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日前公布了国家节能补贴政策实施过程的审计结果。在官方公告中,上海大众和中国最好的乘用车制造商之一的上海通用脱颖而出:“上海大众通过申报5570辆不符合节能汽车申请条件的汽车,获得了中央政府1671万元的节能汽车推广补贴”,以及“上海通用182辆车还涉嫌违规领取政府补贴54.6万元”。还有一些其他公司参与其中。
乍一看,这起事件真的有大有小:从上述企业涉及的补贴绝对值占国家补贴总额的比例,以及涉及的补贴的绝对值占企业总销售额的比例来看,事实上,这并不是什么大事。然而,从事件的主观责任来看,“作弊”一词本身无论如何都包含着恶意选择的含义。因此,对于一家一年生产的产品能够影响数百万家庭的超大型企业来说,无论谁承担具体责任,都必须吸取深刻教训。
无论取多少补贴资金,“取国家节能补贴资金”的行为都是可怕和可恨的。之所以可怕和深恶痛绝,不仅是因为少数经销商在销售环节的逐利逐利规则过于明确,容易导致观众产生逆反心理,还因为它给人的整体印象是负面的:说得委婉一点,公众会不自觉地怀疑取补贴资金的企业,至少他们的创业精神中存在着看不见的诚信裂痕;
说得委婉一点,有多少行为可以被企业信任,能够做出这样的性行为?
如果少数汽车经销商不是唯利是图,3000元的补贴怎么可能来自虚假申报的冲动?如果不是车企个别负责人对经销商提交的材料审核不严,或者审核不力,或者只是纵容,经销商自己从哪里获得补贴?如果这两个“如果不是”,即使其中一个环节是真的,也可以避免“取”国家补贴的“低级错误”。遗憾的是,这只是我们事后的善意假设。事情之所以最终发生,是因为相关汽车经销商和相关企业相关人员的责任集体落下。
“取国家节能补贴资金”的事情终将过去。然而,它带来的思考属于新的篇章,才刚刚开始。在销售汽车时,我们不应该只关注补贴,甚至在销售时关注节能补贴,而应该忽视在制造和研发中对政策指导的真诚回应。特别是在产品成型上市、产品节能性能指标定型后,企业在销售过程中不可能通过手段获得补贴。
此外,即使这真的是销售环节的漏洞,也至少反映了有关企业销售管理制度的缺陷。这样的缺陷可能有助于企业的暂时利润,但一定会损害企业的长期诚信和信誉。因此,人们最担心的是,不诚信标本扩散造成的影响,不仅是国家补贴资金的不当流失,更是汽车行业节能责任的溃坝。这是最可怕的事情。
正确的思维顺序应该是:在造车时考虑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在卖车时考虑争取节能环保补贴。这是汽车公司应该有的正常“政策回应”,甚至这也是政策追求的主要内容。
本文作者是资深汽车研究专家,长期专注于汽车企业的产业命题研究和竞争力分析,现就职于中国主流汽车媒体。
第一电气网(www.d1ev.com)声明:以上消息转载自合作媒体,转载此消息是为了传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此消息代表第一电气网的立场或同意其观点、立场或描述。审计署日前公布了国家节能补贴政策实施过程的审计结果。在官方公告中,上海大众和中国最好的乘用车制造商之一的上海通用脱颖而出:“上海大众通过申报5570辆不符合节能汽车申请条件的汽车,获得了中央政府1671万元的节能汽车推广补贴”,以及“上海通用182辆车还涉嫌违规领取政府补贴54.6万元”。还有一些其他公司参与其中。
乍一看,这起事件真的有大有小:从上述企业涉及的补贴绝对值占国家补贴总额的比例,以及涉及的补贴的绝对值占企业总销售额的比例来看,事实上,这并不是什么大事。然而,从事件的主观责任来看,“作弊”一词本身无论如何都包含着恶意选择的含义。因此,对于一家一年生产的产品能够影响数百万家庭的超大型企业来说,无论谁承担具体责任,都必须吸取深刻教训。
无论取多少补贴资金,“取国家节能补贴资金”的行为都是可怕和可恨的。之所以可怕和深恶痛绝,不仅是因为少数经销商在销售环节的逐利逐利规则过于明确,容易导致观众产生逆反心理,还因为它给人的整体印象是负面的:说得委婉一点,公众会不自觉地怀疑取补贴资金的企业,至少他们的创业精神中存在着看不见的诚信裂痕;
说得委婉一点,有多少行为可以被企业信任,能够做出这样的性行为?
如果少数汽车经销商不是唯利是图,3000元的补贴怎么可能来自虚假申报的冲动?如果不是车企个别负责人对经销商提交的材料审核不严,或者审核不力,或者只是纵容,经销商自己从哪里获得补贴?如果这两个“如果不是”,即使其中一个环节是真的,也可以避免“取”国家补贴的“低级错误”。遗憾的是,这只是我们事后的善意假设。事情之所以最终发生,是因为相关汽车经销商和相关企业相关人员的责任集体落下。
“取国家节能补贴资金”的事情终将过去。然而,它带来的思考属于新的篇章,才刚刚开始。在销售汽车时,我们不应该只关注补贴,甚至在销售时关注节能补贴,而应该忽视在制造和研发中对政策指导的真诚回应。特别是在产品成型上市、产品节能性能指标定型后,企业在销售过程中不可能通过手段获得补贴。
此外,即使这真的是销售环节的漏洞,也至少反映了有关企业销售管理制度的缺陷。这样的缺陷可能有助于企业的暂时利润,但一定会损害企业的长期诚信和信誉。因此,人们最担心的是,不诚信标本扩散造成的影响,不仅是国家补贴资金的不当流失,更是汽车行业节能责任的溃坝。这是最可怕的事情。
正确的思维顺序应该是:在造车时考虑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在卖车时考虑争取节能环保补贴。这是汽车公司应该有的正常“政策回应”,甚至这也是政策追求的主要内容。
本文作者是资深汽车研究专家,长期专注于汽车企业的产业命题研究和竞争力分析,现就职于中国主流汽车媒体。
第一电气网(www.d1ev.com)声明:以上消息转载自合作媒体,转载此消息是为了传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此消息代表第一电气网的立场或同意其观点、立场或描述。
标签:大众
自今年年初以吉利、东风汽车为代表的中国车企掀起一轮抢购菲斯科热,却因美能源部与菲斯科微妙关系的制衡而被迫放弃后,5月底新一轮竞购者的身份又浮出水面。
1900/1/1 0:00:00作为全国第二批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城市,青岛正在积极构建自己的绿色交通体系,打造生态城市。
1900/1/1 0:00:00丰田汽车技术统括部主管川久保淳史近日在汽车技术会议”2013年春季大会”上表示,无线充电将成插电式混动车发展方向。
1900/1/1 0:00:00韩国研究人员近日发现,锂空气电池的性能与二氧化碳的含量有较大关联。
1900/1/1 0:00:006月21日,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安格正式将一辆BMWActiveE纯电动汽车交付给德国驻华大使施明贤博士。
1900/1/1 0:00:00本田公司将在日本熊本县和冲绳县宫古岛市,使用近距离移动用途超小型纯电动汽车EV实施社会实验。三方已签署了备忘录,并就今年秋季开始实施进行具体探讨。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