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特斯拉取消超声波雷达 自动驾驶派系之争再起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11月6日,特斯拉最近宣布,从2022年10月初开始,所有为北美、欧洲和中东制造的Model 3和Model Y将不再配备超声波雷达,而是将完全依靠特斯拉视觉提供自动驾驶、FSD和主动安全功能。此外,2023年交付的X型和S型不再配备超声波雷达。这意味着特斯拉将采用纯视觉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只有摄像头。

特斯拉,Model X,Model S,Model 3,Model Y

特斯拉此举再次引发了业内关于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孰优孰劣的争论。那么事实是什么呢?在这里,我们先来看看自动驾驶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它是感知、决策和执行的结合。对周围环境的透彻感知是一切决策的基础,也是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保障。在了解了物体在周围环境中的位置、速度和方向、道路的性质、路缘石的位置、信号等后,自动驾驶系统将开始计划和控制:首先,其他移动物体在接下来的短时间内会做什么,然后根据总体计划计划他们将做什么,最后,告诉汽车该做什么。从这个逻辑来看,结合业界对视觉解决方案的描述,我们认为纯视觉更接近人类驾驶的逻辑。因此,问题来了,既然纯视觉更接近人类驾驶的逻辑,为什么还会有视觉和传感器的融合?尽管纯视觉解决方案的实现成本相对较低,更接近人类驾驶,并且通过高分辨率和高帧率成像技术获得的环境信息更加丰富,但环境信息的相机捕捉容易受到环境光的干扰,纯视觉解决方案更依赖于训练进行图像处理,不可避免地导致环境认知的“死角”。相比之下,融合是通过摄像头、毫米波雷达以及激光雷达等设备来实现的。激光雷达的加入可以获得更深层次的空间信息,更准确地感知物体的位置、距离和大小。此外,由于激光雷达是自发光的,不受环境光的影响。也就是说,融合解决方案克服了纯视觉的缺点。然而,从技术角度来看,集成解决方案也存在不足。马斯克曾解释说,纯视觉,尤其是在使用显式光子计算时,比雷达和视觉的结合要好得多,因为后者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当雷达和视觉感知不一致时,不清楚该相信哪一个。马斯克的解释并非毫无根据。以之前被用户诟病的“幽灵刹车”为例,前特斯拉人工智能项目负责人安德烈·卡帕西曾公开描述过一个典型的“幽灵制动”案例:当车辆即将进入桥梁时,毫米波雷达检测到前方静止的物体,并等待视觉系统告知,然后创建一个静止的目标并刹车。与此同时,旁边恰好有一辆缓慢行驶的汽车,所发生的事情是视觉系统报告了前一辆汽车的几帧减速。该系统会将视觉系统报告的“减速车辆”与雷达报告的“静止物体”联系起来,产生一个幽灵般的刹车。特斯拉自动驾驶的最终结论是,减速的视觉报告不可避免地是由毫米波雷达报告的静止物体引起的,毫米波雷达将立交桥和慢速行驶的汽车识别为同一物体,导致出现幽灵般的刹车。从上述制动现象和特斯拉的结论来看,似乎在桥下通过的场景中,毫米波雷达实际上拖累了视觉系统的判断。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特斯拉已经取消了超声波雷达,但它将推出一个视觉占用网络,该网络可以实现Autopilot高清空间定位、更大的距离可见性以及识别和区分物体的能力。然而,它目前仅在FSD测试版本中可用。此外,特斯拉还构建了纯视觉自动驾驶系统的多任务系统架构,具有多任务学习技术的最新实践和巨大潜力。与此同时,从特斯拉庞大的用户群中收集驾驶数据也有助于智能人工智能培训。由此可见,特斯拉在纯视觉方面的探索与创新……

解决方案从未停止。此外,马斯克并不一定像业界所建议的那样坚持纯视觉解决方案。例如,最近有报道称,特斯拉已经正式向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提交了毫米波雷达的相关材料,这意味着特斯拉可能正在设计毫米波雷达。根据特斯拉向当局提供的文件,这种高分辨率雷达将用于成像,并与摄像头一起用于自动驾驶检测方案。事实上,从市场和用户的角度来看,特斯拉的纯视觉及其相应的集成解决方案都经历了事故和规避的情况,这表明自动驾驶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仍有创新和提升的空间。

标签:特斯拉Model XModel SModel 3Model Y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轩辕智驾车载红外技术量产落地,车圈迎来“安全人摄”

现如今,众多车企纷纷踏上了车载红外的装车之路,包括广汽埃安、东风、长城、长安、一汽红旗等车企,以及百度Apollo、Waymo、滴滴等自动驾驶巨头都在推进红外传感器上车。

1900/1/1 0:00:00
还没买车的别着急 新能源免征购置税延续到明年年底 车企乐开花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对延续实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实施好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政策等作出具体部署。规定要求对购置日期在明年1月1日到12月31日内的新能源汽车,免征汽车购置税。

1900/1/1 0:00:00
车企撤资“明星公司”关停,无人驾驶未来前景堪忧?

编者的话:近期,美国资本市场纷纷看空无人驾驶。

1900/1/1 0:00:00
Q3国内汽车零部件厂商最高营收超400亿,营收净利负增长占56%

近期,我国多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陆续公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及前三季度财报。盖世汽车整理了其中25家主流企业上述报告期内业绩情况。

1900/1/1 0:00:00
最“懂车”的新势力先落寞了,下一个会是谁?

从拜腾到威马,新势力中,“懂车”的却最先走向落寞。自威马“暴雷”开始,新势力尤其是还未IPO的企业生存现状引发关注。有一种观点开始出现,新势力正在经历新一轮淘汰赛。

1900/1/1 0:00:00
中德关系改善 车规半导体龙头加大德国投资

11月6日消息,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已连续6年成为德国全球最大贸易伙伴。在德国企业高度重视中国市场的同时,中国企业也正持续加大在德国的投资。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