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动力电池成本增加约20%-25%,涨价压力将传至终端?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一石激起千层浪,上游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继续挑动着国内电池厂商的神经。10月26日,由深圳市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签署的《电池涨价联系函》在网上传阅。它提到,由于市场变化以及综合电力和生产限制的影响,与2020年12月相比,2021锂电池的原材料继续增加。正极材料LiCoO2的价格上涨了200%以上,电解质的价格上涨超过150%。负极材料和其他供应持续紧张,导致整体成本大幅上升。根据原材料价格的实际上涨情况,经研究决定提高C08M等电池产品的单价。公司计划在当前Wh单价的基础上,将其产品的含税价格提高不低于20%,具体型号和价格参考新报价;从2021 11月1日起,所有新订单将统一签订新合同,并执行新价格。所有尚未完成的旧合同订单将被关闭和取消。深圳市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是比亚迪的全资子公司。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向比亚迪证实了这一点,相关人员表示“不予置评”。比亚迪锂电池涨价的消息目前尚未得到官方证实。如果价格真的上涨,消费电池价格上涨的可能性更大。“10月26日,中关村(000931,股吧)秘书长于清教(博客、微博)新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电池百人会主席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关于动力电池,我个人认为比亚迪正处于客户扩张期,对涨价会特别谨慎。也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比亚迪调价函中提到的正极材料LiCoO2是消费类电池常见的应用材料,电池涨价可能涉及消费类电子产品。自2020年底以来,由于超出预期的需求爆发,供应链的扩张速度跟不上电池企业的扩张速度。随着新冠肺炎和市场炒作等不稳定因素的加入,矿产资源供应风险加大,导致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并向电池企业传递。在供应短缺的情况下,包括碳酸锂、氢氧化锂、六氟磷酸锂、电解液在内的锂电池上游原材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涨价。国轩高新技术工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兴武近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今,材料价格在上涨,钴也在上涨,最高达到每吨60万。钴资源有限,根据目前的全球计划,钴资源估计将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耗尽。事实上,镍资源并不是很丰富,大约需要30-40年的时间。在这种资源限制下发展一个没有坚实基础的行业是非常危险的。据央视财经近日报道,截至10月8日,被称为“钴奶奶”的国内现货钴价格已从去年4月不足24万元/吨的低点上涨至38万余元/吨,涨幅近60%。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钴含量仅占全球总量的1%,近99%依赖进口。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全球锂资源缺口将达到50%;

到2040年,钴的需求将比2020年增长约20倍。除钴外,自去年年底以来,锂电池的其他原材料价格也大幅上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碳酸锂和氢氧化锂价格快速上涨,10月份均超过18万元/吨。与年初5.7万元/吨左右的价格相比,涨幅高达216%。“单品难求”“囤货急”已成为锂电池企业原材料采购的现状,不少原材料生产企业已下订单至明年。今年8月底,蜂巢能源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洪新表示,动力电池关键原材料涨价是市场行为,短期内没有反应。困扰电池公司的是无法购买原材料。目前动力电池的产能缺口应该在30%-50%之间,这与不同企业的产品结构有关。今年、明年和后年,我们甚至预测到2025年,动力电池的产能将相对紧张。根据高工产学研锂电池研究院的计算,考虑到长期合作、议价能力、采购量、账期等因素对实际采购成本以及业绩的影响,收益率集团费率和其他因素的增加可以对冲一些材料成本的上涨压力,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约20%-25%的成本传导到动力电池端。上半年原材料价格的飙升主要由电池制造商承担,成本压力无法向下游传导。最直接的影响是一组电池制造商的毛利率下降,挤压了他们的利润率。比亚迪2021上半年财务报告显示,上半年实现收入908.85亿元,同比增长50.22%;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74亿元,同比下降29.41%;毛利率从2020年上半年的约18.05%下降到该期间的约11.13%。比亚迪解释称,受商品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产品结构变化的影响,企业发展面临更高挑战。此外,宁德时代(300750,股吧)动力电池业务毛利率为23%,同比下降3.5%;亿纬锂能(300014,股吧)锂离子电池业务毛利率为22.95%,同比下降1.31%;国轩高科(002074,股吧)动力锂电池业务毛利率为19.27%,环比下降5.45%。电池制造商可能会跟随价格上涨的趋势。据业内估计,这一波原材料短缺和价格上涨将持续到2022年上半年。事实上,在当前比亚迪调价联系函流传之前,动力电池产业链的多家上游供应商已经纷纷行动。10月10日,赣锋锂业(002460,股吧)发布价格调整通知,宣布其金属锂全系列产品单价上调10万元/吨;

将丁基锂产品的单价提高10%。赣锋锂业表示,此次价格调整的原因是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以及电力供应的影响,导致金属锂的生产成本大幅上升。10月13日,一封来自鹏辉能源(300438,股吧)的涨价函在网上流传,列出了电池主要原材料的涨价情况和近期价格变动情况。决定所有新订单将实行批量联动定价,价格的上涨将取决于每种产品材料的比例和涨幅。带有长期或等待喂食和取餐通知的订单将不被接受。此外,为了确保现金流,对账期较长的客户的账户将被完全缩短,逾期债务的客户将被暂停发货。轩高科技和孚能科技等外国公司都表示考虑在不久的将来涨价。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让电池制造商难以忍受,他们一直在与汽车制造商沟通,希望涨价。然而,汽车制造商也面临着压力。如果汽车制造商提高电池的购买价格,很难将其传播到汽车上,这意味着汽车价格很难上涨,因为一旦汽车价格上涨,销售将受到严重影响。“10月26日,True Lithium Research创始人Moko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中小电池制造商已经在今年4月和5月逐步调整了价格。如果原材料价格继续上涨,领先的电池制造商也应该涨价。此外,一家动力电池公司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他们ave已尽一切努力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价格是否会上涨仍处于观望状态。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占汽车总成本的30%至40%。比亚迪“不予置评”的含糊回应掩盖不了当前电池行业愚蠢且急于“崛起”的事实。但值得思考的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是否会传导到下游,导致电动汽车价格上涨,进而影响终端市场?Moko认为,比亚迪的电池供应目前相对较低,因此其涨价对电动汽车市场几乎没有实质性影响。不过,比亚迪此举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许多电池制造商可能会效仿并涨价。目前,仍有少数电池公司宣布涨价,其产品并非针对动力电池领域。大多数公司仍处于观望状态。动力电池领域的竞争非常激烈,相关公司不会轻易谈论价格上涨, “于清教告诉记者,涨价的压力很难传导到终端。特斯拉涨价的消息不断传出,但事实上,其第三季度的平均售价同比下降了6%。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初以来,除了特斯拉因行业供应链压力而多次调价外再加上原材料成本,国内汽车销售市场并没有出现价格上涨的趋势。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采访时也明确表示,动力电池涨价暂时不会传导到汽车消费端。根据亿欧智库的数据,电池材料的成本约占电动汽车材料成本分布的35%。天风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增加的电池成本将向下游传导,但并非全部传导给下游汽车制造商。如果电池成本的增加最终传导给汽车制造商,那么电池的实际购买价格将上涨约10%-20%。基于此,预计车辆的材料成本将增加3.5%-7%。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的产销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考虑到规模经济等因素,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的整体成本可能因此下降,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甚至抵消电池成本上升的影响

标签:比亚迪世纪特斯拉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Aurora宣布发布商业测试版Aurora Driver Beta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自动驾驶公司Aurora发布了AuroraDriver的第一个商业测试版,包括安全操作自动驾驶Aurora驱动车辆所需的硬件、软件和数据服务。

1900/1/1 0:00:00
“汽车电池制造商也扛不住了” 比亚迪锂电池或涨价20%

一份比亚迪的《电池价格上调联络函》于10月26日晨间在市场上传开。受该传闻拉动,比亚迪当日股价高开达到33050元,涨幅超过4。

1900/1/1 0:00:00
特斯拉跻身“万亿俱乐部” 新能源产业链大爆发

尽管面临“缺芯”、上游资源品价格飞涨的逆风,但全球绿色转型势不可挡,新能源车销售量大爆发,全球龙头特斯拉的市值更是在本周一首次突破了万亿美元。

1900/1/1 0:00:00
国务院: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降低燃油车产销占比

中新经纬10月26日电据中国政府网26日消息,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下称《方案》明确,加快煤炭减量步伐;严格控制新增煤电项目;

1900/1/1 0:00:00
外媒:现代汽车三季度同比扭亏为盈

中新经纬10月26日电据韩联社报道,韩国的现代汽车26日发布业绩报告,初步核实今年第三季度营业利润为1606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77亿元,同比扭亏为盈;销售额同比增加4

1900/1/1 0:00:00
多家车企密集布局高压快充技术 “充电5分钟、续航200km+”或成行业主流

财联社北京记者徐昊讯新能源汽车猛增的渗透率,对电动车充电补能提出了更高要求。除继续大规模完善基础设施外,更具效率的换电和超充模式,或已成为车企和行业的共识。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