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是国内新交通平台中独一无二的独角兽企业,自2012年成立以来,经历了无数挑战。
网约车的主要业务是与速度太快的优步中国竞争。快递此前曾与美团展开过对抗,而入境货运则与货拉拉和满帮展开了对抗。拼多多、美团和阿里巴巴的社区团购仍然很火爆。最近,“今日热门模式”已经上线,与拼多多和美团的团购良品展开竞争。小桔加油已更名为滴滴加油和集团石油,其他公司正在能源市场上进行争夺。另一方面,他们也在支持新能源汽车的新战略。
最近的这些频繁行动可能为滴滴今年在美国的1000亿美元IPO增加了价值。然而,随着国家监管部门对新型交通平台的监管更加严格,滴滴等公司因平台配置比例高、分配机制不明确透明、定价规则随意调整等问题,一再陷入舆论漩涡。
此外,滴滴通过与快的合并和收购优步中国进一步吞噬了市场份额。在当前的反垄断趋势下,毫无疑问,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它可能会在某个时候倒下。
因此,滴滴现在能否保持千亿美元的估值,未来能否承受千亿美元的市值,不可避免地在人们心中打上了一个问号。
网约车市场没有“护城河”,很难为“姗姗来迟”的IPO增值?
成立于2012年的滴滴,在近年来多次传出上市传闻后,终于迎来了IPO的曙光。作为中国炙手可热的独角兽企业,滴滴的IPO似乎比同期的“老朋友”来得晚。
成立于2011年的桂,在年初赢得了国内首个短视频份额,市值超过1万亿香港元;
与快手同年成立的美团,早在2018年就已上市,最高市值近2.8万亿港元。在2018这个“神奇的一年”,除了美团,成立于2015年的拼多多也上市了。其用户群现已超过淘宝,稳居中国顶级电子商务平台之位。
与此同时,在新形式的交通平台中,嘀嗒出行和哈啰出行都急于“竞争”上市,有传言称满帮集团的“货运版滴滴”即将赴美IPO。
滴滴已经进行了22轮融资,筹集了超过200亿美元的资金,在今年计划以1000亿元人民币上市的众多公司中,滴滴可能更引人注目——这将是自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以来,中国公司在美国最大的一次IPO。
然而,目前的网约车市场能否维持滴滴数千亿的IPO估值?也许不一定。
叫车市场没有“护城河”。
首先,网约车平台的门槛太低,容易同质化。其核心功能要求只有一辆车和一名司机,超级入口与支付工具支持相结合,可以形成一个新的叫车互动平台。也就是说,在目前的市场叫车模式下,各大叫车平台很难形成自己的技术壁垒,随时都有被“封杀”的可能。
因此,在滴滴和快的合并,以及收购优步中国占据近90%的市场后,仍有T3出行、首约车、青草出行等众多叫车平台进入市场并进入用户生活。不仅如此,高德、美团等利用自身的流量入口属性打造聚合平台,也为网约车市场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也为滴滴带来了更多潜在的“敌人”。
其次,网约车具有突出的工具属性。作为“日常工具”,更多的用户关注“可用性”,在众多同质化产品中,用户很难对单一公司有很强的粘性。
当选择相同类型的工具时,当质量一致时,价格成为用户选择平台的重要因素。因此,任何新的叫车平台都可以通过“低价促销”等模式,在没有资金限制的情况下,从“0%”到“1%”,再到“50%”。
就像滴滴旗下以“平价出行”为特色的子品牌花小猪一样,通过持续大幅的“补贴”,自2020年上线以来,它已成为仅次于滴滴的第二大叫车品牌。
第三,叫车与外卖、社区团购和超市一样,遵循“一个接一个细分”和“数量导向”的去中心化市场。对于任何一个新城(300778,股吧)来说,即使对于滴滴这样的独角兽来说,其市场份额的开发和占领仍然需要从头开始。然而,另一方面,任何新的平台都可以通过“资本+战略”的方式从某个城市脱颖而出,创造一个风景如画的城市。
就像T3出行“突袭”广州时,通过“注册新员工福利,广州首单减20元”等优惠,以及利用元旦各大商圈促销和跨年活动的流量进入市场;
在自己的总部深耕多年的社区团购平台“兴盛优选”,在当前的社区团购中,无论有多少大公司进入和进攻湖南,都能因地制宜,保持稳定运营。
2.“带病过关”:风险和不确定性?
在网约车市场的发展中,平台转型抢占市场初期的“烧钱”让其更难“盈利”。就像滴滴一样,在其成立的9年里,它“烧”了数十亿美元来补贴、营销和抢占市场。然而,自去年以来,其首席执行官柳青透露,其核心业务一直“盈利能力较弱”。
即使只有“微薄的利润”,平台、司机和用户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僵持”。
对于平台而言,前期投入的大量资金无法收回,持续盈利也无法保证,使得资本难以继续讲述自己的故事。
对于司机来说,减少平台补贴、过高的利润比例、不透明的分配机制、随意调整定价规则,都让赚钱变得越来越难。
此外,由于其自身对网约车服务价格范围的限制,许多司机通过滴滴平台的“租购”渠道进入网约车行业。每月需要偿还的“贷款”,让一些司机甚至对平台上的高佣金感到不满,敢怒不敢言,没有渠道说“不得不跑”,赚钱还贷款,造成司机心理压力增大,容易引发极端事件。
对于乘客来说,平台补贴的减少导致了更高的出行成本,在许多情况下,与当地出租车的定价差异并不显著,但所享受的服务质量并没有提高。
这些无疑在网约车乘客、司机和平台之间的媒体关系中造成了“鸿沟”,本应“和谐”。三方关系日益陷入僵局,“损害”了该行业的声誉。
与此同时,全国市场监管趋严,“乱象”已开始整治。
5月14日,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等8部门与滴滴、嘀嗒、T3出行、满帮、货拉拉等10家新交通平台公司就网约车平台占比高、分配机制不明确透明、定价规则随意调整等问题举行了联席会谈,以及互联网货运平台垄断货运信息和恶意降低运费价格。
对于滴滴这样的平台来说,可以看出,目前被资本“劫持”、依靠“压榨”司机获取利润的路径已经走到了尽头。
就像同样是“分散市场”代表的美团和饿了么,最近也因为“佣金”问题陷入了舆论漩涡。在监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下,两家公司对商户费率进行了透明改革,将原本向商户收取的固定佣金拆分为较低的技术服务费和绩效服务费。
由此可见,网约车平台“高佣金”、“机制不透明”等问题的整改,也将顺应美团、饿了么佣金改革的趋势。因此,接下来,当一切都变得“透明”、“成本结构清晰”、“规则可见”时,滴滴能否在这样一个同质化、非“技术壁垒”的行业中保持“微利”仍然是一个问题。
其次,这个国家的“反垄断”之刀就像是悬在滴滴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着阿里巴巴被罚款182亿,美元被调查垄断,腾讯娱乐集团被调查,滴滴目前完全占据主导地位的市场份额,再加上之前与快的合并以及收购优步中国所带来的风险,很可能在未来任何时候爆发。
因此,对于滴滴来说,在IPO之前解决其对国家监管的担忧很重要。特别是作为网约车市场的“庞大”参与者,如何与政府保持一致,并建立一个对监管机构、平台所有者、员工和用户都有利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框架。
否则,对于滴滴来说,IPO无疑是“带病突破”,甚至上市也是“带雷裸奔”。面对众多风险……
不确定性,再加上缺乏作为“护城河”的行业特征,滴滴可能很难为这场“延迟”的IPO增值。
从“垂直家庭”到“水平家庭”,加剧“内部损失型膨胀”?
滴滴自己的团队可能也知道,其主要的网约车业务无法承受预期的1000亿元估值,所以近年来,垂直发展的滴滴突然变得“横向”了。
去年,滴滴状元“无上限”进军社区团购,成立“橙心优选”,与拼多多、美团、阿里巴巴、京东等陷入“最后一公里”之战。
随后,滴滴“进军”同城货运市场,利用“互联网补贴”和“烧钱模式”与满帮集团、货拉拉等展开竞争。
今年,滴滴加入“造车新势力”,对标百度、小米、苹果;一方面,我们推出了“今日热门模式”,与拼多多和美团的集团好产品进行竞争。与此同时,小桔加油更名为滴滴加油,并继续向能源市场扩张。
然而,正如程维曾经说过的那样,“纵向不能实现,只能横向,这是中国的特色。”对于滴滴“紧迫”的IPO之旅来说,横向确实可以给滴滴带来更多丰富的故事。然而,每一个“新分支”都不可避免地加剧了这棵“橘子树”的“内部损失型膨胀”。尽管其领土的扩张不一定会带来增长。
就像滴滴投资“无限量”社区团购业务“橙心优选”一样,公开数据显示,2020双十一期间,橙心优选在中国的日订单量超过1000万。在此期间,美团优选的日订单量超过2000万,今年2月,多多买菜的日均订单量也超过1500万。
从这一比较可以看出,它们在数量方面仍然处于弱势地位。社区团购是一项烧钱的运动,仅美团一家今年就计划投资400亿元。滴滴通过烧钱赢得了交通领域的市场,但在社区团购中,滴滴可能很难通过烧钱打造“滴滴”。毕竟,在过去,对抗战快的背后有腾讯的支持,但现在滴滴只有一个临时的“微利”叫车项目。然而,他们的对手很快转变为拥有充足资金支持的众多巨头,如腾讯、阿里巴巴、拼多多和京东。
除了社区团购,本地货运和滴滴加油的“作战模式”,与当时滴滴迅速开战如出一辙。通过大量的补贴投资,他们“烧钱”以获得市场份额。
另一方面,在“造车”的道路上,看看百度在造车上投入的金钱和时间,以及目前各大巨头的退出,也可以看出,在资金上的投入不会小,也将是一场短时间内不会结束的战争。
那么,面对这种“内部亏损型膨胀”的业务格局,滴滴想要扭亏为盈,有必要“增”和“减”吗?此外,即使滴滴为了1000亿元的估值目标而交易了这么多故事,它应该如何面对季度财务报告可能面临的持续亏损?
当然,市场将提供滴滴植入的结果。
由摩根频道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商务合作,请添加微信:TMTmorgan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摩根频道。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标签:摩根
或许投资人应当做好在未来两三年内持续面对商品价格高企的心理准备,因为一旦真的发生,则资本市场的估值结构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剧烈变化。
1900/1/1 0:00:00昨天清早,正解君在去“搬砖”的路上,途径东二环时,从辅路切进来一辆特斯拉Model3,可能是受419维权事件的影响,周围的车辆默契地与之保持一点距离。
1900/1/1 0:00:00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5月18日早间消息据报道,美国知名投资者、电影《大空头》原型迈克尔伯里MichaelBurry领导的一家公司周一披露了针对特斯拉的空头头寸,其价值超过5亿美元。
1900/1/1 0:00:00今年2月开启B轮融资后,5月17日,有消息称,长安新能源计划推进IPO。对此,长安新能源相关负责人表示:“并未收到相关信息,一切以公告为准。
1900/1/1 0:00:00上海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在全国销量的占比已经从原来的10提升至13,每个月的销量甚至超过了北京和深圳两个新能源汽车大市场的销量之和。
1900/1/1 0:00:00第485期202105186月底,全国碳交易市场将揭开神秘面纱,这意味着一个千亿级的市场即将打开,但汽车行业却“缺席”了。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