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AWC2018新能源材料及关键零部件技术大会闭幕。比亚迪锂电池事业部副总裁沈Xi讨论了动力电池的发展趋势。

以下是我的演讲记录:我今天想谈谈两个主要话题,希望能提醒业界。首先,材料的选择。众所周知,我们现在有两种材料,三元材料和磷酸亚铁锂。我们如何做出选择?2018年,三元首次超过磷酸亚铁锂的市场份额。原因是什么?你可能知道,这与国家补贴政策有很大关系。近年来,无论是单体能量密度还是整个电池封装的能量密度的增长速度都远远超过了2016年和2017年之前。无论是符合科学规律,还是能够促进行业发展,我们都可以做一些独立思考。中国倾向于从众心理。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对某个行业或技术有独立思考的心态和习惯。这个观点之前已经说过了,磷酸亚铁锂和三元的对比如何选择?一年、两年和五年后我们该如何选择?正如我之前所说,对于那些在这样一个时代制造电池的人来说,这是幸运和不幸的。可以说,我们正处于最好的时代,也可以说是最糟糕、最黑暗的时代。为什么它是最好的?从国家政策和全球趋势来看,这是为了充分推动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的发展。这是大势所趋,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也是一个好的方面。从不利的方面来看,对于电池和电池技术来说,十年甚至二十年内都没有实质性的突破性进展,我稍后会谈到这一点。现在每个人都在用什么?像20年前一样,三元材料发生了变化,当然,我并不否认三元材料的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可能与20年前的材料、财产、循环、寿命和使用特性完全不同。毕竟,它仍然是一种三元材料,它无法突破能量密度的极限。我们能从111、523、622、65、80、85和92中得到多少?最高可达220Wh/kg以上。有多少人在使用富含锂的锰基材料?现在我们正处于一个非常悲伤的时代,没有办法挖掘潜力,在角落里寻找这些东西。我们感到悲哀的是,在材料的性质上缺乏关键的突破。回到话题上来,目前人们使用的是三元材料。钴的价格对电池有什么影响?众所周知,未来的市场趋势,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电池产品,都必须有正确的盈利模式才能生存。因此,我们需要在汽车和电池方面建立一个盈利模式。第一个问题是成本。低成本,即使是1点/Wh,也是一个优势。这就是钴含量之间的关系。现在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供需管理,钴的价格可能会发生很大变化,其中40%是固定的,近一半用于特殊领域。在一些合金和电池不相关的地区,年开采量也有限。2019年之后,供需关系将出现一些明显变化,钴可能会更加稀缺。最近,钴的价格有所下降。我相信这不是一个长期趋势。在这种情况下,2019年或2020年之后的供需变化将导致钴短缺和价格上涨。我们计算了一个电池,以及每种材料523、622和811的瓦时,使用了多少钴和镍,以及配件的变化情况。计算过程很复杂。我不会详细解释。钴的价格对三元电池有很大的影响。钴含量越高,影响就越大。目前,在480元/公斤到500元/公斤的价格范围内,你可以看到使用622的成本高于811,接近0.1元/千瓦时。811的成本已经降低,仍然比磷酸亚铁锂高出三四个百分点,这将极大地促进我们的选择。为什么要使用811?这些都是不成熟的。人们为什么要使用它?选项811的驱动力在于成本,电池能量密度更高,成本更低。从这一趋势可以看出为什么磷酸亚铁锂没有被放弃,我们认为它在未来不会被放弃。这是钴的价格,这是镍的价格。我们已经估算了钴的价格,预计811在25元/公斤之前不会低于磷酸亚铁锂。同样,对于ni……
el,我们计算出镍应低于811 45元/公斤,才能低于磷酸亚铁锂。你可以知道现在镍的价格,将近100元/公斤。仍然有很大的区别。从钴和镍的两个趋势来看,622和523处于很大的劣势。与811相比,磷酸亚铁锂也具有相当大的成本优势,这对A0和A00汽车的成本来说是最关键的。为什么选择它?我们应该谈论数据分析,而不是个人偏好,也不是国家政策,而是市场。锂的价格,简而言之,锂价格上涨对NCM 622和523的影响大于磷酸亚铁锂。在几种主要元素和材料的结合下,磷酸亚铁锂未来的成本预期是可控的,而622和523被认为不可避免地会被高镍取代,并且主要技术可以解决,肯定会被逐步取代。811由于其能量密度优势,未来将与磷酸亚铁锂共存,但很难说会被根本取代,因为存在相当大的价格差异。如果钴的价格达到80元/公斤,会发生什么?根据这些数据,你可以想到为什么我们一直说这两个系统不会相互取代,只会相互竞争和共存。我之前已经提到过这一点。补贴时代和后补贴时代的趋势是不同的。现在大家都在推进260Wh/Kg的NCM 811系统,高镍系统也在推进。在未来的后补贴时代,磷酸亚铁锂可以在2020年后继续实现200Wh/Kg,并将强势回归。我不会对这个比率的转折点感到惊讶。我希望你能做一些思考,因为有些材料和选择对行业来说非常重要,有些观点相当虚张声势。2020年能否实现260Wh/Kg的能量密度?有乐观主义者也有悲观主义者。一般来说,选择路线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260Wh/Kg不一定是一个非常乐观的现象。我们必须确保它没有其他问题。归根结底,我们现在想变得高大上,并使能量密度倍增。当然,我们在材料方面缺乏坚实的基础。我们只是在谈论一些工程创新。为什么这是一个相对悲伤的时刻?我们需要在这里找到一个方向,找到一个适合这个行业的盈利模式。这是我的观点。这两条物质路线将共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被取代,我认为五年内不会被替代。第二,大家关心的是什么,就像李经理刚才说的,是方形的还是软包?起初,我想从四个纬度来观察它。最后,我删除了安全性和可靠性,这很容易引起一些误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数据,告诉一些直观的印象:1。质量优于能源GED。让我们先来看看细胞的质量比是如何计算的。我们知道软包装中有一块15毫米的电池,通常是12毫米或9毫米。我还没见过一个大于15毫米的软袋子。你可以向我推荐一个大于15mm的软袋电池。在15mm的同时,软包装的优势对Cell来说非常大,约为20%,这是业界的共识。右边是他们的分歧。铝塑膜、盖板和壳体的差异主要导致能量密度的差异。就材料系统的本质特征而言,方形和软袋之间没有区别,这是一个问题。软电池组需要并联连接。一旦并联,我们知道方形VDA是45毫米。如果三个软电池并联,相当于三个15毫米的并联电池,也就是45毫米。三个并联,中间增加了一些结构部件,优势立刻变小。能量密度的优势是10%,而现在是20%。这也很容易理解。每个软袋子都应该密封一次,这是一个明显的问题。刚才是关于细胞的。让我们看看模块。软封装模块的设计与方形模块的设计完全不同。软包装可以在多个并联电池之间制成,也可以不制成。如果要固定,有一些结构部件,设计方法完全不同。方形电池制成的模块和软包装制成的模块将大不相同。到目前为止,模块级的能量密度优势仅为1.4%,但当其厚度为45mm时,方形能量密度占主导地位,而Pack级的两个能量密度为ba……
ally并列,15毫米级别基本并列,粗而突出的正方形占主导地位,占12%。在Cell方面,质量优于能量,并且Cell的软包装在厚度上具有较小的优势,在薄度上具有较大的优势,高达20%。当模块和Pack逐渐调平时,Pack方形电池被制成Pack以实现超车,而柔性电池制成的Pack的能量密度不一定很高,这通常是人们想不通的。2、体积大于能量。让我们单独谈谈。思维的逻辑是一样的。由于一些结构设计上的差异,Cell在体积上有10%的优势。考虑到软涂层的适用性,45mm只有4.3%的优势。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模块上,那就是反转。当它达到下部45mm时,它比方形模块有6.6%的优势,上部15mm也在模块阶段被捆绑。众所周知,汽车使用的电池注重体积和重量,有时体积可能更重要,这也是我们需要认真考虑的因素。在Pack级别,您可以看到厚度和厚度都颠倒了,并且Pack在体积与能量比方面具有平方优势。对于45mm的,将有近10%的优势,即体积能量比。3、成本。在成本方面,我们也来看看。单元格首先查看左边的BOM原材料成本和右边的制造成本。假设正方形是100%,并且一些结构部件被排除在原材料之外。对于薄电池来说,这是成本的10%。左下角的图片基本上是平的。众所周知,方形和软包装的制造工艺有很大的不同。对于15mm,软包装的制造工艺相对简单,15mm的制造成本也有10%以上的优势。但对于45mm,我们认为从计算结果来看,软包会更贵,并且三者会一起达到一个正方形,这会导致问题和相同的反演。我不想解释15毫米包装的制造成本会出现在软袋中,更不用说使用厚袋的综合成本了。软袋比正方形高10%。4、可回收部件,有些方形的回收价值更高。从刚才提到的综合来看,软包装在能量密度、成本和电池方面都有一些优势。如果电池封装是由组件、模块或能量密度组成的,那么软封装的缺点接近10%,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关注正方形。当然,原因有很多,比如可靠性、安全性、密封性等等。时间之间的关系已经来不及下次讨论了。为什么我们应该选择方形电池作为我们的主流?你可能有不同的看法,我希望你能交流。我就到此为止,谢谢。8月29日,AWC2018新能源材料及关键零部件技术大会闭幕。比亚迪锂电池事业部副总裁沈Xi讨论了动力电池的发展趋势。

以下是我的演讲记录:我今天想谈谈两个主要话题,希望能提醒业界。首先,材料的选择。众所周知,我们现在有两种材料,三元材料和磷酸亚铁锂。我们如何做出选择?2018年,三元首次超过磷酸亚铁锂的市场份额。原因是什么?你可能知道,这与国家补贴政策有很大关系。近年来,无论是单体能量密度还是整个电池封装的能量密度的增长速度都远远超过了2016年和2017年之前。无论是符合科学规律,还是能够促进行业发展,我们都可以做一些独立思考。中国倾向于从众心理。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对某个行业或技术有独立思考的心态和习惯。这个观点之前已经说过了,磷酸亚铁锂和三元的对比如何选择?一年、两年和五年后我们该如何选择?正如我之前所说,对于那些在这样一个时代制造电池的人来说,这是幸运和不幸的。可以说,我们正处于最好的时代,也可以说是最糟糕、最黑暗的时代。为什么它是最好的?从国家政策和全球趋势来看,这是为了充分推动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的发展。这是大势所趋,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也是一个好的方面。从不利的方面来看,对于电池和电池技术来说,十年内没有实质性的突破性进展……
甚至二十年,我稍后会谈到。现在每个人都在用什么?像20年前一样,三元材料发生了变化,当然,我并不否认三元材料的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可能与20年前的材料、财产、循环、寿命和使用特性完全不同。毕竟,它仍然是一种三元材料,它无法突破能量密度的极限。我们能从111、523、622、65、80、85和92中得到多少?最高可达220Wh/kg以上。有多少人在使用富含锂的锰基材料?现在我们正处于一个非常悲伤的时代,没有办法挖掘潜力,在角落里寻找这些东西。我们感到悲哀的是,在材料的性质上缺乏关键的突破。回到话题上来,目前人们使用的是三元材料。钴的价格对电池有什么影响?众所周知,未来的市场趋势,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电池产品,都必须有正确的盈利模式才能生存。因此,我们需要在汽车和电池方面建立一个盈利模式。第一个问题是成本。低成本,即使是1点/Wh,也是一个优势。这就是钴含量之间的关系。现在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供需管理,钴的价格可能会发生很大变化,其中40%是固定的,近一半用于特殊领域。在一些合金和电池不相关的地区,年开采量也有限。2019年之后,供需关系将出现一些明显变化,钴可能会更加稀缺。最近,钴的价格有所下降。我相信这不是一个长期趋势。在这种情况下,2019年或2020年之后的供需变化将导致钴短缺和价格上涨。我们计算了一个电池,以及每种材料523、622和811的瓦时,使用了多少钴和镍,以及配件的变化情况。计算过程很复杂。我不会详细解释。钴的价格对三元电池有很大的影响。钴含量越高,影响就越大。目前,在480元/公斤到500元/公斤的价格范围内,你可以看到使用622的成本高于811,接近0.1元/千瓦时。811的成本已经降低,仍然比磷酸亚铁锂高出三四个百分点,这将极大地促进我们的选择。为什么要使用811?这些都是不成熟的。人们为什么要使用它?选项811的驱动力在于成本,电池能量密度更高,成本更低。从这一趋势可以看出为什么磷酸亚铁锂没有被放弃,我们认为它在未来不会被放弃。这是钴的价格,这是镍的价格。我们已经估算了钴的价格,预计811在25元/公斤之前不会低于磷酸亚铁锂。同样,对于镍,我们计算出镍应低于811 45元/公斤,才能低于磷酸亚铁锂。你可以知道现在镍的价格,将近100元/公斤。仍然有很大的区别。从钴和镍的两个趋势来看,622和523处于很大的劣势。与811相比,磷酸亚铁锂也具有相当大的成本优势,这对A0和A00汽车的成本来说是最关键的。为什么选择它?我们应该谈论数据分析,而不是个人偏好,也不是国家政策,而是市场。锂的价格,简而言之,锂价格上涨对NCM 622和523的影响大于磷酸亚铁锂。在几种主要元素和材料的结合下,磷酸亚铁锂未来的成本预期是可控的,而622和523被认为不可避免地会被高镍取代,并且主要技术可以解决,肯定会被逐步取代。811由于其能量密度优势,未来将与磷酸亚铁锂共存,但很难说会被根本取代,因为存在相当大的价格差异。如果钴的价格达到80元/公斤,会发生什么?根据这些数据,你可以想到为什么我们一直说这两个系统不会相互取代,只会相互竞争和共存。我之前已经提到过这一点。补贴时代和后补贴时代的趋势是不同的。现在大家都在推进260Wh/Kg的NCM 811系统,高镍系统也在推进。在未来的后补贴时代,磷酸亚铁锂可以在2020年后继续实现200Wh/Kg,并将强势回归。我不会对这个比率的转折点感到惊讶。我希望你能做一些思考,因为有些垫子……
广告和一些选择对行业来说非常重要,有些观点相当虚张声势。2020年能否实现260Wh/Kg的能量密度?有乐观主义者也有悲观主义者。一般来说,选择路线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260Wh/Kg不一定是一个非常乐观的现象。我们必须确保它没有其他问题。归根结底,我们现在想变得高大上,并使能量密度倍增。当然,我们在材料方面缺乏坚实的基础。我们只是在谈论一些工程创新。为什么这是一个相对悲伤的时刻?我们需要在这里找到一个方向,找到一个适合这个行业的盈利模式。这是我的观点。这两条物质路线将共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被取代,我认为五年内不会被替代。第二,大家关心的是什么,就像李经理刚才说的,是方形的还是软包?起初,我想从四个纬度来观察它。最后,我删除了安全性和可靠性,这很容易引起一些误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数据,告诉一些直观的印象:1。质量优于能源GED。让我们先来看看细胞的质量比是如何计算的。我们知道软包装中有一块15毫米的电池,通常是12毫米或9毫米。我还没见过一个大于15毫米的软袋子。你可以向我推荐一个大于15mm的软袋电池。在15mm的同时,软包装的优势对Cell来说非常大,约为20%,这是业界的共识。右边是他们的分歧。铝塑膜、盖板和壳体的差异主要导致能量密度的差异。就材料系统的本质特征而言,方形和软袋之间没有区别,这是一个问题。软电池组需要并联连接。一旦并联,我们知道方形VDA是45毫米。如果三个软电池并联,相当于三个15毫米的并联电池,也就是45毫米。三个并联,中间增加了一些结构部件,优势立刻变小。能量密度的优势是10%,而现在是20%。这也很容易理解。每个软袋子都应该密封一次,这是一个明显的问题。刚才是关于细胞的。让我们看看模块。软封装模块的设计与方形模块的设计完全不同。软包装可以在多个并联电池之间制成,也可以不制成。如果要固定,有一些结构部件,设计方法完全不同。方形电池制成的模块和软包装制成的模块将大不相同。到目前为止,模块级的能量密度优势仅为1.4%,但当其厚度为45mm时,正方形能量密度占主导地位,Pack级中的两者基本持平,15mm级基本持平,厚而突出的正方形占主导地位12%。在Cell方面,质量优于能量,并且Cell的软包装在厚度上具有较小的优势,在薄度上具有较大的优势,高达20%。当模块和Pack逐渐调平时,Pack方形电池被制成Pack以实现超车,而柔性电池制成的Pack的能量密度不一定很高,这通常是人们想不通的。2、体积大于能量。让我们单独谈谈。思维的逻辑是一样的。由于一些结构设计上的差异,Cell在体积上有10%的优势。考虑到软涂层的适用性,45mm只有4.3%的优势。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模块上,那就是反转。当它达到下部45mm时,它比方形模块有6.6%的优势,上部15mm也在模块阶段被捆绑。众所周知,汽车使用的电池注重体积和重量,有时体积可能更重要,这也是我们需要认真考虑的因素。在Pack级别,您可以看到厚度和厚度都颠倒了,并且Pack在体积与能量比方面具有平方优势。对于45mm的,将有近10%的优势,即体积能量比。3、成本。在成本方面,我们也来看看。单元格首先查看左边的BOM原材料成本和右边的制造成本。假设正方形是100%,并且一些结构部件被排除在原材料之外。对于薄电池来说,这是成本的10%。左下角的图片基本上是平的。众所周知,方形和软包装的制造工艺有很大的不同。对于……
5mm,软包装的制造工艺相对简单,15mm的制造成本也有10%以上的优势。但对于45mm,我们认为从计算结果来看,软包会更贵,并且三者会一起达到一个正方形,这会导致问题和相同的反演。我不想解释15毫米包装的制造成本会出现在软袋中,更不用说使用厚袋的综合成本了。软袋比正方形高10%。4、可回收部件,有些方形的回收价值更高。从刚才提到的综合来看,软包装在能量密度、成本和电池方面都有一些优势。如果电池封装是由组件、模块或能量密度组成的,那么软封装的缺点接近10%,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关注正方形。当然,原因有很多,比如可靠性、安全性、密封性等等。时间之间的关系已经来不及下次讨论了。为什么我们应该选择方形电池作为我们的主流?你可能有不同的看法,我希望你能交流。我就到此为止,谢谢。
标签:比亚迪
“天价私有化”曲终人散后,特斯拉遭华尔街两家投行唱衰,叠加梅赛德斯奔驰进军电动车领域带来正面对抗,该公司股价迎来三个月新低。与此同时,特斯拉员工们还受访爆料“血汗工厂”之中的种种“非人生活”。
1900/1/1 0:00:00背上氧气瓶就能上4768米的昆仑山,踏入378的牙克石义无反顾,70的吐鲁番腹地早已成为第二个家,威马汽车的工程师们不是在测试,就是在去测试的路上。新造车企业近期一直处于风口浪尖。
1900/1/1 0:00:009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发布了《关于对拟上报企业清单进行公示的通知》,拟将停止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12个月及以上的企业名单上报。
1900/1/1 0:00:00特斯拉要在中国建厂、FF(法拉第未来)引入了恒大集团投资再续一条命,亏损过100亿的蔚来计划在纽交所进行上市。
1900/1/1 0:00:002018年泰达论坛微课堂聚焦动力蓄电池的回收利用邀请有10几年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政策研究经验的中汽中心政策研究中心汽车产业政策研究室主任、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循环利用战略联盟秘书长黎宇科主讲。
1900/1/1 0:00:009月4日,以“知行合一”为主题的第二期拜腾科技坊在南京举行。活动期间,拜腾阐述了其南京工厂建设方面的最新进度。据悉,拜腾南京工厂占地面积约1200亩,目前已完成整体土地平整及地基建设工作。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