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华为在汽车行业的一举一动,受到了相当大的关注。11月1日下午,在安徽合肥,华为云业务总裁郑业来现身皇冠假日酒店,宣布华为“合肥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启动。记者招待会会场挤满了人,很难找到。郑业来为自己的安徽身份感到骄傲,他表示“希望为家乡做出贡献”。
在安徽,华为确实有很多落地项目。此次,郑业来代表华为与多家安徽企业代表签署了合作协议。未来将在智能交通、汽车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开展合作。华为此次推出的主要产品有六大旗舰服务:华为云全栈混合云HCS、全栈全场景AI、全球集成平台ROMA、平等保护评估服务、新一代分布式数据库、WeLink数字办公。江淮汽车是华为的合作伙伴之一,江淮集团信息部负责人丁志海表示,江淮将依托华为云构建车联网3.0架构,还将使用华为的5G基带完成实验。华为和江淮之间的合作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案例。自2017年以来,华为已与国内多家主机制造商在5G、云、人工智能等领域达成合作。
智能互联已经成为汽车产品力的重要维度之一。借助智能网联,车企不仅提升了整车产品的竞争力,还在出行服务领域争取“入场券”。汽车行业的主角正在悄然改变:互联网巨头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发言权。华为拒绝成为一家汽车公司的野心是什么?华为与安徽有着悠久的“渊源”。2017年,华为与安徽省政府、合肥市政府在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达成战略合作;
2018年,华为与芜湖等多个城市建立了创新中心。在本次新闻发布会上,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厚良出席,明确表示支持相关层面实施高新技术。“智能社会即将到来。5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引入,以及云作为技术平台的共享,将改变每个人、每个行业和企业。”他对此次合作给予了高度肯定,这些技术甚至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和孵化器,也将成为城市和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创新力量(310328)。”安徽蕴藏着巨大的下沉市场,这也是华为登陆安徽的原因之一。合肥、芜湖、滁州等非一线城市有数以万计的下沉用户,对5G、AI等高科技有潜在需求。随着服务路径的进一步开放,下沉市场可能会提供巨大的商机。安徽有两家自主品牌汽车公司:合肥江淮和芜湖奇瑞。2018年,江淮汽车和奇瑞汽车的总销量达到121.5万辆,占中国汽车总销量的4.3%。同为“自主品牌”的华为、江淮、奇瑞,或将借此机会携手深耕智能汽车产业。汽车行业已经成为华为的新蓝海。2019年5月25日,任正非发布华为2019年第223号文件,正式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这是华为的六大主要部门之一。
华为进入汽车行业的核心动机是ICT增量业务正在逐步引领汽车行业。在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直言不讳地表示,未来汽车70%的价值将来自增量业务,ICT正在成为主导的汽车技术,这将在汽车数字化和智能化领域发挥巨大作用。华为不制造汽车,专注于ICT技术,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零部件供应商。徐直军在10月份的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补充道,我们需要帮助汽车公司“制造”好车。传统汽车行业已经脱离了机械制造的范畴,并不断朝着智能网联的方向发展。对于江淮等传统汽车企业来说,很难自行构建和更新车联网(IOV)系统并进行数字化转型。随着连接车联网的车辆数量的不断增加,该系统将面临存储大量数据的挑战(603138,股票吧)。传统汽车公司尤其受此困扰,不得不寻求增量零部件供应商的帮助。同时,车联网系统的建设是一个随着行业趋势的发展而逐渐完善的过程,需要考虑系统扩展、业务重叠等未来需求。因此,车企不能将车联网视为“一次性交易”,必须与增量零部件供应商形成长期合作。华为提供的华为云服务,包括虚拟机、云存储、负载平衡、云数据库服务、大数据平台等,可以为江淮汽车等传统车企搭建车联网平台,降低车联网系统的运维难度,提高性能,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郑业来将华为的业务分为两类: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并表示“华为云是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货币化的方式之一,华为对云的价值设计是以不同的方式销售硬件。不直接利用云数据的华为更有可能获得车企的信任。汽车领域是华为整体生态布局的一个重要难题,因为这并不容易。”2019年7月,华为在上海宣布了“1+8+N”战略:“1”指智能手机,“8”指PC、平板电脑、电视、音响系统、眼镜、手表、车载电话和耳机,“N”包括移动办公、智能家居、体育健康、视听娱乐和智能出行四大板块。无论是汽车机械还是智能……
交通运输,它们与汽车行业密切相关。
拥有5G、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华为正在寻求更多的技术落地场景。根据华为的预测,到2025年,全球将有400亿智能终端、1000亿连接和1800亿兆字节的新数据,其中包括大量的汽车设备和数据。智能手机仍然是华为最重要的名片。根据市场研究公司Canalys的数据,2019年第三季度,华为在中国市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为4150万部,市场份额为42.4%,同比增长66%;全球市场出货量为6680万台,市场份额为19%,同比增长29%。但单纯依靠智能手机无法构建“5G+云+AI”的全面生态布局,华为可能会将汽车视为下一张名片。竞争对手继续下注,并迫使华为向汽车行业扩张。例如,其最强大的竞争对手苹果在汽车行业势不可挡。从2013年宣布推出车载iOS计划,到2014年将车载iOS更名为CarPlay的车载系统,苹果公司频繁布局。受汽车行业庞大供应链的限制,苹果公司今年1月宣布,将从自动驾驶汽车项目“泰坦计划”中裁员200人,放弃汽车制造研究,专注于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研发。尚未在手机行业击败苹果的华为,可能会在汽车行业实现对苹果的反超。华为从一开始就专注于增量零部件供应,避开了整车制造研究的弯路,并可能在未来与苹果展开“移动+汽车”的双重战役。任正非在2019年第223号内部文件中指出,“在智能汽车领域,美国制造商遥遥领先,中国、欧洲、日本和韩国都在积极寻求ICT组件制造商的支持,以应对挑战。华为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帮助江淮等国产品牌,作为中国领先的ICT制造商,打造”汽车,并突破了世界汽车行业的智能化浪潮。但在汽车行业,这一直是一个“整体”“一百年来,华为想要突破并不容易。除了苹果这样的竞争对手,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公司,以及快速转型的传统零部件公司,都将与之展开激烈竞争。在汽车市场低迷之际,车企首先考虑的是“如何生存”,而降本增效已成为近年来大多数车企的主旋律。面对激烈的竞争,如何为车企提供最具性价比的解决方案,将成为华为能否打赢“供应商”大战的关键。华为在制造汽车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车市寒冬下,一直以来令经销商憧憬的“金九银十”亦有所褪色。
1900/1/1 0:00:00汽车市场进入寒冬,新能源汽车也从盛夏迈进了深秋。
1900/1/1 0:00:00近日,中国网约车企业滴滴出行与软银共同出资成立的DiDiMobilityJapan开始在新泻县内提供网约出租车服务,乘客使用手机即可预约出租车。
1900/1/1 0:00:00图片来自“特定授权”11月2日,常州,在长三角智能网联商用车开放道路测试牌照颁发仪式上,智加科技独家获得首批两张重量级测试牌照。
1900/1/1 0:00:00补贴新政从2019年3月26日起实施,3月26日至6月25日为过渡期,补贴上限为2018年对应标准的0
1900/1/1 0:00:00认识华为从手机开始,却不曾想过华为正在以“汽车智能供应商”的身份进入汽车市场的洪流里,华为说,“我们绝不会造车,而是帮企业造好车。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