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自动驾驶创业浪潮一直在兴起。到2018年下半年,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已成为业界最关注的核心方向。在这一领域,在清华汽车工程系的背景下,在京东、百度等巨头的投资下,智者团队探索了自己的经验。随着GTIC 2018全球智能汽车供应链创新峰会的启动,车东喜再次前往知行北京总部,与知行首席执行官张德昭进行了深入对话,对知行的技术研发和商业落地进展以及未来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张德照告诉车东,智行仍将坚持高速和低速无人车双轨研发的战略。其无人配送车和无人环卫车已在中国五地开始试运营或商业探索,并在广东中山建设了一家无人车工厂,将于10月底投产。首先,广东中山的汽车厂在今年3月与张德照进行了沟通,所以我认为智行在参观之前应该没有太多新消息。但事实证明,我们的预设是错误的。张德照告诉车东西,Smart Walker的团队目前已经发展到200多人。今年,一项重大举措是开始在广东省中山市建造自己的无人车工厂。目前,工厂一期规模不大,计划年产能为每班5000台,预计10月底投产。

明智旅行者的办公室场景在全球自动驾驶公司中,很少有玩家自建工厂。谷歌Waymo之前也有类似的计划,但在尝试制造一辆可爱的吊舱汽车后,它放弃了制造汽车的想法,选择与菲亚特克莱斯勒和捷豹路虎集团合作生产无人车。那么,明智的人为什么不走寻常路呢?“我们工厂生产低速无人扫地车和无人送货车。工厂是为了生产更好的产品。”张德照解释道。在他看来,无人车的研发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自动驾驶技术的软硬件要协调,自动驾驶系统也要与车辆的性能和底盘结构协调,以达到最佳效果。此外,用于扫地或送货的低速无人车比有人驾驶的乘用车简单、经济得多,因此智能步行者果断选择自建工厂。张德照透露,由于无人车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广东中山政府在税收、土地、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了一定的优惠。当地政府不仅希望他们能在这里生产,还希望在中山部署和运营。此外,中山靠近制造业之都深圳,因此最终确定在中山建厂。

有意思的是,在上述工厂建成之前,智行实际上建了两个小作坊式工厂,分别位于北京总部的地下车库和郊区。前者主要从事低速无人车的设计、开发、改装和维护,后者则针对乘用车。其次,低速无人车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知行在成立之初就做出了判断。高速自动驾驶客车远未普及。因此,有必要在研发过程中同时开发低速无人车,以支持公司通过低速无人车的快速商业化。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智行进一步将低速无人车的方向聚焦在无人环卫车和无人配送车两大类。张德照告诉汽车,经过之前的尝试和迭代,智行已经完成了新一代无人环卫车和无人配送车的全部研发和供应链建设,工厂建成后即可投入生产。
=“北京、奥迪、宝马、长安、捷豹”src=“/eimg/jndp/ig/2023030401158320017/3.jpg”/>
智行无人配送车张德照介绍,智行最新研发的无人环卫车和无人配送车已经在中国四五个地方投入实际运营,其中两个典型的例子是清华大学和闵行。在智行者创始团队的母校清华大学,两台无人扫地机于今年年初投入运行,工作速度不到10公里/小时,满电池寿命为70-80公里,可连续工作长达12小时。

智行在清华大学推出的无人扫地车张德照表示,目前清华的这两辆车运行稳定,几个月才进行一次。更多时候,它最大的“问题”是被大量学生包围,或者被故意阻挡而无法行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通常会使用并行驾驶技术来营救司机。”张德照笑着说。在魔都上海,一家国内知名物流公司购买了两辆无人配送车,并将其作为快递员投入闵行的一个工业园区,时间不到半年。这些无人车已经与物流系统对接,用户可以通过点击物流公司的APP,让无人车驶过进行配送。

智行哲的无人配送车可以实现APP取件。张德照特别指出,物流公司此前曾对无人配送车进行过技术测试,因此目前实际上正在发货,目的是测试车辆与自身物流系统的匹配程度,以便未来铺设在更多的工业园区和居民区。第三,用低速无人车组建机器人劳动力团队,开发低速无人车,建造工厂,生产车辆并投入运营。。。当所有这些信息结合在一起时,人们很容易认为明智的步行者的商业道路是建造工厂,建造无人配送车,然后将其出售给京东、美团等需求方,或者将无人扫地车出售给环卫公司。“我们的方向是不卖车,”张德照直接否认了这一观点。在他看来,现实世界中有无数的角落案例,无人车总会遇到一些无法处理、无法停止工作的场景。同时,由于无人值守,其无人环卫车或送货车也很容易受到坏人的阻碍或破坏,从而被迫停止工作。

Smart Walker无人清扫车也就是说,即使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无人车的实际运营也必须与制造商或技术研发方紧密联系,还需要专人进行充电、放电、检修等运维管理。“像京东和美团这样的公司本质上需要快递服务,而不是管理和运营庞大的无人车队。”张德照笑着总结道,“所以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机器人劳务团队。你需要把我们的送货车送到指定的地方。如果需要清洁,清扫车会去指定的地方扫地,剩下的技术会升级迭代,车辆运维工作会交给我们。”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只有智行等研发方参与到车辆运营管理活动中,才能获得第一手的车辆运营数据,然后迭代升级自己的无人车,提高无人车的技术水平。“按照目前的软硬件成本计算,这辆车一年的人工成本约为10万元。”在智行哲北京总部的地下“车库工厂”,张德照指着“劳务队”的一名成员,从车上算了一笔经济账。“一辆车可以取代5-6名环卫工人,而且易于管理。”第四,在乘用车领域做自动驾驶Tier1如上所述,智行正在采取双线研究的策略……
h以及高速客车和低速无人专用车的发展。尽管其低速无人车出现较多,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乘用车自动驾驶技术已经落后。张德照告诉该车,其瞄准的是乘用车领域的L4级自动驾驶技术,在北京和广东中山有十几辆测试车。

智行哲的自动驾驶小客车“我们的车辆目前在高速公路上运行相对稳定。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开始在城市道路上进行研发测试。”关于小客车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进展,张德照总结道。在乘用车自动驾驶技术的量产中,张德照认为,L4级自动驾驶技术距离落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智能出行者将在短期内锁定对代工的供应路线。“我们正在讨论与几个独立品牌的合作,”张德照说。“目前他们都在关注L3级自动驾驶技术,所以我们计划将L4级降级为L3级。”在与汽车制造商的合作方面,张德照表示,智行并不是简单地向汽车制造商提供自动驾驶软件系统那么简单。其核心目标是在汽车驾驶领域迈向Tier1,为汽车制造商提供软硬件集成的汽车驾驶解决方案。当然,这里的硬件主要是指智能步行者的“大脑”,他们将开发自己的无人车,而激光雷达或摄像头等传感器也将从其他家庭购买。张德照透露,智行哲目前有两套“大脑”解决方案,一套基于NVIDIA TX2,主要用于低速无人车,另一套是GPU+FPGA+MCU的乘用车组合产品。

银色部件是智能助行无人配送车的处理模块。最近,一些自动驾驶公司和汽车制造商锁定了L3级自动驾驶技术在2020年左右的量产应用实践,激进的汽车制造商甚至宣布L3将在2019年量产。对此,张德照认为,对于L3技术来说,2020年还为时过早,激光雷达等传感器的硬件成本和配套的法律法规都不完善,因此他认为2022年将是一个更可靠的时期。对于L3自动驾驶技术面临的人工接管悖论,张德照认为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应该是让车辆靠边停车。“根据汽车行业的研发周期,现在需要2022年才能开始装车。”最后,当谈到何时可以看到智行提供的配备L3自动驾驶系统的生产车时,张德照说。结论:低速无人车不是低速的。谷歌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自动驾驶技术研发热潮。在经历了惊喜和新奇之后,对这项技术的关注逐渐回到了一个本质问题上,那就是我们什么时候可以使用无人车?尽管谷歌、百度、奥迪、宝马、北汽、长安等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公司对此相当乐观,但谷歌Waymo计划今年投入商业运营,汽车制造商和技术公司也已将L3自动驾驶技术投入量产。日期指向2019年左右。但显然,普通用户明年开一辆L3级自动驾驶汽车解放双手是不现实的。相反,大学校园、工业园区等交通场景相对简单的半封闭场景将率先部署L4级低速无人车,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新体验。明智的行者是这条道路的坚定倡导者和实践者。他们上锁的环卫车和配送车都是极具应用潜力的产品,而他们辛勤的研发和自建工厂使他们能够组建机器人劳动团队。从这个角度来看,虽然智行已经开发出低速无人车,但量产和商业化的进程并不缓慢。多年来,自动驾驶创业浪潮一直在兴起。到2018年下半年,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已成为业界最关注的核心方向。在这个领域,随着……
在清华汽车工程系的背景下,在京东、百度等巨头的投资下,智者团队探索了自己的经验。随着GTIC 2018全球智能汽车供应链创新峰会的启动,车东喜再次前往知行北京总部,与知行首席执行官张德昭进行了深入对话,对知行的技术研发和商业落地进展以及未来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张德照告诉车东,智行仍将坚持高速和低速无人车双轨研发的战略。其无人配送车和无人环卫车已在中国五地开始试运营或商业探索,并在广东中山建设了一家无人车工厂,将于10月底投产。首先,广东中山的汽车厂在今年3月与张德照进行了沟通,所以我认为智行在参观之前应该没有太多新消息。但事实证明,我们的预设是错误的。张德照告诉车东西,Smart Walker的团队目前已经发展到200多人。今年,一项重大举措是开始在广东省中山市建造自己的无人车工厂。目前,工厂一期规模不大,计划年产能为每班5000台,预计10月底投产。

明智旅行者的办公室场景在全球自动驾驶公司中,很少有玩家自建工厂。谷歌Waymo之前也有类似的计划,但在尝试制造一辆可爱的吊舱汽车后,它放弃了制造汽车的想法,选择与菲亚特克莱斯勒和捷豹路虎集团合作生产无人车。那么,明智的人为什么不走寻常路呢?“我们工厂生产低速无人扫地车和无人送货车。工厂是为了生产更好的产品。”张德照解释道。在他看来,无人车的研发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自动驾驶技术的软硬件要协调,自动驾驶系统也要与车辆的性能和底盘结构协调,以达到最佳效果。此外,用于扫地或送货的低速无人车比有人驾驶的乘用车简单、经济得多,因此智能步行者果断选择自建工厂。张德照透露,由于无人车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广东中山政府在税收、土地、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了一定的优惠。当地政府不仅希望他们能在这里生产,还希望在中山部署和运营。此外,中山靠近制造业之都深圳,因此最终确定在中山建厂。

有意思的是,在上述工厂建成之前,智行实际上建了两个小作坊式工厂,分别位于北京总部的地下车库和郊区。前者主要从事低速无人车的设计、开发、改装和维护,后者则针对乘用车。其次,低速无人车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知行在成立之初就做出了判断。高速自动驾驶客车远未普及。因此,有必要在研发过程中同时开发低速无人车,以支持公司通过低速无人车的快速商业化。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智行进一步将低速无人车的方向聚焦在无人环卫车和无人配送车两大类。张德照告诉汽车,经过之前的尝试和迭代,智行已经完成了新一代无人环卫车和无人配送车的全部研发和供应链建设,工厂建成后即可投入生产。

智行无人配送车张德照介绍,最新研发的无人环卫车和无人熟食……
智行汽车已经在中国四五个地方投入实际运营,其中两个典型的例子是清华大学和闵行。在智行者创始团队的母校清华大学,两台无人扫地机于今年年初投入运行,工作速度不到10公里/小时,满电池寿命为70-80公里,可连续工作长达12小时。

智行在清华大学推出的无人扫地车张德照表示,目前清华的这两辆车运行稳定,几个月才进行一次。更多时候,它最大的“问题”是被大量学生包围,或者被故意阻挡而无法行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通常会使用并行驾驶技术来营救司机。”张德照笑着说。在魔都上海,一家国内知名物流公司购买了两辆无人配送车,并将其作为快递员投入闵行的一个工业园区,时间不到半年。这些无人车已经与物流系统对接,用户可以通过点击物流公司的APP,让无人车驶过进行配送。

智行哲的无人配送车可以实现APP取件。张德照特别指出,物流公司此前曾对无人配送车进行过技术测试,因此目前实际上正在发货,目的是测试车辆与自身物流系统的匹配程度,以便未来铺设在更多的工业园区和居民区。第三,用低速无人车组建机器人劳动力团队,开发低速无人车,建造工厂,生产车辆并投入运营。。。当所有这些信息结合在一起时,人们很容易认为明智的步行者的商业道路是建造工厂,建造无人配送车,然后将其出售给京东、美团等需求方,或者将无人扫地车出售给环卫公司。“我们的方向是不卖车,”张德照直接否认了这一观点。在他看来,现实世界中有无数的角落案例,无人车总会遇到一些无法处理、无法停止工作的场景。同时,由于无人值守,其无人环卫车或送货车也很容易受到坏人的阻碍或破坏,从而被迫停止工作。

Smart Walker无人清扫车也就是说,即使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无人车的实际运营也必须与制造商或技术研发方紧密联系,还需要专人进行充电、放电、检修等运维管理。“像京东和美团这样的公司本质上需要快递服务,而不是管理和运营庞大的无人车队。”张德照笑着总结道,“所以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机器人劳务团队。你需要把我们的送货车送到指定的地方。如果需要清洁,清扫车会去指定的地方扫地,剩下的技术会升级迭代,车辆运维工作会交给我们。”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只有智行等研发方参与到车辆运营管理活动中,才能获得第一手的车辆运营数据,然后迭代升级自己的无人车,提高无人车的技术水平。“按照目前的软硬件成本计算,这辆车一年的人工成本约为10万元。”在智行哲北京总部的地下“车库工厂”,张德照指着“劳务队”的一名成员,从车上算了一笔经济账。“一辆车可以取代5-6名环卫工人,易于管理。”第四,在乘用车领域做自动驾驶Tier1如上所述,智行正在采取高速乘用车和低速无人专用车双线研发的战略。尽管其低速无人车出现较多,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乘用车自动驾驶技术已经落后。张德……
ao告诉该车,它瞄准了乘用车领域的L4级自动驾驶技术,在北京和广东中山有十几辆测试车。

智行哲的自动驾驶小客车“我们的车辆目前在高速公路上运行相对稳定。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开始在城市道路上进行研发测试。”关于小客车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进展,张德照总结道。在乘用车自动驾驶技术的量产中,张德照认为,L4级自动驾驶技术距离落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智能出行者将在短期内锁定对代工的供应路线。“我们正在讨论与几个独立品牌的合作,”张德照说。“目前他们都在关注L3级自动驾驶技术,所以我们计划将L4级降级为L3级。”在与汽车制造商的合作方面,张德照表示,智行并不是简单地向汽车制造商提供自动驾驶软件系统那么简单。其核心目标是在汽车驾驶领域迈向Tier1,为汽车制造商提供软硬件集成的汽车驾驶解决方案。当然,这里的硬件主要是指智能步行者的“大脑”,他们将开发自己的无人车,而激光雷达或摄像头等传感器也将从其他家庭购买。张德照透露,智行哲目前有两套“大脑”解决方案,一套基于NVIDIA TX2,主要用于低速无人车,另一套是GPU+FPGA+MCU的乘用车组合产品。

银色部件是智能助行无人配送车的处理模块。最近,一些自动驾驶公司和汽车制造商锁定了L3级自动驾驶技术在2020年左右的量产应用实践,激进的汽车制造商甚至宣布L3将在2019年量产。对此,张德照认为,对于L3技术来说,2020年还为时过早,激光雷达等传感器的硬件成本和配套的法律法规都不完善,因此他认为2022年将是一个更可靠的时期。对于L3自动驾驶技术面临的人工接管悖论,张德照认为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应该是让车辆靠边停车。“根据汽车行业的研发周期,现在需要2022年才能开始装车。”最后,当谈到何时可以看到智行提供的配备L3自动驾驶系统的生产车时,张德照说。结论:低速无人车不是低速的。谷歌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自动驾驶技术研发热潮。在经历了惊喜和新奇之后,对这项技术的关注逐渐回到了一个本质问题上,那就是我们什么时候可以使用无人车?尽管谷歌、百度、奥迪、宝马、北汽、长安等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公司对此相当乐观,但谷歌Waymo计划今年投入商业运营,汽车制造商和技术公司也已将L3自动驾驶技术投入量产。日期指向2019年左右。但显然,普通用户明年开一辆L3级自动驾驶汽车解放双手是不现实的。相反,大学校园、工业园区等交通场景相对简单的半封闭场景将率先部署L4级低速无人车,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新体验。明智的行者是这条道路的坚定倡导者和实践者。他们上锁的环卫车和配送车都是极具应用潜力的产品,而他们辛勤的研发和自建工厂使他们能够组建机器人劳动团队。从这个角度来看,虽然智行已经开发出低速无人车,但量产和商业化的进程并不缓慢。
近日,一则新闻爆料让很多人都坐不住了。北汽集团宣布,7月31日前,北汽自主品牌已在北京地区全面停止传统燃油车生产,2020年将在北京地区全面停售燃油车,2025年在全国全面停售燃油车。
1900/1/1 0:00:002018年电机企业的生存压力进一步加剧。有业内人士透露,上半年已有多家电机企业退出新能源汽车市场,预计下半年还将有一批电机企业被淘汰出局。
1900/1/1 0:00:00如今,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猛,看似一片繁荣,但实际上在背后隐藏着不少的乱象。高速发展进程中,新能源汽车发展遇到多重挑战,无时不刻都在关系着消费者的利益。
1900/1/1 0:00:00伴随着汽车产业革命的到来,传统车企与科技企业之间的跨界合作也随之变多。新技术领域竞争越来越激烈,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占领技术制高点已经为各大车企的必然之选。
1900/1/1 0:00:00投资者们对中国电动车产业的热情在下周恐怕面临现实检验。自2010年特斯拉在美国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以来,蔚来汽车将成为首家在美国上市的大型电动车生产商,其股票定于9月12日开始交易。
1900/1/1 0:00:009月6日,工信部公布了《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一批),包括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东风汽车、广汽本田、吉利汽车、长安福特在内的多家企业的产品入选这份目录,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