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PA无人驾驶汽车挑战赛十年后,自动驾驶汽车迎来了黄金时代。公司正在投入大量人力和资源来加速研发,而我们实现全自动驾驶只是时间问题。与此同时,自动驾驶也提出了一些问题:这种逐步升级的过程对普通乘客意味着什么?我们的就业和工作文化会发生重大变化吗?如果发生事故,驾驶员或制造商还会承担责任吗?立法和规划会改变自动驾驶吗?近日,英国汽车媒体《汽车快报》对当前的自动驾驶市场进行了深入研究,为行业贡献了全景式自动驾驶手册。
自动驾驶目前的水平是什么?在道路上部署自动驾驶汽车是所有制造商的最终目标,测试是为未来的商业化铺平道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自动驾驶测试车。这些车辆不仅配备了传感器和计算机,而且工程师们坐在车里监控自动驾驶系统的每一个动作。由于我们仍然无法跳出测试阶段,目前的自动驾驶汽车离不开传统汽车的方向盘和油门/制动踏板。然而,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够实现全自动驾驶,我们就可以彻底告别以前的时代。你只需要上车并设定你的目的地。在过去的几年里,自动驾驶汽车确实迎来了巨大的发展。除了一批新科技巨头,传统制造商也在迎头赶上。然而,在路上跌跌撞撞了很多次之后,各家制造商都学会了智慧,开始寻找合作伙伴携手前进。即使是宝马和奔驰这样的老对手,也“笑着见了面,没了恩仇”,并将在2024年推出消费级全自动驾驶汽车。大众和福特等重量级合作在自动驾驶行业层出不穷。在整个行业中,最商业化和最知名的自动/半自动驾驶系统是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控制车辆的油门、转向和制动,还可以实现自动变道、自动停车和“召唤”等功能。需要注意的是,过去几年对自动驾驶的热情在今年有所降温。最近,福特重新设计了其全自动驾驶计划,领导者Waymo在应对各种恶劣天气条件方面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显然,在技术和法规方面,我们仍有许多问题需要克服。自始至终,许多人都批评“自动驾驶”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误导性。因为为了达到预期效果,制造商和立法者必须积极推动。公众更难接受无人车。
为了更好地定义“自动驾驶”,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引入了一个分类系统。所谓的1级是指配备了自适应巡航控制、车道保持和自动制动等功能的车型。在这个级别上,驾驶员仍然对车辆的驾驶状况负全部责任。达到2级后,系统现在可以控制油门、转向和制动。当然,二级系统现在只能在高速公路或停车场上使用,无法应对复杂的城市道路。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控制权转移到了系统上,驾驶员也必须始终关注车辆的驾驶情况,并准备好在出现任何问题时接管方向盘。尽管如此,2级仍然是当今最先进的商用技术,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吹嘘的自动驾驶就是2级。根据一些汽车公司的计划,3级和4级车型最早可于2021推出。这两个级别的系统可以分别实现“有条件”和“海拔”的自动驾驶。然而,3级仍然需要驾驶员集中注意力,因为他们也有责任接管车辆控制。在4级时,车辆可以独立完成驾驶任务,但害怕恶劣天气。第5级是真正的全自动驾驶。持积极态度的人相信,我们最快可以在2025年体验到这一点。但也有人认为,5级带来的挑战太艰巨了,它的登陆至少需要10年时间,o……
甚至永远无法实现。达到5级后,车辆可以在所有条件下运行,而无需驾驶员进行任何进一步的命令输入。同时,车辆可以相互通信,也可以在车辆和基础设施之间通信,使他们更容易做出最佳选择。需要注意的是,达到5级后可以保留方向盘和踏板。但在2025年之后,第一批取消手动控制的车型可能会问世。为了规范自动驾驶的研发,英国交通部还制定了具体的实践准则。2015年发布第一个版本时,该行为准则旨在促进“英国道路上的安全测试以及自动驾驶技术和服务的应用”。行为准则中有三条主要的法律红线:测试车辆必须适合在道路上使用;需要购买适当的保险;
有必要配备一名安全的驾驶员,并在必要时接管车辆。奇怪的是,该代码明确提供了第二种选择,即安全的驾驶员不需要坐在驾驶座上,参与公司可以远程控制车辆。此外,测试公司还需要与当地社区和执法机构同步其研发计划和测试项目。在测试过程中,车辆还必须遵守当地的交通法规。最后,所有测试车辆都必须配备黑匣子,以便在事故发生后进行分析。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只是道路上的一座大山,但政府的负担也不轻。在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之前,政府需要完成复杂的法律重建,一些我们熟悉的法律法规甚至需要被推翻和重建。目前,人们最关心的其实是责任分配问题。实现自动驾驶后,如果发生事故,是乘客的错还是制造商的错?此外,“驾驶学校”和“驾照”这两个术语会完全过时吗?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自动驾驶技术最难合法解决的问题是保险,因为它涉及到责任的划分。一旦发生事故,谁是最终责任人?最近,英国11家主要保险公司已经起草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在他们看来,第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是让现有的强制性道路交通保险共同承担产品责任。如果事故是由软件故障引起的,它可以保护制造商的利益。然而,像沃尔沃这样的制造商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准备为自动驾驶汽车提供一种新的保险形式。无论如何,政府和汽车行业的主要目标是为乘客索赔提供便利,而不是让保险公司推卸责任。在政府看来,高度自动驾驶和完全自动驾驶绝对是两件截然不同的事情。对于前者来说,驾驶执照仍然是一份必要的文件。至于后者,有必要对法律进行修改。全自动驾驶汽车的使命之一是为那些不具备驾驶技能的人提供便利。当然,被通勤困住的合格司机也可以享受自动驾驶的轻松时光。上议院科学技术委员会最近发布了一份报告,总结道:那些持有驾照的司机如果想换上自动驾驶汽车,必须参加第二次测试,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接管车辆。技术委员会的研究发现,当遇到突然制动时,自动驾驶汽车上驾驶员的反应速度比非自动驾驶条件下慢六倍。显然,这些有好助手的司机是“漂浮的”,他们对自己的技术太自信了。在自动驾驶汽车量产之前,汽车性能标准也应该稍作修改。届时,车辆是否需要年检以及如何年检必须有规则可循,因为自动驾驶时代的年检主要依靠系统检查。此外,同时配备有人驾驶和自动驾驶模式的车辆也可能带来新的法律雷区。例如,如果车辆的手动控制功能没有问题,但自动驾驶系统出现故障,车辆能否通过年检并顺利上路?诚然,自动驾驶系统在驾驶方面绝对可以超越人类。因此,需要对交通法规进行相应的修改。具体来说,自动驾驶汽车近距离超越自行车是否违法?他们能一直跟着自行车吗?车辆是否应该在高速公路上直线行驶,并充分享受车队中第一辆车带来的超低风阻?自动驾驶的最大受益者应该是那些没有驾照、出行困难的人。根据汽车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的最新研究,60%的出行困难人群将在未来享受自动驾驶汽车带来的出行便利。在这些人中,有一半的人想借助自动驾驶汽车扩大自己的爱好,在餐馆品尝各种美食。此外,39%的人认为自动驾驶汽车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自动驾驶汽车设计的初衷是减少人为失误造成的事故,但事实证明,计算……
并不完美。因此,公众舆论开始担心,过度依赖自动驾驶实际上可能会导致驾驶员能力下降。2017年,英国上议院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了一份报告,讨论了这一问题。当时,最令人困惑的是三级自动驾驶。这种级别的系统确实有能力完全控制车辆,但在紧急情况下,驾驶员必须接管,而此时驾驶员的反应速度非常慢。也就是说,3级给你带来的“自由”实际上会把司机推向危险的深渊。自动驾驶汽车在苦练内功的同时,也需要周围环境的支持。雷达、摄像头和激光雷达可以帮助车辆看到世界,但复杂的周围驾驶环境带来的变量意味着车辆必须拥有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因此,未来自动驾驶汽车的有效性可能取决于基础设施的质量和驾驶环境的标准化。目前,全球道路基础设施的质量标准不够统一,那些双向八车道的新道路绝对没有问题,因为这里的标线清晰,路标清晰。此外,一些城市地区狭窄的道路也将成为自动驾驶汽车的“禁区”。毕竟,车辆必须依靠标线来确定道路的边缘。当然,限速问题也需要提前考虑。自动驾驶汽车会一直坚持限速吗?即使这条路又窄又急?
苹果全自动驾驶:不为人知的苹果自动驾驶项目“泰坦计划”一直非常神秘。然而,根据泄露的消息,苹果公司已经放弃了制造整车的努力,转而专注于开发自动驾驶技术,以供未来向汽车制造商销售。
宝马全自动驾驶:暂定2024年,宝马计划正式推出Level 4车型,可在类似高速公路和双向道路上实现全自动驾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这家德国巨头吸引了多家合作伙伴,包括百度、英特尔、Mobileye及其前竞争对手梅赛德斯-奔驰。
福特全自动驾驶:今年2024年,福特降低了对自动驾驶的预期。此前,这家美国巨头表示,其首款自动驾驶汽车可以在地理围栏内实现全自动化,但现在该公司首席执行官Jim Hackett承认,福特自动驾驶汽车首次落地时的应用范围将“相对狭窄”,因为问题太复杂了。幸运的是,在大众集团的协助下,福特未来将迎来阿尔戈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通用巡航全自动驾驶:从一个清晰的角度来看,目前自动驾驶行业的“二哥”不是别人,正是通用巡航。这家公司目前并不缺乏资金,本田和软银分别投资了27.5亿美元和22.5亿美元。不幸的是,这样的良好势头是不可持续的,通用汽车在2019年底前部署自动驾驶车队的计划很可能会流产,更不用说没有方向盘和踏板的概念车了。
Waymo/FCA全自动驾驶:不知道Waymo是自动驾驶行业的老牌公司。自2009年以来,Waymo一直在硅谷测试自动驾驶汽车。去年年底,Waymo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Waymo One在凤凰城正式推出。Waymo已经经历了强风和巨浪,不再像以前那样激进了。Waym首席执行官John Krafcik也理性地指出,真正的自动驾驶可能永远不存在,因为人和车之间必须有某种形式的“互动”。
本田全自动驾驶:事实上,几年前,本田就表示,他们的三级车型已经不远了,而四级车型可以在2025年前实现。后来,本田没有透露任何相关信息。它只是在Cruise上进行了大量投资,以实现自动驾驶。在电动化方面,本田哈……
没有取得多大进展,他们只是发布了一款纯电动汽车——本田E。
现代全自动驾驶:2021,现代自主驾驶的研发涉及多个项目,包括远程控制和服务。目前,现代汽车仍在英国测试自动驾驶车型的燃料电池版本。此外,现代汽车还得到了Aurora自动驾驶天团的协助,以及最近宣布的与安博福的合资公司。
0
路虎捷豹全自动驾驶:未知消息显示,相对低调的路虎捷豹近年来在自动驾驶发展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事实上,这家英国巨头自2017年以来一直在测试自动驾驶,最近发布了一款全新的3D平视显示器,可以向乘客及时反馈车辆驾驶信息和其他数据。
1
起亚全自动驾驶:2019年初,起亚的4级自动驾驶测试开始,预计从2021起将用于其大规模生产的车辆。需要注意的是,首批起亚4级车还需要“智慧城市”的合作,而在2025年,起亚将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去年年底,韩国巨头宣布在自动驾驶研发方面投资20亿美元。
2
马自达全自动驾驶:一直具有独特个性的马自达没有全自动驾驶计划,但他们没有错过ADAS系统。明年,联合试点概念2系统将投入测试,预计到2025年将成为整个系列的标准。
3
梅赛德斯-奔驰全自动驾驶:不知道有了宝马作为合作伙伴,梅赛德斯-奔驰的进步确实可以快得多。在今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梅赛德斯-奔驰推出了EQS纯电动概念车,可以实现3级自动驾驶。除了与宝马合作,梅赛德斯-奔驰在自动驾驶出租车项目中的参与度也不低,他们还专门收购了优步的一些股份。
4
三菱全自动驾驶:目前,自动驾驶的研发并不是三菱的首要任务。最近,我听说他们的相关计划不得不回到2017年的东京车展,而当时发布的Emirai 4电动概念车甚至没有量产的消息。幸运的是,三菱现在已经成为雷诺-日产联盟的成员,因此联盟未来共享的资源应该有助于他们加快自动驾驶的研发。
5
PSA集团的全自动驾驶:2021,DS是PSA集团自主驾驶研发的领导者。2017年,DS还获得了法国政府颁发的道路测试许可证。目前,DS已经在法国中部的Velizy部署了20辆自动驾驶测试车,所有这些测试车都对公众开放。然而,标致首席执行官Jean-Philippe Imparato最近表示,为了将自动驾驶技术引入量产车,每辆车的价格将至少上涨15000欧元,这使其在市场上根本没有竞争力。因此,在不久的将来,PSA集团将不会向公众出售任何3级以上的车型。
6
雷诺-日产联盟全自动驾驶:未知2017年,日产宣布将在2020年推出全自动驾驶汽车。现在看来,这家日本巨头将食言,因为日产的重点是ProPILOT半自动驾驶系统。与特斯拉自动驾驶仪一样,ProPILOT是一个2级系统。
7
斯巴鲁全自动驾驶:与马自达一样,斯巴鲁也没有明确透露推出全自动驾驶汽车的计划。然而,明年它将为高速公路推出半自动驾驶功能。显然,该公司的EyeSight双摄像头辅助系统需要升级。
8
特斯拉全自动驾驶:2021,特斯拉也是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导者之一……
长期以来,该行业及其用户一直在享受自动驾驶服务。今年,Elon Musk再次向用户承诺,“2021让你安心地睡在车里
9
丰田全自动驾驶:近年来,在2020年,丰田对自动驾驶的研发一直在加速。除了对自己的丰田研究所进行大量投资外,丰田还不断向优步注资。预计到2020年,丰田将推出“高速队友”功能,解放用户双手。“高速队友”投入使用后,丰田将很快推出“城市队友”功能,将自动驾驶带到城市。
0
沃尔沃全自动驾驶:今年2021,沃尔沃开始为优步生产XC90全自动驾驶版本。为了确保安全,该车还配备了备用转向和制动系统,在主系统出现故障时可以帮助车辆安全停车。据报道,2019年至2021期间,优步计划从沃尔沃订购数万辆这种型号的XC90。
1
大众集团全自动驾驶:未知在大众集团中,奥迪一直是自动驾驶的先驱。其奥迪A8车型已经拥有三级系统,但其宣传意义更大。大众和福特的结盟意味着,未来奥迪将不再主导集团的自动驾驶研发,AID将并入Argo。除了自动驾驶,奥迪在道路基础设施方面也有自己的积累,包括智能红绿灯和V2V系统。
为了借韩国政府大力推广氢燃料的机会大赚一笔,去年9月,SungWonyoung在蔚山市开设了一个加氢站。然而,仅仅一年过去,他就在考虑关掉它。Sung运营的加氢站是蔚山五个加氢站之一。
1900/1/1 0:00:00近日,坚瑞沃能300116股吧发布公告称,其与航天柏克广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航天柏克”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框架协议,
1900/1/1 0:00:00如果问今年汽车圈的关键词有哪些,“自动驾驶、智能化、AI”是绝对少不了的重点词汇。
1900/1/1 0:00:00路上跑的绿牌车越来越多,以纯电动汽车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正在逐渐成为汽车生活的常客。
1900/1/1 0:00:00在互联网的发展中,最先是出现门户网站,让大家有了浏览丰富内容的渠道;后来出现了社交软件,用户之间可以建立关系网;再后来是通过用户之间的互相激励,促成了UGC的出现。
1900/1/1 0:00:00新能源市场大浪之下,暗流涌动。从中国汽车金融暨保值率研究委员会发布《2019中国汽车保值率报告》显示,近三年主流新能源汽车平均保值率仅为3231,大大低于传统燃油车。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