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一电观察 | 历史时刻到来!比亚迪4月销量超越一汽大众夺全量冠军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作者:庞义成李燕娇在整个汽车市场一片悲歌的4月,比亚迪奇迹般地实现了逆势增长。5月3日,比亚迪宣布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05475辆,环比微增1.1%。这是继3月份之后,比亚迪连续第二个月销量突破10万辆,再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在突发疫情的冲击下,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5月6日,第一电动向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乘联会等机构求证,一汽大众、长安汽车、吉利汽车、广汽丰田、上汽通用、SAIC大众等传统巨头4月销量均出现断崖式下跌。同一天,中汽协发布了销量预测。4月份,预计汽车行业销量117.1万辆,环比下降47.6%,同比下降48.1%。此前,乘联会预测4月份乘用车零售市场在110万辆左右,同比下降31.9%。

BYD, Volkswagen, FAW, Chang 'an, Great Wall

图片来源:虽然各品牌4月份完整的销量数据尚未出炉,但可以明确判断,比亚迪超越一汽-大众夺得4月份中国汽车市场全销量冠军,提前半年实现了预定的夺冠目标。这不仅是比亚迪的历史性时刻,也是中国汽车市场的历史性时刻。即将到来的油电“交汇点”燃油乘用车总销量进入盘整期已经很多年了。严格来说,从2018年7月开始,中国汽车市场的主体——燃油乘用车开始掉头进入盘整收缩期,至今已经持续了46个月。在这46个月里,市场有所下滑,但一汽-大众、长安汽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以及几家日系合资企业等领导品牌总体表现稳健,月销量基本稳定在80万至10万辆,日系企业甚至有不错的增长。和他们比起来,比亚迪的销量(包括油罐车和有轨电车)很长一段时间都远离前10。所以比亚迪在4月份夺冠,让很多人感到意外。事实上,巨变并非始于当下,而是始于15个月前。

BYD, Volkswagen, FAW, Chang 'an, Great Wall

这张对比图显示,在过去的15个月里,传统前四(一汽-大众、长安汽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中,长安、吉利、长城的月销量一直在7-14万辆区间盘整,而一汽-大众则从月销量23万辆迅速下滑至2021年7月的10万辆水平。虽然随后半年恢复增长,但并未回到历史峰值。传统四强过去15个月的销量曲线恰恰是老大哥一汽大众看起来最危险。相比之下,自2021年1月以来,比亚迪的销量曲线持续快速增长,分别在2021年8月、2021年11月和2022年2月突破了长城、长安和吉利的销量曲线。也就是说,从去年8月开始的半年时间里,比亚迪的月销量已经超越长城、长安、吉利,到今年2月,已经悄然来到总量第二的位置,仅次于一汽大众。3月,长安汽车迅速反弹,超越比亚迪来到第二名。但是4月份疫情来了,长春和上海相继关闭。中国油罐车供应链集中的两个地区长三角和吉林省受到严重冲击,传统四强不可避免地陷入生产困境。保守估计4月前四销量全部减半。日美同行也好不到哪里去。所以4月份中国车市10万辆的销量是一个奇迹般的数字,比亚迪肯定夺冠。你可以说上帝帮了比亚迪一个忙,让它提前夺冠了。但这种说法可能掩盖了一个更重要的事实:即使没有疫情,比亚迪超越一汽大众——决定未来格局的“油电交集”——也只是时间问题……市场的末日即将来临。为什么只有比亚迪没有受伤?问题来了:4月份,大家在车市都受到了重创。为什么只有比亚迪好像没受伤?先回答一个问题:如果没有疫情,比亚迪4月份能卖多少?根据我们掌握的信息,其4月初的销售目标是13万台。另有消息称,截至4月,比亚迪积压订单已攀升至50万辆。所以比亚迪也不是没受伤。疫情对其供应能力也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约为-25%,比行业平均水平低了一半。它是怎么做到的?

BYD, Volkswagen, FAW, Chang 'an, Great Wall

你可以在我们整理的这张“比亚迪国内生产基地分布图”中找到答案。首先,它几乎什么都自己做。在比亚迪在中国的23个生产基地中,所有与生产电动汽车相关的核心零部件,包括电池材料、电池、电机、电控、常规汽车零部件、汽车电子等。,都是自己做的,相当自力更生,自成体系,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其“代工狂魔”的创始基因。第二,好运。这些基地多在华南、华中、西北、西南,长三角、吉林省不多。真正受疫情影响的只有宁波、常州和长春。以上两个原因使得比亚迪将疫情对车辆生产的影响降到了行业最低。这个冠军是昙花一现吗?4月路口的出现引发了第一电编辑部的激烈争论。一派认为这是偶然事件。5月份以后,以一汽大众为代表的传统豪强将迅速收复失地,重回领先地位。而冠军比亚迪也只是昙花一现。这个判断可能过于乐观了。该联合会于4月22日发布了预警。4月份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多地蔓延,对东北、江浙沪等地的主机厂和零部件供应商的生产造成了较大影响,供不应求逐渐影响到全国整车生产和终端销售。目前江浙沪复产白名单已经出炉,企业陆续复产,物流运输逐步解封,但产业链整体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仍需较长时间。“5月份,上海的车企和供应商就可以恢复小规模正常生产了”,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5月6日表示。“到6月份,上海汽车企业和供应商的产能将恢复到疫情爆发前的水平。”但与此同时,不少机构通过公开渠道发声:复工复产依然困难。6月份产能恢复到疫情前水平,这应该是目前对整个汽车行业最乐观的估计。显而易见的困难,一方面来自产业链启动所需的复杂的市场传导机制,另一方面来自多地频繁出现的新疫情风险及其引发的更强有力的控制措施。以最乐观的态度假设6月份产能全面恢复,一汽-大众的销量能回到什么水平?不考虑疫情带来的消费者行为变化,仅从过去15个月的销量曲线来看,6月份传统燃油车淡季一汽-大众最乐观的销量预测在14万辆以内。按照计划,届时比亚迪的产能将得到释放,达到每月15万辆。所以,即使6月份产能全面恢复,一汽-大众也有很大概率不会胜出。现在可以预测,比亚迪已经预定了整个Q2(四、五、六个月)的全销量桂冠。如果比亚迪能保证6月份以后的月产能15万辆,大概就能做到月销量15万辆,因为积压太多了。原因见《一只动力手表|比亚迪疯狂增长的天花板在哪里?》。如果能保持这个销量,2022年,Q3、Q4、比亚迪将是中国车市销量第一。这样,四月的路口就是历史性的“油电交汇”,代表着电动车的新兴力量。一旦它占了先机,就再也不会给老大哥任何机会了。这种情况太理想化了,拔河可能还是会在Q3到Q4发生。比亚迪要想全面超越一汽大众,需要跨越产能和终端两个层面。在这两个方面,一汽大众作为深耕中国市场30年的合资公司,比比亚迪领先一个位置。所以比亚迪从基础的产销还是需要时间的。另一个关键挑战是,其关键产品线DM-i系列已经开始成为同行的攻击重点,4月份哈佛DHT和帝豪雷神以火箭速度上市就是明证。长城和吉利都拿出了自己最强的产品线和捆绑的油电混合动力技术来拦截比亚迪积压的订单。这一招短期内很有效。被视为冲击对象的比亚迪,如何在众人的注视下,依然实现订单的超常规增长?有理由推测,在Q2到Q3消化完积压订单后,比亚迪的订单生产比(order-to-production ratio)将从目前的4逐步回归到1.5。在这个过程中,一汽大众确实有弯道超车的机会,比如通过大规模的推广和创新。然而,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即使一汽-大众在某个月份实现了Q4的超车,但它的时代——燃油车时代——正在以大家都看得见的速度走向终结。夏天来了。当你走在北京街头,看着那些因为禁吃而在门前摆摊的餐馆服务员,听着他们的吆喝声,不禁回想起19年前的那个夏天。那时候路上人少,板蓝根贵。戴口罩的人关心的问题和今天的人一样:什么时候才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谁也没有想到,淘宝和JD.COM就在那一刻起飞,在接下来的19年里,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消费和生活方式。这件事告诉我们,历史总会以我们无法预料的方式到来。作者:庞义成李燕娇在整个汽车市场一片悲歌的4月,比亚迪奇迹般地实现了逆势增长。5月3日,比亚迪宣布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05475辆,环比微增1.1%。这是继3月份之后,比亚迪连续第二个月销量突破10万辆,再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在突发疫情的冲击下,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5月6日,第一电动向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乘联会等机构求证,一汽大众、长安汽车、吉利汽车、广汽丰田、上汽通用、SAIC大众等传统巨头4月销量均出现断崖式下跌。同一天,中汽协发布了销量预测。4月份,预计汽车行业销量117.1万辆,环比下降47.6%,同比下降48.1%。此前,乘联会预测4月份乘用车零售市场在110万辆左右,同比下降31.9%。

BYD, Volkswagen, FAW, Chang 'an, Great Wall

图片来源:虽然各品牌4月份完整的销量数据尚未出炉,但可以明确判断,比亚迪超越一汽-大众夺得4月份中国汽车市场全销量冠军,提前半年实现了预定的夺冠目标。这不仅是比亚迪的历史性时刻,也是中国汽车市场的历史性时刻。即将到来的油电“交汇点”燃油乘用车总销量进入盘整期已经很多年了。严格来说,从2018年7月开始,中国汽车市场的主体——燃油乘用车开始掉头进入盘整收缩期,至今已经持续了46个月。在这46个月里,市场有所下滑,但一汽-大众、长安汽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以及几家日系合资企业等领导品牌总体表现稳健,月销量基本稳定在80-10万辆,日系企业甚至有……od增长。和他们比起来,比亚迪的销量(包括油罐车和有轨电车)很长一段时间都远离前10。所以比亚迪在4月份夺冠,让很多人感到意外。事实上,巨变并非始于当下,而是始于15个月前。

BYD, Volkswagen, FAW, Chang 'an, Great Wall

这张对比图显示,在过去的15个月里,传统前四(一汽-大众、长安汽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中,长安、吉利、长城的月销量一直在7-14万辆区间盘整,而一汽-大众则从月销量23万辆迅速下滑至2021年7月的10万辆水平。虽然随后半年恢复增长,但并未回到历史峰值。传统四强过去15个月的销量曲线恰恰是老大哥一汽大众看起来最危险。相比之下,自2021年1月以来,比亚迪的销量曲线持续快速增长,分别在2021年8月、2021年11月和2022年2月突破了长城、长安和吉利的销量曲线。也就是说,从去年8月开始的半年时间里,比亚迪的月销量已经超越长城、长安、吉利,到今年2月,已经悄然来到总量第二的位置,仅次于一汽大众。3月,长安汽车迅速反弹,超越比亚迪来到第二名。但是4月份疫情来了,长春和上海相继关闭。中国油罐车供应链集中的两个地区长三角和吉林省受到严重冲击,传统四强不可避免地陷入生产困境。保守估计4月前四销量全部减半。日美同行也好不到哪里去。所以4月份中国车市10万辆的销量是一个奇迹般的数字,比亚迪肯定夺冠。你可以说上帝帮了比亚迪一个忙,让它提前夺冠了。但这种说法可能掩盖了一个更重要的事实:即使没有疫情,比亚迪超越一汽大众也是迟早的事——决定市场未来格局的“油电交集”正在到来。为什么只有比亚迪没有受伤?问题来了:4月份,大家在车市都受到了重创。为什么只有比亚迪好像没受伤?先回答一个问题:如果没有疫情,比亚迪4月份能卖多少?根据我们掌握的信息,其4月初的销售目标是13万台。另有消息称,截至4月,比亚迪积压订单已攀升至50万辆。所以比亚迪也不是没受伤。疫情对其供应能力也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约为-25%,比行业平均水平低了一半。它是怎么做到的?

BYD, Volkswagen, FAW, Chang 'an, Great Wall

你可以在我们整理的这张“比亚迪国内生产基地分布图”中找到答案。首先,它几乎什么都自己做。在比亚迪在中国的23个生产基地中,所有与生产电动汽车相关的核心零部件,包括电池材料、电池、电机、电控、常规汽车零部件、汽车电子等。,都是自己做的,相当自力更生,自成体系,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其“代工狂魔”的创始基因。第二,好运。这些基地多在华南、华中、西北、西南,长三角、吉林省不多。真正受疫情影响的只有宁波、常州和长春。以上两个原因使得比亚迪将疫情对车辆生产的影响降到了行业最低。这个冠军是昙花一现吗?4月路口的出现引发了第一电编辑部的激烈争论。一派认为这是偶然事件。5月份以后,以一汽大众为代表的传统豪强将迅速收复失地,重回领先地位。而冠军比亚迪也只是昙花一现。这个判断可能过于乐观了。该联合会于4月22日发布了预警。4月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多地蔓延,对东北、江浙沪等地主机厂和零部件供应商生产造成较大影响,供应紧张……y已经逐渐影响到全国的整车生产和终端销售。目前江浙沪复产白名单已经出炉,企业陆续复产,物流运输逐步解封,但产业链整体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仍需较长时间。“5月份,上海的车企和供应商就可以恢复小规模正常生产了”,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5月6日表示。“到6月份,上海汽车企业和供应商的产能将恢复到疫情爆发前的水平。”但与此同时,不少机构通过公开渠道发声:复工复产依然困难。6月份产能恢复到疫情前水平,这应该是目前对整个汽车行业最乐观的估计。显而易见的困难,一方面来自产业链启动所需的复杂的市场传导机制,另一方面来自多地频繁出现的新疫情风险及其引发的更强有力的控制措施。以最乐观的态度假设6月份产能全面恢复,一汽-大众的销量能回到什么水平?不考虑疫情带来的消费者行为变化,仅从过去15个月的销量曲线来看,6月份传统燃油车淡季一汽-大众最乐观的销量预测在14万辆以内。按照计划,届时比亚迪的产能将得到释放,达到每月15万辆。所以,即使6月份产能全面恢复,一汽-大众也有很大概率不会胜出。现在可以预测,比亚迪已经预定了整个Q2(四、五、六个月)的全销量桂冠。如果比亚迪能保证6月份以后的月产能15万辆,大概就能做到月销量15万辆,因为积压太多了。原因见《一只动力手表|比亚迪疯狂增长的天花板在哪里?》如果能保持这个销量,2022年,Q3、Q4、比亚迪将是中国车市销量第一。这样,四月的路口就是历史性的“油电交汇”,代表着电动车的新兴力量。一旦它占了先机,就再也不会给老大哥任何机会了。这种情况太理想化了,拔河可能还是会在Q3到Q4发生。比亚迪要想全面超越一汽大众,需要跨越产能和终端两个层面。在这两个方面,一汽大众作为深耕中国市场30年的合资公司,比比亚迪领先一个位置。所以比亚迪从基础的产销还是需要时间的。另一个关键挑战是,其关键产品线DM-i系列已经开始成为同行的攻击重点,4月份哈佛DHT和帝豪雷神以火箭速度上市就是明证。长城和吉利都拿出了自己最强的产品线和捆绑的油电混合动力技术来拦截比亚迪积压的订单。这一招短期内很有效。被视为冲击对象的比亚迪,如何在众人的注视下,依然实现订单的超常规增长?有理由推测,在Q2到Q3消化完积压订单后,比亚迪的订单生产比(order-to-production ratio)将从目前的4逐步回归到1.5。在这个过程中,一汽大众确实有弯道超车的机会,比如通过大规模的推广和创新。然而,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即使一汽-大众在某个月份实现了Q4的超车,但它的时代——燃油车时代——正在以大家都看得见的速度走向终结。夏天来了。当你走在北京街头,看着那些因为禁吃而在门前摆摊的餐馆服务员,听着他们的吆喝声,不禁回想起19年前的那个夏天。那时候路上人少,板蓝根贵。戴口罩的人关心的问题和今天的人一样:什么时候才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谁也没有想到,淘宝和JD.COM就在那一刻起飞,在接下来的19年里,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消费和生活方式。这件事告诉我们,历史总会以我们无法预料的方式到来。

标签:比亚迪大众一汽长安长城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因零部件紧缺,4月美国车市继续下跌20%

“4月美国经销商的轻型车库存不足900000辆。”通过JDPower的这一描述,可以对4月美国汽车市场的状况大致有所了解。

1900/1/1 0:00:00
车市萧条,广汽丰田4月却在逆生长?

早在4月初,当蔚来宣布合肥工厂暂时停产,李斌就对外表示,“一辆车差一个零件都没法生产。受长春和河北疫情影响,3月中旬我们有些零部件就断供了,靠着一些零部件库存勉强支持到上周。

1900/1/1 0:00:00
产销双双跌破60%,上汽的4月“太难了”

经历了2月春节的销量低潮,经历了3月车市的咋暖还寒,4月通常是车企销量乃至车市表现逐渐走俏的月份,但对今年的上汽集团来说,这些都太遥远。

1900/1/1 0:00:00
宝马召回部分进口BMW IX汽车 共计194台

我们从国家质量发展局了解到,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

1900/1/1 0:00:00
行车记录仪画面被共享,V2V技术是否该背锅?

5月6日晚,汽车博主李老鼠说车在其微博上发布了一条视频,并配文“高合行车记录仪疑似泄露隐私今天发现我的车有一个神奇的功能很可怕的功能”。

1900/1/1 0:00:00
国车正在颠覆外资车,保值率做了最好证明

“买车到底应该看什么?”汽车进入国内普通家庭也已经几十年了,但对于这个问题,答案至今还是众说纷纭。有说看颜值。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