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记者周菊北京报道,尽管今年电池出货量比去年大幅增长,但电池制造商并没有感到放松。由于电池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电池制造商的利润率也受到了严重挤压。国轩高科(002074,股吧)一位管理层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表示,它正在崛起,正在多方面协调。至于具体的协调人和协调内容,没有向记者透露。国轩高科是中国主要的动力电池制造商之一。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为电动汽车配套动力电池已成为电池制造商的核心业务。数据显示,自去年年底以来,各种动力电池原材料的价格大幅上涨。以动力电池的几种主要原材料市场为例。3月17日的市场数据显示,市场上电池级碳酸锂的综合报价在85-9200元/吨左右,较上年末上涨了80%以上;NCM523前驱体的市场价格约为12万元/吨,与去年夏天相比上涨了60%以上;
六氟磷酸锂以及钴、镍等原材料的价格也持续上涨,钴目前维持在近39万元/吨的水平,今年迄今涨幅超过40%。据信,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疫情对原料企业的影响,原料企业起步较晚,产量较少,难以满足2021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增长。此外,也有观点认为,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与劳动力成本上升、货币政策导致的通货膨胀等因素有关。原材料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上游产业,其价格理论上可能通过电池制造商传导到企业,从而影响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的价格。如果这种价格上涨持续下去,甚至可能影响国家在宏观层面上均衡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成本的最初时间。从这个角度来看,不排除动力电池原材料涨价是引发新能源汽车行业“蝴蝶效应”的重要变量。然而,对于原材料的上涨是否会按照预期的链条传导到下游,业内专家的意见完全不同。“蝴蝶效应”会发生吗?对于一些行业来说,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导致了消费端的价格上涨,例如电动自行车行业。据媒体报道,进入今年3月后,多家电动自行车经销商已收到制造商的涨价通知,并将从3月开始逐步调整价格。其中,两轮车价格上涨100至200元,三轮车价格上涨了100至300元。然而,在汽车行业,对终端的影响似乎尚未得到反映。“据我所知,只有一些公司看到电动工具和电动自行车电池涨价,但汽车电池行业还没有涨价。”中关村(000931,股吧)新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电池百人会主席于清蛟表示,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经济观察网记者采访了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300750,股吧),询问其电池成本和运输价格是否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比亚迪内部人士表示,“该价格是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因制度限制无法回复。”截至发稿时,比亚迪未对此做出回应。但当经济观察报问及另一家供应商国轩高科的管理情况时,该公司的受访者表示,该公司确实受到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并协调了价格。显然,电池公司确实感受到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但目前尚不清楚这是否会影响对车企的供应价格。然而,一些电池公司表示,供需存在正常波动,这种波动以前已经发生,未来还会继续发生。在车企层面,记者采访了生产电动汽车销量冠军五菱宏光MINI EV的上汽通用五菱,以及国内新车制造商Sell Crown NIO Automobile,询问他们是否收到电池公司的涨价消息,以及是否有汽车销售涨价计划。其中,截至发稿时,上汽通用五菱没有提供回应,而NIO汽车则告诉记者,他们需要“先从内部了解情况”。事实上,如果我们向前看,自去年年底以来,动力电池的原材料价格一直在上涨。但截至目前,还没有一家汽车公司因电池成本问题而提高整车价格。“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很难将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传导到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上,因为终端消费者对价格仍然相对敏感。目前在乘用车市场,价格的下降趋势是明显的。”于清蛟对经济观察报道。但一些专家表达了不同的意见。也就是说,在汽车行业,原材料的增加是否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价格,取决于电池厂和主机厂这两个压力“蓄水池”能承受多少成本。但中国汽车动力协会副秘书长王自东……
ery行业创新联盟不同意原材料通胀压力最终将由电池供应商和汽车公司吸收和承担的说法。“不一定,如果没有这个说法,你现在就拿不到芯片的钱了。难道不是价格已经上涨了吗?”有数据显示,自去年年底以来,汽车芯片短缺一直很集中,据报道,一些芯片制造商已经提价了至少10%,一些紧急订单甚至提价了15%以上。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车企采取了“弃车保帅”的做法,优先保障高价车型的芯片需求。尽管一些分析师认为,对汽车价格的影响将在今年第一季度出现,但目前终端市场的车企并没有因此而提高汽车价格的明确趋势。基于此,汽车行业高级分析师梅松林表示,决定这一波涨价是否会影响汽车价格取决于各种现实和发展趋势。首先,这取决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是暂时的还是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其次,这取决于核心电池制造商对这些涨价材料是否有足够的储备,以及核心电池制造商是否有能力通过增加规模经济来平衡材料价格的上涨。在这些选择完成后,再考虑是否将成本转移给汽车制造商,”梅松林告诉经济观察报。目前,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电池公司的压力确实很大。但从长远来看,电池的成本在不断下降,价格肯定是一种趋势。”于清蛟告诉记者。不过,王子东指出,对于原材料来说,价格波动是比较正常的,目前这些原材料的价格并不是历史高点。因此,这种现状可能是阶段性的,一旦供应端稳定下来,价格自然会下降,这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将比想象中的更大。动力电池等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多重“变量”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甚至将决定国内新能源汽车和燃油汽车价格持平的时间点。此前,多个观点认为,2025年后,电动汽车的成本将与建造燃料动力汽车的成本处于同一水平,甚至售价也不会高于燃料动力汽车。瑞银认为,到2024年,电动汽车的整体价格将与汽油动力汽车持平。德勤的报告认为,2024年电动汽车的制造成本将与汽油动力汽车持平。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去年也表示,预计到2025年,电动汽车的初始购买成本将与传统汽油动力汽车持平。这些预测是基于电池成本的持续下降,因为电池是电动汽车中最昂贵的部件,对汽车的整体价格影响最大。从这个角度来看,电池似乎已经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大‘变量’。在过去的十年里,动力电池的价格一直在下降。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的一项调查,2020年动力电池的平均价格约为137美元/千瓦时,而10年前,这一数字为1100美元/千瓦小时,略高于10年前的1/10。电池价格的下降也是特斯拉等电动汽车能够降价的原因之一。此次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给电动汽车的成本能否在预期时间内降至目标值增加了很多不确定性。对于动力电池来说,除了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和下跌之外,实际上还有许多变量对其产生影响。例如,目前汽车制造商和电池制造商对高续航里程的追求也可能导致电动汽车电池成本的大幅增加。据数据显示,自2021以来,包括NIO、长城和广汽在内的多家汽车公司表示,他们将推出1000公里范围的电池,包括固态电池和石墨烯电池。然而,一些专家指出,目前还没有可行的技术可以实现有意义的……
在保持或降低成本的同时增加范围,价格可能会大幅上涨。这相当于让马奔跑,而马不吃草,根本没有这回事, ”董王子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表示。此前,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的几位专家表示,在充电足够方便的情况下,续航里程的必要性相对较小,但目前,车企对续航里程的追求可能会继续。安全是困扰动力电池发展的另一个重大问题如果不解决,将极大地影响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接受程度。如果不提高规模,成本均衡将变得毫无意义或毫无意义。据统计,2020年共发生61起汽车自燃/火灾事故,其中51起已被认定为纯电动汽车事故,占比84%。大多数事故是由动力电池问题引起的。我们鼓励和支持企业重视电池安全,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董王子表示。企业也关注电池安全。2020年,比亚迪、宁德时代、孚能科技、欣旺达(300207,股吧)等多家中国电池公司发布了声称“不着火”的电池“。最近,广汽发布了弹匣电池,这些电池也声称不会起火。但王子东表示,目前没有证据证明这些安全技术路线中哪一条是可行的。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弄清楚是什么导致了这么多火灾事故,无论是电池模块、系统,还是集成、使用或充电。目前还不清楚。如果我们不弄清楚董王子说:“知道是什么导致了‘疾病’,我们不应该乱吃药。”在这种情况下,他建议汽车公司和电池厂在提高动力电池性能时不要牺牲安全。市场是无情的。如果你不做好科学研究和产品,市场最终不会认可你。”。值得注意的是,车企目前正在加快自主研发电池和电芯的步伐。最新消息是,大众汽车的研发中心正在开发四种类型的电池。据悉,基于其电池技术,大众汽车预计将逐步将入门级车型的电池成本降低幅度提高到50%,量产车型也可以看到电池成本最高降低30%。此外,吉利近日宣布,计划在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年产能42GWh的动力电池项目,总投资300亿元。此前,吉利已经与LG成立了一家动力电池合资公司。与此同时,比亚迪旗下的威尔第电池和长城汽车(601633,股吧)的蜂巢能源已经分拆并独立运营。在跨国汽车公司中,特斯拉、戴姆勒、通用汽车等也在建设自己的电池工厂。
成为精品代名词的德国车正遭遇滑铁卢?在中国销售的德系车,竟然成为召回次数最多的国别品牌。
1900/1/1 0:00:00尽管已经发生十余起事故,但特斯拉的车辆失控、加速异常或刹车失效,究竟是车主误操作、偶发个案还是特斯拉本身存在缺陷,至今仍然没有答案,众说纷纭。连续多日,特斯拉的名字出现在微博热搜列表中。
1900/1/1 0:00:002020年以来,随着“软件定义汽车”呼声渐起,汽车行业正接受着新的洗礼,从传统车企到造车新势力,以智能网联自动驾驶为核心的竞赛全面铺开。“未来十年,汽车最终会成为四个轮子超级计算机的形态。
1900/1/1 0:00:00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为依法加强汽车销售市场监管,保障汽车销售公平、服务到位,促进汽车销售行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3月12日,
1900/1/1 0:00:00北京商报讯被8AT取代的长安福特干式双离合变速箱还是暴雷了。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3月17日,沃尔沃汽车表示,因全球半导体芯片短缺致3月零部件供应不足,将临时暂停或调整中国和美国的汽车生产。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