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2021是跨境汽车制造业的第一年,那么在2022年,战争已经开始,甚至很快进入了竞争的“下半年”。在汽车行业“新四化”浪潮下,汽车行业的传统格局被打破,汽车赛道不再是汽车公司的私域。跨界造车大军日益壮大,手机、互联网、科技和家电领域的巨头似乎已经做好了2022年造车的准备。除了计划在2024年推出量产车的小米,已经两次进入造车领域的百度,以及已经正式宣布“不造车”的华为,就连联想、海尔、美的、OPPO、创维也都进入了造车领域。2022年1月,美的集团(000333)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向全体员工发表了题为《海阔天空坚定成长》的主题演讲。他明确表示,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布局是美的未来非常重要的战略方向。同年8月,根据第一财经的一份报告,海尔计划制造汽车并进入汽车行业,推出自己品牌的汽车产品。当月,在联想集团2022/23财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中,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表示,联想集团没有造车计划,这是非常确定的,在可预见的未来也不会发生。当然,未来不会缺少汽车,所以我们会仔细研究汽车的新计算需求,以及如何适应它们。“8月30日,OPPO在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OPPO Carlink车机集成解决方案。车企对车机系统仍有自主权和控制权,无需更换即可获得手机功能和应用生态。另一方面,手机可以通过组件、卡等形式实现服务推送。9月5日,创维第二款机型创维HT-i正式上市。新车定位为入门级中型SUV,搭载比亚迪(002594)DM-i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在家电、互联网和科技领域,存在增长饱和或放缓的问题。与此同时,当整个市场需求缺乏新的发动机点时,转型升级对企业来说变得非常紧迫。”艾媒咨询首席分析师张毅告诉《时代周刊》。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为何跨界?目前,各行业巨头在原有赛道上的优势正在逐渐减弱,这可能是试图跨界的直接原因。例如,以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电子产品已经从增量市场转变为存量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张毅向《时代周刊》记者分析称,“手机的技术迭代并不是特别明显,利润有所下降。”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第三季度,各家手机制造商的出货量与去年相比大幅下降。2022年10月,Canalys发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手机市场出货量分析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为7000万部,同比下降11%。不仅是手机制造商,家电公司也处境艰难。2022年11月,国家家电产业信息中心发布的《2022年中国家电产业第三季度报告》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家电累计销售额1615.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2%。其中,大家电整体规模983.8亿元,同比下降2.2%,厨卫电器下降9.6%,家电规模下降3.4%。在此背景下,以手机厂商为首的跨界巨头首先需要更大的市场,才能找到第二条增长曲线。汽车行业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有机会对传统汽车行业进行洗牌,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这是大家进入的主要动力,”张毅表示。根据IDC发布的《2022-2026中国新能源(600617)汽车市场趋势预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15.98……
到2026年,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将超过50%,在整个汽车市场的保有量比例将超过10%。资深工业经济观察人士梁振鹏也对《时代周刊》记者表示,上述行业的公司正在跨界进入汽车行业,主要是为了寻求多元化发展。近两年来,家电、手机等市场的产能不增反减,市场容量正在萎缩。市场已经高度饱和,但新能源汽车的整体市场容量仍在快速增长。因此,这些公司进入了市场容量增长相对较快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当然,政策支持也是跨境巨头坚信新能源汽车领域存在巨大市场空间和增长潜力的原因。信息通信专家陈志刚告诉《时代周刊》记者,大家都期待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并希望分一杯羹。从目前各机构的预测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正处于产业增长期,尤其是在《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中,将汽车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内容,提出释放出行消费潜力。《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提到,推进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加强停车场、充电站、交换站、加氢站等配套设施建设。这将使整个汽车行业受益,并成为跨境汽车制造的基础,“陈志刚告诉《时代周刊》,这些跨界造车公司在新能源汽车的整个供应链中,如技术、产品或生态,都有自己的优势。通过“横向一体化”的竞争战略寻求新的市场机会,实现多元化布局,是跨界企业背后的发展战略逻辑。
图片来源:尽管巨头们跨界造车的原因相似,但他们的造车方式并不相同。事实上,当我们审视小米、富士康、联想和海尔等公司时,所谓的汽车制造主要是基于它们在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现有优势。陈志刚表示,小米基本上是在对标苹果,想要制造全自动驾驶汽车。自2021 3月20日小米智能汽车业务正式成立以来,小米在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链上投资了多家公司,涉及自主驾驶解决方案、汽车芯片和动力电池技术的研发,涵盖智能汽车的各个方面。2022年8月,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在年度演讲中表示,小米的自动驾驶需要采用全栈自研算法,全面发展自动驾驶技术。目前,已经组建了一支500人的团队,初步投入研发费用33亿元。目标是到2024年进入自动驾驶行业的第一阵营。也许是因为造车项目仍存在不确定性,雷军在年度演讲中也表示,汽车非常复杂,决不能操之过急。他还希望每个人都能给予一些耐心和鼓励,他不准备在未来两年内介绍任何新的发展。另一家想要跨界生产整车的公司是富士康,该公司被外界贴上了“苹果代工”的标签。陈志刚认为,富士康也延续了做苹果代工的逻辑,依托其在电子制造领域的制造优势生产整车。在短短一年内,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集团向公众发布了五款车型,包括跨界SUV Model B和皮卡电动汽车Model V、Model C原型车、Model E轿车和Model T电动巴士。它还对特斯拉“喊话”,希望成为其代工工厂。值得注意的是,鸿海集团发布的五款车型均未披露车型尺寸、配置等详细参数。TMT行业分析师傅亮告诉《时代周刊》,富士康的目标……
向外界展示其生产特斯拉电动汽车的能力,包括大规模和高质量的生产能力。事实上,除了制造整车,成为汽车公司的解决方案或零部件供应商是跨境造车的另一条出路。家电公司海尔宣布生产汽车,实际上是作为汽车解决方案供应商进入汽车行业,以连接交通和家居场景,并利用其在家居产品方面的技术和生态优势,”陈志刚表示。2022年12月,根据天眼茶信息,青岛卡泰奇汽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最近成立,注册资本为1.5亿元人民币。股权渗透率图显示,该公司间接为海曹斯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全资所有。对此,海尔集团表示,依托其花王工业互联网平台,海尔目前正在与相关汽车企业共建汽车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子平台,旨在赋能汽车产业链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作为解决方案提供商进入汽车行业的还有科技巨头联想。陈志刚指出,联想还以汽车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身份进入,通过所谓的“汽车计算”技术提供部分产品。2022年7月20日,联想招聘公众号发布招聘信息,并正式宣布联想研究院将招聘各类智能汽车相关人才。此次招聘包括自动驾驶工程总监、车辆信息和娱乐系统总监以及高级硬件/软件经理等职位。2022年11月,联想在第八届联想创新技术大会上宣布,在产品规划方面,联想计划为客户打造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和智能显示产品。联想将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为客户提供不同算力的计算平台,在这些计算平台上提供操作系统软件、中间件和丰富的应用开发环境。不难看出,从人才储备到产品规划,联想已经进入了汽车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角色。
图片来源:图虫的创作之路很艰难。然而,并不是所有已经进入市场的跨界造车企业都能成功转型,无论是打造整车还是打造解决方案。在梁振鹏看来,跨界造车企业的优势无非是在互联网营销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品牌优势。他们可以将汽车与以前的电子产品连接起来,而缺点是缺乏汽车产业链的基础。此前,贾跃亭的乐视汽车投资了数百亿,但被拖垮了,整个公司破产了,这是一个教训, ”梁振鹏表示。梁振鹏进一步指出,家电、手机和互联网技术公司制造汽车的风险很高,因为开发新能源汽车的最低启动资金为数百亿元,这可能会拖累许多公司。有许多跨境汽车制造公司,但目前它们还不被认为是成功的幸福。“陈志刚还认为,能够真正进入整个汽车制造业的跨境汽车制造公司并不多,他们对汽车产业链的控制能力是一个普遍的劣势,尤其是巨大的成本投资。跨境转型需要公司将汽车制造纳入其核心战略,这不是对于多元化公司来说,这是一个容易的决策。例如,华为,尽管已经很强大,但目前主要定位于解决方案提供商,而不是整车制造商。在多位行业专家看来,在不建汽车工厂的情况下,与具有整车制造能力的企业合作推出汽车的风险相对较小。那么,在巨大的风险下,哪些跨界汽车制造商能够成功转型呢?张毅表示,如果跨界汽车制造商想要实现他们的目标,最好的方法可能仍然是提供好的零部件或关键技术,毕竟并不是所有品牌都适合生产整车。目前,汽车赛道的竞争非常激烈,传统……
拥有百年历史的uel汽车公司,如大众和丰田,以及汽车制造业的新势力,如特斯拉和NIO。这些汽车公司已经抢占了先发优势。”“从汽车制造的时机来看,这些跨国公司来得有点晚, ”张毅补充道。根据TrendForce吉邦咨询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2022年第三季度,特斯拉、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和大众汽车在全球纯电动汽车销量排名前四,占据了近40%的市场份额。也就是说,未来留给跨界车企的市场空间已经非常有限。超过80%一些跨境汽车制造公司可能会倒闭,而大多数生产新能源汽车的公司目前都在亏损。许多公司没有那么多钱可烧,”梁振鹏说。陈志刚判断,跨境造车企业进入市场可能会带动新一轮对新能源汽车的投资,并带动汽车相关产业的发展,如自动驾驶技术、芯片、智能汽车配件等。尤其是在某些跨界汽车制造商所属的领域,可能会有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提供商,类似于燃油车时代的博世公司。在汽油车时代,博世凭借汽车动力总成、底盘等核心技术在产业链上拥有强大的话语权,这与华为为汽车行业赋能的做法类似。近年来,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核心技术已应用于越来越多的车型。例如,由华为和赛力斯联合开发的赛力斯华为智选SF5配备了华为DriveONE三合一电动驱动系统。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采用了基于华为鸿蒙系统的智能座舱,还采用了华为提供的整套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在整个汽车市场上,有可能在三年内形成五到八支在汽车制造业占据主导地位的新力量,并使其稳定下来,”陈志刚说。
图片来源:图像昆虫创意
中国网汽车12月13日讯记者日前从上汽大通获悉,上汽大通对旗下MAXUSV90部分车型进行了调价,涨价幅度为2000元,具体包括20T手动智达营运版后驱加长轴超高顶后双胎车型从涨价前24
1900/1/1 0:00:00在利好政策持续加码、汽车消费不断升级、家庭自驾短途周边游火热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国内MPV市场需求也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将目光瞄准这一细分市场,
1900/1/1 0:00:00广汽丰田11月销售新车852万辆,111月累计销量达到9308万辆,同比增长276。以此趋势,广汽丰田2022年撞线百万辆势在必得,或将由此成为“四小花旦”中率先达成这一目标的企业。
1900/1/1 0:00:00经济观察网记者周菊12月15日,一汽奔腾发布了全新产品标识。该标识轮廓由两条90度曲线交叉而成,形状类似取景框的形状。
1900/1/1 0:00:00“中间一英里一直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难题。
1900/1/1 0:00:0011月国内的疫情管控还比较严格,且呈现出了全国各地散发的情况,尤其是不少汽车消费大省,都受到了疫情管控的冲击,整体车市走势也是一反常态,转入了下滑通道。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