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无人驾驶的下一个战场在哪里?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全球无人驾驶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的学术研究,但直到2011年,谷歌对无人驾驶汽车的路试才点燃了全球无人驾驶。无人驾驶是一项百年创新。无论走到哪里,都不断引发企业乃至行业的竞争大战:从星星之火的技术专利大战到连横之战,全球无人驾驶的下一个战场将在哪里爆发?以技术为导向的产品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产品不动,专利第一”。无人驾驶汽车也不例外。在全球投资无人驾驶市场之初,首先要启动的是技术专利战。2014年,SAE国际将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分为六个级别,包括:0级,无自动化;1级,驾驶员辅助;2级,部分自动化;3级,条件自动化;4级,高度自动化;第5级,全自动化。其中,只有达到第三级及以上才能理解为无人自动驾驶。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发展迅速。2011年,世界开始大量投资。在短短几年内,制造商生产的无人驾驶汽车大多可以达到3级,少数企业可以生产4级无人驾驶汽车。

Ford, Volkswagen, Toyota, Discovery, Nissan

在快速发展的背后,世界陷入了一场技术专利战争。专利是技术导向产品最有利的保证:在行业中,专利是产品竞争优势的直接保证,是市场份额的有力保证;在行业中,专利是阻碍新来者的最有力的障碍;在竞争中,专利是小企业对抗大企业的神秘保护圈,是大企业阻挡小企业的利剑。除了传统的汽车制造技术外,无人驾驶汽车的主要技术还包括四项新技术,如环境感知技术、导航定位技术、路径规划技术和决策控制技术。围绕这四项新技术,世界各地的公司很早就进入了专利布局。根据汤森路透的报道,2010年至2015年间,约有2.2万件无人驾驶技术专利爆发。从地域分布来看,日本拥有无人驾驶汽车专利数量最多,其次是美国、中国、德国和韩国。在专利权人的专利数量分布中,占据行业焦点的谷歌并不是拥有最多专利的专利权人,但领先的是丰田、博世、日产和通用等老牌汽车制造商。吉利和百度是中国在无人驾驶技术专利上投入较多的企业,但百度在2013年才开始无人驾驶项目,专利布局也较晚。百度在2014年才开始专利布局,直到2016年进入专利申请快速增长期。目前,只有近100项专利被公布。

Ford, Volkswagen, Toyota, Discovery, Nissan

图1:2016年Top20专利持有者来源:Lexinova“无人驾驶汽车技术专利格局分析”连横之战从无人驾驶汽车的技术特点来看,它不仅需要传统汽车制造的技术,还集成了其他高科技技术,如雷达/激光雷达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汽车的专利权人也证实了这一点。我们发现,投资无人驾驶汽车的企业包括两类巨头:一类是传统汽车制造商,包括丰田、博世、日产、戴姆勒、通用、宝马和福特;

第二,科技领域的巨头,包括谷歌、苹果、优步和百度。Navigant Research每年发布无人驾驶竞争力榜单,并根据无人车巨头的愿景、市场发展战略、合作伙伴、研发和生产战略、技术、营销和销售、产能、产品质量和可靠性、产品组合和长期投资等进行评估。2016年,上市公司以传统汽车制造商为主,占据主导地位,其中通用和福特是行业的绝对领导者。到2017年,名单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通用和福特,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公司还增加了Waymo、戴姆勒-博世、宝马-英特尔FCA、大众和Aptiv。与此同时,捷豹路虎集团、Navya和苹果公司也在新上市。通过榜单,我们不难发现,在竞争过程中,企业为了弥补自身不足,努力抢占更多市场,采取了互补的联盟战略,打响了连横之战。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必须融合网络技术和汽车制造技术。然而,网络技术掌握在互联网高科技公司手中,汽车制造技术掌握在传统汽车制造商手中。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势必会引发这两个行业的融合,促进这两个产业企业之间的合作。例如,Waymo在一年内跃升为领先地位,与它最近与底特律三大汽车制造商之一的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FCA)的合作密不可分。不仅仅是Waymo公司,竞争力的提高也伴随着合作或收购等“联合连横”的战略。Aptiv公司收购了nuTonomy公司;戴姆勒与博世合作;宝马还与英特尔和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合作;沃尔沃-奥托立夫致富通联盟加入爱立信;苹果与雷克萨斯合作;百度与北汽正式合作;

优步先后收购了Geometric Intelligence和Ottomoto LLC。

Ford, Volkswagen, Toyota, Discovery, Nissan

图2:Navigant Research Leader Board Grid(2016)来源:Navigant研究。

Ford, Volkswagen, Toyota, Discovery, Nissan

图3:Navigant Research Leader Board Grid(2017)来源:Navigant Research无人巴士别出心裁根据易江管理咨询研究中心对市场的观察,无人驾驶在无人巴士市场已经初具规模。目前,欧洲和迪拜已经在政府的积极参与下引进了无人公交车,并已在街区、公园、机场和校园正式投入使用。目前,无人巴士的领导者是法国的Navya和Easy Mile,世界领先的公司是美国的Local Motors、Auto Robotics和英国的Oxbotica。在国内,青飞智能和驭势科技也在这一领域崭露头角。随着这些开拓者的发展,无人驾驶在道路上迎来了一线生机。

Ford, Volkswagen, Toyota, Discovery, Nissan

在无人驾驶公交车领域,法国企业处于行业前列。法国Navya公司计划在2018年大规模生产无人巴士,并已在全球主要市场布局,包括美国、中国、日本、新加坡、迪拜、欧洲和澳大利亚。另一家同样来自法国的无人巴士巨头Easy Mile不仅在迪拜和巴黎成功通车,其产品也已销往全球20多个国家。无人驾驶的下一个战场在哪里?在经历了一波技术专利战、一波合作和收购战之后,下一个战场将在哪里爆发?如今,大多数公司生产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通过了道路测试,技术也越来越成熟。不过,Gartner在2017年的报告中指出,无人驾驶技术的市场普及至少需要十年时间。经过对河道管理咨询的研究和观察,无人驾驶汽车的普及存在三大困难:技术困难、社会困难和政策困难。(1) 技术难点尽管无人车已经通过了道路测试,但道路测试地点都在特殊路段进行,这些路段通常是封闭的。人工智能技术是无人驾驶的关键技术,它是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加速发展的。换句话说,无人车必须在真实的道路上行驶才能不断改进和发展。然而,在真实的道路上,不仅无人基础设施的设备尚未完善,而且尚未完全成熟的技术的可靠性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道路上的无人驾驶也需要一个合适的机会。此外,目前无人驾驶汽车的另一个技术难点是成本的挑战。(2) 社会困难无人车与传统汽车最本质的区别是“无人驾驶”,这意味着无人车的普及将带来失业,而最明显的影响是司机、驾校和教练。无人驾驶汽车的普及势必带来就业和再就业的社会问题。尽管无人驾驶汽车是这个时代科技进步的产物,但它的普及需要与社会人文、思想和文化相结合,这体现在两个方面:对技术的不信任和对汽车文化颠覆性变化的不适。关于对技术的不信任,一些调查显示,在无人驾驶汽车技术通过测试后,75%的美国人害怕乘坐无人驾驶汽车。同时,无人驾驶系统可能会遭到黑客攻击,也就是说,无人驾驶汽车的运行可能会受到黑客的控制。不适应汽车文化的颠覆性变化,驾驶乐趣是汽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人驾驶汽车的普及将打破这种汽车文化。(3) 政策困难政策困难对无人驾驶汽车来说是非常困难的,而适当的监管是无人驾驶汽车运营的最根本保障。例如,如果一辆无人驾驶汽车在路上相撞并导致一人死亡,那么谁应对事故负责是一类法律法规。创新产品的实施是……

必须依靠适当的法律规定。鉴于这些困难,无人驾驶公交车很可能会出现突破。目前,无人车中只有无人公交车投入运营,运行路线通常为半封闭路段,这不仅保证了无人公交车的安全可靠性,也赋予了无人公交车大数据采集、AI算法训练和开发的要求。驾驶无人车意味着交通法规、保险政策和科技产业的融合。如果我们仅仅依靠一家企业的推广,我们的实力就会很弱。如今,无人驾驶公交车的引入通常由政府主导,这无疑是给无人驾驶打了一针强心针。无人公交车是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无人车可以借助无人公交车促进政府的参与和实施。在政府的推动下,政策法规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当前,无人车面临着政策、技术和社会文化“三座大山”,如何跨越三座大山已成为所有军事战略家的当务之急。无人巴士是否会成为行业的下一个战场和无人驾驶的完美过渡期,百度和金龙的“Apolon”已经蓄势待发。聪明的玩家已经在前往战场的路上了。全球无人驾驶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的学术研究,但直到2011年,谷歌对无人驾驶汽车的路试才点燃了全球无人驾驶。无人驾驶是一项百年创新。无论走到哪里,都不断引发企业乃至行业的竞争大战:从星星之火的技术专利大战到连横之战,全球无人驾驶的下一个战场将在哪里爆发?以技术为导向的产品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产品不动,专利第一”。无人驾驶汽车也不例外。在全球投资无人驾驶市场之初,首先要启动的是技术专利战。2014年,SAE国际将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分为六个级别,包括:0级,无自动化;1级,驾驶员辅助;2级,部分自动化;3级,条件自动化;4级,高度自动化;第5级,全自动化。其中,只有达到第三级及以上才能理解为无人自动驾驶。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发展迅速。2011年,世界开始大量投资。在短短几年内,制造商生产的无人驾驶汽车大多可以达到3级,少数企业可以生产4级无人驾驶汽车。

Ford, Volkswagen, Toyota, Discovery, Nissan

在快速发展的背后,世界陷入了一场技术专利战争。专利是技术导向产品最有利的保证:在行业中,专利是产品竞争优势的直接保证,是市场份额的有力保证;在行业中,专利是阻碍新来者的最有力的障碍;

在竞争中,专利是小企业对抗大企业的神秘保护圈,是大企业阻挡小企业的利剑。除了传统的汽车制造技术外,无人驾驶汽车的主要技术还包括四项新技术,如环境感知技术、导航定位技术、路径规划技术和决策控制技术。围绕这四项新技术,世界各地的公司很早就进入了专利布局。根据汤森路透的报道,2010年至2015年间,约有2.2万件无人驾驶技术专利爆发。从地域分布来看,日本拥有无人驾驶汽车专利数量最多,其次是美国、中国、德国和韩国。在专利权人的专利数量分布中,占据行业焦点的谷歌并不是拥有最多专利的专利权人,但领先的是丰田、博世、日产和通用等老牌汽车制造商。吉利和百度是中国在无人驾驶技术专利上投入较多的企业,但百度在2013年才开始无人驾驶项目,专利布局也较晚。百度在2014年才开始专利布局,直到2016年进入专利申请快速增长期。目前,只有近100项专利被公布。

Ford, Volkswagen, Toyota, Discovery, Nissan

图1:2016年Top20专利持有者来源:Lexinova“无人驾驶汽车技术专利格局分析”连横之战从无人驾驶汽车的技术特点来看,它不仅需要传统汽车制造的技术,还集成了其他高科技技术,如雷达/激光雷达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汽车的专利权人也证实了这一点。我们发现,投资无人驾驶汽车的企业包括两类巨头:一类是传统汽车制造商,包括丰田、博世、日产、戴姆勒、通用、宝马和福特;第二,科技领域的巨头,包括谷歌、苹果、优步和百度。Navigant Research每年发布无人驾驶竞争力榜单,并根据无人车巨头的愿景、市场发展战略、合作伙伴、研发和生产战略、技术、营销和销售、产能、产品质量和可靠性、产品组合和长期投资等进行评估。2016年,上市公司以传统汽车制造商为主,占据主导地位,其中通用和福特是行业的绝对领导者。到2017年,名单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通用和福特,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公司还增加了Waymo、戴姆勒-博世、宝马-英特尔FCA、大众和Aptiv。与此同时,捷豹路虎集团、Navya和苹果公司也在新上市。通过榜单,我们不难发现,在竞争过程中,企业为了弥补自身不足,努力抢占更多市场,采取了互补的联盟战略,打响了连横之战。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必须融合网络技术和汽车制造技术。然而,网络技术掌握在互联网高科技公司手中,汽车制造技术掌握在传统汽车制造商手中。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势必会引发这两个行业的融合,促进这两个产业企业之间的合作。例如,Waymo在一年内跃升为领先地位,与它最近与底特律三大汽车制造商之一的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FCA)的合作密不可分。不仅仅是Waymo公司,竞争力的提高也伴随着合作或收购等“联合连横”的战略。Aptiv公司收购了nuTonomy公司;戴姆勒与博世合作;宝马还与英特尔和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合作;沃尔沃-奥托立夫致富通联盟加入爱立信;苹果与雷克萨斯合作;百度与北汽正式合作;

优步先后收购了Geometric Intelligence和Ottomoto LLC。

Ford, Volkswagen, Toyota, Discovery, Nissan

图2:Navigant Research Leader Board Grid(2016)来源:Navigant研究。

Ford, Volkswagen, Toyota, Discovery, Nissan

图3:Navigant Research Leader Board Grid(2017)来源:Navigant Research无人巴士别出心裁根据易江管理咨询研究中心对市场的观察,无人驾驶在无人巴士市场已经初具规模。目前,欧洲和迪拜已经在政府的积极参与下引进了无人公交车,并已在街区、公园、机场和校园正式投入使用。目前,无人巴士的领导者是法国的Navya和Easy Mile,世界领先的公司是美国的Local Motors、Auto Robotics和英国的Oxbotica。在国内,青飞智能和驭势科技也在这一领域崭露头角。随着这些开拓者的发展,无人驾驶在道路上迎来了一线生机。

Ford, Volkswagen, Toyota, Discovery, Nissan

在无人驾驶公交车领域,法国企业处于行业前列。法国Navya公司计划在2018年大规模生产无人巴士,并已在全球主要市场布局,包括美国、中国、日本、新加坡、迪拜、欧洲和澳大利亚。另一家同样来自法国的无人巴士巨头Easy Mile不仅在迪拜和巴黎成功通车,其产品也已销往全球20多个国家。无人驾驶的下一个战场在哪里?在经历了一波技术专利战、一波合作和收购战之后,下一个战场将在哪里爆发?如今,大多数公司生产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通过了道路测试,技术也越来越成熟。不过,Gartner在2017年的报告中指出,无人驾驶技术的市场普及至少需要十年时间。经过对河道管理咨询的研究和观察,无人驾驶汽车的普及存在三大困难:技术困难、社会困难和政策困难。(1) 技术难点尽管无人车已经通过了道路测试,但道路测试地点都在特殊路段进行,这些路段通常是封闭的。人工智能技术是无人驾驶的关键技术,它是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加速发展的。换句话说,无人车必须在真实的道路上行驶才能不断改进和发展。然而,在真实的道路上,不仅无人基础设施的设备尚未完善,而且尚未完全成熟的技术的可靠性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道路上的无人驾驶也需要一个合适的机会。此外,目前无人驾驶汽车的另一个技术难点是成本的挑战。(2) 社会困难无人车与传统汽车最本质的区别是“无人驾驶”,这意味着无人车的普及将带来失业,而最明显的影响是司机、驾校和教练。无人驾驶汽车的普及势必带来就业和再就业的社会问题。尽管无人驾驶汽车是这个时代科技进步的产物,但它的普及需要与社会人文、思想和文化相结合,这体现在两个方面:对技术的不信任和对汽车文化颠覆性变化的不适。关于对技术的不信任,一些调查显示,在无人驾驶汽车技术通过测试后,75%的美国人害怕乘坐无人驾驶汽车。同时,无人驾驶系统可能会遭到黑客攻击,也就是说,无人驾驶汽车的运行可能会受到黑客的控制。不适应汽车文化的颠覆性变化,驾驶乐趣是汽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人驾驶汽车的普及将打破这种汽车文化。(3) 政策困难政策困难对无人驾驶汽车来说是非常困难的,而适当的监管是无人驾驶汽车运营的最根本保障。例如,如果一辆无人驾驶汽车在路上相撞并导致一人死亡,那么谁应对事故负责是一类法律法规。创新产品的实施是……

必须依靠适当的法律规定。鉴于这些困难,无人驾驶公交车很可能会出现突破。目前,无人车中只有无人公交车投入运营,运行路线通常为半封闭路段,这不仅保证了无人公交车的安全可靠性,也赋予了无人公交车大数据采集、AI算法训练和开发的要求。驾驶无人车意味着交通法规、保险政策和科技产业的融合。如果我们仅仅依靠一家企业的推广,我们的实力就会很弱。如今,无人驾驶公交车的引入通常由政府主导,这无疑是给无人驾驶打了一针强心针。无人公交车是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无人车可以借助无人公交车促进政府的参与和实施。在政府的推动下,政策法规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当前,无人车面临着政策、技术和社会文化“三座大山”,如何跨越三座大山已成为所有军事战略家的当务之急。无人巴士是否会成为行业的下一个战场和无人驾驶的完美过渡期,百度和金龙的“Apolon”已经蓄势待发。聪明的玩家已经在前往战场的路上了。

标签:福特大众丰田发现日产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SUV销量持续下滑,汽车消费真的降级了?

隐形穷人愈来愈多,原来吃炸鸡喝啤酒的现在都改吃咸菜和泡面。

1900/1/1 0:00:00
通用汽车计划加强电动汽车电池技术研发

通用汽车将投资2800万美元,从今年秋季开始对底特律郊区的一个电池研发和测试实验室进行“新的重大改进”。

1900/1/1 0:00:00
汽车业增速整体放缓 如何高质量发展引热议

历经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我国汽车产销量踏入2900万辆的台阶,然而其增速正在逐渐放缓。年勇表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历程较短,产业根基比较有限,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1900/1/1 0:00:00
戴森真的跨界去造车了 但20亿英镑只是杯水车薪

3000元的吹风机还没买得起,“家电版爱马仕”又要去造车了对比一下3000元的吹风机,你应该知道要放弃多少存款了吧?一个吹风机卖3000元,被称作“家电版爱马仕”的英国戴森公司,

1900/1/1 0:00:00
中国智能汽车指数第二批测评结果发布,您的爱车够智能吗?

2018年9月5日,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iVISTA管理中心在北京正式发布了2018年度iVISTA中国智能汽车指数第二批车型测评结果,本次发布结果共涉及10个车型,

1900/1/1 0:00:00
宝马摆脱“柴油门”困扰 只需缴纳小额补偿金

近年来德系车企豪门纷纷陷入“柴油门”危机,无一幸免。近日,宝马终于迎来了好消息,法院解除了对宝马汽车柴油发动机尾气排放控制软件的起诉。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