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周里,两件事将作为中国民族车企代表的吉利汽车推向了舆论的焦点。8月17日,沃尔沃汽车上市的消息再次传出。8月18日,也就是一天后,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访问了吉利。在他的见证下,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马来西亚质子控股公司签署了深化新能源领域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深化新能源电气化领域的合作。当然,除了这两个好消息之外,一段时间以来,吉利“猛龙”的发展也引起了一些担忧。在一系列大规模并购中,吉利的资金从何而来?吉利高达70%的资产负债率合理吗?吉利一系列大型并购和扩张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吉利对沃尔沃上市持开放态度。但迄今为止,沃尔沃管理层尚未提交沃尔沃上市的提案。”针对沃尔沃上市传言,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李东辉8月14日在杭州吉利总部接受《21世纪商业先驱报》采访时明确表示。同日,作为吉利汽车长期重大并购的直接操盘手,李东辉首次公开披露了吉利入股戴姆勒的细节,并回应了吉利汽车“高资产负债率”的质疑。沃尔沃的上市事宜仍在讨论中。8月17日,英国《金融时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说:沃尔沃汽车将于今年晚些时候进行首次公开募股。此前,沃尔沃的母公司中国吉利控股集团希望其估值能够达到300亿美元,一些潜在投资者表示,这一估值将会实现。据了解,沃尔沃的主要上市地点将是斯德哥尔摩,计划稍后在香港进行二次上市。对此,知情人士表示:“全球投资者的初步反馈符合沃尔沃的估值预期。”据悉,该行尚未接到启动正式IPO程序的指示,但沃尔沃承诺在今年年底前上市。与此同时,沃尔沃的首次公开募股将以15%的股份筹集约45亿美元,这已经是吉利当年收购沃尔沃成本的2.5倍。如果沃尔沃IPO成功,吉利将以99%的持股比例成为最大受益者。除了之前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外,吉利可能会获得282亿美元的溢价。针对“沃尔沃汽车计划今年晚些时候IPO”的传闻,8月17日晚,吉利控股集团公关传播部相关人士回应21世纪经济导报记者:“无可奉告。”吉利方面的消息显示,沃尔沃并不急于上市。“只有通过上市融资才能解决企业发展的资金问题,或者如果投资者有任何上市承诺,必须上市,这两种情况对沃尔沃来说是不存在的。”李东辉列举了一组数据。2015年、2016年和2017年,沃尔沃的利润分别为50亿、100亿和140亿克朗;
今年上半年,即使汇率变动造成了20亿的损失,沃尔沃今年上半年的利润仍为78亿克朗。沃尔沃汽车今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2018年上半年沃尔沃汽车全球总销量为31.76万辆,与去年同期的27.76万辆相比增长了14.4%。在中国市场,今年上半年沃尔沃汽车的销量为6.15万辆,同比增长18.4%。沃尔沃汽车集团上半年的营业利润达到78亿瑞典克朗,同比增长15.7%,创下有史以来最好的业绩。“从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的角度来看,沃尔沃上市并不紧迫。”李东辉告诉21世纪经济导报记者。在全球范围内,沃尔沃汽车是为数不多的盈利稳定但尚未进入资本市场的汽车公司之一,这就是投资银行和机构渴望沃尔沃IPO的原因。熟悉沃尔沃的业内人士表示,大量投资银行主动找来沃尔沃和吉利的管理层,建议沃尔沃上市。此前,沃尔沃汽车曾多次陷入即将进行首次公开募股的传闻中。今年5月,有消息称,吉利集团选择花旗银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作为沃尔沃汽车IPO的主承销商,并计划最早在今年秋天发行股票。由于机构投资者在沃尔沃汽车上市计划的初步讨论中对这家瑞典汽车制造商的估值为120亿至180亿美元,远低于浙江吉利和沃尔沃汽车160亿至300亿美元的预期估值。分析人士认为,估值的差异可能意味着沃尔沃汽车的IPO时间被推迟。当然,沃尔沃的首次公开募股实际上只是时间问题。因为如果沃尔沃能够成功IPO,对沃尔沃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和吉利的下一步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沃尔沃不仅可以通过丰富融资方式来减少对吉利的财务依赖,还可以缓解吉利控股集团的一些财务压力。吉利的资产负债率是合理可控的。在过去的八年里,中国吉利一直处于快速扩张的状态。收购沃尔沃后,它先后收购了宝腾、鲁斯特和飞行汽车公司,并于今年2月24日收购了戴姆勒9.69%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随着吉利的合并和扩张,资金压力和资产负债率一直是业内关注的焦点。在戴姆勒收购的资本结构方面,吉利采取了“股权领口”的方式。“海外银行对这些结构的建设,包括购买戴姆勒股份,包括投资结构的安排,都是通过购买股份和投资结构的建设来完成的。”李东辉表示,投资结构的布置是在一天内完成的。具体操作方式是,吉利在前期在市场上收购了戴姆勒的部分股份。根据德国的规定,当持股比例低于3%时,需要披露。当接近3%时,吉利将通过该交易达到9.69%,该交易将于2月23日完成,并在2月23日休市时披露,严格遵守法律监管规则,同时避免股市波动。“收购戴姆勒的资金没有使用来自中国的一分钱,吉利的资金也没有流向海外,而是完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运作。”李东辉强调,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此前曾公开表示,收购戴姆勒的资金基本上来自海外资本市场,在中国根本没有使用任何资金,其中约80%来自海外外资银行,少数来自海外中资银行,还有一些是吉利自己的资金。据了解,兴业银行已公开表示,已参与吉利入股戴姆勒的项目。此外,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摩根士丹利银行也参与其中。李东辉透露,由于戴姆勒股权分散、盈利能力好、股息率高、年现金分红超过5%(按股票价值计算)、戴姆勒现金流动性好、股票及衍生品表现活跃,吉利构建了投资结构并完成了对戴姆勒的收购,没有引起股价波动。在经历了一系列大规模并购之后,李东辉认为,目前行业判断ent资产负债率的标准……
企业更多地是指国内上市汽车公司的情况,但许多国内上市汽车企业并不是整体上市的。“按照世界500强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普遍在70%以上,其中许多都在80%的标准,包括宝马、梅赛德斯-奔驰、大众等世界上最成功的汽车公司,其资产负债率都在78%以上。吉利控股集团2017年的资产负债率为67.3%,低于70%,完全符合标准。“在今年7月发布的世界500强排名中,吉利作为中国唯一的私人汽车公司,以411亿美元的收入上升了76位,首次进入前300名,排名第267位,4.4%的利润率是中国汽车百强中最高的。事实上,尽管吉利控股的负债达到1842.6亿元,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吉利的总资产已达2773.83亿元。“这两组数据应该放在一起看,以免出现片面性。”一些分析人士认为。此外,2017年,吉利控股集团持有540亿元现金,240亿元银行承兑税单,现金加等价物约为780亿元现金等价物。同时,在净利润方面,2016年和2017年,吉利控股的净利润分别为117亿元和188亿元。“目前,吉利控股的利润增长迅速,负债合理可控,各项数据健康。”上述分析师认为。在这一点上,吉利快速合并和扩张的逻辑是什么?在李东辉看来,尽管吉利近两年进行了多次海外并购,投融资频繁,但吉利并非盲目。吉利的每一次并购都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基于未来战略的综合考量。“目前,吉利所有的决策都围绕着自己的财务和未来的汽车生态链布局。”李东辉告诉《21世纪商业先驱报》,这就是吉利扩张合并背后的逻辑。据了解,吉利控股集团目前分为五大板块:吉利汽车集团、沃尔沃汽车集团、吉利新能源商用车(包括两个品牌的新能源公交车和卡车以及电动汽车),新业务集团(包括创新业务,如曹专车)和明泰集团(专门从事教育和体育投资)。至此,吉利的业务已经涉及到未来出行的全产业链布局。不可否认,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应该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未来的汽车生态,包括商业模式,都将带来一系列巨大的变化。除了汽车领域的并购,吉利汽车今年的另外两次收购也值得关注。4月13日,吉利控股集团收购了丹麦萨索51.5%的股份,该股份已获得丹麦金融监管局(FSA)的批准。该股份的市值约为8亿美元(约合50.24亿元人民币)。7月5日,由中铁投资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吉利控股和腾讯公司联合成立的中铁纪讯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揭牌,这意味着吉利成功赢得了高铁WI-FI。“投资高铁wifi也是围绕着未来汽车生态链的布局,或者吉利未来会走线上技术发展的方向。”李东辉强调,同时满足电动化、智能化和无人驾驶的趋势是一个伟大的战略和思考。作为一家想要走向世界的中国汽车企业,“填补空白”是实现快速增长的有效手段。在金融领域,吉利收购了saxo,围绕汽车产业链提供汽车融资和融资租赁,为终端消费者提供融资,促进汽车销售。据了解,saxo在全球88个国家的证券交易所进行在线交易。通过其单一账户,它可以在这88个国家购买股票、债券、各种基金、ETF和外币,并在此基础上组合各种金融衍生品;
与此同时,外汇交易超过了世界上所有主要银行的电子交易。“saxo在金融专业性、IT智能化和安全性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未来将与汽车生态链相结合,这也是基于吉利自身的金融在线发展、智能化发展以及与整个汽车生态链的连接。”李东辉最后表示。在过去的一周里,两件事将作为中国民族车企代表的吉利汽车推向了舆论的焦点。8月17日,沃尔沃汽车上市的消息再次传出。8月18日,也就是一天后,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访问了吉利。在他的见证下,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马来西亚质子控股公司签署了深化新能源领域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深化新能源电气化领域的合作。当然,除了这两个好消息之外,一段时间以来,吉利“猛龙”的发展也引起了一些担忧。在一系列大规模并购中,吉利的资金从何而来?吉利高达70%的资产负债率合理吗?吉利一系列大型并购和扩张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吉利对沃尔沃上市持开放态度。但迄今为止,沃尔沃管理层尚未提交沃尔沃上市的提案。”针对沃尔沃上市传言,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李东辉8月14日在杭州吉利总部接受《21世纪商业先驱报》采访时明确表示。同日,作为吉利汽车长期重大并购的直接操盘手,李东辉首次公开披露了吉利入股戴姆勒的细节,并回应了吉利汽车“高资产负债率”的质疑。沃尔沃的上市事宜仍在讨论中。8月17日,英国《金融时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说:沃尔沃汽车将于今年晚些时候进行首次公开募股。此前,沃尔沃的母公司中国吉利控股集团希望其估值能够达到300亿美元,一些潜在投资者表示,这一估值将会实现。据了解,沃尔沃的主要上市地点将是斯德哥尔摩,计划稍后在香港进行二次上市。对此,知情人士表示:“全球投资者的初步反馈符合沃尔沃的估值预期。”据悉,该行尚未接到启动正式IPO程序的指示,但沃尔沃承诺在今年年底前上市。与此同时,沃尔沃的首次公开募股将以15%的股份筹集约45亿美元,这已经是吉利当年收购沃尔沃成本的2.5倍。如果沃尔沃IPO成功,吉利将以99%的持股比例成为最大受益者。除了之前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外,吉利可能会获得282亿美元的溢价。针对“沃尔沃汽车计划今年晚些时候IPO”的传闻,8月17日晚,吉利控股集团公关传播部相关人士回应21世纪经济导报记者:“无可奉告。”吉利方面的消息显示,沃尔沃并不急于上市。“只有通过上市融资才能解决企业发展的资金问题,或者如果投资者有任何上市承诺,必须上市,这两种情况对沃尔沃来说是不存在的。”李东辉列举了一组数据。2015年、2016年和2017年,沃尔沃的利润分别为50亿、100亿和140亿克朗;
今年上半年,即使汇率变动造成了20亿的损失,沃尔沃今年上半年的利润仍为78亿克朗。沃尔沃汽车今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2018年上半年沃尔沃汽车全球总销量为31.76万辆,与去年同期的27.76万辆相比增长了14.4%。在中国市场,今年上半年沃尔沃汽车的销量为6.15万辆,同比增长18.4%。沃尔沃汽车集团上半年的营业利润达到78亿瑞典克朗,同比增长15.7%,创下有史以来最好的业绩。“从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的角度来看,沃尔沃上市并不紧迫。”李东辉告诉21世纪经济导报记者。在全球范围内,沃尔沃汽车是为数不多的盈利稳定但尚未进入资本市场的汽车公司之一,这就是投资银行和机构渴望沃尔沃IPO的原因。熟悉沃尔沃的业内人士表示,大量投资银行主动找来沃尔沃和吉利的管理层,建议沃尔沃上市。此前,沃尔沃汽车曾多次陷入即将进行首次公开募股的传闻中。今年5月,有消息称,吉利集团选择花旗银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作为沃尔沃汽车IPO的主承销商,并计划最早在今年秋天发行股票。由于机构投资者在沃尔沃汽车上市计划的初步讨论中对这家瑞典汽车制造商的估值为120亿至180亿美元,远低于浙江吉利和沃尔沃汽车160亿至300亿美元的预期估值。分析人士认为,估值的差异可能意味着沃尔沃汽车的IPO时间被推迟。当然,沃尔沃的首次公开募股实际上只是时间问题。因为如果沃尔沃能够成功IPO,对沃尔沃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和吉利的下一步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沃尔沃不仅可以通过丰富融资方式来减少对吉利的财务依赖,还可以缓解吉利控股集团的一些财务压力。吉利的资产负债率是合理可控的。在过去的八年里,中国吉利一直处于快速扩张的状态。收购沃尔沃后,它先后收购了宝腾、鲁斯特和飞行汽车公司,并于今年2月24日收购了戴姆勒9.69%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随着吉利的合并和扩张,资金压力和资产负债率一直是业内关注的焦点。在戴姆勒收购的资本结构方面,吉利采取了“股权领口”的方式。“海外银行对这些结构的建设,包括购买戴姆勒股份,包括投资结构的安排,都是通过购买股份和投资结构的建设来完成的。”李东辉表示,投资结构的布置是在一天内完成的。具体操作方式是,吉利在前期在市场上收购了戴姆勒的部分股份。根据德国的规定,当持股比例低于3%时,需要披露。当接近3%时,吉利将通过该交易达到9.69%,该交易将于2月23日完成,并在2月23日休市时披露,严格遵守法律监管规则,同时避免股市波动。“收购戴姆勒的资金没有使用来自中国的一分钱,吉利的资金也没有流向海外,而是完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运作。”李东辉强调,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此前曾公开表示,收购戴姆勒的资金基本上来自海外资本市场,在中国根本没有使用任何资金,其中约80%来自海外外资银行,少数来自海外中资银行,还有一些是吉利自己的资金。据了解,兴业银行已公开表示,已参与吉利入股戴姆勒的项目。此外,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摩根士丹利银行也参与其中。李东辉透露,由于戴姆勒股权分散、盈利能力好、股息率高、年现金分红超过5%(按股票价值计算)、戴姆勒现金流动性好、股票及衍生品表现活跃,吉利构建了投资结构并完成了对戴姆勒的收购,没有引起股价波动。在经历了一系列大规模并购之后,李东辉认为,目前行业判断ent资产负债率的标准……
企业更多地是指国内上市汽车公司的情况,但许多国内上市汽车企业并不是整体上市的。“按照世界500强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普遍在70%以上,其中许多都在80%的标准,包括宝马、梅赛德斯-奔驰、大众等世界上最成功的汽车公司,其资产负债率都在78%以上。吉利控股集团2017年的资产负债率为67.3%,低于70%,完全符合标准。“在今年7月发布的世界500强排名中,吉利作为中国唯一的私人汽车公司,以411亿美元的收入上升了76位,首次进入前300名,排名第267位,4.4%的利润率是中国汽车百强中最高的。事实上,尽管吉利控股的负债达到1842.6亿元,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吉利的总资产已达2773.83亿元。“这两组数据应该放在一起看,以免出现片面性。”一些分析人士认为。此外,2017年,吉利控股集团持有540亿元现金,240亿元银行承兑税单,现金加等价物约为780亿元现金等价物。同时,在净利润方面,2016年和2017年,吉利控股的净利润分别为117亿元和188亿元。“目前,吉利控股的利润增长迅速,负债合理可控,各项数据健康。”上述分析师认为。在这一点上,吉利快速合并和扩张的逻辑是什么?在李东辉看来,尽管吉利近两年进行了多次海外并购,投融资频繁,但吉利并非盲目。吉利的每一次并购都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基于未来战略的综合考量。“目前,吉利所有的决策都围绕着自己的财务和未来的汽车生态链布局。”李东辉告诉《21世纪商业先驱报》,这就是吉利扩张合并背后的逻辑。据了解,吉利控股集团目前分为五大板块:吉利汽车集团、沃尔沃汽车集团、吉利新能源商用车(包括两个品牌的新能源公交车和卡车以及电动汽车),新业务集团(包括创新业务,如曹专车)和明泰集团(专门从事教育和体育投资)。至此,吉利的业务已经涉及到未来出行的全产业链布局。不可否认,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应该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未来的汽车生态,包括商业模式,都将带来一系列巨大的变化。除了汽车领域的并购,吉利汽车今年的另外两次收购也值得关注。4月13日,吉利控股集团收购了丹麦萨索51.5%的股份,该股份已获得丹麦金融监管局(FSA)的批准。该股份的市值约为8亿美元(约合50.24亿元人民币)。7月5日,由中铁投资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吉利控股和腾讯公司联合成立的中铁纪讯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揭牌,这意味着吉利成功赢得了高铁WI-FI。“投资高铁wifi也是围绕着未来汽车生态链的布局,或者吉利未来会走线上技术发展的方向。”李东辉强调,同时满足电动化、智能化和无人驾驶的趋势是一个伟大的战略和思考。作为一家想要走向世界的中国汽车企业,“填补空白”是实现快速增长的有效手段。在金融领域,吉利收购了saxo,围绕汽车产业链提供汽车融资和融资租赁,为终端消费者提供融资,促进汽车销售。据了解,saxo在全球88个国家的证券交易所进行在线交易。通过其单一账户,它可以在这88个国家购买股票、债券、各种基金、ETF和外币,并在此基础上组合各种金融衍生品;
与此同时,外汇交易超过了世界上所有主要银行的电子交易。“saxo在金融专业性、IT智能化和安全性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未来将与汽车生态链相结合,这也是基于吉利自身的金融在线发展、智能化发展以及与整个汽车生态链的连接。”李东辉最后表示。
根据真实事件拍摄的电影《萨利机长》,描述2009年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被鸟撞击后双发停车,最后却成功迫降哈德逊河的英雄事迹。
1900/1/1 0:00:00美国原始设备制造商协会在7月26日到8月8日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22个受访供应商中有18个相信,特斯拉已成为他们的财务风险来源,还有8个供应商担心特斯拉会申请破产。
1900/1/1 0:00:00“之所以坚持自主创新,坚持把所有核心技术都掌握在自己手里,是为了在未来,在我们所涉及到的领域,比亚迪能够随时进行高效的创新集成,达到11gt2,111gt3。
1900/1/1 0:00:008月8日,SST前锋发布公告称,公司名称拟由“北京前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标志着,历经大半年时间,北汽新能源登陆资本市场已经进入倒计时。
1900/1/1 0:00:00蔚来赴美IPO招股书,揭开了其这几年花了多少钱的谜底,同时再度引发业内对于新造车公司资金“门槛”的热议。按照蔚来创始人李斌和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的说法,新势力要造车,没有200亿的资金是玩不转的。
1900/1/1 0:00:00威马EX5于北京车展前夕召开了上市发布会,是造车新势力企业中较早公布售价和车型信息的企业之一。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