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位前官员透露:“放开汽车合资的计划已经研究过,现在据说将在下半年前公布。”。记者立即向有关部门核实。不过,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汽车行业相关部门表示,年内并未听到发布的消息。然而,我们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位高层人士那里得到了更确切的答复,“放开股比的计划最晚将在国庆节前出台,包括明确的政策和具体的调整。因为很多事情都必须在年底前落实。”该人士说。“关于(股比自由化)政策在下半年之前落地,现在肯定没有权威的渠道向外界证实,因为尽管已经很接近了,但在中美贸易摩擦之后,其中许多都有变数。在博鳌论坛确认汽车制造业股比开放后,政策肯定会加速。“上述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院相关人士分析。虽然股比放开的具体时间尚不清楚,但汽车领域放开合资股比限制的问题终于尘埃落定,并将加快推进。4月10日,他在开幕式上的讲话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他表示,中国将大幅放宽市场准入,此次自由化将重点关注金融业和制造业。同时,它也向世界表明,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来越大。
“今年我们将推出几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举措。在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必须确保去年年底宣布的放宽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外资股比限制的重大措施。同时,要加快保险业的开放进程,放宽外资股比限制设立外资金融机构,扩大外资金融机构在华经营范围,拓宽中外金融市场合作范围。“制造业方面,将加快放开。”制造业方面目前基本开放,限制主要保留在汽车、船舶、飞机等少数行业。现在这些行业已经有了开放的基础,下一步是尽快放宽对外资比例的限制,尤其是在汽车行业。“。汽车行业股比放开被视为中国进一步开放的象征性行动。随着政策的明确,对企业的影响也将立即发生。此外,与外国汽车公司合资的汽车集团也在研究政策影响,并在年初制定了计划年“在几年前的一次内部会议上,集团讨论了放宽股比的可能性,并相应调整了发展方向。我们有预感这可能会发生,但没想到这么快。”东风集团的一位内部人士表示。然而,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仍然告诉记者,最终的时间点可能会因为国内外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但不会拖太久。
根据现行汽车产业政策,中外合资生产企业的中方股份比例不得低于50%。一旦放开对合资企业股比的限制,可能意味着外资有“资格”成为合资企业的控股方,甚至建立独资企业。事实上,在过去的十年里,汽车行业从未停止过关于是否放开汽车合资企业股比限制的争论。然而,改革的最大障碍可能来自国有大型汽车集团,它们在股份比例限制政策的支持下,成为了事实上的既得利益者,……
与一些政府部门结成强大的利益联盟,并以“工业安全”为由游说政府机构和行业协会。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先后表态,汽车行业合资比例出炉已成“定局”。此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与一汽集团、东风集团、北汽集团、长安集团共同表示反对放开股比。但对中国的压力也在增加。2000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中国承诺不限制外国投资者在汽车零部件和发动机合资企业中的持股比例,但要求外国投资者在车辆合资企业中持股比例不得超过50%。2016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一位高级官员表示,放开汽车股比并非不可能,而是如何放开,至少需要8年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外国品牌也在等待这个机会,设立特斯拉这样的全资工厂,甚至有传言称雷克萨斯正在等待这个机会。
从国家政策来看,就在金融业自由化一天后,中国央行行长易纲在11日的博鳌亚洲论坛上立即宣布了一系列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取消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平等对待境内外投资者等六项开放措施,预计将于6月30日前实施。作为制造业自由化的代表,汽车业也是继金融业之后“下一步”的重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部分人士表示,预计汽车产业自由化将加快推进,不会“拖太久”。“中国的汽车行业已经与外国投资者进行了大量的合资,并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此外,中国汽车行业的实力已经比较强大。现在汽车行业对外国投资更加开放,对国内产业的影响不会太大。我们预计很快就会实施。另一点是e中美贸易战刚刚开始,在一定程度上,中国也在通过这一点向美国开放和回应。汽车领域的开放进程比其他领域更快。也许几个月后就会有结果。4月12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位核心人士表示。企业遭遇“冲击波”。对于汽车企业,尤其是合资企业来说,合资汽车股的影响已经发生。东风集团多年前宣布,将集中力量推动自主品牌“风神”的发展”,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据悉,东风集团的变化包括将高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与自主品牌的绩效直接挂钩,这是前所未有的。与此同时,在自主领域,东风在人才体系和薪酬体系方面正朝着市场化迈进。“风险意识得到加强,改革后东风的活力明显提升。”东风乘用车内部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表示。
一些在中国实力雄厚的品牌可能会要求提高持股比例,而一些尚未开始国内生产的品牌则会要求独资建厂。“世界上较大的汽车公司都与中国建立了合资企业。一家汽车公司有两个合资指标。只有梅赛德斯-奔驰等少数公司没有建立第二家合资汽车公司,国内大市场的格局已经决定。只有让汽车公司更加市场化,汽车行业才能迅速发展适用于特斯拉、梅赛德斯-奔驰等具有合资指标的汽车公司和品牌……
宝马和丰田雷克萨斯。“对此,汽车流通行业分析师李彦伟分析。然而,对于大多数合资企业来说,维持现状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一些相对强大的品牌不会突然改变现状。例如,合资公司华晨宝马已经进入了上市公司华晨中国。如果它调整持股比例将对上市公司产生巨大影响,这将对华晨汽车造成“灾难性”打击,华晨汽车肯定会全力反击,但会两败俱伤。宝马在2017年宣布MINI与长城合资时,也强调宝马品牌只会与华晨合资,以充分安抚华晨。4月11日,作为福特利益代表的长安福特总裁奈杰尔·哈里斯表示,“到目前为止,这还没有影响到我们。”长安在中国的执行代表何超兵表示,“我认为这将对整个汽车行业产生影响,不仅仅是长安福特。”不过,何超兵表示,即使放开股比,我相信在顶层设计中也会有非常全面的考虑,福特不会寻求改变现状。该国将进行全面考虑。“这是国家战略,也是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福特一定会按照国家相关法律,包括商业方向来做。”何超兵说。
在复杂的中国市场,如果我们不考虑中国的合资伙伴,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此之前,许多外国汽车品牌因为不了解中国的国情和市场需求而失败。事实上,在之前的采访中,一些外国车企的高管都强调了中国在当地不可替代的作用。事实上,在走向海外的过程中,中国汽车企业也需要与当地企业建立合资企业。“这样更方便企业发展,省去了很多麻烦。海外有很多情况我们自己解决不了。”奇瑞汽车的一位高管曾对经济观察报表示。4月12日,在中国汽车行业组织的一次高端论坛上,相关负责人透露,特斯拉将于2018年正式在中国设立全资工厂。这一消息似乎也支持了上述汽车行业合资企业将于今年内正式落地的消息。4月12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位前官员透露:“放开汽车合资的计划已经研究过,现在据说将在下半年前公布。”。记者立即向有关部门核实。不过,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汽车行业相关部门表示,年内并未听到发布的消息。然而,我们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位高层人士那里得到了更确切的答复,“放开股比的计划最晚将在国庆节前出台,包括明确的政策和具体的调整。因为很多事情都必须在年底前落实。”该人士说。“关于(股比自由化)政策在下半年之前落地,现在肯定没有权威的渠道向外界证实,因为尽管已经很接近了,但在中美贸易摩擦之后,其中许多都有变数。在博鳌论坛确认汽车制造业股比开放后,政策肯定会加速。“上述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院相关人士分析。虽然股比放开的具体时间尚不清楚,但汽车领域放开合资股比限制的问题终于尘埃落定,并将加快推进。4月10日,他在开幕式上的讲话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他表示,中国将大幅放宽市场准入,此次自由化将重点关注金融业和制造业。同时,它也向世界表明,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来越大。
“今年,我们将推出几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举措。在服务业……
y、 特别是金融业,必须确保去年年底宣布的放宽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外资股比限制的重大措施。同时,要加快保险业开放进程,放宽外资金融机构设立限制,扩大外资金融机构在华经营范围,拓宽中外金融市场合作范围。“制造业方面,将加快放开。”制造业方面目前基本开放,限制主要保留在汽车、船舶、飞机等少数行业。现在这些行业已经有了开放的基础,下一步是尽快放宽对外资比例的限制,尤其是在汽车行业。“。汽车行业股比放开被视为中国进一步开放的象征性行动。随着政策的明确,对企业的影响也将立即发生。此外,与外国汽车公司合资的汽车集团也在研究政策影响,并在年初制定了计划年“在几年前的一次内部会议上,集团讨论了放宽股比的可能性,并相应调整了发展方向。我们有预感这可能会发生,但没想到这么快。”东风集团的一位内部人士表示。然而,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仍然告诉记者,最终的时间点可能会因为国内外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但不会拖太久。
根据现行汽车产业政策,中外合资生产企业的中方股份比例不得低于50%。一旦放开对合资企业股比的限制,可能意味着外资有“资格”成为合资企业的控股方,甚至建立独资企业。事实上,在过去的十年里,汽车行业从未停止过关于是否放开汽车合资企业股比限制的争论。然而,改革的最大障碍可能来自国有大型汽车集团,这些集团在股份比例限制政策的支持下,成为事实上的既得利益者,与一些政府部门结成强大的利益联盟,并以“产业安全”为由游说政府机构和行业协会。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先后表态,汽车行业合资比例出炉已成“定局”。此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与一汽集团、东风集团、北汽集团、长安集团共同表示反对放开股比。但对中国的压力也在增加。2000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中国承诺不限制外国投资者在汽车零部件和发动机合资企业中的持股比例,但要求外国投资者在车辆合资企业中持股比例不得超过50%。2016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一位高级官员表示,放开汽车股比并非不可能,而是如何放开,至少需要8年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外国品牌也在等待这个机会,设立特斯拉这样的全资工厂,甚至有传言称雷克萨斯正在等待这个机会。
从国家政策来看,就在金融业自由化一天后,中国央行行长易纲在11日的博鳌亚洲论坛上立即宣布了一系列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取消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平等对待境内外投资者等六项开放措施,预计将于6月30日前实施。作为……
作为制造业自由化的代表,汽车业也是继金融业之后“下一步”的重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部分人士表示,预计汽车产业自由化将加快推进,不会“拖太久”。“中国的汽车行业已经与外国投资者进行了大量的合资,并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此外,中国汽车行业的实力已经比较强大。现在汽车行业对外国投资更加开放,对国内产业的影响不会太大。我们预计很快就会实施。另一点是e中美贸易战刚刚开始,在一定程度上,中国也在通过这一点向美国开放和回应。汽车领域的开放进程比其他领域更快。也许几个月后就会有结果。4月12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位核心人士表示。企业遭遇“冲击波”。对于汽车企业,尤其是合资企业来说,合资汽车股的影响已经发生。东风集团多年前宣布,将集中力量推动自主品牌“风神”的发展”,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据悉,东风集团的变化包括将高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与自主品牌的绩效直接挂钩,这是前所未有的。与此同时,在自主领域,东风在人才体系和薪酬体系方面正朝着市场化迈进。“风险意识得到加强,改革后东风的活力明显提升。”东风乘用车内部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表示。
一些在中国实力雄厚的品牌可能会要求提高持股比例,而一些尚未开始国内生产的品牌则会要求独资建厂。“世界上较大的汽车公司都与中国建立了合资企业。一家汽车公司有两个合资指标。只有梅赛德斯-奔驰等少数公司没有建立第二家合资汽车公司,国内大市场的格局已经决定。只有让汽车公司更加市场化,汽车行业才能迅速发展适用于特斯拉、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和丰田雷克萨斯等具有合资指标的汽车公司和品牌。“对此,汽车流通行业分析师李彦伟分析。然而,对于大多数合资企业来说,维持现状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一些相对强大的品牌不会突然改变现状。例如,合资公司华晨宝马已经进入了上市公司华晨中国。如果它调整持股比例将对上市公司产生巨大影响,这将对华晨汽车造成“灾难性”打击,华晨汽车肯定会全力反击,但会两败俱伤。宝马在2017年宣布MINI与长城合资时,也强调宝马品牌只会与华晨合资,以充分安抚华晨。4月11日,作为福特利益代表的长安福特总裁奈杰尔·哈里斯表示,“到目前为止,这还没有影响到我们。”长安在中国的执行代表何超兵表示,“我认为这将对整个汽车行业产生影响,不仅仅是长安福特。”不过,何超兵表示,即使放开股比,我相信在顶层设计中也会有非常全面的考虑,福特不会寻求改变现状。该国将进行全面考虑。“这是国家战略,也是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福特一定会按照国家相关法律,包括商业方向来做。”何超兵说。
在复杂的中国市场,如果我们不考虑中国的合资伙伴,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此之前,许多外国汽车品牌因为不了解中国的国情和市场需求而失败。事实上,在之前的采访中,一些外国车企的高管都强调了中国在当地不可替代的作用。事实上,在走向海外的过程中,中国汽车企业也需要……
与当地企业建立合资企业。“这样更方便企业发展,省去了很多麻烦。海外有很多情况我们自己解决不了。”奇瑞汽车的一位高管曾对经济观察报表示。4月12日,在中国汽车行业组织的一次高端论坛上,相关负责人透露,特斯拉将于2018年正式在中国设立全资工厂。这一消息似乎也支持了上述汽车行业合资企业将于今年内正式落地的消息。
扒拉扒拉东京车展上的概念车,那些天马行空的概念车总能让我们脑洞大开,还有各种捎带展出的机器人啦、小板凳啦、自行车啦,也让我们对岛国人民的想象力不得不佩服。
1900/1/1 0:00:004月13日,大众集团正式宣布,穆勒(MatthiasMueller)不再担任集团CEO,原大众汽车品牌CEO迪斯(HerbertDiess)成为大众集团新的CEO。
1900/1/1 0:00:00特斯拉周三较晚时候宣布,该公司主动退出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对今年3月23日发生在加州的一起致命交通事故的调查,在这起致命车祸中,
1900/1/1 0:00:004月12日,河南开封市发布的《开封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机动车限行措施的通告》指出,开封决定在主城区实施机动车限行措施。但悬挂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的新能源汽车,不受各项措施限制。
1900/1/1 0:00:00近日据外媒报道,虽然保时捷已经开发了一段时间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但它们在纯电动车型的发展速度上稍显缓慢。不过自从保时捷MissionE开发以来,它们对电动车型研发态度发生了转变。
1900/1/1 0:00:00继一个月前公布了2016年的车企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情况后,4月10日,工信部再次公示了《2017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情况》,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