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马自达和铃木汽车承认在车辆燃油经济性测试和排放测试中违规作弊,其中马自达已向日本国土交通省提交报告。据外媒消息,该事件源于日本国土交通省最近对日本国内所有汽车制造商的排放测试程序进行检查,发现马自达和铃木在测试中测试不当。其中,国土交通观光部对铃木2012年至2018年生产的12819辆汽车进行了抽样调查,5401辆汽车在高低速循环设定部分出现异常情况;
在马自达(2016年至2018年生产)抽样的1875辆汽车中,有72辆汽车在测试中也出现了类似情况。丑闻频发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日本汽车公司第一次被曝出欺诈丑闻了。2015年,日本高田集团承认其生产的安全气囊存在安全隐患,对全球汽车行业造成了“史上最严重的影响”,影响了全球19个汽车集团的近1亿辆汽车。2016年4月,日本三菱汽车被曝出篡改过去10年销售的所有车型的油耗数据等违规行为。在消费者使用说明书中,三菱汽车的实际燃油效率数据提高了5%-10%。同年5月,铃木汽车承认铃木没有按照规定的方法对油耗数据进行测试,导致测试数据与实际使用数据不同。2017年9月,日本国土交通省发现日产允许一些不合格的工人参加最终质量检查,涉及刹车等安全系统的检查。最终,日产承认其在日本的六家工厂存在这种情况,并申请召回38款车型,共计116万辆汽车。同年10月,斯巴鲁在内部检查中还发现,其位于群马县的两家工厂在30多年前为仍在接受培训且不具备车辆检查员资格的员工进行出厂前的部分项目检查。大约在同一时间,日本神户制钢公司公开表示,大约十年前开始篡改其铝和铜加工厂的检测数据,并向客户提供劣质产品,假冒产品流入大约200家企业。随后,丰田、日产、斯巴鲁、马自达等车企纷纷透露使用神户制钢提供的铝制品。2017年11月,日本碳纤维制造商东丽混合帘线(THC)透露,其子公司在2008年至2016年7月期间篡改了149种产品的数据,如汽车轮胎帘线增强材料、软管和轮胎。THC向包括汽车制造商在内的13家公司销售这些产品。如今,马自达也加入了日本车企“造假”的行列。只有丰田和本田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日本汽车走下神坛,重返中国市场。当消费者准备买车时,亲戚朋友甚至4S店的销售人员都会告诉他们,“买一辆质量好、小问题最少的日系车”。延伸到其他领域,一些消费者也认为日本工人别出心裁、严谨,他们生产的产品质量很高,甚至马桶座圈和电饭煲都必须比中国制造的好。
诚然,一些日本产品的质量远好于中国同级别产品,而且他们在制造方面比中国更勤奋。相关学者认为,中日两国工人和产品之间存在差距的原因是日本民族非常重视资源利用、制造细节和效率提高。以汽车为例,自从梅赛德斯-奔驰发明了汽车,福特发明了流水线操作以来,正是日本丰田汽车掀起了汽车行业精益生产模式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即从源头到结果,每个环节都强调质量和效率。包括丰田目前推出的TNGA架构在内,它是为了在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的各个方面提高质量和效率。在中国市场,日本车企开始包装和宣传其生产方法或制造工艺,以增强消费者对日本产品的好感和信任。例如,丰田的“精益生产方式”、本田的“技术极客”和“工匠精神”形象、马自达对极致技术的不懈追求等,在交流中不断放大,进而衍生为各界对日系产品的认知标签,日系车品质优良。还有一个步骤是“独创性神话”。然而,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日本车企的造假与独创性相悖,日本汽车的可靠性似乎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高。在aut的质量清单中……
在美国,日本汽车雷克萨斯长期垄断VDS汽车质量榜单,保时捷、起亚等车企长期占据IOS新车质量榜单。拖累日本经济的业内人士认为,日本汽车造假丑闻频发,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将打击日本汽车在全球市场上的形象,从而影响销量和利润。在《福布斯》评选的2015年日本上市公司前2000名中,有13家日本公司的净利润超过30亿美元,其中丰田汽车的净利润高达191亿美元,超过了所有其他日本公司,排名第二的三菱日联金融集团的净利润为106亿美元,这是日本仅有的两家净利润超过100亿美元的公司。在日本制造业,如果将包括卡车业务在内的日立集团计算在内,净利润排名前五的制造企业是汽车公司,分别是丰田(191亿美元)、本田(56亿美元),日产(43亿美元)和三菱(38亿美元)以及日立(30亿美元)。统计数据显示,包括马自达(18亿美元)、五十铃(11亿美元)和铃木(10亿美元)在内的七家日本汽车公司的总利润已达367亿美元。深圳学者宁南山曾写道,“如果加上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轮胎、玻璃、钢铁等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利润,它们的利润总额几乎占日本前2000家制造企业的一半。”在近两年日本汽车欺诈丑闻的影响下,相关汽车公司的一些车型在日本的销量有所下降。2017年,日产标准车在日本的销量为156046辆,同比下降3.7%;三菱汽车销售11254辆小型车,同比下降12.41%。铃木标准车销量为8916辆,同比下降7.05%。在马自达和铃木的测试造假事件中,日本国土交通省石井敬一表示:“这种情况让用户对汽车质量和汽车制造商的质量控制系统感到焦虑。”如果日本汽车制造商不能解决造假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到个别汽车制造商,但也影响了日本公司乃至日本经济的巧妙形象。8月9日,马自达和铃木汽车承认在车辆燃油经济性测试和排放测试中违规作弊,其中马自达已向日本国土交通省提交报告。据外媒消息,该事件源于日本国土交通省最近对日本国内所有汽车制造商的排放测试程序进行检查,发现马自达和铃木在测试中测试不当。其中,国土交通观光部对铃木2012年至2018年生产的12819辆汽车进行了抽样调查,5401辆汽车在高低速循环设定部分出现异常情况;
在马自达(2016年至2018年生产)抽样的1875辆汽车中,有72辆汽车在测试中也出现了类似情况。丑闻频发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日本汽车公司第一次被曝出欺诈丑闻了。2015年,日本高田集团承认其生产的安全气囊存在安全隐患,对全球汽车行业造成了“史上最严重的影响”,影响了全球19个汽车集团的近1亿辆汽车。2016年4月,日本三菱汽车被曝出篡改过去10年销售的所有车型的油耗数据等违规行为。在消费者使用说明书中,三菱汽车的实际燃油效率数据提高了5%-10%。同年5月,铃木汽车承认铃木没有按照规定的方法对油耗数据进行测试,导致测试数据与实际使用数据不同。2017年9月,日本国土交通省发现日产允许一些不合格的工人参加最终质量检查,涉及刹车等安全系统的检查。最终,日产承认其在日本的六家工厂存在这种情况,并申请召回38款车型,共计116万辆汽车。同年10月,斯巴鲁在内部检查中还发现,其位于群马县的两家工厂在30多年前为仍在接受培训且不具备车辆检查员资格的员工进行出厂前的部分项目检查。大约在同一时间,日本神户制钢公司公开表示,大约十年前开始篡改其铝和铜加工厂的检测数据,并向客户提供劣质产品,假冒产品流入大约200家企业。随后,丰田、日产、斯巴鲁、马自达等车企纷纷透露使用神户制钢提供的铝制品。2017年11月,日本碳纤维制造商东丽混合帘线(THC)透露,其子公司在2008年至2016年7月期间篡改了149种产品的数据,如汽车轮胎帘线增强材料、软管和轮胎。THC向包括汽车制造商在内的13家公司销售这些产品。如今,马自达也加入了日本车企“造假”的行列。只有丰田和本田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日本汽车走下神坛,重返中国市场。当消费者准备买车时,亲戚朋友甚至4S店的销售人员都会告诉他们,“买一辆质量好、小问题最少的日系车”。延伸到其他领域,一些消费者也认为日本工人别出心裁、严谨,他们生产的产品质量很高,甚至马桶座圈和电饭煲都必须比中国制造的好。
诚然,一些日本产品的质量远好于中国同级别产品,而且他们在制造方面比中国更勤奋。相关学者认为,中日两国工人和产品之间存在差距的原因是日本民族非常重视资源利用、制造细节和效率提高。以汽车为例,自从梅赛德斯-奔驰发明了汽车,福特发明了流水线操作以来,正是日本丰田汽车掀起了汽车行业精益生产模式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即从源头到结果,每个环节都强调质量和效率。包括丰田目前推出的TNGA架构在内,它是为了在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的各个方面提高质量和效率。在中国市场,日本车企开始包装和宣传其生产方法或制造工艺,以增强消费者对日本产品的好感和信任。例如,丰田的“精益生产方式”、本田的“技术极客”和“工匠精神”形象、马自达对极致技术的不懈追求等,在交流中不断放大,进而衍生为各界对日系产品的认知标签,日系车品质优良。还有一个步骤是“独创性神话”。然而,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日本车企的造假与独创性相悖,日本汽车的可靠性似乎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高。在aut的质量清单中……
在美国,日本汽车雷克萨斯长期垄断VDS汽车质量榜单,保时捷、起亚等车企长期占据IOS新车质量榜单。拖累日本经济的业内人士认为,日本汽车造假丑闻频发,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将打击日本汽车在全球市场上的形象,从而影响销量和利润。在《福布斯》评选的2015年日本上市公司前2000名中,有13家日本公司的净利润超过30亿美元,其中丰田汽车的净利润高达191亿美元,超过了所有其他日本公司,排名第二的三菱日联金融集团的净利润为106亿美元,这是日本仅有的两家净利润超过100亿美元的公司。在日本制造业,如果将包括卡车业务在内的日立集团计算在内,净利润排名前五的制造企业是汽车公司,分别是丰田(191亿美元)、本田(56亿美元),日产(43亿美元)和三菱(38亿美元)以及日立(30亿美元)。统计数据显示,包括马自达(18亿美元)、五十铃(11亿美元)和铃木(10亿美元)在内的七家日本汽车公司的总利润已达367亿美元。深圳学者宁南山曾写道,“如果加上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轮胎、玻璃、钢铁等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利润,它们的利润总额几乎占日本前2000家制造企业的一半。”在近两年日本汽车欺诈丑闻的影响下,相关汽车公司的一些车型在日本的销量有所下降。2017年,日产标准车在日本的销量为156046辆,同比下降3.7%;三菱汽车销售11254辆小型车,同比下降12.41%。铃木标准车销量为8916辆,同比下降7.05%。在马自达和铃木的测试造假事件中,日本国土交通省石井敬一表示:“这种情况让用户对汽车质量和汽车制造商的质量控制系统感到焦虑。”如果日本汽车制造商不能解决造假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到个别汽车制造商,但也影响了日本公司乃至日本经济的巧妙形象。
当谈到自动驾驶,已远远不是面向C端的自动驾驶汽车了。
1900/1/1 0:00:00日前,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将自2018年8月20日起,
1900/1/1 0:00:008月10日,据美国科技博客DaringFireball报道,前特斯拉高管道格菲尔德(DougField)将加入苹果研发汽车的“泰坦”计划团队(ProjectTitan)。
1900/1/1 0:00:007月被特斯拉确认离职的首席工程师DougField重回苹果,据信加入了自动驾驶项目ProjectTitan。
1900/1/1 0:00:00北京时间8月14日,埃隆马斯克(ElonMusk)终于针对他在关于私有化特斯拉的推文中提到的“资金有保障了”一事阐述了更多信息。但这不太可能缓解美国监管者的担忧。
1900/1/1 0:00:00最近特斯拉时常登上汽车行业的头条新闻,除了谋划退市之外,还有一个受到大家关注的重点,是特斯拉正在疯狂地“挖墙脚”。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