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双泉”股东大会在平静而活跃的全球资本家眼中完成了又一年的朝圣之旅。这仍然是同一个“公式”——取笑巴菲特有责任嘲笑生活,而抱着芒格有责任说出令人惊叹的话。在2018年的股东大会现场,钛媒体感受到了显著的不同,奥马哈这个内布拉斯加州的小镇逐渐成为中美资本竞争和风向判断的舞台。想想两国的头部资本实力,就可以看出这里的流动性。在2016年的股东大会上,没有中国人提问。2017年,中国之声偶尔出现。今年,来自中国的五个人提出了问题,他们六次讨论了与中国有关的话题。它涵盖了贸易战、投资分配原则、人工智能、慈善和在中国的投资。让中国的投资者一鸣惊人。在连续几届中国人民提问中,巨大的体育场开始响起惊讶的叹息。
芒格的“偏好”面对全球资本高度关注的庞大中国市场,伯克希尔在中国的最大投资仍然只有比亚迪。因此,当现场的美国新闻同行们都在期待中国市场的潜力时,比亚迪总是一个被反复引用的例子,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巴菲特和芒格对中国项目目标的判断标准和风向评估。Stella Lee现任比亚迪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兼比亚迪北美分公司总裁;
作为伯克希尔的老熟人和重要投资组合,斯特拉也是股东大会的常客。“查理(芒格)似乎对我们情有独钟。”斯特拉这样告诉钛媒体。Stella本人和比亚迪的同事每年都会在家中与Charlie Munger定期举行晚宴,交流比亚迪的最新经营情况,并分享他们对行业和市场前景的看法。晚宴期间,巴菲特和芒格都没有干预比亚迪的业务流程和结果,并始终对其前景保持信心。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将特斯拉作为目标。甚至在去年的一次,马斯克表达了他对这个来自中国的“潜在竞争对手”的不屑。巴菲特在美国新能源出行领域拥有许多资源和人脉,但他从未显著参与过马斯克的业务,但他将注意力转向了马斯克的中国竞争产品比亚迪。类似的能源解决方案公司业务,同框的垂直电池产品序列,同战场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比亚迪和特斯拉从产品和技术的角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美两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面对暂时不同的国家目标市场,两家公司有着高度的相似性和明显的区别。在这种差异中,巴菲特的最终投资判断落在了比亚迪身上。当然,中国的市场前景和政策支持只是标准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压倒性的影响力。比亚迪还是特斯拉?在今年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大会上,对于马斯克在特斯拉电话会议中提到的“护城河”理论,巴菲特表示“这是一个非常愚蠢的概念”。他还表示,即使企业有这样的护城河,也不会持续太久,而创新原则是直接决定因素。整个世界的变化越来越快,技术正在改变一切,所有的技术护城河都是脆弱的。当巴菲特对特斯拉的话题做出上述回答时,坐在钛媒体前观察者旁边的斯特拉很少默默地举起手机记录下所有的问答,可见其重要性。“你愿意拍特斯拉吗?特斯拉深陷利润和资金链争议?”一位现场股东问巴菲特。巴菲特直言不讳地说,“马斯克不需要我的帮助。”没有规模盈利能力、稳定消费预期和正自由现金流的公司从来都不是巴菲特最喜欢的目标。2018年,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内部被投资公司的最新评估排名中,比亚迪已进入全球前15名。今年,他们挤掉了著名的IT和计算机硬件巨头IBM。前15名榜单的评选标准是基于伯克希尔对项目投资回报率的阶段统计以及迄今为止对项目长期价值的评估结果。在目标公司不同的价值定义下,会出现不同的估值模型。正如万众瞩目的特斯拉在这种模式下价值有限一样,IBM也逐渐缩小了在这种模式之下的空间。如何定义比亚迪,成为巴菲特考虑投资决策的重要逻辑环节。比亚迪发布的2017年财报显示,全年营业额为102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为40.66亿元。其中,汽车及相关业务收入562.24亿元,占总收入的53.46%。动力电池、代工业务和云赛道在收入的另一半也发挥着传统优势。这从来都不是一家正统意义上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凭借B端庞大而稳定的供应渠道和业务线,比亚迪永远不会面临现金和利润收支平衡的困境。这不是一个典型的电池能源解决方案和消费类硬件铸造厂。比亚迪在新能源商用车、乘用车、云赛道等能源应用产品上赢得了行业前端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在内生动力和衍生动力方面,比亚迪发展的空间感是建立在市场需求持续可靠供给的基础上的,而市场需求又是建立在政策和增量市场的潜在红利之上的。因此,良好的经营现金流和可持续的利润结构为比亚迪在未来新场景下的消费品设计、研发、制造等方面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以此为契机,在结合场景升级时……
智能化和技术的pts,无论是汽车产品还是其他新能源终端产品,比亚迪的衍生和多样化都将变得简单方便,而且会有充足的食物和草。这符合巴菲特的基本投资价值观。这就是为什么,2011年的一天,芒格走到巴菲特面前,简要介绍了比亚迪,一家来自中国的陌生公司,并说了两个字,“买它”。巴菲特对在二级市场大规模收购苹果的定义,一度让市场对巴菲特的技术投资原则感到困惑。伯克希尔早期没有选择苹果,因为它是一只科技股。不要投资于你不了解的行业,科技股一直是巴菲特谨慎的领域。即使面对比尔·盖茨支持的谷歌,巴菲特下水的愿望未能完全被引诱,这也是伯克希尔最大的遗憾之一。然而,坚持投资原则仍然没有让巴菲特后悔。即使在今天,伯克希尔在科技行业的布局也普遍由一支精英年轻团队控制,并向巴菲特和芒格汇报最终审查。在巴菲特眼中,苹果从未被定义为智能消费终端硬件公司或科技公司。在这一点上,最近如火如荼的小米公司就是一个具体的参考。在上市申请中,雷军的自我定位也努力将小米从一家广受C端认可的手机等智能硬件公司升级为物联网智能时代的生态平台公司。因此,这种想象在市场估值中获得了明显的回报。智能硬件和技术生态公司,前者的内生动力和利润率长期难以保证,而后者则定位了巨大的增长利润空间,即使软硬件生态有望付费。这些都不是巴菲特的主意。在他眼里,苹果是一家消费品公司。当巴菲特确定了苹果资产的价值和现金流动性时,他果断地参与了这场游戏。并不是因为你在打开IPhone后决定是否投资,而是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让巴菲特对苹果感兴趣。巴菲特是研究商业本质的专家。从二战时期的投资机会,到智能互联时代的新投资局,他眼中的价值格局是一致的。不在乎概念和技术的粉饰包装,不在乎新模式的自我颠覆,从需求本身和管理本身看价值潜力。这是巴菲特在任何时代都不焦虑的原则。这也给了他足够的自信,让他坚持简单的口头禅,“芒格和我不懂技术,如果我们不懂,我就不会投票。”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两个老顽童要么不懂,要么知道得太多。“中国太复杂了,只有资本集中才能有效率。”在本次股东大会上提问的五位中国人中,老虎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合伙人伊迪向巴菲特询问了优先投资配置的原则。从配置的角度来看,从GDP和经济发展阶段来看,美国投资者应该提高对中国投资的配置比例,但事实上,大多数美国人没有。芒格在答复中也承认,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在伊迪看来,全球市场配置听起来不错,但确实很难做到。首先,伯克希尔的股东都是美国人,他们对回报有期望。如果他们在中国过度投资或完全按GDP比例投资,就会有大量资金流入中国。即使潜在增长预期很高,如果投资选择错误、业绩不佳或横盘时间过长,巴菲特和芒格也很难向投资者解释,外界的疑虑也会迅速聚集。普通美国投资者很难理解中国的市场特征。即使是巴菲特和芒格这样的投资巨头也很难进军中国目标市场。对于那些没有经验的人来说,做出这个决定更加困难。关于对这个问题的反思,巴菲特在回答徐扬的问题时很务实。“今天,美国的许多投资者错过了中国的机会,在中国投资似乎太复杂和困难了。事实上,我们在中国投资了,我们做得很好。但你必须在某个地方投资很多钱,比如规模超过o……
亿美元,从而产生经济效益。“精致的价值投资,巴菲特式的谨慎,伴随着判断后的贪婪,这一点从未改变。一年一度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双泉”股东大会在平静而活跃的全球资本家眼中完成了又一年的朝圣之旅。它仍然是一样的”公式“——戏弄巴菲特负责嘲笑生活,持有芒格负责制造惊人的话语。在2018年的股东大会现场,钛媒体感受到了显著的不同,奥马哈这个内布拉斯加州的小镇逐渐成为中美资本竞争和风向判断的舞台。思考两者的头部资本实力各国在这里展示了流动性的力量。在2016年的股东大会上,没有中国人提问。2017年,中国之声偶尔出现。今年,来自中国的五个人提出了问题,他们六次讨论了与中国有关的话题。它涵盖了贸易战、投资分配原则、人工智能、慈善和在中国的投资。让中国的投资者一鸣惊人。在连续几届中国人民提问中,巨大的体育场开始响起惊讶的叹息。
芒格的“偏好”面对全球资本高度关注的庞大中国市场,伯克希尔在中国的最大投资仍然只有比亚迪。因此,当现场的美国新闻同行们都在期待中国市场的潜力时,比亚迪总是一个被反复引用的例子,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巴菲特和芒格对中国项目目标的判断标准和风向评估。Stella Lee现任比亚迪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兼比亚迪北美分公司总裁;
作为伯克希尔的老熟人和重要投资组合,斯特拉也是股东大会的常客。“查理(芒格)似乎对我们情有独钟。”斯特拉这样告诉钛媒体。Stella本人和比亚迪的同事每年都会在家中与Charlie Munger定期举行晚宴,交流比亚迪的最新经营情况,并分享他们对行业和市场前景的看法。晚宴期间,巴菲特和芒格都没有干预比亚迪的业务流程和结果,并始终对其前景保持信心。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将特斯拉作为目标。甚至在去年的一次,马斯克表达了他对这个来自中国的“潜在竞争对手”的不屑。巴菲特在美国新能源出行领域拥有许多资源和人脉,但他从未显著参与过马斯克的业务,但他将注意力转向了马斯克的中国竞争产品比亚迪。类似的能源解决方案公司业务,同框的垂直电池产品序列,同战场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比亚迪和特斯拉从产品和技术的角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美两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面对暂时不同的国家目标市场,两家公司有着高度的相似性和明显的区别。在这种差异中,巴菲特的最终投资判断落在了比亚迪身上。当然,中国的市场前景和政策支持只是标准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压倒性的影响力。比亚迪还是特斯拉?在今年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大会上,对于马斯克在特斯拉电话会议中提到的“护城河”理论,巴菲特表示“这是一个非常愚蠢的概念”。他还表示,即使企业有这样的护城河,也不会持续太久,而创新原则是直接决定因素。整个世界的变化越来越快,技术正在改变一切,所有的技术护城河都是脆弱的。当巴菲特对特斯拉的话题做出上述回答时,坐在钛媒体前观察者旁边的斯特拉很少默默地举起手机记录下所有的问答,可见其重要性。“你愿意拍特斯拉吗?特斯拉深陷利润和资金链争议?”一位现场股东问巴菲特。巴菲特直言不讳地说,“马斯克不需要我的帮助。”没有规模盈利能力、稳定消费预期和正自由现金流的公司从来都不是巴菲特最喜欢的目标。2018年,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内部被投资公司的最新评估排名中,比亚迪已进入全球前15名。今年,他们挤掉了著名的IT和计算机硬件巨头IBM。前15名榜单的评选标准是基于伯克希尔对项目投资回报率的阶段统计以及迄今为止对项目长期价值的评估结果。在目标公司不同的价值定义下,会出现不同的估值模型。正如万众瞩目的特斯拉在这种模式下价值有限一样,IBM也逐渐缩小了在这种模式之下的空间。如何定义比亚迪,成为巴菲特考虑投资决策的重要逻辑环节。比亚迪发布的2017年财报显示,全年营业额为102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为40.66亿元。其中,汽车及相关业务收入562.24亿元,占总收入的53.46%。动力电池、代工业务和云赛道在收入的另一半也发挥着传统优势。这从来都不是一家正统意义上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凭借B端庞大而稳定的供应渠道和业务线,比亚迪永远不会面临现金和利润收支平衡的困境。这不是一个典型的电池能源解决方案和消费类硬件铸造厂。比亚迪在新能源商用车、乘用车、云赛道等能源应用产品上赢得了行业前端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在内生动力和衍生动力方面,比亚迪发展的空间感是建立在市场需求持续可靠供给的基础上的,而市场需求又是建立在政策和增量市场的潜在红利之上的。因此,良好的经营现金流和可持续的利润结构为比亚迪在未来新场景下的消费品设计、研发、制造等方面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以此为契机,在结合场景升级时……
智能化和技术的pts,无论是汽车产品还是其他新能源终端产品,比亚迪的衍生和多样化都将变得简单方便,而且会有充足的食物和草。这符合巴菲特的基本投资价值观。这就是为什么,2011年的一天,芒格走到巴菲特面前,简要介绍了比亚迪,一家来自中国的陌生公司,并说了两个字,“买它”。巴菲特对在二级市场大规模收购苹果的定义,一度让市场对巴菲特的技术投资原则感到困惑。伯克希尔早期没有选择苹果,因为它是一只科技股。不要投资于你不了解的行业,科技股一直是巴菲特谨慎的领域。即使面对比尔·盖茨支持的谷歌,巴菲特下水的愿望未能完全被引诱,这也是伯克希尔最大的遗憾之一。然而,坚持投资原则仍然没有让巴菲特后悔。即使在今天,伯克希尔在科技行业的布局也普遍由一支精英年轻团队控制,并向巴菲特和芒格汇报最终审查。在巴菲特眼中,苹果从未被定义为智能消费终端硬件公司或科技公司。在这一点上,最近如火如荼的小米公司就是一个具体的参考。在上市申请中,雷军的自我定位也努力将小米从一家广受C端认可的手机等智能硬件公司升级为物联网智能时代的生态平台公司。因此,这种想象在市场估值中获得了明显的回报。智能硬件和技术生态公司,前者的内生动力和利润率长期难以保证,而后者则定位了巨大的增长利润空间,即使软硬件生态有望付费。这些都不是巴菲特的主意。在他眼里,苹果是一家消费品公司。当巴菲特确定了苹果资产的价值和现金流动性时,他果断地参与了这场游戏。并不是因为你在打开IPhone后决定是否投资,而是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让巴菲特对苹果感兴趣。巴菲特是研究商业本质的专家。从二战时期的投资机会,到智能互联时代的新投资局,他眼中的价值格局是一致的。不在乎概念和技术的粉饰包装,不在乎新模式的自我颠覆,从需求本身和管理本身看价值潜力。这是巴菲特在任何时代都不焦虑的原则。这也给了他足够的自信,让他坚持简单的口头禅,“芒格和我不懂技术,如果我们不懂,我就不会投票。”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两个老顽童要么不懂,要么知道得太多。“中国太复杂了,只有资本集中才能有效率。”在本次股东大会上提问的五位中国人中,老虎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合伙人伊迪向巴菲特询问了优先投资配置的原则。从配置的角度来看,从GDP和经济发展阶段来看,美国投资者应该提高对中国投资的配置比例,但事实上,大多数美国人没有。芒格在答复中也承认,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在伊迪看来,全球市场配置听起来不错,但确实很难做到。首先,伯克希尔的股东都是美国人,他们对回报有期望。如果他们在中国过度投资或完全按GDP比例投资,就会有大量资金流入中国。即使潜在增长预期很高,如果投资选择错误、业绩不佳或横盘时间过长,巴菲特和芒格也很难向投资者解释,外界的疑虑也会迅速聚集。普通美国投资者很难理解中国的市场特征。即使是巴菲特和芒格这样的投资巨头也很难进军中国目标市场。对于那些没有经验的人来说,做出这个决定更加困难。关于对这个问题的反思,巴菲特在回答徐扬的问题时很务实。“今天,美国的许多投资者错过了中国的机会,在中国投资似乎太复杂和困难了。事实上,我们在中国投资了,我们做得很好。但你必须在某个地方投资很多钱,比如规模超过o……
亿美元,从而产生经济效益。“精致的价值投资,巴菲特式的谨慎伴随着贪婪后的判断,这一点从未改变。
5月3日下午,由GNEV官方机构主办、第一电动网承办的“中国汽车新硅谷2018长三角未来汽车供应链创新论坛”在上海奥迪国际赛车场空中餐厅举行,
1900/1/1 0:00:00望着对面的奥迪展台,蔚来有种想让你忘了这是车展的感觉。
1900/1/1 0:00:002018北京车展已落幕。作为今年上半年最重要的车展,北京车展承担了开篇布局的作用。诸多重磅车型在车展登台亮相的同时,车企们重要的战略规划也密集发布,释放着下一步即将迈向何处的信号。
1900/1/1 0:00:002018北京车展上,造车新势力的阵营更加壮大,除了大造声势的互联网造车公司,一些传统车企的子品牌也正式亮相,而没有子品牌的车企业开始发布了新品牌计划。
1900/1/1 0:00:002016年的乌镇,王兴,程维和张一鸣相谈甚欢,他们聊到了当年程维做滴滴时找王兴提意见,王兴到底有没有说当时的滴滴是“垃圾”这件事情。
1900/1/1 0:00:005月7日,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拟立项的2018年度项目公示清单,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