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蔚来香港上市不融资,李斌在着急什么?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嗨~新朋友,记得用蓝色字母关注我们

生产|公司研究室新能源集团

文本| Cookie

3月10日,继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之后,NIO汽车最终将在香港上市。NIO准备在香港上市至少一年了,但李斌最终选择了“仓促”的上市方式。导语:上市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更快,但在短期内没有发行新股和获得融资的情况下,李斌为什么如此焦虑?

香港融资,NIO需要等待至少6个月

3月10日,NIO终于将在香港再次上市。

NIO海外上市的消息流传已久,有消息称,2021 3月,NIO Motors以“秘密方式”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了二次上市申请,比小鹏汽车更早。然而,2021 7月,随后提交财务报表的小鹏汽车在香港上市,筹集了140亿港元;

随后,Ideal Automobile也于8月在香港成功上市,筹资118亿港元。只有NIO还在等待香港证券交易所的“绿灯”。

NIO等待了一年才获得香港联交所的上市批准,这可能与用户信任问题有关。

2021 9月,NIO收到了香港证券交易所的询问,包括NIO建立的用户信托问题。2019年1月,NIO创始人李斌以5000万股NIO股份成立了NIO用户信托,占其股份的三分之一。李斌拥有投票权,而NIO用户在收入方面享有相关权利。

当时,有人指出,“用户信托持股、是否出售、何时出售以及出售多少对李斌投票权的影响必须由香港联交所予以澄清。”这一看似对车主有利的政策可能是NIO无法在香港上市的原因之一。

看着它的两个主要竞争对手在香港上市和筹资,NIO发现很难不着急。NIO此次的上市是以“介绍”香港证券交易所的形式进行的。与通过发行新股融资上市相比,引入方式上市所需时间相对较短。然而,在上市之初,NIO不会发行新股或在市场上获得融资。

关于为什么选择“介绍形式”,NIO表示,“这是为了为公司投资者提供替代交易地点,减轻地缘风险,扩大投资者基础,实现这些上市目标,同时不稀释现有股东的利益

然而,根据过去的例子,未来“稀释现有股东利益”的可能性很高,因为上市6个月后,公司可以根据市场状况和自身需求公开筹集资金。

碧桂园服务公司就是一个类似NIO情况的例子。2018年6月,碧桂园服务通过介绍在香港上市,一开始没有收到融资。在六个月的窗口期之后,2019年1月,碧桂园服务通过配股筹集了19亿港元。2019年至2021,碧桂园服务通过配股或可转换债券发行从市场上总共筹集了290亿港元。

碧桂园一开始就有一个服务的例子。在六个月后的某个时候,NIO可能会寻求市场融资来补充其营运资金。

销量已经落后,NIO不再是新势力的老大哥

NIO的另一种解释是,该公司目前有足够的现金储备,短期内没有紧迫的融资需求

根据NIO的数据,截至2021 9月底,该公司的现金储备约为460亿元人民币。2021 11月,NIO完成了20亿美元的美国股票ATM发行,目前拥有近600亿美元的充裕现金流。根据Choice的数据,截至2021 9月底,小鹏汽车的现金和短期投资约为430亿元。2021年底,理想汽车的现金和短期投资约为502亿元。与理想和小鹏相比,蔚来目前的现金流确实有一定的优势。

然而,汽车制造需要大量投资。在这三家公司中,NIO在支出能力方面显得相对奢侈。这600亿现金对NIO来说真的足够吗?

以销售费用为例,2021前三季度,NIO销售费用45.2亿元,销售费用率17.2%,同比下降11.1个百分点;2021,理想的销售费用为34.9亿元,销售费用率为12.9%,同比增长0.5个百分点。

从销售费用数据可以看出,2021,NIO正在降低营销费用占收入的比例,理想情况下提高营销收入比例。尽管营销投入率呈上升和下降的趋势,但理想的年度营销费用仍低于NIO的前三季度。

NIO可以赚钱,但也可以花钱,但自2021下半年以来,该公司的交付业绩一直不是很好。

2021 7月,NIO交付了8083辆汽车,长期以来作为“汽车制造新力量”的NIO被小鹏和Ideal超越;8月,蔚来交付了5880辆汽车,与上月相比下降了25.9%,并被Nezha超越;

10月交付量仅为3667辆,环比下降65.5%,创下15个月来最差交付数据。

2022年前两个月,NIO共交付15783辆汽车,同比增长23.3%;同期,理想交付20682辆,同比增长169%;小鹏汽车交付19147辆,同比增长132%;其中最让人意外的是内扎汽车,该公司共交付18126辆汽车,同比大幅增长332%。

无论是从总量还是增速来看,仅从2022年前两个月的业绩来看,蔚来作为“造车新势力”已经跌出了前三的位置。

但与哪吒汽车相比,NIO的优势在于其在美国股市上市以及即将在香港上市,这使得NIO在融资方面具有优势。然而,与小鹏和Ideal相比,这已成为NIO的劣势,因为NIO在香港筹集资金至少需要等待6个月,2022年的融资环境难以与前一年相比。在香港融资方面,小鹏和Ideal Biwei提前一步获得了市场资金。

持续亏损,NIO在2025年面临的挑战?

NIO交付量滞后已经是一个主要问题,但该公司似乎没有太多解决方案。

2022年1月,当被问及蔚来2022年的销售目标时,蔚来联合创始人秦立红表示,“零部件供应问题仍将是蔚来汽车交付的天花板。今年的交付目标不是我说的。供应链说了算,生产由它决定。”如果我们把公司的命运交给供应链,蔚来的未来会受到供应链的制约吗?

糟糕的销售业绩将不可避免地影响NIO的收入。根据最近网上流传的一份协议,NIO确实面临着巨大的收入压力。

2019年,NIO因无法获得融资而濒临破产,最终获得合肥市政府70亿元的投资,才逐渐走出困境。然而,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合肥市政府也对NIO提出了一些相对“严格”的要求。

根据对协议,NIO在2020年的收入预计将达到148亿元,并将推出三款车型。2024年,蔚来实现了1200亿元的营收,并推出了6至8款车型。2020年至2025年,累计总收入4200亿元,税收总额78亿元。它将在2025年之前在科创板上市。否则,战略投资者有权要求NIO以8.5%的年利率回购股票。

如果按照对协议的要求,NIO已经完成了2020年的任务,当年营收162亿元,并推出了ES8、ES6和EC6三款车型。但NIO面临的挑战是2024年和2025年。一方面,这是对收入的压力。1200亿元的营收需要比2020年增长六倍,四年内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另一方面,是科创板上市的难度。

目前看来,科创板对车企并不“友好”。此前,吉利、威马、Nezha、零跑等已终止科创板上市进程,车企在科创板接连遭遇障碍。有一种解释是,威马汽车在材料审查过程中被发现技术含量不足、研发投入比例低、持续亏损。

威马的问题也困扰着NIO。自成立以来,NIO一直没有盈利。2018年至2020年,NIO分别亏损233亿、114亿和56亿,亏损呈收窄趋势。但2021前三季度,NIO亏损84亿元,是2020年同期的两倍。自2018年以来,NIO累计亏损超过487亿美元。

到2025年,NIO将成为一家成立十年的公司,解决亏损问题可能是NIO当时面临的主要挑战。但目前,李斌可能更重要的是带领NIO重回造车新势力的前沿,并从市场上的其他竞争对手那里获得更多的融资。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公司研究室。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标签:蔚来小鹏理想汽车哪吒汽车合创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自动驾驶:完善法律体系,以政策创新助推自动驾驶规模化应用

每经记者李硕每经编辑裴健如随着智能网联汽车快速发展,高阶自动驾驶距离规模化落地应用越来越近。

1900/1/1 0:00:00
自动驾驶何时大规模商业化? 百度魏东:2028~2030年将现高潮

每经记者可杨每经编辑梁枭距离北京市向部分企业颁发国内首批自动驾驶车辆收费通知书已过3个月,自动驾驶商业化探索进程如何?3月8日,百度Apollo发布了旗下出行产品萝卜快跑的最新运营数据。

1900/1/1 0:00:00
车险送卡券承诺不兑现,消费者维权难!上海市消保委:应将明文规定落实到位

每经记者涂颖浩每经编辑廖丹消费者沈先生投诉称,自己购买车险时,销售人员承诺赠送2300元购物卡,自己不需要购物卡去协商,销售人员答应换成1900元现金,事后销售人员反悔。

1900/1/1 0:00:00
央视曝光:大众朗逸车机“减配” 车主集体投诉维权

在315来临之际,上汽大众旗下的销量支柱轿车“朗逸”,又因“车机减配、功能缺失”等问题,被消费者投诉以及媒体点名。

1900/1/1 0:00:00
看“电动车之王”的另一面,如何引领未来出行?

1989年,当清华大学实验室里传来“第一台电动自行车样机研制成功”的消息时,大多数人还没有想到电动自行车将会成为一个千亿市场。

1900/1/1 0:00:00
车辆“锁电”后续航大幅缩水 车主直呼投诉举证太难

每经记者黄辛旭每经编辑孙磊“销售一再向我强调,车辆充电上限设置到90比较安全,不然电池不安全。”王凌是某品牌新能源汽车的车主,令他苦恼的是他的电动车从未充满电过,续航也因此打了折扣。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