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李书福:改革车辆购置税和汽车消费税激发汽车市场活力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本报上海记者刘媛媛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汽车产销连续11年保持世界第一。为了促进汽车消费,中央政府多次提到放宽限购,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参差不齐。在诸多制约因素中,汽车行业的税收制度已成为地方政府提高汽车消费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要障碍。目前,在我国汽车行业涉及的主要税种中,车辆购置税和车辆消费税均为中央税种,地方政府受益较少。为此,《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记者了解到,全国人大代表、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今年两会上带来了关于车辆购置税和汽车消费税的建议。李书福建议将车辆购置税改为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共享比例为50:50;

将汽车消费税征收流程从目前的生产流程转移到销售流程,实行中央与地方“五五共享”。这可以增加地方财政和税收收入,激发地方积极性,促进汽车消费。同时,减少生产企业对流动资金的显著占用,有利于更好地将资金投入到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中,促进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在疫情的影响下,我们确实面临许多困难。在全球经济动荡加剧、汽车行业进入股市、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等多重压力下,全球汽车行业正面临严峻挑战,利润普遍下滑,破产、重组、gers和获取不时发生,”李书福表示。李书福认为,挑战与机遇并存。随着中国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的进一步巩固,国家和地方政府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有效促进了市场复苏,中国汽车市场正在恢复正常2019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全年汽车总产值超过8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实现利税超过4800亿元。汽车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上下游产业链有着重大影响。目前,中国汽车工业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千人汽车保有量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未来,随着居民购买力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升级,我国汽车渗透率仍有显著提升空间,消费潜力非常大。为了促进汽车消费,中央政府多次提到放宽限购,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然而,与房地产行业不同,地方政府在汽车消费领域几乎没有什么好处。一旦取消限制,他们还必须承受交通和环境等各种压力。李书福认为,近年来,宏观经济环境和汽车行业本身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车辆购置税要与时俱进,及时调整,发挥组织财政收入和经济调节作用。首先,他建议将车辆购置税从中央税改为中央地方共享税,中央和地方共享比例为50:50。根据有关部门的计算,中国汽车产销将在10年内增加1000万辆,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3500万辆左右。以此计算,即使单车售价不变,到2030年也有望实现近5000亿元的车辆购置税收入。按照中央和地方政府五五分成的比例,地方政府可以增加2500亿元的税收。这将有效缓解各地方政府“三保”(保民生、保工资、保经营)的支出压力;

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为推动汽车消费创造条件,加大城市道路、停车场、充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城市道路拥堵和停车难问题,为城市道路建设提供保障,实现促进汽车消费的目标,驾驶环境的不断改善将进一步刺激汽车消费,带动汽车产业和上下游产业链的协调发展。从长远来看,这更有利于中央税收的稳定增长。其次,车辆购置税的使用应反映税种的特点和功能。李书福建议,将调整后的地方财政车辆购置税收入中适当比例用于汽车企业新技术研发和促进汽车消费。加大汽车企业对新能源、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新技术研发的投入,可以推动中国汽车产业整体高质量发展。在消费层面,将调整后的地方财政车辆购置税收入中的适当比例用于持续推进“汽车下乡”政策,落实相关汽车消费补贴措施,让消费者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潜力也将得到进一步挖掘和释放。汽车消费税征收后,将进入销售阶段。除了车辆购置税,李书福认为,为了更好地发挥税收在增加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中的作用,充分发挥税收引导消费的作用,扩大地方收入来源,汽车消费税也需要改革。据了解,消费税在中国税收结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2019年中国财政收入中,国内消费税为12562亿元,仅次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占当期税收的8%。在消费税中,烟草、酒精、成品油和汽车占收入的90%以上。其中,汽车制造业全年消费税超过900亿元,占消费税总收入的8%。汽车消费税是1994年国家税制改革中设立的新税种,被纳入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它是基于对商品普遍征收增值税,选择少数消费品,然后征收消费税,这通常反映在生产方面,目的是调整产品结构和引导消费方向。2019年10月9日,国务院印发《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后调整中央和地方收入分配改革推进方案》,提出要调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稳定分税制改革以来形成的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分配总体格局,适时调整和完善地方税收制度,培育和扩大地方税源,将一些成熟的中央税收作为地方收入,增强地方应对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的能力。同时,按照改革完善地方税收制度的要求,在征管可控的前提下,将目前生产(进口)环节征收的部分消费税税目逐步转移到批发或零售环节征收,引导地方政府改善消费环境。根据现行的消费税政策,除了零售业要缴纳消费税的超豪华汽车外,其他所有汽车都要缴纳生产(进口)税。汽车生产企业预缴消费税导致资金大量占用,影响其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不利于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汽车消费税目前是一项中央税,对地方政府的好处微乎其微。相反,它承担了交通拥堵和道路、公园等基础设施投资的成本……

在汽车消费快速增长之后。有鉴于此,李曙福建提出将汽车消费税的征收从目前的生产环节转移到销售环节,并建议中央和地方政府通过“五个五年计划”进行共享。减少生产企业对流动资金的大量占用,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将资金投入到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中,从而促进汽车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通过将消费税后移,将部分税收留在当地,可以将更多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消费环境,进一步激活消费活力。

标签: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蔚来汽车艰难的未来

本报记者郭少丹编者按蔚来是一家全球化的智能电动汽车公司,2014年11月成立,致力于通过提供高性能的智能电动汽车与极致用户体验,为用户创造愉悦的生活方式。

1900/1/1 0:00:00
代表委员两会热议汽车产业发展

本报记者高沛通赵毅北京报道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叠加行业面临“新四化”转型之变革,历来是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

1900/1/1 0:00:00
金龙汽车“复苏战” 从“三龙”复苏透视中国客车企业强劲韧性

本报记者赵越赵毅苏州厦门报道2020年4月,厦门金龙汽车600686股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686SH,以下简称“金龙汽车”客车销售5148辆,同比增长1663。

1900/1/1 0:00:00
全国人大代表张兴海:应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延至2025年

本报记者郑炳巽赵毅北京报道面对全球性的能源危机及环境污染,传统汽车的转型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发展新能源汽车,则成为解决能源危机、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经之路。

1900/1/1 0:00:00
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鼓励发展多元化充电新模式

本报记者刘媛媛石英婧上海报道“电动自行车是一种方便快捷、低碳环保的绿色交通出行工具,已经成为城乡居民短途出行的主流方式。特别是疫情期间,其安全、便捷的优势进一步得到显现。

1900/1/1 0:00:00
北汽集团徐和谊:汽车将成为未来智慧城市的新型基础设施

本报记者张硕童海华北京报道“未来,汽车产业会成为智能城市的AI细胞。”5月21日全国政协第十三届三次会议正式召开。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