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政策尚未正式公布,锂电池和原材料制造商已被风所动,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开始了新一轮的产能扩张。预计将于7月公布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可能会进一步加剧锂电池行业的产能过剩。
据《财经周刊》7月8日报道,中国电池网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于清蛟介绍,2012年底至2013年6月,由于政策预期,锂电池投资持续增加,目前计划投资的项目到2015年产能将超过50亿安时。
赛迪投资预测,2015年动力锂电池将占锂电池市场的38%。按照目前国内纯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可以组装23万-30万辆纯电动汽车。
而霜冻&;
根据沙利文发布的报告,2015年,中国乘用车、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和电动商用车的总需求仅约为12万辆,锂电池消耗量约为9亿安时。
据一些受访业内人士透露,补贴政策将刺激中国锂电池行业失控。
快速扩张
2009年1月,财政部、科技部颁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贴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纯电动汽车补贴可达6万元/辆,混合动力汽车最高补贴可达5万元/辆。
在2010年1月的一次公开论坛上,时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的苗圩绘制了电动汽车的宏伟蓝图,到2015年,全国产量将达到5亿至100万辆。
2010年5月,财政部等四部委发布《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新能源汽车按3000元/千瓦时补贴,实施时间为2010-2012年。当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增加到25个。
补贴政策刺激了中国锂电池行业的投资热潮。目前,中国锂电池行业规划产能已达50亿安时,几乎是未来五年市场预期需求的4-5倍。
潜在的产能过剩尚未引起足够的关注。为了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些地方政府在中央补贴的基础上提高了价格。
在国家补贴的基础上,杭州、深圳对购买纯电动汽车的用户增加了每辆车6万元的补贴。江西宜春将退还锂电池企业所得税,对项目贷款给予补贴。
截至2011年,仅锂电池正极材料制造商就有200多家,其产能占全球市场总销售额的50%。锂电池隔膜的膨胀更为严重。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的相关数据,2011年宣布投产的产能已达4.77亿平方米/年,是国内市场需求的三倍。预计2015年产能将达到12亿平方米/年,超过全球市场需求。
2012年7月,国务院发布《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50万辆。在这一计划下,锂电池行业又掀起了一轮投资高潮。
中国电池行业协会副主席吴峰表示,2012年,锂电池行业,特别是锂电池电解液所需的六氟磷酸锂材料增长迅速。2011年,全球六氟磷酸锂的产量仅为4000多吨,而2012年,仅中国的产能就跃升至6400吨。一些企业的产能增长率已经超过60%。此外,在锂电池隔膜领域,根据亚华咨询的最新统计,目前国内已有28家企业投产,产能达9.62亿平方米/年。在此基础上,预计2015年总产能将达到22亿平方米/年。
中国锂电池行业已经形成了产能扩张竞争。据余清教介绍,近年来,包括民间资本在内,在电池制造和电池材料行业的投资已超过3000亿元。
然而,电动汽车的发展速度远低于政府的规划。2012年底,当第一轮补贴到期三年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纯电动汽车的实际产销量超过1.1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为1311辆。这与2015年政府计划的累计50多万辆汽车数量相去甚远。
囚犯的困境
业内观察人士认识到,锂电池的产能已经明显过剩。陈秋冬,vi……
博乐投资总裁表示,目前进入动力电池行业的企业将被判处“无期徒刑”,企业看不到未来。
但在一些投资者看来,只有继续扩大产能、摊薄成本,才能坚持到市场爆发,否则不扩张就会被别人挤出。
据业内人士透露,2011年,由于市场价格的突然变化,中国最大的锂电池材料制造商鄯善有限公司实现了锂电池材料业务净利润同比下降22%。随后,鄯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启动了大规模产能扩张,并在2012年逐步降低成本,恢复利润增长。
然而,整个行业的无序扩张将使整个行业面临崩溃的危险。河南环宇集团董事长李忠东表示,中国锂电池企业正面临产业竞争的囚徒困境。
目前,生产动力锂电池的原材料分离器价格已从2009年的20元/平方米降至12元/平方公里,降幅达40%。另一种原料六氟磷酸锂的国际市场价格从每吨近100万元暴跌至2011年的40万元,随后在2013年跌至每吨25万元,跌幅超过70%。然而,占锂电池正极制造成本80%的氧化钴和碳酸锂的原材料价格同期分别上涨了13%-20%,因为其中80%以上是进口的。
“市场的快速变化改变了初始投资时的盈利预期。行业原有的高回报率已经不复存在,企业转向了产业规模和成本的竞争。在产能过剩和市场长期预期的情况下,企业必须在退出和扩张之间做出选择。”中国一家大型锂电池材料生产企业负责人表示。
“退出意味着之前的投资已经被注销,而增加产能意味着降低成本,保持企业的活力。该企业负责人表示,如果行业中的一家企业扩大产能,其他企业也必须扩大产能,否则将意味着失去原有的市场份额o产能有限,成本高,2012年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约38%。目前,企业正在积极扩大生产。
“越是过剩和扩张,中国的锂电池行业正在走光伏行业的老路。李忠东悲观地预测,未来十年,锂电池及相关企业将接近300家,最多剩下20家,其中大部分将被淘汰。
继续兴奋
目前,中国锂电池行业的兴奋情绪没有减弱的迹象,“政策刺激产能扩张超额亏损政策再刺激产能再扩张”的发展模式仍在继续。
2013年年中,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延期的消息不胫而走。地方政府再次启动了新一轮锂电池投资政策刺激。
5月10日,河南省新乡市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电池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电池工业之都”牌匾。新乡市委书记李庆贵说:“政府做产业,企业做产品。我们的目标是努力成为中原经济区同行业的领导者。”
6月6日,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杨少军在山东省加快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现场会上表示,到2015年,山东省新能源汽车销售收入将力争达到1000亿元,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生产规模力争达到5万辆,到2020年将达到20万辆。
浙江省与大东南、万向集团等5家企业签署了《关于开展纯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的责任书》,力争到2015年形成5万辆纯电动汽车和10亿安培时动力电池的年产能。对符合条件的新能源汽车、管件及零部件生产企业给予优先考虑……
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所得税将按15%的税率征收。
与地方政府的热情一致,企业也在行动。最近的消息是,四家公司共投资47.37亿元扩大原有产能。
对于锂电池行业一路狂奔的现状,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肖寒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应尽快控制其发展速度和规模。
第一电气网(www.d1ev.com)声明:以上消息转载自合作媒体,转载此消息是为了传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此消息代表第一电气网的立场或同意其观点、立场或描述。补贴政策尚未正式公布,锂电池和原材料制造商已被风所动,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开始了新一轮的产能扩张。预计将于7月公布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可能会进一步加剧锂电池行业的产能过剩。
据《财经周刊》7月8日报道,中国电池网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于清蛟介绍,2012年底至2013年6月,由于政策预期,锂电池投资持续增加,目前计划投资的项目到2015年产能将超过50亿安时。
赛迪投资预测,2015年动力锂电池将占锂电池市场的38%。按照目前国内纯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可以组装23万-30万辆纯电动汽车。
而霜冻&;
根据沙利文发布的报告,2015年,中国乘用车、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和电动商用车的总需求仅约为12万辆,锂电池消耗量约为9亿安时。
据一些受访业内人士透露,补贴政策将刺激中国锂电池行业失控。
快速扩张
2009年1月,财政部、科技部颁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贴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纯电动汽车补贴可达6万元/辆,混合动力汽车最高补贴可达5万元/辆。
在2010年1月的一次公开论坛上,时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的苗圩绘制了电动汽车的宏伟蓝图,到2015年,全国产量将达到5亿至100万辆。
2010年5月,财政部等四部委发布《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新能源汽车按3000元/千瓦时补贴,实施时间为2010-2012年。当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增加到25个。
补贴政策刺激了中国锂电池行业的投资热潮。目前,中国锂电池行业规划产能已达50亿安时,几乎是未来五年市场预期需求的4-5倍。
潜在的产能过剩尚未引起足够的关注。为了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些地方政府在中央补贴的基础上提高了价格。
在国家补贴的基础上,杭州、深圳对购买纯电动汽车的用户增加了每辆车6万元的补贴。江西宜春将退还锂电池企业所得税,对项目贷款给予补贴。
截至2011年,仅锂电池正极材料制造商就有200多家,其产能占全球市场总销售额的50%。锂电池隔膜的膨胀更为严重。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的相关数据,2011年宣布投产的产能已达4.77亿平方米/年,是国内市场需求的三倍。预计2015年产能将达到12亿平方米/年,超过全球市场需求。
2012年7月,国务院发布《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50万辆。在这一计划下,锂电池行业又掀起了一轮投资高潮。
中国电池行业协会副主席吴峰表示,2012年,锂电池行业,特别是锂电池电解液所需的六氟磷酸锂材料增长迅速。2011年,全球六氟磷酸锂的产量仅为4000多吨,而2012年,仅中国的产能就跃升至6400吨。一些企业的产能增长率已经超过60%。此外,在锂电池隔膜领域,根据亚华咨询的最新统计,目前国内已有28家企业投产,产能达9.62亿平方米/年。在此基础上,预计2015年总产能将达到22亿平方米/年。
中国锂电池行业已经形成了产能扩张竞争。据余清教介绍,近年来,包括民间资本在内,在电池制造和电池材料行业的投资已超过3000亿元。
然而,电动汽车的发展速度远低于政府的规划。2012年底,当第一轮补贴到期三年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纯电动汽车的实际产销量超过1.1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为1311辆。这与2015年政府计划的累计50多万辆汽车数量相去甚远。
囚犯的困境
业内观察人士认识到,锂电池的产能已经明显过剩。陈秋冬,vi……
博乐投资总裁表示,目前进入动力电池行业的企业将被判处“无期徒刑”,企业看不到未来。
但在一些投资者看来,只有继续扩大产能、摊薄成本,才能坚持到市场爆发,否则不扩张就会被别人挤出。
据业内人士透露,2011年,由于市场价格的突然变化,中国最大的锂电池材料制造商鄯善有限公司实现了锂电池材料业务净利润同比下降22%。随后,鄯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启动了大规模产能扩张,并在2012年逐步降低成本,恢复利润增长。
然而,整个行业的无序扩张将使整个行业面临崩溃的危险。河南环宇集团董事长李忠东表示,中国锂电池企业正面临产业竞争的囚徒困境。
目前,生产动力锂电池的原材料分离器价格已从2009年的20元/平方米降至12元/平方公里,降幅达40%。另一种原料六氟磷酸锂的国际市场价格从每吨近100万元暴跌至2011年的40万元,随后在2013年跌至每吨25万元,跌幅超过70%。然而,占锂电池正极制造成本80%的氧化钴和碳酸锂的原材料价格同期分别上涨了13%-20%,因为其中80%以上是进口的。
“市场的快速变化改变了初始投资时的盈利预期。行业原有的高回报率已经不复存在,企业转向了产业规模和成本的竞争。在产能过剩和市场长期预期的情况下,企业必须在退出和扩张之间做出选择。”中国一家大型锂电池材料生产企业负责人表示。
“退出意味着之前的投资已经被注销,而增加产能意味着降低成本,保持企业的活力。该企业负责人表示,如果行业中的一家企业扩大产能,其他企业也必须扩大产能,否则将意味着失去原有的市场份额o产能有限,成本高,2012年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约38%。目前,企业正在积极扩大生产。
“越是过剩和扩张,中国的锂电池行业正在走光伏行业的老路。李忠东悲观地预测,未来十年,锂电池及相关企业将接近300家,最多剩下20家,其中大部分将被淘汰。
继续兴奋
目前,中国锂电池行业的兴奋情绪没有减弱的迹象,“政策刺激产能扩张超额亏损政策再刺激产能再扩张”的发展模式仍在继续。
2013年年中,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延期的消息不胫而走。地方政府再次启动了新一轮锂电池投资政策刺激。
5月10日,河南省新乡市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电池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电池工业之都”牌匾。新乡市委书记李庆贵说:“政府做产业,企业做产品。我们的目标是努力成为中原经济区同行业的领导者。”
6月6日,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杨少军在山东省加快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现场会上表示,到2015年,山东省新能源汽车销售收入将力争达到1000亿元,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生产规模力争达到5万辆,到2020年将达到20万辆。
浙江省与大东南、万向集团等5家企业签署了《关于开展纯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的责任书》,力争到2015年形成5万辆纯电动汽车和10亿安培时动力电池的年产能。对符合条件的新能源汽车、管件及零部件生产企业给予优先考虑……
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所得税将按15%的税率征收。
与地方政府的热情一致,企业也在行动。最近的消息是,四家公司共投资47.37亿元扩大原有产能。
对于锂电池行业一路狂奔的现状,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肖寒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应尽快控制其发展速度和规模。
第一电气网(www.d1ev.com)声明:以上消息转载自合作媒体,转载此消息是为了传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此消息代表第一电气网的立场或同意其观点、立场或描述。
标签:东南
纳斯达克OMX集团7月9日宣布,特斯拉Tesla将于下周正式纳入纳斯达克100指数,反映出这家美国纯电动汽车制造商的影响力正不断上升。
1900/1/1 0:00:00第一电动网作者王新兵今年上半年,中国共生产新能源汽车5885辆,比上年同期增长563销售新能源汽车5889辆,比上年同期增长427。
1900/1/1 0:00:00第一电动网作者王慰祖郑州日产近日推出了换电版帅客纯电动车,郑州日产方面介绍,该车瞄准出租车等公共领域。
1900/1/1 0:00:00第一电动网作者王新兵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电化学动力源研究室教授张剑波博士在7月5日的一次汽车行业会议上表示,国内在电池产业投入远远小于日本和韩国,而且技术路线单一,原创性成果不足,
1900/1/1 0:00:0024日,郑州自产的全国首台”换电式”纯电动城市物流车正式上路,表明郑州将新能源汽车运营基础模式确定为”换电式”。
1900/1/1 0:00:002013年5月2127日,为期一周的”2013年菲尼克斯电气创新与行业发展论坛”在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总部南京顺利召开。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