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看“电动车之王”的另一面,如何引领未来出行?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世纪

世纪

世纪

1989年,当清华大学实验室传出“第一辆电动自行车原型研制成功”的消息时,大多数人还没有想到电动自行车会成为一个价值数千亿美元的市场。几年后,清华大学的马桂龙教授和其他人开发了一种使用轮毂电机的电动自行车。这项技术不仅在中国具有独创性,而且促进了电动自行车的产业化。

如今,在两轮电动车行业三十多年的产业迭代浪潮中,这个被认为是朝阳产业的赛道正在经历新一轮的市场洗牌——从规模战、价格战到现在的技术战。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艰苦的战斗。提高底层技术的自给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的研发投入、产品应用,以及企业自身的决心。

但依靠技术来实现领导力并非不可能。正如马桂龙满怀信心地感叹“轮毂电机中国原创”一样,在政策与市场的博弈中,两轮电动车企业的技术演变成为最大的焦点。正如雅迪控股集团创始人董景贵所说:“技术和创新仍然是企业的持续动力来源(600405)

从自行车大国到两轮电动车大国,随着保有量的飙升,技术创新是中国两轮电动车企业除了规模优势之外的另一面。

世纪

世纪

事实上,与当前汽车电动化的咆哮浪潮相比,两轮车的电动化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就进入了市场化阶段。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随处可见的两轮电动车不仅发挥着交通工具的作用,也见证了中国两轮电动车企业的转型升级。

证券公司的研究人员大多将中国两轮电动汽车的发展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即1995-2004年市场培育的低速增长期;从2004年到2013年,在“禁止摩托车”的指导下,鲁莽行为的增长期;

自2013年以来,“新国标”实施以来,经历了一段存量置换和增量扩张的时期。

在市场培育阶段,由于两轮电动车是“中国第一”,没有成熟的参考计划,加上上上下游产业链没有形成集群,导致研发和制造成本较高,进一步推高了单价。对于当时对价格相当敏感的用户来说,两轮电动汽车的接受度不高,因此其销量仍处于较低水平。

缓慢的增长很快成为历史。随着无锡、浙江、天津三大产业集群的形成,再加上“减摩订单”的替代浪潮,两轮电动车迅速进入不计后果的增长期。到2014年,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超过1.93亿辆,表明两轮电动汽车的规模基本增加。

世纪

不幸的是,在快速增长的过程中,风上两轮电动汽车受到了严厉的批评。核心原因是,在频繁的价格战中,产品同质化严重,产业链上下游都陷入资源消耗,大大降低了两轮电动车的品牌力。

然而,渗透率和保有量的不断提高证实了两轮电动汽车的广阔前景。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电动两轮车的ASP持续上升,用户渴望更高端的产品来满足多样化的出行需求。正是因为对这一趋势的洞察,以雅迪为代表的两轮电动车企业开始向高端化转型。

从后来的结果来看,正是这一步奠定了雅迪这个“电动车之王”的地位。

如今,“新国标”实施后,行业低端产能将加速出清,市场份额将逐步向龙头企业集中。在“强者恒强”的趋势下,龙头企业将进一步掌握产品的定价权,强调“技术实力”的市场新秩序将逐步建立。

从仓促快速的增长到从数量向质量的转变,在某种程度上,这意味着两轮电动车再次处于转型的十字路口。

世纪

世纪

“规模优先”的旧秩序正在被打破,强调“技术实力”的新秩序正在建立。从两轮车行业龙头公司最近的行动来看,“技术”的战略地位正逐渐凸显。

以雅迪为例。自2015年确立“更高端”战略以来,雅迪多年来一直稳居销量第一。通过“冠能”、“VFLY”等系列产品以及高端品牌,雅迪凭借其技术实力继续抢占两轮电动汽车的增量市场。

把时间拨回2020年底。董景贵对该行业的未来做出了“三年过渡期”的预测:“明年的竞争将非常激烈,许多品牌都在拼死搏斗,龙头企业实现了高增长。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行业将逐渐进入成熟期,整个电动汽车产业链将实现高质量和高附加值

现实证实了他的判断。据方正证券(601901)介绍,对于长期缺乏优质供应的两轮电动车市场而言,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替代两轮车存量、实施“新国标”的逻辑下,电动两轮车行业将迎来新的机遇。

这意味着,随着雅迪围绕电动两轮车产业链上下游的创新和布局,在技术的“溢出效应”下,也将带动整个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

这一点可以从雅迪最近推出的产品——“冠能系列双保车型”中看出。“双重保修”不仅是字面上延长了保修期,而且重新定义和提高了整个电动汽车行业的质量标准。

世纪

还有雅迪的自信……

提高行业标准来自于核心硬件和产品质量的关键突破。

一是核心硬件层的创新。从两轮电动车行业的发展来看,真正驱动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是电池质量的提高,这阻碍了两轮电动车的续航能力。

由于成本优势,中国的电动两轮车长期以来一直以普通铅酸电池为主。它们的缺点在于体积大,环境性能差,循环寿命相对较低。因此,“寿命短、续航里程差、充电慢”一直制约着行业的整体发展。

经过多年的研发,雅迪自2014年发布第一代石墨烯电池以来,迎来了石墨烯铅酸电池的新时代。目前,雅迪的石墨烯电池已经迭代到第三代。与普通铅酸电池相比,石墨烯电池在相同体积下的容量显著增加。同时,由于对低温性能的考虑,即使在冬季低温环境下,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也有保障。

世纪

以搭载TTFAR石墨烯第三代电池的雅迪冠能第二代E8车型为例,该产品跨越了漠河等极寒地区,实现了行业里程突破。此外,在雅迪自主研发的两轮车系统的支持下,雅迪冠能第二代E8创造了“每次充电超过200公里”的续航里程记录,开启了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新革命。这一次,佳能系列升级为双保修,佳能第二代E8S的推出是在原佳能第二代E8的基础上升级的电动汽车,在质量和实力上都取得了突破。核心硬件的技术突破不仅丰富和创新了目前的两轮电动车产品矩阵,也惠及整个行业。

二是产品质量创新。除了上述核心技术突破带来的质量提升外,通过行业领先的雅迪Link QC质量管理平台,雅迪通过数字化集成能力实现了对整车流程的闭环控制。除了电机、电池等近40个零部件的保修翻倍外,在线平台还可以链接雅迪终端门店,大大提高用户满意度和美誉度。

换句话说,双重保修的根本支持是技术创新。得益于技术创新,雅迪最近被授予“CCTV科技生活领军品牌”称号,其品牌实力再次得到国家权威媒体CCTV的高度认可。2021年初,亚迪被中央电视台评选为“中央电视台国家工艺品牌——电动汽车行业领导者”,也是电动汽车行业唯一入选的品牌。

世纪0

不难看出,从强调规模的“旧秩序”中脱颖而出,以雅迪为代表的头部企业正在利用技术发起新一波变革。从技术研发、产品应用到终端服务,在全链条运营下,雅迪正引领两轮电动车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世纪1

世纪2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雅迪的“技术实践”回答了一个长期困扰人们的问题:

中国制造该何去何从

回顾中国制造业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实际上是企业不断创新的过程,挤压着“微笑曲线”价值链的上游。

这同样适用于两轮电动汽车行业。从“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到“中国制造“的技术优势,以雅迪为代表的实体企业依靠技术投入和产品创新,逐渐拉平“微笑曲线”。

除了扩大国内市场,两轮电动车也得到了全球的认可。2020年,《纽约时报》曾写道:“两轮电动汽车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闪光时刻,它们值得。一年后,《纽约泰晤士报》再次发表文章……

认为两轮电动汽车“更快、更远、不需要出汗”。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共享出行分会副会长翟光龙也指出,电动自行车由于其非接触性和开放空间的特点,已经成为许多人出行的首选。在英国、德国和美国等国家,电动自行车的销量在过去两年中呈爆炸式增长。

除了这些“闪光时刻”,中国企业正在从“制造业信心”转变为“技术信心”。

以雅迪为例。2020年,亚迪的研发投资同比增长56.7%,达到6亿元,研发投资收入份额达到3.1%。2021上半年,亚迪研发费用达到3.39亿元,同比增长63.2%,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世纪3

资料来源:亚迪2021中宝

除了真金白银研发的投入,雅迪是业内唯一拥有两个国家级企业实验室和六大技术研发中心的企业。其研发成果并不局限于整个汽车领域,而是实现了对动力、动力、大数据等两轮电动车产业链上下游的全面布局。

在技术突破下,对于中国两轮电动车企业来说,“雅迪”也迎来了新的历史使命。根据海外研究公司Navigant的数据,到2025年,全球电动汽车规模将达到662亿美元。小型电动交通工具和配件将占市场规模的近一半。

另一份研究报告《中国电动自行车的发展与展望》也指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电动自行车用户,这使中国在电动自行车建设标准、管理体系法律法规和城市规划建设标准的制定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因此,中国也将在未来引领世界电动自行车的发展浪潮。

“走出去”将是雅迪新的历史使命。但事实上,早在2007年,雅迪就计划扩大海外市场,并通过成立进出口公司和海外工厂踏上全球化之旅。

在15年的海外探索中,作为“中国智造”的代表,自“0”以来,雅迪的产品已销往全球88个国家。2020年底,雅迪宣布其全球销量突破1000万辆,成为电动两轮车行业第一家年销量超过1000万辆的企业,打破了行业最高销量纪录。

“全球销售第一”的背后是雅迪品牌产品力、渠道力、品牌力的提升,也是“中国智造”长期价值的体现。

回到当初清华大学实验室的故事,“星星之火”早已在全球多地绽放,呈现出燎原之势。对于雅迪和中国两轮电动车行业来说,这是一个更广阔的市场和新时代。正如董敬贵在多个不同场合强调的那样:

雅迪的新使命是打造新一代绿色科技出行生活方式,引领行业升级。

世纪4

世纪5

世纪6

世纪7

世纪8

世纪9

世纪0

世纪1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财经无忌。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标签:世纪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车险送卡券承诺不兑现,消费者维权难!上海市消保委:应将明文规定落实到位

每经记者涂颖浩每经编辑廖丹消费者沈先生投诉称,自己购买车险时,销售人员承诺赠送2300元购物卡,自己不需要购物卡去协商,销售人员答应换成1900元现金,事后销售人员反悔。

1900/1/1 0:00:00
蔚来香港上市不融资,李斌在着急什么?

Hi新朋友,记得点蓝字关注我们哟出品公司研究室新能源组文曲奇3月10日,继小鹏汽车、理想汽车之后,蔚来汽车也终于要在香港上市了。

1900/1/1 0:00:00
央视曝光:大众朗逸车机“减配” 车主集体投诉维权

在315来临之际,上汽大众旗下的销量支柱轿车“朗逸”,又因“车机减配、功能缺失”等问题,被消费者投诉以及媒体点名。

1900/1/1 0:00:00
车辆“锁电”后续航大幅缩水 车主直呼投诉举证太难

每经记者黄辛旭每经编辑孙磊“销售一再向我强调,车辆充电上限设置到90比较安全,不然电池不安全。”王凌是某品牌新能源汽车的车主,令他苦恼的是他的电动车从未充满电过,续航也因此打了折扣。

1900/1/1 0:00:00
Z世代新能源车消费趋势:青睐自主与新势力品牌

每经记者孙桐桐每经编辑孙磊伴随首批Z世代人群陆续步入职场,并开始拥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和自主的消费态度,中国年轻一代不仅已成为核心消费者,也是市场潮流的推动者。

1900/1/1 0:00:00
约100家日企参加鸿海的纯电动汽车项目 | 悦读全球

悦读全球约100家日企参加鸿海的纯电动汽车项目日本经济新闻14日报道,日前获悉,中国鸿海精密工业推进的纯电动汽车联合开发项目有约100家日本企业参与,相当于当初的5倍。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