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一直在谈论北京电动购车者无需摇号、上海电动购车者不需出价的好消息,于是一盆冷水泼了过来。日前,北京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纯电动汽车将于今年下半年上市,市民购车必须摇号。
相应的政策是,《北京市电动汽车管理办法》草案已于去年公布,私人购买电动汽车将不参与摇号,但号牌限制仍将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今年3月,北京市新能源汽车推广中心负责人表示,购买纯电动汽车虽然不需要参加摇号,但必须具备在北京购车的资格。
据估计,读者和朋友们都很困惑。谁负责这些部门?我们是否鼓励和支持电动汽车的发展?还是为了防止过多的电动汽车影响城市的交通?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能否保持一致,反映出一种声音和发展思路?
事实上,关于北京电动车是否参与摇号,多部门负责人众说纷纭,这并不是新能源汽车发展这么多年的案例。例如,一方面,他们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并设定了巨大的目标,另一方面,能源结构和基础设施并不完善。这些悖论令人费解。
我们总是谈论电动汽车的发展。在此之前,包括政府在内的许多业内人士都提出“弯道超车”,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这些年过去了。事实上,“弯道超车”确实已经过去了,但根本没有阴影。不仅没能赶上走在新能源汽车前列的日系车,起步较晚的北美车和欧洲车也纷纷问世。我们仍在谈论思想和概念。是什么限制了这一发展?
日前,中国电动汽车的发起人、著名汽车技术专家、科技部部长万钢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的电动汽车发展没有受到海外的阻碍”。听到这句话,我的第一印象是想到了前面提到的“弯道超车”。这些年过去了,许多人忘记了我们的起步实际上比许多国家早。
在推进之前,北京新能源汽车推广中心副主任陈桂儒在今年新能源汽车政策领导两会期间接受采访时谈到了将在北京发布的新能源政策,并谈到了将充电桩交给4S店作为售后服务。
笔者一直主张建设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但充电站等最基础的新能源发展基础设施却一直失效。这是如何让人们理解的?从上述采访中可以理解为,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没有信心。怎么说呢?你可以看看北京和上海,数一下你能收多少钱。如果不能充电,就意味着中国根本不准备发展这种新能源系统。这相当于让两个人生孩子,然后不给其他人一起生活的机会。这怎么可能?
事实上,令人困惑的是,在中国汽车发展的过程中,政府总是提出高调的新能源目标,比如2015年50万辆,2020年500万辆。这个数字很大,但目前你还没有给人们一个方便的充电环境。这是否意味着你希望每个人都能在一夜之间完成从买车到建造发电站的过程?
笔者认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应该坚持一个基本思路,一以贯之,但一方面浪费了国家大量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另一方面也没有取得相应的成效。
1.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政策不稳定,会造成很大的浪费。
近年来,它被提及的次数较少。在过去的几年里,国家高新技术计划项目在许多技术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包括燃料电池技术和替代燃料技术……
ter,由于一些未知的原因,国家资助和主要开发的技术逐渐偏离了这两个方向。最近,替代燃料再次出现,预计将再次成为研究热点。
这样做的缺点是什么?一方面,短期研究会导致大量重复开发和研究,不利于集中有限的资金进行主体开发。另一方面,也会有投机者。如果研究成为时尚,许多人不会把研究结果作为最终目标,而是紧跟潮流并获得相应的好处。许多专家,如施一公先生,也谈到了这个问题,但没有详细说明。
纯新能源公交车也是如此。早些时候,我们谈到了对混合动力公交车的补贴。从去年8月到今年3月底,效果确实很明显。然而,从4月份开始,新能源公交车的整个政策暂停,这当然包括补贴预期不足的因素。然而,从去年8月到今年4月,这项政策一直只有8个月。从事新能源公交车的汽车公司如何适应这种突然的制动?如何抵消之前投资的成本?
2.不一致的新能源支持政策将带来巨大的内部干扰。
从最近来自政府和车企的媒体报道可以看出,他们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非常有信心。无论是比亚迪老板的“几分钟内造特斯拉”,还是万钢部长的“海外挡不住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这种信心当然很重要,但与此同时,这两种至关重要的声音都反映出“市场尚未到来”。它什么时候到达?限制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制约因素是什么?是技术、理念还是比较?
这些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给我的印象是,有些零部件非常想发展,而另一些零部件并没有表现出过度的热情。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反复不稳定带来了破坏和浪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缺乏统一性给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了瓶颈,直接限制了行业的发展。
汽车行业被称为“工业之花”,其复杂性超过了大多数行业。发展水平直接由产业基础决定,而新能源汽车所涉及的行业远比传统汽车复杂,这与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直接相关,包括能源、机电产品、储能系统等。对于能源,作者多年前提出,如果没有更清洁、更高效的能源结构,电动汽车的发展就无法解决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因为如果你使用核能、水电、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天然电动汽车的整体能源转换将带来比传统汽车更清洁的排放,但如果以煤电为主要能源,中国煤电的排放实际上甚至比汽车的排放还要糟糕。
因此,作者提到了产业的协调发展。对于电动汽车的发展,必须有一个新的想法。事实上,清洁电力、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等许多方面都不可或缺。当中国在2015年制定50万辆汽车,在2020年制定500万辆汽车时,是否考虑到了电能结构、机电和储能方面的工作?如果连充电设备的基础设施水平都不能提高,那么上述估计也不完美。在这个时候进行开发时,它会有什么样的开发速度?
3.地方“割据”是阻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另一个障碍。
新能源汽车政策以地方支持本地化和歧视外国家庭的形式存在,这阻碍了中国电动汽车的宏伟目标。什么是地区补贴歧视?除了中央补贴,试点城市近年来也出台了补贴规则。例如,深圳将在国家政府补贴的基础上,对双模电动车额外补贴3万元,对纯电动汽车额外补贴6万元;上海规定,纯电动乘用车补贴4万元/辆,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补贴3万元/车;
北京的补贴方案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最高补贴5万元,纯电动汽车最高补贴6万元。这一点非常重要。例如,上海去年的新能源补贴金额已经很高了。因为上海当地经济好,地方税收高,所以换到甘肃和宁夏只是一件无奈的事情。在解释政策公告时,上海并没有刻意淘汰外国车企,而是增加了与外国车企相关的产品测试和认证,这等于给外国车企设置了一道屏障。
这种地区差异的结果是什么?例如,今天,我看到一批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在上海国际汽车城上市进行示范运营。此外,在长春,满大街行驶的新能源公交车都是一汽公交车。在郑州,大街上行驶的新能源公交车基本上属于宇通客车。这意味着所有地方都在当地发展。根据目前的制度,他们能出国吗?
作者一直主张的是全面补贴。你怎么说的?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没有划分份额的情况下,这绝对不是传统汽车的竞争状态。目前的情况是,所有车企都应该充分了解自己未来的心理,为在未来花费大量资金做好准备。什么应该是最好的结构?空谈令人难以信服。让我们看看周围的汽车公司。A123因资金链不足被万向收购。当然,这是我们所知道的。有多少核心部件供应商没有被媒体报道?不仅是核心零部件企业,还有整车企业。自去年以来,福特汽车公司和丰田汽车公司声称以技术交流的形式进行合作,用福特的传统发动机技术换取丰田的新能源汽车技术,类似的新能源联合研发在各大车企中屡见不鲜。这说明大家都意识到,新能源汽车还没有成为大家的主食,可能只是麦田里存在的麦苗。这个时候,不是看谁收获更多,而是一起给这片麦田浇水生长,然后我们才能有饭吃。政策层面的工作不应该像给一两块麦田施肥那么简单,而是要促进整体实现丰收。
第一电气网(www.d1ev.com)声明:以上消息转载自合作媒体,转载此消息是为了传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此消息代表第一电气网的立场或同意其观点、立场或描述。业内一直在谈论北京电动购车者无需摇号、上海电动购车者不需出价的好消息,于是一盆冷水泼了过来。日前,北京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纯电动汽车将于今年下半年上市,市民购车必须摇号。
相应的政策是,《北京市电动汽车管理办法》草案已于去年公布,私人购买电动汽车将不参与摇号,但号牌限制仍将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今年3月,北京市新能源汽车推广中心负责人表示,购买纯电动汽车虽然不需要参加摇号,但必须具备在北京购车的资格。
据估计,读者和朋友们都很困惑。谁负责这些部门?我们是否鼓励和支持电动汽车的发展?还是为了防止过多的电动汽车影响城市的交通?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能否保持一致,反映出一种声音和发展思路?
事实上,关于北京电动车是否参与摇号,多部门负责人众说纷纭,这并不是新能源汽车发展这么多年的案例。例如,一方面,他们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并设定了巨大的目标,另一方面,能源结构和基础设施并不完善。这些悖论令人费解。
我们总是谈论电动汽车的发展。在此之前,包括政府在内的许多业内人士都提出“弯道超车”,大力……
开发新能源汽车。这些年过去了。事实上,“弯道超车”确实已经过去了,但根本没有阴影。不仅没能赶上走在新能源汽车前列的日系车,起步较晚的北美车和欧洲车也纷纷问世。我们仍在谈论思想和概念。是什么限制了这一发展?
日前,中国电动汽车的发起人、著名汽车技术专家、科技部部长万钢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的电动汽车发展没有受到海外的阻碍”。听到这句话,我的第一印象是想到了前面提到的“弯道超车”。这些年过去了,许多人忘记了我们的起步实际上比许多国家早。
在推进之前,北京新能源汽车推广中心副主任陈桂儒在今年新能源汽车政策领导两会期间接受采访时谈到了将在北京发布的新能源政策,并谈到了将充电桩交给4S店作为售后服务。
笔者一直主张建设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但充电站等最基础的新能源发展基础设施却一直失效。这是如何让人们理解的?从上述采访中可以理解为,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没有信心。怎么说呢?你可以看看北京和上海,数一下你能收多少钱。如果不能充电,就意味着中国根本不准备发展这种新能源系统。这相当于让两个人生孩子,然后不给其他人一起生活的机会。这怎么可能?
事实上,令人困惑的是,在中国汽车发展的过程中,政府总是提出高调的新能源目标,比如2015年50万辆,2020年500万辆。这个数字很大,但目前你还没有给人们一个方便的充电环境。这是否意味着你希望每个人都能在一夜之间完成从买车到建造发电站的过程?
笔者认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应该坚持一个基本思路,一以贯之,但一方面浪费了国家大量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另一方面也没有取得相应的成效。
1.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政策不稳定,会造成很大的浪费。
近年来,它被提及的次数较少。在过去的几年里,国家高新技术计划项目在许多技术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包括燃料电池技术和替代燃料技术。后来,由于一些未知的原因,国家资助和主要开发的技术逐渐偏离了这两个方向。最近,替代燃料再次出现,预计将再次成为研究热点。
这样做的缺点是什么?一方面,短期研究会导致大量重复开发和研究,不利于集中有限的资金进行主体开发。另一方面,也会有投机者。如果研究成为时尚,许多人不会把研究结果作为最终目标,而是紧跟潮流并获得相应的好处。许多专家,如施一公先生,也谈到了这个问题,但没有详细说明。
纯新能源公交车也是如此。早些时候,我们谈到了对混合动力公交车的补贴。从去年8月到今年3月底,效果确实很明显。然而,从4月份开始,新能源公交车的整个政策暂停,这当然包括补贴预期不足的因素。然而,从去年8月到今年4月,这项政策一直只有8个月。从事新能源公交车的汽车公司如何适应这种突然的制动?如何抵消之前投资的成本?
2.不一致的新能源支持政策将带来巨大的内部干扰。
从最近来自政府和车企的媒体报道可以看出,他们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非常有信心。无论是比亚迪老板的“几分钟内造特斯拉”,还是万钢部长的“海外挡不住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这种信心当然很重要,但与此同时,这两种至关重要的声音都反映出“市场尚未到来”。它什么时候到达?限制因素是什么……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技术、理念还是比较?
这些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给我的印象是,有些零部件非常想发展,而另一些零部件并没有表现出过度的热情。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反复不稳定带来了破坏和浪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缺乏统一性给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了瓶颈,直接限制了行业的发展。
汽车行业被称为“工业之花”,其复杂性超过了大多数行业。发展水平直接由产业基础决定,而新能源汽车所涉及的行业远比传统汽车复杂,这与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直接相关,包括能源、机电产品、储能系统等。对于能源,作者多年前提出,如果没有更清洁、更高效的能源结构,电动汽车的发展就无法解决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因为如果你使用核能、水电、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天然电动汽车的整体能源转换将带来比传统汽车更清洁的排放,但如果以煤电为主要能源,中国煤电的排放实际上甚至比汽车的排放还要糟糕。
因此,作者提到了产业的协调发展。对于电动汽车的发展,必须有一个新的想法。事实上,清洁电力、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等许多方面都不可或缺。当中国在2015年制定50万辆汽车,在2020年制定500万辆汽车时,是否考虑到了电能结构、机电和储能方面的工作?如果连充电设备的基础设施水平都不能提高,那么上述估计也不完美。在这个时候进行开发时,它会有什么样的开发速度?
3.地方“割据”是阻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另一个障碍。
新能源汽车政策以地方支持本地化和歧视外国家庭的形式存在,这阻碍了中国电动汽车的宏伟目标。什么是地区补贴歧视?除了中央补贴,试点城市近年来也出台了补贴规则。例如,深圳将在国家政府补贴的基础上,对双模电动车额外补贴3万元,对纯电动汽车额外补贴6万元;上海规定,纯电动乘用车补贴4万元/辆,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补贴3万元/车;
北京的补贴方案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最高补贴5万元,纯电动汽车最高补贴6万元。这一点非常重要。例如,上海去年的新能源补贴金额已经很高了。因为上海当地经济好,地方税收高,所以换到甘肃和宁夏只是一件无奈的事情。在解释政策公告时,上海并没有刻意淘汰外国车企,而是增加了与外国车企相关的产品测试和认证,这等于给外国车企设置了一道屏障。
这种地区差异的结果是什么?例如,今天,我看到一批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在上海国际汽车城上市进行示范运营。此外,在长春,满大街行驶的新能源公交车都是一汽公交车。在郑州,大街上行驶的新能源公交车基本上属于宇通客车。这意味着所有地方都在当地发展。根据目前的制度,他们能出国吗?
作者一直主张的是全面补贴。你怎么说的?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没有划分份额的情况下,这绝对不是传统汽车的竞争状态。目前的情况是,所有车企都应该充分了解自己未来的心理,为在未来花费大量资金做好准备。什么应该是最好的结构?空谈令人难以信服。让我们看看周围的汽车公司。A123因资金链不足被万向收购。当然,这是我们所知道的。有多少核心部件供应商没有被媒体报道?不仅是核心零部件企业,还有整车企业。自去年以来,福特汽车公司和丰田汽车公司声称以技术交流的形式进行合作,用福特的传统发动机技术换取丰田的新能源汽车技术,类似的新能源联合研发在各大车企中屡见不鲜。这说明大家都意识到,新能源汽车还没有成为大家的主食,可能只是麦田里存在的麦苗。这个时候,不是看谁收获更多,而是一起给这片麦田浇水生长,然后我们才能有饭吃。政策层面的工作不应该像给一两块麦田施肥那么简单,而是要促进整体实现丰收。
第一电气网(www.d1ev.com)声明:以上消息转载自合作媒体,转载此消息是为了传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此消息代表第一电气网的立场或同意其观点、立场或描述。
日前搭载北京佩特来纯电动驱动系统的北汽福田12米纯电动客车在实际运营工况中取得百公里平均能耗88
1900/1/1 0:00:00欧盟近日批准了一项加强二氧化碳标准的协议,到2020年,欧盟地区新车单位里程二氧化碳排放必须控制在每公里95克的水平。
1900/1/1 0:00:00特斯拉汽车刚刚偿付了美国政府贷款,这为其被收购清除了一个障碍。但潜在收购方面临的问题是,特斯拉也成为了世界上最昂贵的汽车制造商。
1900/1/1 0:00:00北京市通州区政府近日向媒体透露,该区区域电动出租车示范运营工作方案获得通过,后续工作正在逐步展开。
1900/1/1 0:00:00本田公司管理人员日前表示,由于在中国本地寻找低价位的部件供应商,因此将推迟在华投产混合动力车型。
1900/1/1 0:00:00据悉,电动车将成为上海市政府公务用车的新成员,上汽集团E50电动车已”落户”市政府停车场。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