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个月的谣言和闹剧,雷诺和日产达成协议,雷诺将放弃对日产的控制权,并且没有任何实际补偿。它将持有日产15%的股份,低于之前的43%。另一方面,日本人最终将获得他们在雷诺已经拥有的15%的投票权。
当地时间2月6日,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公布重组计划,双方关系重新平衡。雷诺减持日产股份,出资比例相等的双方也将拥有相同的投票权。日媒称,这笔交易标志着汽车制造商之间“不平等”协议的终结。
还确认日产将投资负责电动汽车业务和相关软件开发的雷诺公司Ampere,持股比例为15%。三菱也在考虑投资安培,但具体的投资持股比例尚未公布。现在这个新的联盟协议正式获批,预计执行15年。
重建“乌托邦”
就此次联盟重组,雷诺董事会主席让·多米尼克·塞纳(Jean dominic sena)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等待这一时刻已经很久了。”这是一个“新时代”。日产CEO内田表示“这不是选项,而是需要”,并誓言要带领联盟进入“下一个转型阶段”,以适应新时代。
这也意味着联盟一旦形成,就很难结束联盟,因为两家公司的开发、制造和产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雷诺和日产24年的联盟经过大重组,可以说双方获得了更多的“自由”,不仅可以开展各自的业务,也不再需要“妥协”。
长期以来,两家汽车制造商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一直是日产高管之间摩擦的根源。虽然雷诺在20年前拯救了日产,但它是一家小型汽车制造商。如今,日产迎来了平等的话语权,最近也在积极布局电动地图。
日产雄心2030计划中也指出,固态电池系统的研发将继续进行。最近首次实体秀的概念跑车Max-Out采用了固态电池系统。此外,据外媒消息,日产将向美国田纳西州的Decherd工厂再注资2.5亿美元,可见北美市场是日产纯电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全球最大的市场中国市场,随着雷诺的退出,三菱逐渐没落,只有日产还在支撑。日产不仅享受不到联盟的权益,还面临着与合作伙伴的新竞争局面:去年11月,雷诺宣布将业务拆分为两部分,安培和一个独立的汽油、柴油和混合动力汽车子公司,将与吉利汽车在中国合作。
当时,日产对未来向这家中国汽车制造商转让技术的担忧,以及共享电动汽车知识产权的细节,使谈判变得复杂。今天,在重组的细节中,相关事项尚未披露。可见,在联盟的大方向上,即使重建一个新的“乌托邦”,其下仍有暗流涌动。
凭借安培项目,雷诺和其他汽车制造商一样,正在争先恐后地加强其电动汽车阵容,为长期以来由特斯拉主导的竞争日益激烈的领域增添了一股力量。雷诺董事长承认,出口到欧洲的中国品牌电动汽车具有“强大的成本优势”,但这赋予了这家法国汽车制造商额外的竞争力。
“这是一个注,但正如你所理解的,我们已经决定赢得这场注。”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目前在全球拥有37.5万名员工,是2018年全球销量最高的汽车制造商,但此后一直落后于丰田、大众和现代起亚。如今电气化浪潮来临,联盟再度携手。
据报道,雷诺汽车集团和日产汽车有限公司已就上述交易达成具有约束力的框架协议,预计最终协议将于……签署2023年第一季度的d。这些最终协议中规定的交易必须满足多项条件,包括监管部门的批准,预计将于2023年第四季度完成。
根据双方早前公布的协议内容,平等持股后,雷诺未来将无法使用这些股份对日产的大部分经营决策行使投票权,但将享有股息和股票出售收益等利益。至于未来的出售,如果符合商业条件,可以指示法国信托基金出售日产的股份。
加强全球电气化合作
“联盟2030”计划制定至今已有一年,联盟各成员在拉美、印度、欧洲三大区域建立了市场、产品、技术三大共赢的业务。每个公司都将在中期从这些创造价值的项目中受益,并从成本分摊和成本规避中实现短期利益。
拉丁美洲市场:
雷诺研发的新款半吨皮卡将与日产共享,在阿根廷当地生产。
日产Frontier/雷诺Alaskan家族的成功合作还将继续,这是一辆重达一吨的皮卡。雷诺集团将在科尔多瓦(阿根廷)为雷诺和日产生产皮卡。
在墨西哥,日产将为雷诺集团生产一款新车型,使其成为20年来第一款在墨西哥生产的雷诺汽车。
此外,日产和雷诺集团将推出两款基于CMF-AEV平台的A级电动汽车。
印度市场:
对于印度和出口市场,雷诺集团和日产将在几个新的汽车项目上合作,包括两家公司开发一款新的SUV和一款基于雷诺Triber的日产新车。
与拉丁美洲类似,基于CMF-AEV平台的雷诺/日产A级电动车也在考虑之中。
欧洲市场:
雷诺集团和三菱汽车将利用雷诺Captur和Clio的资产开发两款基于CMF-B平台的新车型,即下一代ASX和柯尔特。
作为雷诺集团的首款软件定义汽车,雷诺集团将从2026年开始在轻型商用车市场推出FlexEVan,并与欧洲的日产共享,为欧洲市场的轻型商用车注入新的血液。
对于2026年以后的产品阵容,日产和雷诺集团还将探讨下一代C级电动车的可能合作。为了实现行业内最高水平的充电时间,日产和雷诺集团将继续在其欧洲汽车中共享技术,包括使用通用800伏架构的可能性。
这些举措将基于现有承诺,包括基于CMF-BEV平台的未来B级纯电车(日产Micra),将于2026年在雷诺集团的电力工厂生产。
不仅仅是产品:
在欧洲,双方的合作范围不仅限于汽车产品,包括物流、售后、充电基础设施、车辆以外的电池等方面的合作,延伸到从物流到使用、回收、报废的全生命周期。
在分销、售后和财务方面,雷诺集团、日产和三菱汽车正在寻求分销网络内部的共享机会,以支持和提高经销商的盈利能力,并降低各自的成本:通过增加主要市场的共享网点数量。通过制定二手车、售后和销售融资方面的共同战略,利用移动金融服务在欧洲的强大影响力。
充电基础设施:雷诺集团和日产正在考虑由雷诺集团和日产经销商在欧洲联合部署充电基础设施。
循环经济:雷诺集团和日产计划为其报废电池和生产废料选择一个共同的电池回收合作伙伴。
增强战略灵活性:
在加强合作的第二个领域,所有三家联盟公司都同意通过投资于各自成员公司的项目并与之合作,探索其在电气化和低排放技术方面的现有战略,这可以为每个企业提供增值。
这些灵活的战略计划旨在支持……lement包括日产雄心2030和Renaulution在内的成员公司的商业计划,因为每个公司都利用共性和投资机会来实现自己的可持续增长目标和脱碳目标。
考虑合作的领域:
日产拟向雷诺集团旗下欧洲公司Ampere投资最多15%的股份,以成为战略投资者,此举有望加强日产在欧洲市场的盈利能力,并加速新业务的发展。
三菱汽车将考虑投资安培。
日产和三菱汽车将成为雷诺集团Horse项目的客户,该项目旨在进一步扩大其低排放内燃机和混合动力系统技术的市场覆盖面。
这些举措将补充正在进行的技术合作领域,如全固态电池(ASSB)、软件定义的车辆(SDV)、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自动驾驶。
通过详细的规划,可以预测联盟下一阶段将创造更多的增长机会,并有助于保证各联盟公司的运营效率,从而在瞬息万变的汽车产品和移动服务市场中创新转型。经过几个月的谣言和闹剧,雷诺和日产达成协议,雷诺将放弃对日产的控制权,并且没有任何实际补偿。它将持有日产15%的股份,低于之前的43%。另一方面,日本人最终将获得他们在雷诺已经拥有的15%的投票权。
当地时间2月6日,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公布重组计划,双方关系重新平衡。雷诺减持日产股份,出资比例相等的双方也将拥有相同的投票权。日媒称,这笔交易标志着汽车制造商之间“不平等”协议的终结。
还确认日产将投资负责电动汽车业务和相关软件开发的雷诺公司Ampere,持股比例为15%。三菱也在考虑投资安培,但具体的投资持股比例尚未公布。现在这个新的联盟协议正式批准,预计执行15年。
重建“乌托邦”
就此次联盟重组,雷诺董事会主席让·多米尼克·塞纳(Jean dominic sena)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等待这一时刻已经很久了。”这是一个“新时代”。日产CEO内田表示“这不是选项,而是需要”,并誓言要带领联盟进入“下一个转型阶段”,以适应新时代。
这也意味着联盟一旦形成,就很难结束联盟,因为两家公司的开发、制造和产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雷诺和日产24年的联盟经过大重组,可以说双方获得了更多的“自由”,不仅可以开展各自的业务,也不再需要“妥协”。
长期以来,两家汽车制造商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一直是日产高管之间摩擦的根源。虽然雷诺在20年前拯救了日产,但它是一家小型汽车制造商。如今,日产迎来了平等的话语权,最近也在积极布局电动地图。
日产雄心2030计划中也指出,固态电池系统的研发将继续进行。最近首次实体秀的概念跑车Max-Out采用了固态电池系统。此外,据外媒消息,日产将向美国田纳西州的Decherd工厂再注资2.5亿美元,可见北美市场是日产纯电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全球最大的市场中国市场,随着雷诺的退出,三菱逐渐没落,只有日产还在支撑。日产不仅享受不到联盟的权益,还面临着与合作伙伴的新竞争局面:去年11月,雷诺宣布将业务拆分为两部分,安培和一个独立的汽油、柴油和混合动力汽车子公司,将与吉利汽车在中国合作。
当时,日产对未来向中国汽车制造商转让技术的担忧……共享电动汽车知识产权的细节让谈判变得复杂。今天,在重组的细节中,相关事项尚未披露。可见,在联盟的大方向上,即使重建一个新的“乌托邦”,其下仍有暗流涌动。
凭借安培项目,雷诺和其他汽车制造商一样,正在争先恐后地加强其电动汽车阵容,为长期以来由特斯拉主导的竞争日益激烈的领域增添了一股力量。雷诺董事长承认,出口到欧洲的中国品牌电动汽车具有“强大的成本优势”,但这赋予了这家法国汽车制造商额外的竞争力。
“这是一个注,但正如你所理解的,我们已经决定赢得这场注。”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目前在全球拥有37.5万名员工,是2018年全球销量最高的汽车制造商,但此后一直落后于丰田、大众和现代起亚。如今电气化浪潮来临,联盟再度携手。
据悉,雷诺汽车集团和日产汽车已就上述交易达成具有约束力的框架协议,预计最终协议将于2023年第一季度末签署。这些最终协议中规定的交易必须满足多项条件,包括监管部门的批准,预计将于2023年第四季度完成。
根据双方早前公布的协议内容,平等持股后,雷诺未来将无法使用这些股份对日产的大部分经营决策行使投票权,但将享有股息和股票出售收益等利益。至于未来的出售,如果符合商业条件,可以指示法国信托基金出售日产的股份。
加强全球电气化合作
“联盟2030”计划制定至今已有一年,联盟各成员在拉美、印度、欧洲三大区域建立了市场、产品、技术三大共赢的业务。每个公司都将在中期从这些创造价值的项目中受益,并从成本分摊和成本规避中实现短期利益。
拉丁美洲市场:
雷诺研发的新款半吨皮卡将与日产共享,在阿根廷本地生产。
日产Frontier/雷诺Alaskan家族的成功合作还将继续,这是一辆重达一吨的皮卡。雷诺集团将在科尔多瓦(阿根廷)为雷诺和日产生产皮卡。
在墨西哥,日产将为雷诺集团生产一款新车型,这将是20年来第一款在墨西哥生产的雷诺汽车。
此外,日产和雷诺集团将推出两款基于CMF-AEV平台的A级电动汽车。
印度市场:
对于印度和出口市场,雷诺集团和日产将在几个新的汽车项目上合作,包括两家公司开发一款新的SUV和一款基于雷诺Triber的日产新车。
与拉丁美洲类似,基于CMF-AEV平台的雷诺/日产A级电动车也在考虑之中。
欧洲市场:
雷诺集团和三菱汽车将利用雷诺Captur和Clio的资产开发两款基于CMF-B平台的新车型,即下一代ASX和柯尔特。
作为雷诺集团的首款软件定义汽车,雷诺集团将从2026年开始在轻型商用车市场推出FlexEVan,并与欧洲的日产共享,为欧洲市场的轻型商用车注入新的血液。
对于2026年以后的产品阵容,日产和雷诺集团还将探讨下一代C级电动车的可能合作。为了实现行业内最高水平的充电时间,日产和雷诺集团将继续在其欧洲汽车中共享技术,包括使用通用800伏架构的可能性。
这些举措将基于现有承诺,包括基于CMF-BEV平台的未来B级纯电车(日产Micra),将于2026年在雷诺集团的电力工厂生产。
不仅仅是产品:
在欧洲,双方的合作范围不限……到汽车产品,包括车辆以外的物流、售后、充电基础设施、电池等方面的合作,延伸到从物流到使用、回收、报废的全生命周期。
在分销、售后和财务方面,雷诺集团、日产和三菱汽车正在寻求分销网络内部的共享机会,以支持和提高经销商的盈利能力,并降低各自的成本:通过增加主要市场的共享网点数量。通过制定二手车、售后和销售融资方面的共同战略,利用移动金融服务在欧洲的强大影响力。
充电基础设施:雷诺集团和日产正在考虑由雷诺集团和日产经销商在欧洲联合部署充电基础设施。
循环经济:雷诺集团和日产计划为其报废电池和生产废料选择一个共同的电池回收合作伙伴。
增强战略灵活性:
在加强合作的第二个领域,所有三家联盟公司都同意通过投资于各自成员公司的项目并与之合作,探索其在电气化和低排放技术方面的现有战略,这可以为每个企业提供增值。
这些灵活的战略举措旨在补充包括日产雄心2030和Renaulution在内的成员公司的商业计划,因为每个公司都利用共性和投资机会来实现自己的可持续增长目标和脱碳目标。
考虑合作的领域:
日产拟向雷诺集团旗下欧洲公司Ampere投资最多15%的股份,以成为战略投资者,此举有望加强日产在欧洲市场的盈利能力,并加速新业务的发展。
三菱汽车将考虑投资安培。
日产和三菱汽车将成为雷诺集团Horse项目的客户,该项目旨在进一步扩大其低排放内燃机和混合动力系统技术的市场覆盖面。
这些举措将补充正在进行的技术合作领域,如全固态电池(ASSB)、软件定义的车辆(SDV)、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自动驾驶。
通过详细的规划,可以预测联盟下一阶段将创造更多的增长机会,并有助于保证各联盟公司的运营效率,从而在瞬息万变的汽车产品和移动服务市场中创新转型。
大众汽车集团2022年营收和利润双增长2月7日,大众汽车集团表示,尽管供应链动荡拖累其净现金流远低于目标,但该公司2022年的营收和利润均较2021年有所增长,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在2月8日表示,在经过调查之后,该机构没有发现有证据表明,在2021年4月发生的一起特斯拉ModelS致命事故中,
1900/1/1 0:00:00奇瑞接盘自游家?当传言得到肯定,一切尽在不言中。时至今日,距离上次自游家“退圈”,已经过去了2个月。恍如隔世一般,百味杂陈之余,还剩下些许禁不住的惋惜。
1900/1/1 0:00:00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及其旗下的宝能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前海锐致投资有限公司等公司以及姚振华新增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17
1900/1/1 0:00:00平心而论,从落笔开始,今天这篇文章就是近期所写最纠结的存在。一方面,看到中国新能源市场克服万难后,身处2022年实现巨大的井喷,的确非常来之不易,所以并不想过度唱衰。
1900/1/1 0:00:00日前,小米投资日上,雷军表示小米造车未来的目标是争取1520年内进入世界前五,他透露自己将有12的时间投入到造车上,汽车也将是牵扯个人经历最大的部分。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