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特斯拉开始“杀价”,国内车企扛得住?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汽车之家行业]“感觉就像在清晨吃了一口石……”一位刚提车三天的特斯拉车主在朋友圈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前两天,他还爱不释手,感受着“iphone的诺基亚”的感觉。

如何让一个用户“粉转黑”?特斯拉的通知做了。10月24日,特斯拉官方微博消息称,特斯拉在销售Model 3和Model Y,价格有所调整。调整后,Model 3车型补贴,售价26.59万元;Model Y车型补贴后售价28.89万元。

特斯拉降价让微博评论爆炸:“三个月失血三万你真的有特斯拉”“醒一醒不对”“提车不到一个半月价格降了两次,差了36000元。削浪之后,我对特斯拉完全没有忠诚度,对这个品牌的好感也降到了零点”。

事实上,今年9月底就有消息称,特斯拉国产车型将大幅降价,预计Model Y降价幅度最高可达4万元。当时,特斯拉相关负责人回应媒体称是“假消息”。现在看来,当初的传言只是一个数值上的错误。准确来说,Model Y最高降价3.7万元。

车企调整车型价格是常有的新闻,但新能源汽车龙头特斯拉的降价,就像一块巨石扔进了池塘,影响的不仅仅是老用户的心情,更是国内电动车新贵的心情。不可能不触及,甚至会在整个行业内外的经济形态上激起涟漪。

■销售KPI的杀手

这一轮特斯拉降价早有征兆。

一年来,原材料疯狂上涨,所有型号都涨价了。所有的Model 3和Model Y车型都经历了几次涨价,涨价幅度接近2万元。“几次提价之后,特斯拉的价格已经比较尴尬了。在未来的某个时候,特斯拉可能会降低价格。”在今年的Q2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曾表示。

9月中旬,特斯拉中国启动“变相降价”,9月16日至30日期间交付的新车、展车、非全新(即测试车)Model 3、Model Y车主,只要在店内购买了所有保险,支付尾款即可享受8000元优惠。

随后,特斯拉在10月1日再次推出保险补贴活动。消费者在10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购买汽车。选择通过特斯拉合作保险机构购买相应车险的,可享受尾款减免7000元的保险补贴。

特斯拉推出这些优惠活动后,很多老车主站出来维权,认为自己上当受,割韭菜。现场实际“打折”引来不少抱怨。特斯拉为何意外宣布降价?

从经济学原理来看,商品有两个要素:价值和价格,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价格随市场需求而变化。买的人多了,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会上涨,买的人少了,价格就会降低。最终的追求无非是收益最大化。

现实中,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正在放缓,9月份的销量增速是近5个月来的最低水平。郭盛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10月3日至10月16日,特斯拉中国累计投保量为3942辆,同比下降84%,环比下降89%。

此外,特斯拉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低于华尔街预期,股价遭遇重挫。特斯拉此前发布,销量应保持50%的年增长率。2021年,特斯拉共交付93万辆汽车,2022年的目标应该是140万辆左右。2022年前三季度,特斯拉共交付90.86万辆汽车,第四季度交付近50万辆汽车实现目标。显然,特斯拉要实现目标还有很多挑战。

"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我们都不会大幅减产。"在今年的Q4财报会议上,马斯克做出了承诺,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第四季度的需求很强劲。”

降价是特斯拉短期内提高销量的关键。随着特斯拉上海工厂生产线的升级,产能从45万辆提升至75万辆。特斯拉在中国的产量很高,订单池会落后。

目前特斯拉各种车型提车的时间已经大大减少。从过去提车需要4、5个月,现在压缩到100天左右。其中,国产Model 3后驱版和高性能版的提车周期为4-8周;国产Model Y后轮驱动版的提车周期为1-4周,Model Y长寿命版和Model Y高性能版的提车周期为4-8周。

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发展比预想的要快很多,今年9月渗透率已经超过30%。可以说,中国市场是特斯拉满足高交付、履行高预期、维持高股价的生命线。

■中国车企降价能跟上吗?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同样的特斯拉车型在美国和中国的价格相差很大。在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特斯拉在美国将“Model 3”最低配置汽车的价格提高了24%。同期,特斯拉电动车在华价格涨幅控制在12%。

此前,日本媒体报道称,虽然在中国和美国销售的Model 3使用了不同类型的电池,但2021年3月下旬约3040美元的价格差异在一年半内扩大至约7840美元。现在特斯拉在中国降价,差距又被拉大了。

『模型3』

业内人士分析,在美国电动汽车市场,特斯拉的市场份额超过60%,具有绝对优势地位,因此定价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但国内市场则不同。早在2020年12月,马斯克在接受一家德国媒体采访时就明确提到,“我猜特斯拉最有力的竞争对手可能是一家来自中国的公司。”

今年上半年,比亚迪以64万辆的销量首次超越特斯拉,成为新能源汽车销量全球第一。除了比亚迪,中国的新势力还包括蔚来、小鹏、理想,以及新崛起的零跑、哪吒,加上传统品牌转型而来的广汽爱安、上汽通用五菱。

特斯拉的直接竞争对手有氪气001、蔚来ES6/EC6、理想L8(参数|询价)等车型,而比亚迪高端系列的汉唐车型起步价比特斯拉低很多。就连知名的特斯拉也不得不“低头”降价。

不过很可惜的是,相比其他车企,特斯拉的成本降低空间很大。比亚迪虽然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但净利润却输给了特斯拉,特斯拉的季度利润相当于比亚迪的4倍。从今年Q3财报分析来看,虽然特斯拉的毛利率降至27.9%,但仍远超比亚迪的16.3%。

原本毛利率就有压力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近日不断提价,理由都是受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10月1日,威马汽车正式宣布涨价。今年第四季度,威马W6每月上调2000元,包括NEX探索版、PRO全能版、ACE极智版。10月2日,Polestar北极星中国正式宣布涨价。2022年10月2日至12月31日,Polestar 2车型单电机版增加3.08万元;双电机长续航版价格上涨了2.08万元。

特斯拉的毛利率是所有车企羡慕的。在今年年初的中国电动车委员会100人论坛上,蔚来创始人李斌表示:“特斯拉会降价,蔚来不会跌,因为没有降价的空间,我们目前都是负毛利。”

目前特斯拉降价肯定会给国内新能源车企造成压力。事实上,前段时间传出特斯拉要降价的消息,对小鹏的定价策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打乱了理想的新品发布节奏。前者在G9上市后48小时内大幅修改了SKU,不仅砍掉了“乞丐版”车型,还改变了所有车型的配置和优惠;后者将李ONE的换代产品L8提前了近一年。

自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它一直扮演着“鲨鱼”的角色,抢夺传统燃油汽车的市场份额,并迫使BBA等豪华品牌降价。与此同时,特斯拉还扮演了“鲶鱼”的角色,是帮助中国电动车弯道超车的“节目主持人”。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些新生力量是否构筑了自己的护城河,能否抵挡住特斯拉的这波降价潮,是一件发人深省的事情。

“特斯拉上海工厂”

■全线降价后口碑崩塌?

“特斯拉有降价的实力,还是得益于国产化做得好,进展很顺利。”汽车分析师毛毅(化名)讲述了车市的故事,“特斯拉通过大幅降低产品价格,提高产品性价比,抢占市场,短期内肯定会提高销量。”

但是如开头所说,降价对老车主和最近提车的车主并不友好。据悉,这些车主既没有享受到降价优惠,也拿不到“补差价”的赔偿,导致不少车主成立维权小组维权。

“特斯拉降价一直是骂声一片,但消费者其实并没有很好的维权方式。”毛毅坦言。事实上,每次发生特斯拉维权事件,官方态度都很强硬。

降价维权会对特斯拉的声誉造成负面影响吗?现在看来,特斯拉降价确实会被很多老用户骂,但回顾历史,特斯拉并不孤单。外界经常拿特斯拉和苹果做比较,却不知道特斯拉的降价操作早已被苹果示范过。第一代苹果手机2007年6月上市时定价599美元,但3个月后降至399美元,13个月后降至199美元。

买了三个月价格跌了一半,当时抢购苹果的消费者也挺生气的。这时候就看企业如何权衡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了。当初买苹果的只是少数人,后来买的消费者才是苹果手机的主要用户。在苹果看来,那几个消费者是值得牺牲的。

马斯克的梦想一直是去星辰大海。当特斯拉大步迈向当初的梦想时,对特斯拉降价感到愤怒的消费者,应该算是特斯拉愿意牺牲的少数消费者了。

从2020年初特斯拉国产车型上市开始,国产版就比进口版大幅降价,之后还有不定期的降价,引发了几次车主维权,但特斯拉的销量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也有用户对特斯拉愤愤不平。“消费者基本都是在笑涨价,降价了还要维权。有必要支付涨价的费用吗?”

“这次降价是特斯拉提高销量的手段,后期不排除类似的降价。”毛毅说,“一切都很正常,但如果特斯拉的态度能更柔和一些,会更值得期待。”

根据马斯克的目标,到2030年,特斯拉将每年销售2000万辆电动汽车。降低价格只是第一步。

为了实现2000万的目标,在第三季度电话会议中,马斯克透露他正在开发下一个汽车平台。根据马斯克的说法,新平台生产的车型成本只有Model 3和Model Y的一半左右,可能就是之前多次提到的25000美元入门车型。

“特斯拉CEO马斯克”

“第三代特斯拉汽车的产量将超过Model 3和Model Y。事实上,它的产量将超过所有其他特斯拉汽车的总产量。”马斯克提到。

综上所述,虽然短期内特斯拉降价会对部分消费者的荷包和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造成一定影响,但长期来看,有利于倒逼国内企业加快创新,提升竞争力,共同拓展新能源汽车市场。这将是我们乐见的一幕。(文/汽车之家)汽车之家行业]“感觉就像一大早吃了一口石……”一位刚提车三天的特斯拉车主在朋友圈表达了自己的心声。两天前,他还爱不释手,感受着“诺基亚佛……iphone”。

如何让一个用户“粉转黑”?特斯拉的通知做了。10月24日,特斯拉官方微博消息称,特斯拉在销售Model 3和Model Y,价格有所调整。调整后,Model 3车型补贴,售价26.59万元;Model Y车型补贴后售价28.89万元。

特斯拉降价让微博评论爆炸:“三个月失血三万你真的有特斯拉”“醒一醒不对”“提车不到一个半月价格降了两次,差了36000元。削浪之后,我对特斯拉完全没有忠诚度,对这个品牌的好感也降到了零点”。

事实上,今年9月底就有消息称,特斯拉国产车型将大幅降价,预计Model Y降价幅度最高可达4万元。当时,特斯拉相关负责人回应媒体称是“假消息”。现在看来,当初的传言只是一个数值上的错误。准确来说,Model Y最高降价3.7万元。

车企调整车型价格是常有的新闻,但新能源汽车龙头特斯拉的降价,就像一块巨石扔进了池塘,影响的不仅仅是老用户的心情,更是国内电动车新贵的心情。不可能不触及,甚至会在整个行业内外的经济形态上激起涟漪。

■销售KPI的杀手

这一轮特斯拉降价早有征兆。

一年来,原材料疯狂上涨,所有型号都涨价了。所有的Model 3和Model Y车型都经历了几次涨价,涨价幅度接近2万元。“几次提价之后,特斯拉的价格已经比较尴尬了。在未来的某个时候,特斯拉可能会降低价格。”在今年的Q2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曾表示。

9月中旬,特斯拉中国启动“变相降价”,9月16日至30日期间交付的新车、展车、非全新(即测试车)Model 3、Model Y车主,只要在店内购买了所有保险,支付尾款即可享受8000元优惠。

随后,特斯拉在10月1日再次推出保险补贴活动。消费者在10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购买汽车。选择通过特斯拉合作保险机构购买相应车险的,可享受尾款减免7000元的保险补贴。

特斯拉推出这些优惠活动后,很多老车主站出来维权,认为自己上当受,割韭菜。现场实际“打折”引来不少抱怨。特斯拉为何意外宣布降价?

从经济学原理来看,商品有两个要素:价值和价格,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价格随市场需求而变化。买的人多了,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会上涨,买的人少了,价格就会降低。最终的追求无非是收益最大化。

现实中,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正在放缓,9月份的销量增速是近5个月来的最低水平。郭盛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10月3日至10月16日,特斯拉中国累计投保量为3942辆,同比下降84%,环比下降89%。

此外,特斯拉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低于华尔街预期,股价遭遇重挫。特斯拉此前发布,销量应保持50%的年增长率。2021年,特斯拉共交付93万辆汽车,2022年的目标应该是140万辆左右。2022年前三季度,特斯拉共交付90.86万辆汽车,第四季度交付近50万辆汽车实现目标。显然,特斯拉要实现目标还有很多挑战。

"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我们都不会大幅减产。"在今年的Q4财报会议上,马斯克做出了承诺,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第四季度的需求很强劲。”

降价是特斯拉短期内提高销量的关键。随着特斯拉上海工厂生产线的升级,产能从45万辆提升至75万辆。特斯拉在中国的产量很高,订单池会落后。

目前特斯拉各种车型提车的时间已经大大减少。从过去提车需要4、5个月,现在压缩到100天左右。其中,国产Model 3后驱版和高性能版的提车周期为4-8周;国产Model Y后轮驱动版的提车周期为1-4周,Model Y长寿命版和Model Y高性能版的提车周期为4-8周。

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发展比预想的要快很多,今年9月渗透率已经超过30%。可以说,中国市场是特斯拉满足高交付、履行高预期、维持高股价的生命线。

■中国车企降价能跟上吗?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同样的特斯拉车型在美国和中国的价格相差很大。在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特斯拉在美国将“Model 3”最低配置汽车的价格提高了24%。同期,特斯拉电动车在华价格涨幅控制在12%。

此前,日本媒体报道称,虽然在中国和美国销售的Model 3使用了不同类型的电池,但2021年3月下旬约3040美元的价格差异在一年半内扩大至约7840美元。现在特斯拉在中国降价,差距又被拉大了。

『模型3』

业内人士分析,在美国电动汽车市场,特斯拉的市场份额超过60%,具有绝对优势地位,因此定价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但国内市场则不同。早在2020年12月,马斯克在接受一家德国媒体采访时就明确提到,“我猜特斯拉最有力的竞争对手可能是一家来自中国的公司。”

今年上半年,比亚迪以64万辆的销量首次超越特斯拉,成为新能源汽车销量全球第一。除了比亚迪,中国的新势力还包括蔚来、小鹏、理想,以及新崛起的零跑、哪吒,加上传统品牌转型而来的广汽爱安、上汽通用五菱。

特斯拉的直接竞争对手有氪气001、蔚来ES6/EC6、理想L8(参数|询价)等车型,而比亚迪高端系列的汉唐车型起步价比特斯拉低很多。就连知名的特斯拉也不得不“低头”降价。

不过很可惜的是,相比其他车企,特斯拉的成本降低空间很大。比亚迪虽然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但净利润却输给了特斯拉,特斯拉的季度利润相当于比亚迪的4倍。从今年Q3财报分析来看,虽然特斯拉的毛利率降至27.9%,但仍远超比亚迪的16.3%。

原本毛利率就有压力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近日不断提价,理由都是受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10月1日,威马汽车正式宣布涨价。今年第四季度,威马W6每月上调2000元,包括NEX探索版、PRO全能版、ACE极智版。10月2日,Polestar北极星中国正式宣布涨价。2022年10月2日至12月31日,Polestar 2车型单电机版增加3.08万元;双电机长续航版价格上涨了2.08万元。

特斯拉的毛利率是所有车企羡慕的。在今年年初的中国电动车委员会100人论坛上,蔚来创始人李斌表示:“特斯拉会降价,蔚来不会跌,因为没有降价的空间,我们目前都是负毛利。”

目前特斯拉降价肯定会给国内新能源车企造成压力。事实上,前段时间传出特斯拉要降价的消息,对小鹏的定价策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打乱了理想的新品发布节奏。前者在G9上市后48小时内大幅修改了SKU,不仅砍掉了“乞丐版”车型,还改变了所有车型的配置和优惠;后者将李ONE的换代产品L8提前了近一年。

自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它一直扮演着“鲨鱼”的角色,抢夺传统燃油汽车的市场份额,并迫使BBA等豪华品牌降价。与此同时,特斯拉还扮演了“鲶鱼”的角色,是帮助中国电动车弯道超车的“节目主持人”。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些新生力量是否构筑了自己的护城河,能否抵挡住特斯拉的这波降价潮,是一件发人深省的事情。

“特斯拉上海工厂”

■全线降价后口碑崩塌?

“特斯拉有降价的实力,还是得益于国产化做得好,进展很顺利。”汽车分析师毛毅(化名)讲述了车市的故事,“特斯拉通过大幅降低产品价格,提高产品性价比,抢占市场,短期内肯定会提高销量。”

但是如开头所说,降价对老车主和最近提车的车主并不友好。据悉,这些车主既没有享受到降价优惠,也拿不到“补差价”的赔偿,导致不少车主成立维权小组维权。

“特斯拉降价一直是骂声一片,但消费者其实并没有很好的维权方式。”毛毅坦言。事实上,每次发生特斯拉维权事件,官方态度都很强硬。

降价维权会对特斯拉的声誉造成负面影响吗?现在看来,特斯拉降价确实会被很多老用户骂,但回顾历史,特斯拉并不孤单。外界经常拿特斯拉和苹果做比较,却不知道特斯拉的降价操作早已被苹果示范过。第一代苹果手机2007年6月上市时定价599美元,但3个月后降至399美元,13个月后降至199美元。

买了三个月价格跌了一半,当时抢购苹果的消费者也挺生气的。这时候就看企业如何权衡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了。当初买苹果的只是少数人,后来买的消费者才是苹果手机的主要用户。在苹果看来,那几个消费者是值得牺牲的。

马斯克的梦想一直是去星辰大海。当特斯拉大步迈向当初的梦想时,对特斯拉降价感到愤怒的消费者,应该算是特斯拉愿意牺牲的少数消费者了。

从2020年初特斯拉国产车型上市开始,国产版就比进口版大幅降价,之后还有不定期的降价,引发了几次车主维权,但特斯拉的销量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也有用户对特斯拉愤愤不平。“消费者基本都是在笑涨价,降价了还要维权。有必要支付涨价的费用吗?”

“这次降价是特斯拉提高销量的手段,后期不排除类似的降价。”毛毅说,“一切都很正常,但如果特斯拉的态度能更柔和一些,会更值得期待。”

根据马斯克的目标,到2030年,特斯拉将每年销售2000万辆电动汽车。降低价格只是第一步。

为了实现2000万的目标,在第三季度电话会议中,马斯克透露他正在开发下一个汽车平台。根据马斯克的说法,新平台生产的车型成本只有Model 3和Model Y的一半左右,可能就是之前多次提到的25000美元入门车型。

“特斯拉CEO马斯克”

“第三代特斯拉汽车的产量将超过Model 3和Model Y。事实上,它的产量将超过所有其他特斯拉汽车的总产量。”马斯克提到。

综上所述,虽然短期内特斯拉降价会对部分消费者的荷包和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造成一定影响,但长期来看,有利于倒逼国内企业加快创新,提升竞争力,共同拓展新能源汽车市场。这将是我们乐见的一幕。(文/汽车之家彭飞)

标签:特斯拉Model YModel 3比亚迪蔚来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2022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日系车保值率领跑,新能源自主品牌优势明显

为给消费者提供更为直观、精准的购车参考,JD

1900/1/1 0:00:00
宝马申请车辆保护膜专利 配电子设备探测到车辆划痕时通知车主

盖世汽车讯如果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车上留下了一个又大又显眼的划痕,实在是一件令人很沮丧的事情。宝马似乎也这么认为,至少从其最近正在申请的一项专利来看,是如此认为。

1900/1/1 0:00:00
AFS:今年全球因缺芯已减产约362万辆车,芯片供应前景有所好转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根据汽车行业数据预测公司AutoForecastSolutions的最新数据,截至10月23日,由于芯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约361

1900/1/1 0:00:00
160度云感座椅/8英寸智控屏 别克世纪配置曝光

日前,网易汽车从官方获取到了别克世纪CENTURY座椅的相关信息,

1900/1/1 0:00:00
特斯拉第三季度中国营收达51亿美元 马斯克:十几万的新车要来了

10月24日晚间消息,特斯拉公开的文件显示,公司三季度总营收为21454亿美元,同比增长56。

1900/1/1 0:00:00
“1024小鹏汽车科技日”,看看未来有哪些黑科技?

第四届“1024小鹏汽车科技日”如期而至,以“从预见,到不止遇见”为主题,在智能驾驶、智能交互、智能机器人及飞行汽车四大维度,分享了小鹏汽车在未来出行领域的探索进程以及量产推进计划。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