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疫情冲击了汽车产业链,挑战了汽车供应链的稳定性。与此同时,全球汽车市场也出现了“温差”,中国市场成为外国车企的避风港。在汽车企业加大对中国市场投资的同时,汽车产业链也在加速向中国市场转移。最近,特斯拉车型的大幅降价引发了争议,这在很大程度上证明了特斯拉国产化的有效性。自特斯拉在上海建厂以来,其在供应链中的本地化程度越来越高,利用降价抢占市场份额也对竞争对手产生了影响。目前,大众等外国车企也在加快在中国电动汽车领域的国产化进程。2020年,多家外国车企调整了产能布局,以提高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其中,大众汽车集团宣布放弃在土耳其建造新工厂的计划。戴姆勒集团旗下的梅赛德斯-奔驰也宣布出售其位于法国洛林哈姆巴赫的工厂。日产已决定在2020年底前退出韩国等非核心市场,重点关注日本、中国和北美等核心市场。与此同时,汽车公司增加了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去年,大众汽车集团与江汽控股和国轩高科(002074,股吧)签署合同,以10亿欧元收购江汽50%的股份,同时将其在江淮大众的持股比例提高到75%,并获得管理权;斥资约11亿欧元收购国轩高科技26%的股份,成为大股东。宝马集团在中国的第二家整车合资企业光束汽车已在其位于张家港的生产基地正式开工建设,而梅赛德斯-奔驰去年投资了孚能科技。此外,外国重型卡车也在加速在中国的国产化。大众集团旗下卡车品牌“斯堪尼亚”的国产化也已正式实施,斯堪尼亚是首批在中国设立全资工厂的外国汽车制造企业之一。戴姆勒卡车和福田汽车(600166,库存栏)的全面本地化生产计划也将于2022年开始,并得到当地供应商体系的支持,该体系将在未来几年继续加强。全球汽车市场下调了销售目标,目前欧美市场尚未完全恢复,存在进一步下调的风险。随着中国市场的快速复苏,海外资金进入中国市场,跨国车企加速本土化投资,也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成本。“上海LMC汽车市场咨询公司总经理曾志玲有限公司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高级汽车分析师张翔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随着全球汽车市场环境的变化,汽车产业链将加速向中国市场转移,主要包括以下因素:第一,在美国总统特朗普担任总统期间,他提出美国制造业应回归美国,当选总统拜登上任后,政策可能会相应调整;其次,中国汽车市场正在迅速复苏,在全球汽车市场的比重将越来越高,这将鼓励外国车企增加对中国市场的投资;
再次,根据目前的产业规划,到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销量有望达到3000万辆,未来市场潜力巨大。目前,尽管国外车企的国产化率相对较高,但国内外车企在核心零部件领域仍依赖进口。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零部件的国产化程度可能会进一步提高。从外国车企在新四化领域的布局来看,大众集团在天津变速器工厂的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投资约20亿欧元,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用于新能源汽车变速器和动力系统的研发和生产。宝马集团已经在中国建立了德国以外最大的研发体系,在中国拥有三大研发中心——上海研发中心主要专注于自动驾驶和互联互通,北京研发中心主要关注客户需求和本地化认证,沈阳研发中心主要侧重于电动化和电池能源管理。最近,宝马与诚迈科技(300598,股票吧)有限公司达成协议,成立一家专门从事汽车软件开发的合资企业。在电气化技术和产品供应链重组的过程中,主体发生了变化,导致整个资源配置的重新调整。目前,中国已成为新供应链中动力电池的主要供应地之一,”汽车行业专家张永伟表示。中信证券(600030,股吧)最近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在销量下降和研发转型的双重压力下,全球汽车制造商需要更具成本效益的供应商合作伙伴,这导致一些车企增加了在中国供应商中的份额。在下游增长放缓和新技术投资的双重压力下,全球汽车制造商迫切需要调整采购策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更具成本效益的供应商合作伙伴。在此背景下,高质量的中国零部件供应商有望进一步提高其在全球的市场份额。未来,整车企业电动化、智能化技术升级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需要一条响应速度更快、性价比更高的供应链。预计中国的供应链将逐步开始实现替代。此外,受疫情影响,主机制造商重新拉动供应链需求和海外企业供应能力减弱的双重因素影响,汽车零部件全球份额有望加速向中国企业转移。预计2021及以后,中国优质零部件企业的增长将加快。最近,由于“芯片”短缺,大众等车企出现了产品延迟的情况。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汽车芯片市场规模约为475亿美元,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芯片产业规模不到150亿元,约占全球市场的4.5%,而中国汽车产业规模占全球市场30%以上。中国汽车芯片进口率超过90%,MCU芯片进口率更高。业内认为,这意味着国产替代进程将明显加快,国产汽车半导体公司也将面临历史性机遇。作为第一家在中国建立全资工厂的车企,特斯拉迅速开始了国产化。尽管它还没有实现100%的国产化率,但它的降价幅度越来越高。目前,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的价格已经大幅下降,这将给奥迪、奔驰和宝马等外国车企带来一些压力。张翔认为,一方面,英菲尼迪、林肯、讴歌等小众豪华品牌的国产化率并不高。特斯拉的降价将加速这些品牌的国产化进程,特斯拉的国产化也将以智能化的方式为国内车企培养供应链和人才;
另一方面,国外车企在成本压力下也会加大零部件的国产化程度。随着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预计车企将加快产品发布速度。不排除产品周期和研发周期会进一步缩短,这对车企对零部件供应商的响应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张翔告诉记者,国内零部件公司可以快速响应客户在产品设计开发、生产、物流、售后等各个阶段的需求,这也加速了国内零部件向合资品牌的渗透。来源:第一财经
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今日,五菱汽车官方宣布,2020年,上汽通用五菱全年销量突破160万大关,累计销量达1600057辆,连续9个月实现同比、环比双增长。
1900/1/1 0:00:001月1日,“成本杀手”特斯拉砸下一颗新年“炸弹”。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国产ModelY正式开卖。
1900/1/1 0:00:00多家车企陆续发布2020年的销量成绩单。从已经发布的数据看,2020年的车市已逐渐走出低谷。而对于2021年车市,目前几乎所有的车企都做出相对乐观的预测。
1900/1/1 0:00:00特斯拉以接近50万辆的年销量,将毫无悬念地坐上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的宝座。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特斯拉给传统车企以及其余电动车企业重重一击。
1900/1/1 0:00:00一束光芒从这个缝隙中照射出来,以前所未有的亮度提醒全世界,中国在智能电动汽车时代,可以大有作为。2021年开年,特斯拉的一颗新年“炸弹”,在中国汽车市场引发了巨大反响。
1900/1/1 0:00:002021年第一天,当国产特斯拉ModelY因降价迅速站上舆论风口之时,考验也随之而来在“10小时订单破10万辆”的传闻下,特斯拉的产能能否抗压将直接影响新车的及时交付。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