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盘活长安铃木:长安牵手绿驰背后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本报记者何芳实习生杜巧梅从重庆报道,长安正与绿色汽车牵手,这是传统汽车制造商与“造车新势力”合作的又一例证。5月24日,通过与长安签署联合制造协议,一直“低调”布局的新势力绿车终于来到了面前。根据协议,绿车M500的首款量产车将在铃木位于长安的第二工厂生产,并于今年第四季度正式上市预售。造车新势力正在与传统车企牵手,此前有NIO和JAC的“代工”模式;NIO、长安和广汽分别成立合资公司的形式,以及一汽集团对拜腾的战略投资模式。绿驰与长安的合作模式盘活了长安旗下合资企业长安铃木的资产,这在业内尚属首例。联合制造不是简单的代工形式,而是双方在可控的供应链体系、技术标准、工艺和质量检验体系下,对制造资源进行深度合作和整合。”同日,绿车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任亚辉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事实上,在长安牵手绿车之前,还有另外两条与“长安汽车(000625)系列”有关的消息值得关注。5月20日,江西宣布雷诺以10亿元收购江铃新能源汽车,并已签约。5月23日,爱驰汽车收购了江铃控股50%的股权,成为江铃控股的第一大股东。显然,在汽车市场整体下滑的背景下,长安汽车这个曾经的“独立领导者”,一家年乘用车销量破百万的国有企业,正在通过快速行动盘活和削减闲置资产,进行深刻的“自我救赎”。这是一次双赢的合作。从行业角度来看,双方合作不仅可以为目前没有生产资质的绿驰提供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便利;另一方面,长安汽车也可以通过“代工”业务缓解产能过剩。长安铃木与绿驰汽车的合作是全产业链层面的互补合作,双方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同日,长安汽车总裁助理、长安铃木总经理周波表示,此次联合制造项目将有助于长安铃木探索和开发产品、技术、供应、服务等领域,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结构调整。Greencar与长安铃木的合作不仅有效地盘活了现有产能,还推动了Greencar首款新能源产品在计划里程碑的推出, ”任亚辉强调。业内人士认为,铃木退出中国市场后,长安铃木的所有资产都转移到了长安。目前,长安自主品牌的销量已经大幅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双方合作顺利,绿皮车甚至可以进一步激活长安铃木在供应链上的资源nels等方面,这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件好事,这也代表着造车新势力与传统车企合作模式的升级和多元化探索。当然,长安与绿驰的合作可能并不局限于“联合制造”本身。未来,双方的合作将实现长安铃木汽车产业链的资源共享。联合制造可能只是双方合作的第一阶段目标。Green Chi是谁?绿车成立于2016年8月24日,注册资本13.46亿元,目前仅由现任总裁、首席执行官、法定代表人任亚辉和监事刘安出资。与活跃在公众视线中的蔚来、小鹏、威马、拜顿等领先的造车新势力相比,绿车过去的“存在感”似乎并不强。但在任亚辉看来,绿驰拥有其他新势力所不具备的优势,绿驰在上海宣布,到2018年年中将有初步的研发体系,到2020年将有完善的研发体系;

预计在3-5年内打造5个平台,覆盖A00-C轿车、轿跑车、SUV、MPV等全系列车型,成为国际一流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发展规划。2018年6月22日,绿驰汽车与江西省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签署新能源乘用车项目战略合作协议。根据规划,绿车将在九江建设一个生产基地,总规模1060亩,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规划产能为每年20万辆,一期建成后可达到每年10万辆的标准,总投资55亿元。成立三年来,一直“低调布局”、“自组织”的绿车并没有多次出现在公众视线中。而此次高调宣布与长安铃木合作,标志着绿车正式进入产品上市倒计时阶段,绿车正逐渐揭开神秘面纱。目前,从公司治理结构来看,绿车是一家非常干净、令人耳目一新的公司。我们的投资公司是深圳九洲汇联,我们的全资子公司包括绿色汽车工程技术、绿色汽车销售、江西绿色汽车新能源和北京智能科技研究院。每家公司都有相对独立和专业的布局。任亚辉强调,目前,绿车的战略更加专注和务实。在谈到绿车的资本结构时。今年4月,绿车集团CEO王相印因身体原因向董事会递交辞呈,由时任绿车集团常务副总裁的任亚辉接任。这意味着,在完成第一阶段的品牌、研发、人才等前期运营后,绿车正式进入制造量产准备阶段。值得注意的是,任亚辉掌舵后,重组了绿车业务,并将更多精力放在了汽车产业链本身,将之前的海量出行和金融业务作为下一阶段的目标。调整的理念是做自己的专业工作,非专业工作应与社会现有资源共享,战略应更多地关注汽车业务本身。目前,绿色汽车的首要任务是生存下来,并确保它在未来五年内在这个行业中生存下来,这是成功的。任亚辉对市场形势的判断是比较务实的。此前,绿车已经成立了北京智能技术研究院,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主要从事四大智能——智能交互、智能驾驶、智能网联和智能控制。关于融资情况,接近绿车的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今年已经有两项投资在进行中:一项是20亿产业基金,由地方政府和绿车共同牵头,将投资于绿车的股权;

此外,还有一项重要的战略投资,这对绿色汽车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于绿车未来IPO的计划,任亚辉并没有回避。“目前,中国科创板的推出是新能源板块的一个驱动因素,绿车也在引入一些券商。目前,绿车相对符合科创板上市要求,但在相对稳定后,也会在适当的节点上市。”无论如何,对于绿色汽车来说,目前最重要的是尽快大规模生产并推出第一款产品。事实上,由于资质限制,“代工”往往是新车制造商推出产品最有效的方式。绿驰与长安铃木的合作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会有更深入的合作。绿驰是一家开放型企业,可以共享许多资源,不仅与长安共享,而且对所有企业都开放。不仅在研发、制造和营销销售方面,我们还将在合作中逐步探索, ”任亚辉告诉记者。在振兴长安铃木的过去两年里,长安汽车面临着全面的转型升级,这也为长安与绿色汽车的合作奠定了基础。2018年9月,铃木退出中国市场,长安以1元人民币收购了日本铃木和铃木中国持有的40%和10%的股份现金。股权收购完成后,长安铃木开始探索适合自身改革发展的新车型,走上了中国市场的转型之路。据了解,去年11月,长安汽车研究院成立了长岭研究院。长岭研究院作为长安汽车研发的分支机构,下设产品管理院、造型设计院、整车技术院、发动机技术院、测试评估院等五个业务单元。依托长安研发体系资源,逐步建立乘用车产品开发体系,以及智能网联产品和电气化产品的开发能力。尽管如此,长安铃木重庆工厂的实际生存和发展计划仍然是个谜。事实上,在日本铃木和铃木中国退出中国后,长安铃木的工厂几乎陷入停滞。铃木第二工厂的年产能为25万辆整车,产能严重过剩。为了缓解产能过剩的问题,长安已安排CS85COUPE和逸动纯电动版等车型在工厂生产。然而,由于销量下降,产能过剩一直是阻碍长安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过去的几年里,尽管长安汽车已经关闭并转换了140万辆整车和126万台发动机的产能,并积极淘汰了21款竞争较弱的产品。数据显示,2018年,长安汽车的产能接近300万辆,但实际年产量仅为206.24万辆,产能利用率不到60%。工厂的很大一部分仍然闲置着。今年前四个月,长安汽车销量约57万辆,同比下降32.54%。销量持续下滑,产能闲置问题依然突出。此外,根据长安汽车披露的2019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其第一季度实现营收160.8亿元,与去年同期的201亿元相比下降了20%;

净利润亏损20.96亿元,同比大幅下降250.62%。至此,长安汽车也成为五大国有车企中唯一一家出现亏损的企业。即便如此,“老品牌”长安汽车的制造能力也不容忽视。作为四大汽车集团之一,长安汽车一直是中国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能够与高质量、高口碑的长安铃木实现联合制造,将极大地推动绿色汽车智能制造体系的形成。任亚辉强调。据了解,长安铃木目前在重庆有两家工厂。绿车此次选择签约生产的第二家工厂是2013年投产的第二个工厂,该工厂也生产长安品牌乘用车。从技术角度来看,绿色汽车的生产平台被称为M平台,第一款产品是a级SUV。未来,该车的其他版本也将在此基础上推出。在动力方面,未来也会有相应的调整。这个平台建成后,绿色汽车可能会扩展到轿车和多用途车。“任亚辉透露,未来绿车将对长安铃木的工厂进行相应的改造,以更好地满足绿车产品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代工“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绿色汽车可能会推动长安铃木重振产能,为长安汽车带来一些收入,并暂时缓解收入下降的问题。当然,绿色汽车的第一款产品尚未推出,面对新造车企业的竞争,绿色汽车将占据多大的市场份额尚不确定,自主品牌,尤其是合资品牌。此外,从绿车的发展规划来看,在没有获得生产资质的情况下,寻求长安铃木的代工似乎只是一个阶段性目标。从长远来看,绿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依赖代工。事实上,在生产资质方面,绿驰也在建设自己的制造基地,其第一个生产基地位于江西九江。目前,绿驰位于江西九江的生产基地已完成土地平衡等前期工作,并开始正式建设工作。新工厂建成后,绿驰可以独立申请汽车制造资质。

标签:长安江铃蔚来北京世纪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人员提出社会感知方案 应对环境的不确定性

盖世汽车讯为了在动态环境中导航,自动驾驶汽车必须处理所有可用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生成有效的驾驶策略。

1900/1/1 0:00:00
FCA与雷诺合并的前世今生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意大利汽车制造商菲亚特克莱斯勒已向法国竞争对手雷诺集团提出全股份合并提案,作为新一轮汽车行业整合浪潮的一部分。

1900/1/1 0:00:00
董明珠“造车版图”再扩张 格力为吉利、一汽提供设备及方案

本报记者贾丽国内家电巨头格力电器000651,在汽车领域又有新动作。

1900/1/1 0:00:00
南阳牵手青年汽车背后:多地争抢氢燃料电池车风口

本报记者左茂轩北京报道“水氢燃料车”事件持续发酵,青年汽车与南阳市的合作细节也开始浮出水面。

1900/1/1 0:00:00
探营金华:青年汽车“还魂记”

本报记者彭苏平金华、上海报道导读“水氢汽车”迅速火遍全国,南阳市政府的支持才是庞青年和青年汽车真正的“还魂”时刻。

1900/1/1 0:00:00
“水制氢车”的72小时:一项技术谜题诱发的全民问答

本报记者张石磊河南南阳报道5月25日,河南南阳,天气晴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到访当日,最高温度达到32摄氏度。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