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乘联会公布了4月份全国乘用车产销数据。4月,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国,4月有29个省份报告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影响了沪、吉、鲁、粤、冀等地经销商4S门店的进场和成交。4月份零售额明显下降,与2020年3月相比下降了40%。4月份,乘用车零售额104.2万辆,同比下降35.5%,环比下降34.0%。4月份零售额增速处于当月历史最低水平。1-4月累计零售595.7万辆,同比下降11.9%,同比下降80万辆,其中4月57万辆的下降影响较大。
4月份,厂商批发销量为94.6万辆,同比下降43.0%,环比下降47.8%。由于产量限制,部分车企业绩分化明显。1-4月厂商批发销量638.6万辆,同比增速由1-3月的8.3%变为4.5%,一季度毁于一旦。
新能源:4月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28万辆,同比增长50.1%,环比下降38.5%,环比出现异常下滑。新能源的发展也受到了当前疫情的影响和冲击。1-4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146.9万辆,同比增长119.0%。4月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额28.2万辆,同比增长78.4%,环比下降36.5%,与往年4月份的走势有所不同。1-4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135.2万辆,同比增长128.4%。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并没有受到涨价的影响。涨价前订单表现火爆,订单充足。4月份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汽车环比走势受产量影响,新能源汽车供不应求加剧,导致未交付订单严重延迟。疫情下,私家车驾驶的新能源汽车增长强劲,家庭第二辆车安全出行意义重大,呼应了城市居民短途出行对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认可和适应。
批发:4月份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批发渗透率为29.6%,比2021年4月份11.2%的渗透率提高了18个百分点。4月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普及率为48.8%;新能源汽车在豪华车中的渗透率为4.8%;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为3.7%。4月份,纯电动汽车批发销量21.4万辆,同比增长39.9%;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6.6万辆,同比增长96.8%,一定程度上验证了部分厂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是油罐车转型的第一步”的市场预判。4月份,B级电动车销量同比下降29%,环比下降73%,纯电动车占比14%。纯电动市场“哑铃”结构有所改善,A00级批发销量7.8万辆,环比下降34%,占纯电动市场的37%;A0批发销售4.4万辆,纯电动汽车占比20%;a级电动车占纯电动车的27%;b级车的销量损失不少。零售:4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为27.1%,比2021年4月9.8%的渗透率提高了17.3个百分点。4月份,新能源汽车在自主品牌中的渗透率为54.4%;新能源汽车在豪华车中的渗透率为5.5%;新能源汽车在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渗透率仅为3.7%。出口:4月新能源汽车出口0.76万辆。受疫情影响,SAIC乘用车出口新能源汽车1300辆,特斯拉中国0辆,东风易捷3433辆,神龙汽车805辆,比亚迪705辆,爱知汽车168辆。其他车企的新能源车主要在国内市场。车企:4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走势分化,比亚迪纯电动、插电式双驱巩固自主品牌新能源领先地位;以奇瑞集团、广汽集团为代表的传统车企在新能源领域相对突出。批发销量超过1万辆的企业有4家,其中比亚迪105475辆,上汽通用五菱30020辆,奇瑞汽车15568辆,广汽爱安10212辆。4月份特斯拉中国生产10757辆,批发1512辆,应该在1万辆以上。新势力:4月小鹏、理想、哪吒、零跑、蔚来、威马等新势力销量同比、环比普遍困难,尤其是第一阵营的小鹏、理想、蔚来。哪吒和零跑表现更好。主流合资品牌中,南北大众充分感受到了长春和上海的难处,新能源汽车批发6307辆,占主流合资的47%。大众坚定的电气化转型战略初见成效。其他合资和豪华品牌还是需要发力的。联合会表示,目前国内疫情高点已过,复工复产循序渐进,扶持政策加快出台。长春的汽车制造能力在5月份迅速恢复。上海部分企业4月中下旬开始复工复产,5月份供应逐步好转,将尽快满足产业链正常供应需求。目前,汽车产业链上的企业已经逐渐从“救火式”应急转变为常态化的高韧性供应链管理。对于5月份的市场来说,“五一”首周订单和发货较4月份有明显好转,但较去年“五一”出现了30%以上的同比下滑,市场复苏压力依然较大,北京、郑州疫情加剧。现在严格的防疫政策,估计5月份会比去年有更大的负增长。目前自动驾驶已经成为首选。由于高油价,更多的人会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5月份新能源汽车的供应量将会有很大的提升,预计5月份新能源汽车的零售额相比4月份将会是一个高增长。5月10日,乘联会公布了4月份全国乘用车产销数据。4月,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国,4月有29个省份报告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影响了沪、吉、鲁、粤、冀等地经销商4S门店的进场和成交。4月份零售额明显下降,与2020年3月相比下降了40%。4月份,乘用车零售额104.2万辆,同比下降35.5%,环比下降34.0%。4月份零售额增速处于当月历史最低水平。1-4月累计零售595.7万辆,同比下降11.9%,同比下降80万辆,其中4月57万辆的下降影响较大。
4月份,厂商批发销量为94.6万辆,同比下降43.0%,环比下降47.8%。由于产量限制,部分车企业绩分化明显。1-4月厂商批发销量638.6万辆,同比增速由1-3月的8.3%变为4.5%,一季度毁于一旦。
新能源:4月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28万辆,同比增长50.1%,环比下降38.5%,环比出现异常下滑。新能源的发展也受到了当前疫情的影响和冲击。1-4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146.9万辆,同比增长119.0%。4月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额28.2万辆,同比增长78.4%,环比下降36.5%,与往年4月份的走势有所不同。1-4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135.2万辆,同比增长128.4%。在新时代……车辆市场,它并没有受到价格上涨的影响。涨价前订单表现火爆,订单充足。4月份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汽车环比走势受产量影响,新能源汽车供不应求加剧,导致未交付订单严重延迟。疫情下,私家车驾驶的新能源汽车增长强劲,家庭第二辆车安全出行意义重大,呼应了城市居民短途出行对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认可和适应。
批发:4月份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批发渗透率为29.6%,比2021年4月份11.2%的渗透率提高了18个百分点。4月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普及率为48.8%;新能源汽车在豪华车中的渗透率为4.8%;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为3.7%。4月份,纯电动汽车批发销量21.4万辆,同比增长39.9%;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6.6万辆,同比增长96.8%,一定程度上验证了部分厂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是油罐车转型的第一步”的市场预判。4月份,B级电动车销量同比下降29%,环比下降73%,纯电动车占比14%。纯电动市场“哑铃”结构有所改善,A00级批发销量7.8万辆,环比下降34%,占纯电动市场的37%;A0批发销售4.4万辆,纯电动汽车占比20%;a级电动车占纯电动车的27%;b级车的销量损失不少。零售:4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为27.1%,比2021年4月9.8%的渗透率提高了17.3个百分点。4月份,新能源汽车在自主品牌中的渗透率为54.4%;新能源汽车在豪华车中的渗透率为5.5%;新能源汽车在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渗透率仅为3.7%。出口:4月新能源汽车出口0.76万辆。受疫情影响,SAIC乘用车出口新能源汽车1300辆,特斯拉中国0辆,东风易捷3433辆,神龙汽车805辆,比亚迪705辆,爱知汽车168辆。其他车企的新能源车主要在国内市场。车企:4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走势分化,比亚迪纯电动、插电式双驱巩固自主品牌新能源领先地位;以奇瑞集团、广汽集团为代表的传统车企在新能源领域相对突出。批发销量超过1万辆的企业有4家,其中比亚迪105475辆,上汽通用五菱30020辆,奇瑞汽车15568辆,广汽爱安10212辆。4月份特斯拉中国生产10757辆,批发1512辆,应该在1万辆以上。新势力:4月小鹏、理想、哪吒、零跑、蔚来、威马等新势力销量同比、环比普遍困难,尤其是第一阵营的小鹏、理想、蔚来。哪吒和零跑表现更好。主流合资品牌中,南北大众充分感受到了长春和上海的难处,新能源汽车批发6307辆,占主流合资的47%。大众坚定的电气化转型战略初见成效。其他合资和豪华品牌还是需要发力的。联合会表示,目前国内疫情高点已过,复工复产循序渐进,扶持政策加快出台。长春的汽车制造能力在5月份迅速恢复。上海部分企业4月中下旬开始复工复产,5月份供应逐步好转,将尽快满足产业链正常供应需求。目前,汽车产业链上的企业已经逐渐从“救火式”应急转变为常态化的高韧性供应链管理。对于5月份的市场来说,“五一”首周订单和发货较4月份有明显好转,但较去年“五一”出现了30%以上的同比下滑,市场复苏压力依然较大,北京、郑州疫情加剧。现在严格的防疫政策,估计5月份会比去年有更大的负增长。目前自动驾驶已经成为首选。由于高油价,更多的人会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5月份新能源汽车的供应量将会有很大的提升,预计5月份新能源汽车的零售额相比4月份将会是一个高增长。
5月10日讯,乘联会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4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042万辆,同比下降355,环比下降340,4月零售同比与环比增速均处于当月历史最低值。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弗劳恩霍夫集成电路研究所(FraunhoferInstituteforIntegratedCircuitsIIS,
1900/1/1 0:00:00随着越来越多的车企逐步向电气化转型,纯电平台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最近宝马官方也曝光了自家最新纯电NeueKlasse平台,这将助力宝马进入电气化战略的新篇章,目前,该架构正在研发中,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特斯拉证实2021年已大幅提高了电池回收能力,并认为电池回收是使纯电动汽车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Research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3月,全球电动车电池装机量达414GWh,同比增长77,连续第21个月保持稳定增长。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总部位于底特律郊区的电动汽车制造商BollingerMotors正在试图进入商用电动汽车市场,5月9日,该公司向其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