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公交车的推广应用正处于关键时期。随着普及应用的不断推进和市场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部分车辆零部件老化、维护不当等问题逐渐显现,安全风险逐渐增加。9月4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新能源客车安全隐患专项排查的通知,要求各新能源客车生产企业尽快对公司生产的新能源客车产品安全隐患开展专项排查。工信部装备产业发展中心表示,为确保新能源公交车安全运营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工信部[2016]377号)和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政部[2018]18号),请各新能源客车生产企业尽快对公司生产的新能源客车产品进行安全隐患排查。重点关注IP保护故障、车辆浸泡、车辆碰撞、线束连接松动、车辆频繁充放电或长期搁置。其中,应根据高强度车辆行驶里程设置自检比例,行驶8万公里以下不低于10%,行驶8~20万公里不低于20%,行驶20~30万公里不少于30%,30万公里以上安装。检查应包括动力电池的外观检查、软件诊断、气密性检查、开箱检查、更换和容量测试(详见附件1)。自检可以与车辆维护一起进行。对于发现问题的车辆,应立即组织人员依法依规采取一切措施进行处理,消除安全隐患。(2) 企业监控平台。通过故障/报警和信息交换对实际车辆进行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理机制和应急处理方案;检查安全监控系统的功能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车辆安全信息能否及时反馈。对于整车、动力电池等存在异常运行状态和安全隐患的车辆,可以及时预警,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积极整改2017年前销售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并逐步纳入监管体系;
建立国家监管平台和企业应急沟通机制,对长期离线车辆的实际使用状态进行调查确认,重点与运营中异常离线的车辆进行沟通,确保车辆安全运营。二是向新能源客车生产企业提交的调查报告应在2018年10月底前完成新能源客车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形成书面报告,如实报告安全隐患排查的组织实施、存在问题和问题处理情况,填写《新能源客车安全调查统计表》(见附件2),于2018年11月20日前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产业发展中心。调查中发现弄虚作假、瞒报瞒报的,将报工业和信息化部通报,责令限期改正,暂停或取消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汽车生产企业和产品公告,这取决于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三、 启动车辆安全预警和重大安全事故调查机制装备产业发展中心将联合相关单位,随机抽查企业新能源公交车监测平台预警系统运行情况,并将结果报告工业和信息化部。企业应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开展相关监测平台建设和运行监测,能够对产品的异常状态进行监测和预警,并立即向地方和国家平台报告。新能源公交车发生火灾、燃烧等安全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生产企业应在12小时内(造成死亡或重大社会影响的,应在6小时内)主动向当地政府新能源汽车联席会议牵头部门和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产业发展中心报告,并及时进行事故调查,调查结果将保留以备将来参考;
根据事故严重程度,装备产业发展中心将与相关单位联合成立事故调查组,与企业联合开展事故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报工业和信息化部处理。新能源公交车的推广应用正处于关键时期。随着普及应用的不断推进和市场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部分车辆零部件老化、维护不当等问题逐渐显现,安全风险逐渐增加。9月4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新能源客车安全隐患专项排查的通知,要求各新能源客车生产企业尽快对公司生产的新能源客车产品安全隐患开展专项排查。工信部装备产业发展中心表示,为确保新能源公交车安全运营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工信部[2016]377号)和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政部[2018]18号),请各新能源客车生产企业尽快对公司生产的新能源客车产品进行安全隐患排查。重点关注IP保护故障、车辆浸泡、车辆碰撞、线束连接松动、车辆频繁充放电或长期搁置。其中,应根据高强度车辆行驶里程设置自检比例,行驶8万公里以下不低于10%,行驶8~20万公里不低于20%,行驶20~30万公里不少于30%,30万公里以上安装。检查应包括动力电池的外观检查、软件诊断、气密性检查、开箱检查、更换和容量测试(详见附件1)。自检可以与车辆维护一起进行。对于发现问题的车辆,应立即组织人员依法依规采取一切措施进行处理,消除安全隐患。(2) 企业监控平台。通过故障/报警和信息交换对实际车辆进行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理机制和应急处理方案;检查安全监控系统的功能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车辆安全信息能否及时反馈。对于整车、动力电池等存在异常运行状态和安全隐患的车辆,可以及时预警,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积极整改2017年前销售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并逐步纳入监管体系;
建立国家监管平台和企业应急沟通机制,对长期离线车辆的实际使用状态进行调查确认,重点与运营中异常离线的车辆进行沟通,确保车辆安全运营。二是向新能源客车生产企业提交的调查报告应在2018年10月底前完成新能源客车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形成书面报告,如实报告安全隐患排查的组织实施、存在问题和问题处理情况,填写《新能源客车安全调查统计表》(见附件2),于2018年11月20日前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产业发展中心。调查中发现弄虚作假、瞒报瞒报的,将报工业和信息化部通报,责令限期改正,暂停或取消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汽车生产企业和产品公告,这取决于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三、 启动车辆安全预警和重大安全事故调查机制装备产业发展中心将联合相关单位,随机抽查企业新能源公交车监测平台预警系统运行情况,并将结果报告工业和信息化部。企业应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开展相关监测平台建设和运行监测,能够对产品的异常状态进行监测和预警,并立即向地方和国家平台报告。新能源公交车发生火灾、燃烧等安全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生产企业应在12小时内(造成死亡或重大社会影响的,应在6小时内)主动向当地政府新能源汽车联席会议牵头部门和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产业发展中心报告,并及时进行事故调查,调查结果将保留以备将来参考;根据事故严重程度,装备产业发展中心将与相关单位联合成立事故调查组,与企业联合开展事故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报工业和信息化部处理。
豪车品牌保时捷以及梅赛德斯奔驰都在执行新的软销售模式以加强品牌建设,保时捷通过建立体验中心,而梅赛德斯奔驰则通过打造快闪店,以增加与消费者的互动,进一步提升销量。
1900/1/1 0:00:00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17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108467万辆,同比增长302;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388,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069个百分点。
1900/1/1 0:00:00新能源客车推广应用正处在关键时期,随着推广应用工作的持续推进和市场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部分车辆部件老化和维护不当等带来的问题逐渐显现,安全隐患逐渐增大。
1900/1/1 0:00:00“中国的选择应该是什么?首先要强化中国电气化交通的优势和特色,技术路径是率先以纯电动为突破口,先把电池产业做大,将纯电动产业化。
1900/1/1 0:00:00“我们要抢占的是豪华品牌的入门级客户。”8月30日,在上汽荣威MARVELX发布会后,上汽集团副总裁、上汽乘用车公司总经理王晓秋这样说道。
1900/1/1 0:00:00日前,2018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在天津举行。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介绍,从明年开始,广汽将以每半年一款新产品的速度,推出纯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产品将占集团整车产销规模的10。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