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师、钟表匠、制图证券时报记者韩中南汽车芯片的持续短缺导致其价格持续上涨,尤其是在中介部门,涨幅高达40倍。近日,市场人士透露,为应对铜、金、油、硅片等原材料的持续涨价,英飞凌、恩智浦、瑞萨、意大利半导体等芯片公司正准备将2022年汽车芯片报价上调10-20%。芯片价格大幅上涨的另一端是持续的供需矛盾。根据全球汽车咨询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的最新数据,截至10月10日,全球汽车市场因“缺芯”而累计减产已达934.5万辆。其中,中国汽车市场累计减产182.7万台,汽车芯片订单完成率甚至不足20%。然而,行业专家最近表示,汽车芯片短缺的最黑暗时刻已经过去,预计未来几个月国内汽车生产和销售将逐步加强。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汽车芯片供应最黑暗的时期已经过去,未来还会继续改善。但要彻底消除芯片短缺,预计仍将在明年春节销售高峰之后。更多业内人士认为,解决短期供需矛盾并不是解决“芯片短缺”之痛的根本办法。从长远来看,仍然需要从供应链的角度建立一个健全的汽车芯片生态系统。第四季度的“芯片短缺”将得到缓解。2020年以来,芯片的持续短缺严重制约了全球汽车产销规模的扩大。特别是在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加速升级的背景下,对MCU、IGBT等芯片的强劲需求无法完全满足。一家全球汽车咨询机构的最新预测显示,今年全球汽车市场的累计减产量将突破1000万辆大关,达到1084.2万辆。然而,在“核心短缺”继续影响全球汽车生产和销售的同时,市场最近也出现了积极的消息。首先,台积电宣布将优先供应汽车芯片,并扩大MCU芯片的产能。预计全年产能将扩大60%。最近,英飞凌还宣布明年将增加28亿美元的产量。紫光国微副总裁苏琳琳透露,过去一年,汽车芯片短缺导致的价格上涨刺激了芯片工厂对汽车芯片的投资。随着市场机制的调整,汽车芯片的产能确实有所提升,部分子类芯片的短缺问题有所缓解。基于各家芯片公司的积极扩产以及芯片封装重点城市马来西亚疫情的缓解,一些行业专家判断,汽车芯片短缺最黑暗的时期已经过去,未来芯片供应将继续改善。10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罗俊杰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提到,截至目前,汽车行业受到芯片短缺的严重影响。然而,根据各种迹象,预计第四季度与第三季度相比会有所缓解。罗俊杰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一直在密切关注并积极应对汽车芯片短缺问题。下一步,工信部将继续加强运行监测分析,及时协调解决突出问题,通过工信部实施的便民服务措施,支持企业寻找各种替代解决方案。同时,引导企业进一步优化供应链布局,增强汽车芯片综合供应能力,提高供应链稳定性。对此,山西S……
urities(002500,股吧)指出,随着东南亚疫情高峰的过去,马来西亚芯片工厂已逐步恢复产能,第四季度芯片采购有一定保障。然而,一些业内人士建议,尽管芯片公司正在积极扩大产能和增加供应,但流通领域的囤积和价格上涨也应受到重视。不久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三家抬高汽车芯片价格的分销公司开出了“罚单”。与此同时,中介囤货、哄抬价格的现象也引起了上游芯片公司的关注。近日,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银表示,公司不存在“饥饿营销”的情况,正在不断扩大产能,但供应链中存在囤积现象。目前,台积电有一个专门的团队收集相关数据,以澄清哪些用户确实缺货,哪些用户是为了囤积。他们将为急需芯片的公司安排订单。尽管芯片行业已经成为全球分工的成熟行业,但在疫情等突发因素的影响下,芯片供应链体系仍面临巨大挑战。博世中国区副总裁蒋健表示,全球汽车行业的芯片供应链已经完全混乱。尽管汽车行业原有的全球分工和精益生产已经非常成熟,但在新的形势下,汽车芯片的供应链体系正处于危机之中,必须得到整个行业的重视。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袁承印告诉《证券时报》,当前汽车芯片产业链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标准体系不健全。据他介绍,汽车芯片要上市,前期需要大量的审核和认证,即使上市后也要确保不存在相关的质量风险。然而,中国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缺乏标准体系导致一些芯片公司开发汽车芯片的意愿下降。据了解,与消费电子芯片相比,汽车级芯片需要确保高安全性、可靠性、适应性和稳定性,同时还要确保高成本效益,这给芯片公司带来了巨大挑战。同时,由于缺乏标准体系和供应链体系不完善,芯片公司进入汽车级芯片市场的门槛变得更高。针对上述问题,处于芯片行业前沿的芯片公司感受最为深刻。苏琳琳表示,芯片有数千种类型,对于芯片公司来说,如果他们专注于汽车芯片,他们的生产很难支持公司的持续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汽车级芯片是驱动芯片公司发展的稳定器和辅助设备,但它们绝不是核心驱动力。因此,长期以来,各家芯片公司对汽车级芯片的投资有限。据报道,即使投资如此有限,芯片公司也会面临一定的风险和波动。在行业标准不完善、产业链生态不完整的背景下,大多数芯片公司并不积极探索新的品类,专注于汽车芯片。相反,他们将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进行一些转型升级,逐步调整公司的产品线。汽车芯片行业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大家已经非常清楚了。下一步是如何解决供应链管理中的问题。地平线首席生态官徐健认为,要降低汽车芯片供应链管理的复杂性,可以从集成的角度做一些文章。在他看来,汽车芯片种类繁多,涉及的供应商也很多。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中,确保产品的稳定供应本质上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可以参考当前智能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集成,对汽车芯片进行优化集成,有利于简化汽车芯片供应链。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要想畅通汽车芯片供应链,简化供应流程,首先要建立一个将汽车和芯片两个不同行业充分融合的生态系统。去年9月,……
在国家科技部和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共同支持下,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作为国家共性技术创新平台,正式启动“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该联盟的成立旨在打造一个集车企、芯片企业、大学和研究院所于一体的综合生态平台,共同克服汽车级芯片应用中遇到的挑战。我们希望做单个企业和行业做不到的事情,专注于汽车芯片的生态建设,加快国产汽车芯片的替代,构建自主可控的发展国际合作体系, “袁承印告诉《证券时报》。通过建立联盟体系,实现国产芯片自给自足,这已经成为整个芯片行业的共识。据报道,今年年初,包括华为海思、紫光同心、紫光展锐、龙芯中科、中芯国际在内的90家公司已经联合成立了国家集成电路uit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芯片产业联盟,促进国产芯片自给自足。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聘任教授李兆林表示,除了建立满足汽车芯片应用需求的生态链外,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国产汽车芯片的发展。首先,有必要从国家层面确定汽车芯片产业的规划。李兆林认为,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中国忽视了汽车芯片的发展,没有在国家层面支持相关的重点项目。过去一年,工信部和科技部加大了对国内汽车芯片产业的支持力度。然而,防止涌向国内市场的现象也很重要。毕竟,推动汽车芯片国产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任务,需要五到七年的时间才能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其次,李兆麟表示,要推动国产汽车芯片的发展,必须建立一支真正的“国家队”,加强校企联盟。在他看来,随着汽车智能网联的深入,对汽车芯片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汽车和芯片行业需要团结起来,抓住这一难得的创新机遇。最后,他希望一些地方政府能够增加投资,支持汽车芯片的生产和封装测试,以满足国内汽车芯片的制造需求。姜健还认为,从博世中国的角度来看,他希望汽车芯片的生产制造能够更加本地化。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杨旭东透露,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继续与装备司共同努力,增强汽车芯片生产线的指导能力,引导整车级测试认证能力建设,加强优秀汽车芯片解决方案的应用推广,建立汽车芯片大规模上市应用的综合工作机制。目前满足软件和用户需求的芯片短缺不仅与疫情有关,还与智能汽车行业的整体转型密切相关。许多业内人士认为,正是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的深化,导致自行车对汽车芯片的需求激增,对人工智能等智能芯片的需求大幅增加。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刘宏,声明称,单车半导体的价值已从2010年的300美元增加到2020年的475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600美元。自行车半导体的价值增长迅速,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尤其是在纯电动汽车中,自行车半导体比传统汽车高5-6倍。从产业发展和趋势来看,发展……
汽车电动化和智能网联的发展必将给汽车芯片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徐健认为,对于汽车芯片行业来说,除了解决当前的供需矛盾外,还需要增强芯片与软件的兼容性。从表面上看,芯片是硬件,但从根本上讲,汽车芯片是为软件功能而设计的,更适合智能汽车的需求。因此,他建议汽车芯片的开发应该更多地融入软件行业,每个人都应该在一个渠道上保持开放和互信,以实现充分的合作。事实上,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加速落地,汽车级芯片对算力的需求明显增加。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师学会发布的《2022年中国汽车十大技术趋势》,2022年最显著的趋势是即将大规模生产和安装100款Tops或以上汽车级计算芯片。中国汽车工程师学会副秘书长、国际汽车工程技术创新战略研究所执行主任侯福申判断,随着汽车技术智能化、网络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算力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智能网联汽车的大规模生产和实施迫切需要“算力”资源。预计2022年,独立车规级计算芯片的单芯片算力将超过100个Tops,并将在多个车型量产前安装应用,进一步为高级自动驾驶汽车的量产落地提供算力基础。除了满足软件对高计算能力的需求外,一些业内人士还认为,未来的汽车芯片需要更适合终端用户的需求。苏琳琳表示,汽车芯片提供的重要服务不仅是为车企和智能汽车产品提供的,也是为终端消费者提供的。芯片公司需要加强与整车公司的沟通,共同开发更符合新一代消费者需求的汽车芯片产品。
标签:东南
每经记者陈晨每经编辑何剑岭继此前新能源车产业链调整后,近期产业链个股已有企稳态势,其中电池龙头宁德时代300750股吧上周继续创出新高。
1900/1/1 0:00:00今年汽车行业最大的变化就是各大互联网企业,开始下场造车,百度、小米率先拉开亲自下场造车的大幕,360也紧随其后,华为虽然宣称不造车,但其汽车业务的分量,开始变得肉眼可见的加重。
1900/1/1 0:00:00工信部近日公示的20192020年度补助资金预拨审核情况显示,该批预拨资金达18310亿元,其中近40落到比亚迪、特斯拉、上汽和宇通四家车企身上。
1900/1/1 0:00:00发布ESG报告已经成为企业ESG管理的重要内容,甚至是“首要”任务。但看似简单的ESG信息披露,却暗藏玄机。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全球能源格局不得不进行深刻的变革。
1900/1/1 0:00:0010月7日,美国做空机构JCapitalResearch在其官网发布了一份长达28页的关于法拉第未来的做空报告,从资金困境、投产能力、法拉第未来创始人贾跃亭自身等多方面的问题进行阐述,
1900/1/1 0:00:00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2166万辆和2157万辆,同比增长18倍和19倍;9月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173。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