上汽大众位于上海嘉定安亭的工厂于3月14日进入闭环生产,3月31日停止部分生产。上汽通用位于浦东金桥的工厂也因为疫情放缓了生产节奏。特斯拉上海工厂甚至早在3月中旬就因防疫停产两天。随后,3月底,上海实施新一轮防疫措施,提出以黄浦江为界,在浦东和浦西分批开展核酸筛查。特斯拉工厂再次被迫停产。

据报道,特斯拉还没有明确报道……ws的复产到现在,也就是说特斯拉已经停产半个多月了。按照网通社目前在上海每周生产6000辆Model 3和10000辆Model Y的产量计算,特斯拉在过去的半个月里至少损失了32000辆新车,而且这个规模还在扩大。

继特斯拉之后,蔚来于4月9日正式宣布停产。同日,蔚来在官方APP上发布公告称,自3月以来,受疫情影响,公司在吉林、上海、江苏等地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均已停产,尚未恢复。受此影响,蔚来汽车生产已经暂停。

4月14日,据最新消息,蔚来供应链略有恢复,合肥生产基地正在逐步复产。不过,蔚来也指出,其后续生产计划取决于供应链的恢复情况。考虑到目前的疫情,这意味着其工厂未来的经营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疫情持续蔓延,供应中断的风险逐渐显现。

3月份,虽然很多车企和零部件供应商因为防疫暂停了部分生产,但对生产端的影响目前还不是特别明显。乘用车联合会发布的3月份产销数据显示,上月国内乘用车共生产新车182.3万辆,环比增长22.0%,同比仅下降0.3%。

但接下来的4月甚至5月,就没那么乐观了。据联合会测算,上海等地的疫情预计将给汽车行业带来20%的减产损失,并将对汽车行业关键零部件供应产生较大影响。

Xpeng汽车董事长何前几天甚至在朋友圈写道,如果上海及周边地区的供应链企业找不到动态复工的办法,5月份全中国的整车厂可能都要停产了。

Tesla, Weilai, Tanks, Volkswagen, Great Wall

图片来源:网络

其实这并不难预测。现阶段很多企业安排员工留厂保供,主要靠现有库存。但是库存总会消耗完,上海的疫情还没有出现拐点,这意味着现阶段的关闭和控制措施还会继续,包括严控物流,这样很多企业的库存得不到补充,停产是必然的。某合资车企在接受盖世汽车采访时表示,由于上游零部件生产和物流受阻,公司部分零部件几乎缺货,工厂已经全面停工。

盖世汽车方面表示,在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类似供应失效风险的企业不在少数。前述受访的线束企业表示,他们的库存已经比较紧张,估计只能再撑几周。另一家线束企业的受访者也指出,虽然目前公司部分员工在闭环生产,部分采购人员在全天候对接上游供应商跟进发货进度,但疫情的负面影响只能因物流受阻而有一定程度的延缓,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长期来看还会面临停产的风险。

前述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表示,他们公司的库存只能维持不到三个月的生产。为此公司正在尽力通过异地资源配置、上下游产业链合作伙伴和股东之间的合作互助,做一些预案和缓解。

浙江的另一家供应商在接受Gaspar采访时也承认,他们公司的原材料供应预计只能维持到4月底5月初。目前,该公司还试图在上海周围寻找替代供应商,而他们的供应商以前就在那里。

但这并不容易。由于疫情蔓延,多地防控措施不断升级,现零部件跨省运输受阻。例如,在上海……ghai,除了防疫和日用品,很多生产物流都陷入了停顿。导致从外地运到上海的原材料、零部件进不去,需要从上海发往外地的产品发不出去。而且就算少数物流能操作,时间成本也比以前高很多。据某企业员工介绍,由于不同城市之间的封闭管制政策,其供应商只能将产品从供应商的仓库拉到一个点,人工卸货,然后在高速公路路口换乘另一辆车。经过这么多次中转,才能拉到上海的工厂。

Tesla, Weilai, Tanks, Volkswagen, Great Wall

上海疫情趋势图,图片来源:新浪新闻统计。

更何况目前上海周边地区也开始爆发。以苏州为例,据最新统计,4月以来苏州已报告确诊病例8例,苏州无症状感染病例311例。此外,杭州、宁波、嘉兴等地也呈分布趋势。但是,国内很多零部件企业都位于长三角地区。统计局数据显示,长三角地区约占国内汽车产量的21.6%,汽车工业增加值占比高达31.2%。一旦控制范围进一步扩大,潜在风险毋庸置疑。

上海一家模具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有很多材料是在江苏昆山加工的,但从4月5日开始,由于昆山防疫控制严格,相关企业被迫停产。现在公司考虑直接找浙江的相关企业协助生产,因为他们的很多原材料原来都来自浙江。

徐州金沙江半导体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由于防疫要求,公司部分员工现在不得不在家办公,导致生产节奏放缓,外地新员工无法及时到岗,客户无法探视。此外,物流的受阻也延误了原材料的交付,阻碍了出货,失控了。

更严重的是,最近广州、武汉也开始爆发新一轮疫情。据最新消息,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总部所在地宁德市蕉城区也出现疫情。因此,自4月10日起对外通道实行交通管制,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内部也采取网格化管理措施,确保宁德基地生产有序进行。但随后三天,宁德分别出现1例、7例、9例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病例分别为23例、6例、15例。

考虑到这些城市所在的汽车产业集聚区是国内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也是疫区企业在汽车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如果这种疫情长期得不到控制,必将对国内汽车产业造成较大影响。

Tesla, Weilai, Tanks, Volkswagen, Great Wall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图片来源:盖世汽车

据相关统计,2021年广东省共生产汽车338.46万辆,占全国汽车总产量的12.76%,居全国首位,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超过15%。其次是上海、吉林、湖北三省,去年汽车产量分别为283.32万辆、242.41万辆和209.9辆,分别占全国汽车总产量的10.68%、9.14%和7.91%。

徐州金沙江半导体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如果疫情延迟,对Q2的影响很大,短期内会减少产成品库存,造成订单积压,长期来看可能会恶化汽车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而影响整个行业资金流和物流的正常运转。

前述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由于上游供应商的产品交付或服务出现延迟,这种延迟从供应商传导到主机厂需要一段时间,预计将在未来几个月对汽车行业产生持久影响。"

或者很难再现报复性消费,Q2将比Q1更具挑战性。

随着上海及周边地区疫情的持续,Q2汽车产业的生产端将严重受阻,这是不争的事实。终端市场的需求会如何?“报复性消费”会不会像2020年一样再次出现?

不少受访者认为,这种盛况今年可能很难出现。“疫情到现在已经好几年了,基本上能买车的都买了。另外,最近很多车都涨价了,可能对大家的积极性影响比较大。”前述合资车企相关负责人表示。至于Q2,相信由于汽车制造商相对较高的成本压力,可能会促进消费市场的价格上涨。此外,考虑到汽车供应链的复杂性和疫情复发的可能性,即使后期恢复生产,部分供应商也可能无法供货。

加斯帕尔汽车研究院分析师也认为,相比武汉疫情,疫情过后估计会有一些小的消费高潮,但幅度不会太大,主要是客户订单的延迟接货和受影响月份的正常交易叠加。蔚来近日表示,由于公司车辆生产暂停,近期将有许多用户的车辆延迟交付。长城汽车也做出了类似的回应,指出由于生产进度放缓,部分后续车型的交付时间将会延长。

“其中,Q2由于地缘冲突、原材料成本上涨和部分地区突发疫情带来的明显三重影响,预计车市将出现断崖式下跌。”上述分析师表示。他指出,这主要是因为沪、长等疫情严重地区汽车产业发达,聚集了SAIC、一汽大众、特斯拉等众多头部车企。仅这两个地区就占国内汽车年产量的20%以上,其中上海新能源乘用车产量占全国近1/6。同时,世界领先的一级企业在这些地区的R&D和制造基地分布密集。疫情导致的停产和物流控制,会导致正常生产压力很大,也会导致供应链供应不足,进一步影响长三角、中部等其他地方汽车行业的正常生产。

华福证券也预测,Q2将是汽车行业的底部阶段。一是全国疫情仍无转机,汽车板块仍受打压;第二,即使过了拐点,考虑到当前疫情范围更广,影响程度更大,汽车消费也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恢复。不仅如此,在该机构看来,由于此轮疫情涉及面广,且大部分疫情爆发区域为汽车生产区域,考虑到长三角地区在国内汽车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以及2020年Q1疫情主要控制在湖北,此轮疫情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可能远超2020年。

Tesla, Weilai, Tanks, Volkswagen, Great Wall0

新能源汽车需求旺盛。图片来源:协会。

然而,也有例外。本次调查中很多受访者认为,即使有疫情的影响,今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也会非常旺盛,这一点实际上已经在一季度有所体现。尽管此前已有多家新能源车企宣布对产品进行提价,但这并未影响终端市场的消费热情。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3月份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累计批发销量达45.5万辆,同比增长122.4%,环比增长43.6%。1-3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119万辆,同比增长145.4%。

该联合会认为,在当前环境下,自动驾驶已经成为首选,但由于油价高企,更多人会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因此4月份新能源汽车仍保持强劲增长。但从整体市场表现来看,由于4月初中国新增确诊病例仍呈上升趋势,中小企业从业人员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预计4月份国内车市零售额将明显低于3月份。其实可以预测,至少在长三角地区,由于持续的疫情控制,相关地区4S门店的到店率和成交率将会大幅降低。

值得关注的是,考虑到上海还是全球最大集装箱港口上海港的所在地,疫情遏制措施的延续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汽车零部件和车辆的进出口,从而冲击全球市场。今年很多自主车企都把出海作为努力的重点。这次疫情是否会在一定程度上打乱本土车企出海的节奏,还有待观察。不仅如此,在该机构看来,由于此轮疫情涉及面广,且大部分疫情爆发区域为汽车生产区域,考虑到长三角地区在国内汽车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以及2020年Q1疫情主要控制在湖北,此轮疫情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可能远超2020年。

Tesla, Weilai, Tanks, Volkswagen, Great Wall0

新能源汽车需求旺盛。图片来源:协会。

然而,也有例外。本次调查中很多受访者认为,即使有疫情的影响,今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也会非常旺盛,这一点实际上已经在一季度有所体现。尽管此前已有多家新能源车企宣布对产品进行提价,但这并未影响终端市场的消费热情。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3月份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累计批发销量达45.5万辆,同比增长122.4%,环比增长43.6%。1-3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119万辆,同比增长145.4%。

该联合会认为,在当前环境下,自动驾驶已经成为首选,但由于油价高企,更多人会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因此4月份新能源汽车仍保持强劲增长。但从整体市场表现来看,由于4月初中国新增确诊病例仍呈上升趋势,中小企业从业人员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预计4月份国内汽车市场零售额将明显低于3月份……其实可以预测,至少在长三角地区,由于持续的疫情控制,相关地区4S门店的到店率和成交率将会大幅降低。

值得关注的是,考虑到上海还是全球最大集装箱港口上海港的所在地,疫情遏制措施的延续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汽车零部件和车辆的进出口,从而冲击全球市场。今年很多自主车企都把出海作为努力的重点。这次疫情是否会在一定程度上打乱本土车企出海的节奏,还有待观察。

标签:特斯拉蔚来坦克大众长城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官图解析丨从内到外全面升级,宝马发布新款X7&X7 M60i

分享目前国内大型7座SUV屈指可数,大家马上能想到的无非就是奔驰GLS以及宝马X7,从iX开始,宝马仿佛打开“任督二脉”各种科技加持,而全新款X7同样如此,从内到外全面升级

1900/1/1 0:00:00
威马M7获工业设计奖 威马科技日将亮相

近日,德国iF设计大奖揭晓,中国品牌车型威马M7获得2022年iF设计奖。这是M7继荣获2022年红点产品设计大奖后,再一次获得国际工业设计奖项。

1900/1/1 0:00:00
上汽集团一季度销量增长6.8%,上汽大众贡献最大

日前,上汽集团公布了2022年3月产销快报。数据显示,其3月整车销量为443万辆,同比下滑101。

1900/1/1 0:00:00
大众集团Q1 营业利润预计达85亿欧元

盖世汽车讯4月14日,大众集团公布了第一季度初步财务业绩。由于俄乌局势对商品市场的汇率和价格走势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供应链也带来冲击,大众集团业绩也受到了影响。

1900/1/1 0:00:00
大众集团Q1在全球售出9.9万辆纯电车,大众ID.4最畅销

盖世汽车讯今年第一季度,大众集团成功在全球推进了电动汽车攻势,纯电动汽车的交付量同比增加了65。

1900/1/1 0:00:00
跳出“舒适区”,方能傲霜雪

都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对于汽车行业而言,2021年无疑悲喜交加。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