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4月初,当蔚来宣布合肥工厂暂时停产时,李斌就对外界表示,“一辆车不可能生产一个零件。受长春、河北疫情影响,3月中旬我们部分备件断供,靠部分备件库存勉强支撑到上周。最近在上海、江苏遇到疫情,很多合作伙伴供货不了,只能停产。”
紧接着,华为的余承东大胆预测,“5月份以后,上海供应链涉及的所有科技/工业行业都将全面停产。尤其是汽车行业。”
这些迹象揭示的问题并非危言耸听,至少是对未来几个月车市影响的可信评估。现在,当我们看到真实的数据时,我们真的很惊讶。
回顾整个4月份,除了SAIC和一汽处于疫情中期,大部分车企受牵连的程度并不比他们少。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由于终端需求旺盛,期间仍有不少车企销量稳定。自主品牌中的比亚迪和合资阵营中的广汽丰田就是典型代表。
根据官方数据,广汽丰田4月销量为68,528辆,尽管比去年同期的月销量73,900辆低7.27%。但总体来看,广汽丰田1-4月累计销量315,534辆,实现了15.2%的同比增长。
这样的成绩,其实不需要过多解读,外界也能清楚的了解到丰田现有的品牌优势在关键时刻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不管有多少人抱怨丰田产品的平庸,追求价值平衡仍然是中国消费者买车的态度。
细分到各个级别的市场,由于品牌的高溢价,广汽丰田在中高级车、20万以上的SUV、MPV等高档领域确实树立了典范。
仅凯美瑞、汉兰达、赛纳三款高价值车型4月销量分别为16452辆、5659辆、4642辆。1-4月,三款旗舰车型总销量达136,813辆,占广汽丰田销量的43.4%。
此外,作为广汽丰田用来保护SUV市场的车型,威兰达的表现也不错。在其月销量破万,达到10650辆的同时,广汽丰田整个SUV家族前4个月的累计销量也被推高至112584辆,占比35.7%。
究其原因,丰田品牌带来的先天优势一定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从整个市场来看,我们也可以发现丰田对自身供应链的掌控能力一定是极强的。
正如文章开头提到的,大部分行业资深人士都认同,疫情导致的部分地区停产,肯定会给整个汽车市场带来不可挽回的二次伤害。停产,交货困难随之而来。所以,如果一个车企生存状况如此糟糕,供应链的完备性无疑是极其重要的。
对于广汽丰田,这个时候不敢草率下结论。相对于其他车企的供应体系,肯定是无可挑剔的。更何况,在疫情呈现不规则多分布趋势的情况下,丰田的安全系统能否像之前预设的那样可靠,其实并不是一个肯定的答案。
只能说,从广汽丰田去年一整年能够从容应对“缺芯”的产业问题,到现在疫情下保持供应链稳定的成果,确实可以强烈感知到丰田体系的“可怕”之处。
再一个,不同于其他合资品牌,丰田对自主产品有很强的定价能力,这意味着在整个汽车市场受挫的时候,广汽丰田通过一定程度的让利政策来缓解销量不佳的尴尬也是可行的。如今终端价格开始松动的凯美瑞,是……很好的例子。
此外,由于广汽丰田对整个华南市场的控制,加上疫情对这一消费区域的消费影响远没有上海那么巨大,广汽丰田在保持良好的供应链连接的前提下,保持销量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不会有困难。
在我看来,广汽丰田唯一需要面对的症结,只会是疫情如此反复,潜在用户的消费欲望低下,这一点总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体现出来。
此前,为了刺激汽车消费,广东实在坐不住了,正式发布了《广东省进一步促进消费的若干措施》。除了补贴购买新能源汽车,还进一步修改完善了购车资格规定,增加了发放小汽车的增量指标。5-6月,在原有基础上,广州新增3万个购车指标,深圳新增1万个购车指标。
但我想说的是,广汽丰田目前取得的成绩当然是有价值的。面对2022年,谁也没想到这期间中国车市会出现一只“黑天鹅”。
那么,随着疫情的社会影响越来越深刻,地方为主的消费刺激政策可能会对长期观望的人群失去吸引力。尤其是在传统合资品牌把握的10 ~ 25万元消费区间,一旦主力消费群体没有购车意向,相信丰田、大众等主流车企受害最大。早在4月初,当蔚来宣布合肥工厂暂时停产时,李斌就对外界表示,“一辆车不可能生产一个零件。受长春、河北疫情影响,3月中旬我们部分备件断供,靠部分备件库存勉强支撑到上周。最近在上海、江苏遇到疫情,很多合作伙伴供货不了,只能停产。”
紧接着,华为的余承东大胆预测,“5月份以后,上海供应链涉及的所有科技/工业行业都将全面停产。尤其是汽车行业。”
这些迹象揭示的问题并非危言耸听,至少是对未来几个月车市影响的可信评估。现在,当我们看到真实的数据时,我们真的很惊讶。
回顾整个4月份,除了SAIC和一汽处于疫情中期,大部分车企受牵连的程度并不比他们少。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由于终端需求旺盛,期间仍有不少车企销量稳定。自主品牌中的比亚迪和合资阵营中的广汽丰田就是典型代表。
根据官方数据,广汽丰田4月销量为68,528辆,尽管比去年同期的月销量73,900辆低7.27%。但总体来看,广汽丰田1-4月累计销量315,534辆,实现了15.2%的同比增长。
这样的成绩,其实不需要过多解读,外界也能清楚的了解到丰田现有的品牌优势在关键时刻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不管有多少人抱怨丰田产品的平庸,追求价值平衡仍然是中国消费者买车的态度。
细分到各个级别的市场,由于品牌的高溢价,广汽丰田在中高级车、20万以上的SUV、MPV等高档领域确实树立了典范。
仅凯美瑞、汉兰达、赛纳三款高价值车型4月销量分别为16452辆、5659辆、4642辆。1-4月,三款旗舰车型总销量达136,813辆,占广汽丰田销量的43.4%。
另外,作为广汽丰田用来保护SUV市场的车型,威兰达的性能……ance也不错。在其月销量破万,达到10650辆的同时,广汽丰田整个SUV家族前4个月的累计销量也被推高至112584辆,占比35.7%。
究其原因,丰田品牌带来的先天优势一定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从整个市场来看,我们也可以发现丰田对自身供应链的掌控能力一定是极强的。
正如文章开头提到的,大部分行业资深人士都认同,疫情导致的部分地区停产,肯定会给整个汽车市场带来不可挽回的二次伤害。停产,交货困难随之而来。所以,如果一个车企生存状况如此糟糕,供应链的完备性无疑是极其重要的。
对于广汽丰田,这个时候不敢草率下结论。相对于其他车企的供应体系,肯定是无可挑剔的。更何况,在疫情呈现不规则多分布趋势的情况下,丰田的安全系统能否像之前预设的那样可靠,其实并不是一个肯定的答案。
只能说,从广汽丰田去年一整年能够从容应对“缺芯”的产业问题,到现在疫情下保持供应链稳定的成果,确实可以强烈感知到丰田体系的“可怕”之处。
再一个,不同于其他合资品牌,丰田对自主产品有很强的定价能力,这意味着在整个汽车市场受挫的时候,广汽丰田通过一定程度的让利政策来缓解销量不佳的尴尬也是可行的。如今终端价格开始松动的凯美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此外,由于广汽丰田对整个华南市场的控制,加上疫情对这一消费区域的消费影响远没有上海那么巨大,广汽丰田在保持良好的供应链连接的前提下,保持销量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不会有太大困难。
在我看来,广汽丰田唯一需要面对的症结,只会是疫情如此反复,潜在用户的消费欲望低下,这一点总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体现出来。
此前,为了刺激汽车消费,广东实在坐不住了,正式发布了《广东省进一步促进消费的若干措施》。除了补贴购买新能源汽车,还进一步修改完善了购车资格规定,增加了发放小汽车的增量指标。5-6月,在原有基础上,广州新增3万个购车指标,深圳新增1万个购车指标。
但我想说的是,广汽丰田目前取得的成绩当然是有价值的。面对2022年,谁也没想到这期间中国车市会出现一只“黑天鹅”。
那么,随着疫情的社会影响越来越深刻,地方为主的消费刺激政策可能会对长期观望的人群失去吸引力。尤其是在传统合资品牌把握的10 ~ 25万元消费区间,一旦主力消费群体没有购车意向,相信丰田、大众等主流车企受害最大。
马斯克收购推特面临美国反垄断审查5月5日,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正在审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收购推特公司的交易。
1900/1/1 0:00:00德国汽车制造商宝马周四公布了财报,同时表示受到中国合资公司的重新估值,以及强劲定价策略的推动,公司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63。
1900/1/1 0:00:00“4月美国经销商的轻型车库存不足900000辆。”通过JDPower的这一描述,可以对4月美国汽车市场的状况大致有所了解。
1900/1/1 0:00:00经历了2月春节的销量低潮,经历了3月车市的咋暖还寒,4月通常是车企销量乃至车市表现逐渐走俏的月份,但对今年的上汽集团来说,这些都太遥远。
1900/1/1 0:00:00作者:庞义成李艳娇在整个汽车市场一片悲歌的4月,比亚迪奇迹般实现了逆势增长。
1900/1/1 0:00:00我们从国家质量发展局了解到,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