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国内疫情持续蔓延,尤其是上海及其周边地区,是国内零部件体系的核心区域之一。部分汽车零部件企业生产节奏被打乱,物流受阻,导致国内汽车行业供应链和整车生产陷入困境。
同时,由于防控政策加强,多个省市经销商营业时间缩短,加上油价走高、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等因素,消费者对汽车等大宗商品需求减弱,因此4月份国内汽车销量出现异常波动。
乘用车联合会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零售额仅为104.3万辆,创近10年同期历史新低,同比降幅达35.5%,也较上月下降34.0%,均为同期历史新低。
4月份的大幅下滑使得今年前4个月的总销量仅收于595.8万辆,同比下降11.9%,下降约80万辆,其中近58万辆的亏损来自4月份。这意味着,如果2022年国内乘用车零售额要增长,5-12月月均同比增幅必须在10万辆以上。
虽然上海、长春等地相关企业从4月中下旬开始陆续开始复工复产,但由于各地防疫要求和政策的限制,人员、物流、供应链等仅维持在较低水平。
再加上消费能力和信心明显下降,即使中央政府和部分地方政府出台一系列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短期内车市的复苏也将面临较大压力。从长期来看,疫情和乌克兰局势仍将是潜在的影响因素,因此今年汽车市场的最终走势仍不确定。
在这样的环境下,大部分车企都大幅下滑,造成头部车企大洗牌。同时,只有比亚迪等新能源产品占比较大,整车厂不集中在疫情严重的地区,才能继续保持正增长。
而4月份全面停售燃油车的比亚迪,4月份以10.5万辆超越一汽-大众成功跃居国内车企第一。这应该是独立车企近年来第一次获此殊荣。
比亚迪韩首次在中高级车市场夺冠。
就像头部车企排名变化很大一样,三大细分市场的畅销榜也变化很大。
具体来看,虽然4月份车市的冠亚军依然是大家熟悉的日产轩逸和五菱MINI,但销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前者下滑42.9%,比亚迪秦获得第三名。
早前基于秦自2021年以来不断增长的销量,预测秦很快会闯进车市前三,但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这是近年来比亚迪乃至整个自主阵营首次以中级车进入奖牌榜。并且在销量连续4个月稳定在2.5万辆之后,秦今年累计销量已经达到9.9万辆,与大众新朗逸差距不足1万辆,这样的话可能在5、6月份,可能会跻身累计榜单前三的车。
在秦作为中级车代表继续出击的同时,4月份,比亚迪的另外两款车车汉和海豚也首次出现在热门车榜单上,并且双双进入前十。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中高级车的比亚迪韩以13406辆跌至第八位……les,甚至超过了这个细分市场的领头羊丰田凯美瑞。换句话说,在4月份,韩是中高级车细分市场的冠军,这可能是中国汽车零售市场历史上第一次有独立车型在该细分市场拔得头筹。
尽管丰田凯美瑞未能在4月份守住中高级车市场的头把交椅,但得益于丰田强大的供应链体系,以及拥有较为完善的整车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的珠三角地区,其仍以12,693辆成为该细分市场的亚军。
不仅是凯美瑞,同样来自广汽丰田的也仅下降了24.3%,以14766辆的销量紧随比亚迪秦之后。相比其他合资车的销量,凯美瑞和雷凌因为疫情封锁或者供应链短缺,表现非常出色。而且从累计销量来看,凯美瑞依然是中高级车市场的冠军,领先竞争对手本田雅阁一万多辆。
在4月份的热车榜末尾,出现了奔驰c级和宝马5系两款豪车,再次向人们证明了近期豪车市场的“遇冷”多是因为产能不足等问题造成的。事实上,该细分市场仍然很热。
哈弗H6连续两个月与榜首失之交臂。
从SUV市场来看,变化也很明显。比亚迪宋再次登顶,这也是其继今年2月之后再次问鼎。
虽然,由于“showstopper”特斯拉Model Y的存在,宋未能再次夺冠,但凭借4月份国内SUV市场唯一一款销量超过2万辆的SUV的表现,再次获得了该细分市场月度和累计冠军的称号。而考虑到截至4月,宋与哈弗的总销量已经有近1.3万辆的差距,年底宋或许真的有机会打破后者,创造几年的奇迹。
紧随其后的是比亚迪宋,本田CR-V以19920辆位居当月亚军,甚至超过了其3月份16437辆的表现。似乎经过短暂的午睡,作为合资SUV龙头的CR-V似乎又恢复了往日的神采。不仅是CR-V,同门的XR-V也以10698辆排在第五位。
至于哈弗H6,4月是它连续第二个月未能赢得SUV的称号。无论其销量下滑的原因是什么,是芯片等供应链供不应求,还是自家产品甚至同价位竞争对手的分流,都已经不重要了。相信对于长城汽车来说,只要集团能多赚点钱,所谓的“虚名”都可以视而不见。
和哈弗一样,比亚迪宋的诞生,让曾经红极一时的长安CS75暗淡了不少。虽然不能更进,但至少能暂时守住自主SUV三强的名号。
暂且不说,是因为比亚迪的另外两款SUV唐鹤源PLUS已经被干掉了,这两款车都不可小觑,尤其是后者在上市第三个月就突破了万辆,并因此成功跻身国内SUV榜单第七,也是自主SUV第五。这两款车型同时上市,也意味着国产SUV前十名中有五款出自自主车企,其中三款属于比亚迪。
相对于车市热榜中同时拥有雷凌和凯美瑞的喜悦,广汽丰田旗下只有威兰达撑起了SUV市场,而由于一汽丰田RAV4已经消失,只有威兰达是丰田品牌。
当然,丰田还不是最差的。毕竟威兰达还是前十。但垫底的只有一款大众途观,销量只有6863辆,58.1%也是轿车和SUV榜单中跌幅最大的。
别克GL8首次超越五菱洪光。
从MPV市场来看,这个看起来总是很“安静”的市场也迎来了巨大的变化。最明显的就是别克GL8在4月份夺得了这一细分市场的头把交椅,这也是近年来在零售市场首次获得这一殊荣。
< img alt = "比亚迪、丰田、凯美瑞、本田、Vo……swagen " src = "/ee img/{ HostI }/img/20230303190618382570/8 . jpg "/>
这一成绩的背后,一方面得益于上汽通用在困境中的精益资源,依然为“盈利牛”的产销提供了充足的保障,8,824辆的销量超过了3月份的7,839辆;另一方面,由于上汽通用五菱并没有给予五菱洪光太多的“优惠”,后者4月份的销量下滑至8112辆,这也是其2020年2月后首次销量跌破1万辆。
然而,我在为GL8感到高兴的同时,也不禁感到一丝担忧,因为丰田赛纳正在发起它最强大的挑战。
众所周知,上市初期,由于涨价等因素,赛纳并没有表现的太抢眼,但今年随着经销商策略的调整,赛纳在MPV市场的排名越来越高,3月份以6444辆成功跻身前三。正是凭借3月份的优异表现,赛纳甚至以1000多辆的优势成为第一季度MPV市场的第三名。虽然,4月份因为输给了传祺M8,再次被挤到了第四名,但依然占据着累计榜单的第三名。
同时,传祺M8也值得一提。在MPV乃至整个乘用车市场热销车型中传统燃油车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同比增长33.8%,也刷新了上市以来的最高单月成绩,达到8036辆。在M8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同门的M6减半至1600辆。看来M8作为销售人员,享受资源倾向的概率很大。
回到榜单上,本田的两兄弟虽然还在市场的头把交椅,但损失也相当惨重,爱丽神的跌幅达到了64.7%。其实不仅仅是4月份,由于东风本田严重缺芯,今年以来爱丽神的销量一直稳定在2000辆左右,所以今年前4个月的累计销量甚至不足9000辆。4月份,国内疫情持续蔓延,尤其是上海及其周边地区,是国内零部件体系的核心区域之一。部分汽车零部件企业生产节奏被打乱,物流受阻,导致国内汽车行业供应链和整车生产陷入困境。
同时,由于防控政策加强,多个省市经销商营业时间缩短,加上油价走高、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等因素,消费者对汽车等大宗商品需求减弱,因此4月份国内汽车销量出现异常波动。
乘用车联合会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零售量仅为104.3万辆,创近10年同期历史新低,同比降幅达35.5%,也较上月下降34.0%,均为同期历史新低。
4月份的大幅下滑使得今年前4个月的总销量仅收于595.8万辆,同比下降11.9%,下降约80万辆,其中近58万辆的亏损来自4月份。这意味着,如果2022年国内乘用车零售额要增长,5-12月月均同比增幅必须在10万辆以上。
虽然上海、长春等地相关企业从4月中下旬开始陆续开始复工复产,但由于各地防疫要求和政策的限制,人员、物流、供应链等仅维持在较低水平。
再加上消费能力和信心明显下降,即使中央政府和部分地方政府出台一系列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短期内车市的复苏也将面临较大压力。从长期来看,疫情和乌克兰局势仍将是潜在的影响因素,因此今年汽车市场的最终走势仍不确定。
在这样的环境下,大部分车企都大幅下滑,造成头部车企大洗牌。同时,只有比亚迪等新能源产品占比较大,汽车厂商并不集中在……严重疫情,从而继续保持正增长。
而4月份全面停售燃油车的比亚迪,4月份以10.5万辆超越一汽-大众成功跃居国内车企第一。这应该是独立车企近年来第一次获此殊荣。
比亚迪韩首次在中高级车市场夺冠。
就像头部车企排名变化很大一样,三大细分市场的畅销榜也变化很大。
具体来看,虽然4月份车市的冠亚军依然是大家熟悉的日产轩逸和五菱MINI,但销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前者下滑42.9%,比亚迪秦获得第三名。
早前基于秦自2021年以来不断增长的销量,预测秦很快会闯进车市前三,但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这是近年来比亚迪乃至整个自主阵营首次以中级车进入奖牌榜。并且在销量连续4个月稳定在2.5万辆之后,秦今年累计销量已经达到9.9万辆,与大众新朗逸差距不足1万辆,这样的话可能在5、6月份,可能会跻身累计榜单前三的车。
在秦作为中级车代表继续出击的同时,4月份,比亚迪的另外两款车车汉和海豚也首次出现在热门车榜单上,并且双双进入前十。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韩作为中高级车,以13406辆的成绩跌至第八位,甚至超过了该细分市场的领头羊丰田凯美瑞。换句话说,在4月份,韩是中高级车细分市场的冠军,这可能是中国汽车零售市场历史上第一次有独立车型在该细分市场拔得头筹。
尽管丰田凯美瑞未能在4月份守住中高级车市场的头把交椅,但得益于丰田强大的供应链体系,以及拥有较为完善的整车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的珠三角地区,其仍以12,693辆成为该细分市场的亚军。
不仅是凯美瑞,同样来自广汽丰田的也仅下降了24.3%,以14766辆的销量紧随比亚迪秦之后。相比其他合资车的销量,凯美瑞和雷凌因为疫情封锁或者供应链短缺,表现非常出色。而且从累计销量来看,凯美瑞依然是中高级车市场的冠军,领先竞争对手本田雅阁一万多辆。
在4月份的热车榜末尾,出现了奔驰c级和宝马5系两款豪车,再次向人们证明了近期豪车市场的“遇冷”多是因为产能不足等问题造成的。事实上,该细分市场仍然很热。
哈弗H6连续两个月与榜首失之交臂。
从SUV市场来看,变化也很明显。比亚迪宋再次登顶,这也是其继今年2月之后再次问鼎。
虽然,由于“showstopper”特斯拉Model Y的存在,宋未能再次夺冠,但凭借4月份国内SUV市场唯一一款销量超过2万辆的SUV的表现,再次获得了该细分市场月度和累计冠军的称号。而考虑到截至4月,宋与哈弗的总销量已经有近1.3万辆的差距,年底宋或许真的有机会打破后者,创造几年的奇迹。
紧随其后的是比亚迪宋,本田CR-V以19920辆位居当月亚军,甚至超过了其3月份16437辆的表现。似乎经过短暂的午睡,作为合资SUV龙头的CR-V似乎又恢复了往日的神采。不仅是CR-V,同门的XR-V也以10698辆排在第五位。
对于哈弗H6来说,4月已经是连续第二个月未能获得ti冠军了……SUV的e。无论其销量下滑的原因是什么,是芯片等供应链供不应求,还是自家产品甚至同价位竞争对手的分流,都已经不重要了。相信对于长城汽车来说,只要集团能多赚点钱,所谓的“虚名”都可以视而不见。
和哈弗一样,比亚迪宋的诞生,让曾经红极一时的长安CS75暗淡了不少。虽然不能更进,但至少能暂时守住自主SUV三强的名号。
暂且不说,是因为比亚迪的另外两款SUV唐鹤源PLUS已经被干掉了,这两款车都不可小觑,尤其是后者在上市第三个月就突破了万辆,并因此成功跻身国内SUV榜单第七,也是自主SUV第五。这两款车型同时上市,也意味着国产SUV前十名中有五款出自自主车企,其中三款属于比亚迪。
相对于车市热榜中同时拥有雷凌和凯美瑞的喜悦,广汽丰田旗下只有威兰达撑起了SUV市场,而由于一汽丰田RAV4已经消失,只有威兰达是丰田品牌。
当然,丰田还不是最差的。毕竟威兰达还是前十。但垫底的只有一款大众途观,销量只有6863辆,58.1%也是轿车和SUV榜单中跌幅最大的。
别克GL8首次超越五菱洪光。
从MPV市场来看,这个看起来总是很“安静”的市场也迎来了巨大的变化。最明显的就是别克GL8在4月份夺得了这一细分市场的头把交椅,这也是近年来在零售市场首次获得这一殊荣。
这一成绩的背后,一方面得益于上汽通用在困境中的精益资源,依然为“盈利牛”的产销提供了充足的保障,8,824辆的销量超过了3月份的7,839辆;另一方面,由于上汽通用五菱并没有给予五菱洪光太多的“优惠”,后者4月份的销量下滑至8112辆,这也是其2020年2月后首次销量跌破1万辆。
然而,我在为GL8感到高兴的同时,也不禁感到一丝担忧,因为丰田赛纳正在发起它最强大的挑战。
众所周知,上市初期,由于涨价等因素,赛纳并没有表现的太抢眼,但今年随着经销商策略的调整,赛纳在MPV市场的排名越来越高,3月份以6444辆成功跻身前三。正是凭借3月份的优异表现,赛纳甚至以1000多辆的优势成为第一季度MPV市场的第三名。虽然,4月份因为输给了传祺M8,再次被挤到了第四名,但依然占据着累计榜单的第三名。
同时,传祺M8也值得一提。在MPV乃至整个乘用车市场热销车型中传统燃油车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同比增长33.8%,也刷新了上市以来的最高单月成绩,达到8036辆。在M8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同门的M6减半至1600辆。看来M8作为销售人员,享受资源倾向的概率很大。
回到榜单上,本田的两兄弟虽然还在市场的头把交椅,但损失也相当惨重,爱丽神的跌幅达到了64.7%。其实不仅仅是4月份,由于东风本田严重缺芯,今年以来爱丽神的销量一直稳定在2000辆左右,所以今年前4个月的累计销量甚至不足9000辆。
近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完成搭建并发布了《可持续金融框架》(以下简称“框架”),
1900/1/1 0:00:00当车市还沉浸在四月销量断崖式下滑,市场格局陡然改变的震惊中时,作为新势力中最会“过日子”的理想率先发布了自己第一季度的财报数据。
1900/1/1 0:00:00在刚刚过去的4月份,汽车产业在疫情反复、芯片短缺、供应链危机中承压前行。
1900/1/1 0:00:004月,或许谁都未曾料到,卷土重来的新冠疫情会蔓延到如此严重的地步,中国车市不可避免的受到了重创。一时间,愈发悲观与消极的情绪,笼罩在了所有人的心头。
1900/1/1 0:00:00一年前,高合HiPhiX在万众期待中正式开始交付,从2021年的5月第一位用户开始,高合不仅开启了科技豪华的出行体验,同时也开启了科技豪华、有温度的服务体验。
1900/1/1 0:00:005月11日,上汽大众全系车型正式上调厂商建议零售价。其中,新能源车型上调幅度为3000元至5000元,燃油车型上调幅度为1000元至3000元不等。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