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识特斯拉吗?这家生产电动汽车的美国公司正试图动摇世界上对电动汽车行业的传统认识。5月9日,特斯拉汽车发布了2013财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报告,该报告远超市场预期,首次实现季度盈利。特斯拉股价飙升的同时,也点燃了A股相关概念股的热情。
据《21世纪经济导报》5月10日报道,新能源汽车板块逆市爆发,上证综指下跌0.59%,板块上涨约2.7%。其中比亚迪(002594.SZ)涨停力度较大,均胜电子(600699.SH)在电源管理系统有技术储备,连续第三天有每日限额。
特斯拉是一款高端电动汽车,这与国内的电动汽车生产状况截然不同。然而,特斯拉的大销量和亏损确实让我们行业的人们看到了难得的成功经验和希望。从长远来看,我相信国内电动汽车产业链公司可以从中受益。5月9日,一家电动汽车制造商告诉笔者。
特斯拉的替代突破
“没想到一家电动汽车公司这么快就能盈利,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前述人士表示。
5月9日,特斯拉汽车公司发布了2013财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报告。财报显示,特斯拉汽车第一季度的营业收入为5.62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92亿美元。其净利润为1120万美元,明显好于去年同期900万美元的净亏损。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特斯拉首次实现季度盈利。前述财报发布后,特斯拉汽车的股价飙升了19%。
特斯拉的表现甚至被赋予了一种神奇的色彩,就像iPhone刚问世时一样。申银万国分析师周旭辉表示,特斯拉的火爆和扭亏为电动汽车行业带来了一线曙光,或将引领电动汽车革命,有望像iPhone一样加速智能手机的推广。
特斯拉目前取得成功的核心原因在于该公司使用先进的电池管理技术,将其续航能力提高到用户可以接受的水平。特斯拉采用了一种全新的电池技术路线。电池模块由7000多个18650电池组成,总容量为85千瓦。与其他电动汽车相比,它的电池成本更低,容量更大,巡航里程增加到480公里。
过去,电动汽车深陷于电池技术的研发,特斯拉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即在现有电池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改进电池管理系统来提高电动汽车的性能。周旭辉说。
这意味着,在现有锂电池的技术边界条件下,商用电动汽车仍然可以制造。
中信证券在5月9日的研报中指出,特斯拉的成功缓解了市场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瓶颈的担忧,有望加速电动汽车的商业化,产业链相关企业可从中受益。
国内企业的机会是未知的。
尽管A股市场超乎寻常的想象力让新能源汽车概念股颇为火爆,但不得不承认,在特斯拉的业绩盛宴中,没有一家国内企业能够真正分享特斯拉从三洋18650电池中购买的锂电池,其上游供应商基本上都是日本公司。除锂电池外,电池盒、变速箱、发动机等其他核心技术均由特斯拉总部研发。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状况令人担忧。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仅售出12791辆新能源汽车,其中纯电动汽车11375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1416辆。
国内生产电动汽车的上市公司包括上汽集团(600104.SH)和比亚迪。前者的产品线日益丰富,其4月发布的新能源战略发展技术路线显示,该公司将专注于加速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的工业化,瞄准汽车驱动的电动化趋势。后者主要是纯电动汽车,它们是电动汽车……
通过电动巴士K9和出租车E6在公共交通领域进行验证。
“我们一直在关注特斯拉,但没有直接联系他们。”5月9日,比亚迪相关人士告诉笔者。
根据笔者从比亚迪获得的信息,其新研发的DM双模电动车“秦”预计将于今年7月上市。在混合动力模式下,该车最高时速可达185Km/h,百公里综合油耗为2L。它可以在纯电动状态下继续行驶50公里,耗电后将由1.5TID动力总成驱动。
在这个水平上,国内制造商与特斯拉生产的电动汽车确实存在很大差距。这就是现实。电动汽车生产行业人士表示。
与电池管理系统相对应的是国内公司均胜电子特斯拉汽车的核心技术被市场挖掘。5月7日至5月9日,均胜电子连续三个交易日出现涨停。
“最近几天公司股价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不方便接受采访。公司的详细情况请参阅公告。5月9日,均胜电子证券部人士告诉笔者。
均胜电子的资产现在包括其子公司宁波均胜、长春均胜、华德塑料、华德本源和德国普瑞,其中德国普瑞在电源管理系统方面有技术储备。目前,两辆宝马混合动力车的电池监测传感器和电源管理系统由普瑞提供。
均胜电子2012年收购普瑞的布局现在看来是前瞻性的。一位熟悉均胜电子的人士告诉笔者。
更多的国内新能源产业链企业仍需等待。周旭辉分析,在日本和韩国企业抢占电动汽车高端市场的同时,电动汽车和消费电子的低端市场将转移到中国,A股材料企业也将间接受益。由于特斯拉的最终目标是普及廉价电动汽车,因此未来采用低成本的中国制造也就不远了。其中,首先受益的是成熟的锂电池材料。你认识特斯拉吗?这家生产电动汽车的美国公司正试图动摇世界上对电动汽车行业的传统认识。5月9日,特斯拉汽车发布了2013财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报告,该报告远超市场预期,首次实现季度盈利。特斯拉股价飙升的同时,也点燃了A股相关概念股的热情。
据《21世纪经济导报》5月10日报道,新能源汽车板块逆市爆发,上证综指下跌0.59%,板块上涨约2.7%。其中比亚迪(002594.SZ)涨停力度较大,均胜电子(600699.SH)在电源管理系统有技术储备,连续第三天有每日限额。
特斯拉是一款高端电动汽车,这与国内的电动汽车生产状况截然不同。然而,特斯拉的大销量和亏损确实让我们行业的人们看到了难得的成功经验和希望。从长远来看,我相信国内电动汽车产业链公司可以从中受益。5月9日,一家电动汽车制造商告诉笔者。
特斯拉的替代突破
“没想到一家电动汽车公司这么快就能盈利,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前述人士表示。
5月9日,特斯拉汽车公司发布了2013财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报告。财报显示,特斯拉汽车第一季度的营业收入为5.62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92亿美元。其净利润为1120万美元,明显好于去年同期900万美元的净亏损。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特斯拉首次实现季度盈利。前述财报发布后,特斯拉汽车的股价飙升了19%。
特斯拉的表现甚至被赋予了一种神奇的色彩,就像iPhone刚问世时一样。申银万国分析师周旭辉表示,特斯拉的火爆和扭亏为电动汽车行业带来了一线曙光,或将引领电动汽车革命,有望像iPhone一样加速智能手机的推广。
特斯拉目前成功的核心原因……
es采用先进的电池管理技术,将其续航能力提高到用户可以接受的水平。特斯拉采用了一种全新的电池技术路线。电池模块由7000多个18650电池组成,总容量为85千瓦。与其他电动汽车相比,它的电池成本更低,容量更大,巡航里程增加到480公里。
过去,电动汽车深陷于电池技术的研发,特斯拉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即在现有电池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改进电池管理系统来提高电动汽车的性能。周旭辉说。
这意味着,在现有锂电池的技术边界条件下,商用电动汽车仍然可以制造。
中信证券在5月9日的研报中指出,特斯拉的成功缓解了市场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瓶颈的担忧,有望加速电动汽车的商业化,产业链相关企业可从中受益。
国内企业的机会是未知的。
尽管A股市场超乎寻常的想象力让新能源汽车概念股颇为火爆,但不得不承认,在特斯拉的业绩盛宴中,没有一家国内企业能够真正分享特斯拉从三洋18650电池中购买的锂电池,其上游供应商基本上都是日本公司。除锂电池外,电池盒、变速箱、发动机等其他核心技术均由特斯拉总部研发。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状况令人担忧。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仅售出12791辆新能源汽车,其中纯电动汽车11375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1416辆。
国内生产电动汽车的上市公司包括上汽集团(600104.SH)和比亚迪。前者的产品线日益丰富,其4月发布的新能源战略发展技术路线显示,该公司将专注于加速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的工业化,瞄准汽车驱动的电动化趋势。后者主要是纯电动汽车,通过电动巴士K9和出租车E6在公共交通领域实现电气化。
“我们一直在关注特斯拉,但没有直接联系他们。”5月9日,比亚迪相关人士告诉笔者。
根据笔者从比亚迪获得的信息,其新研发的DM双模电动车“秦”预计将于今年7月上市。在混合动力模式下,该车最高时速可达185Km/h,百公里综合油耗为2L。它可以在纯电动状态下继续行驶50公里,耗电后将由1.5TID动力总成驱动。
在这个水平上,国内制造商与特斯拉生产的电动汽车确实存在很大差距。这就是现实。电动汽车生产行业人士表示。
与电池管理系统相对应的是国内公司均胜电子特斯拉汽车的核心技术被市场挖掘。5月7日至5月9日,均胜电子连续三个交易日出现涨停。
“最近几天公司股价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不方便接受采访。公司的详细情况请参阅公告。5月9日,均胜电子证券部人士告诉笔者。
均胜电子的资产现在包括其子公司宁波均胜、长春均胜、华德塑料、华德本源和德国普瑞,其中德国普瑞在电源管理系统方面有技术储备。目前,两辆宝马混合动力车的电池监测传感器和电源管理系统由普瑞提供。
均胜电子2012年收购普瑞的布局现在看来是前瞻性的。一位熟悉均胜电子的人士告诉笔者。
更多的国内新能源产业链企业仍需等待。周旭辉分析,在日本和韩国企业抢占电动汽车高端市场的同时,电动汽车和消费电子的低端市场将转移到中国,A股材料企业也将间接受益。由于特斯拉的最终目标是普及廉价电动汽车,因此未来采用低成本的中国制造也就不远了。其中,首先受益的是成熟的锂电池材料。
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这个看似与汽车行业毫不相关的会议却默默引来了一些汽车行业的弄潮儿。
1900/1/1 0:00:00巴菲特的几句话,让比亚迪近日风光无限。公司A股股票5连涨,短短几天内王传福身家剧增29亿。比亚迪股价迭创新高,昨日微涨后收于2967元股。
1900/1/1 0:00:00日本的汽车涡轮增压器增压器厂商将在中国扩大产能。三菱重工计划到2016年度将产量增加至2012年度的7倍,达到200万台,而IHI也将以年均15至20的速度扩大产能。
1900/1/1 0:00:00美国媒体Edmunds报道称,大众汽车集团正在为高尔夫高性能掀背版研发碳纤维车顶。这一新特性不仅能帮助车体减重,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燃油经济性。
1900/1/1 0:00:00第一电动网(作者王慰祖)锂电池题材股票近日大幅上扬,但锂电行业的观察者乃至企业家们不似股民乐观。他们认为,新能源汽车能否带火锂电市场还需观察。
1900/1/1 0:00:00在充电电池相关企业聚集的日本大阪,近年来不断研发小型电动车EV以及相关产品。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