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100倍的4G基站部署成本 也难以成就“5G自动驾驶”的宏图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去年年底,Waymo首席执行官约翰·克拉夫西克(John Krafcik)形容自动驾驶“真的很难”,并给整个仍然“活跃”的行业泼了一盆冷水。在感叹自动驾驶太难的同时,他还预测“自动驾驶技术在未来几十年内不会无处不在,无人驾驶汽车将永远受到限制”。随着Waymo的发声,外界开始越来越冷静地看待这项新技术,而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认为,仅靠自行车智能可能很难实现真正的自动驾驶,于是转身为自动驾驶-5G找到了新的帮手。关于5G如何帮助汽车实现自动驾驶,《14家原始设备制造商正涌向5G的新风口,但华为不是主要合作伙伴》一文提到,在5G eMBB(增强型移动宽带)、mMTC(大规模机器通信)和uRLLC(超可靠低延迟通信)三个场景中,uRLLC的特性非常适合自动驾驶的要求。正是因为如此,许多在自行车智能化上看不到希望的人转而在5G上“宝藏”,希望通过5G-V2X实现真正的自动驾驶。然而,理想是充实的,而现实是贫乏的。为了实现5G在汽车中的应用,需要考虑成本、商业模式、行业成熟度、行业标准和时间节奏等诸多问题。

Beijing, Tucki

5G基站的部署成本是4G基站的100倍。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与手机、教育等应用场景不同,汽车作为载体的交通工具,与人们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即使一些地区无法接收5G网络,4G甚至3G也可以满足数据传输的低要求,其对用户的负面影响无非是用户体验感差。然而,具体到自动驾驶场景,一旦5G网络缺失,后果可能是车祸。因此,实现5G自动驾驶的首要问题是“不留死角”地部署基站。谈到基站的部署成本,首先需要明确5G使用的频段。根据预期,5G的传输速度最终可以达到1Gb/s,比4G至少快10倍。关键是5G使用毫米波。然而,由于毫米波属于高频带,不仅传输路径趋于直线,而且传输距离大大缩短,覆盖能力较弱。这意味着,在同一地区,过去只有一个4G基站可以实现全覆盖,但现在需要建立多个5G基站来确保信号传输质量。有业内人士告诉亿欧汽车,5G基站大约需要300~500米,其密度是4G基站的10倍。为了降低成本,5G放弃了4G的“鸿基站”模式,采用了占地面积较小的“微基站”方案。但即便如此,业内人士表示,每个5G基站的成本仍然是4G基站的10倍。粗略地说,仅5G基站的部署成本是4G基站的100倍。此外,5G基站的高计算功耗也会带来更严重的功耗和风扇发热问题。商业模式尚不明确。100倍的成本看似巨大,但事实上,只要有商业价值,总会有企业进入市场。据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预测,2022年,仅北京一地的智能网联汽车及相关产业规模就将突破1000亿元(数据来自2018年10月发布的《北京智能网联产业白皮书》)。在此期间,北京将把5G汽车联网列为重点建设项目。由此可见,5G的商业价值尚未确定,这也是工信部大力部署、各行各业玩家争相入局的原因。但问题是,现阶段各种企业的布局只是为了抓住机会。他们能看到的是长期的商业价值,但看不到的是当前的5G商业模式。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28年的快速增长后的首次负增长,汽车制造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销售压力。随着衰退……

f新能源补贴,途驰、新特等车企已率先实施涨价策略。在这种情况下,汽车公司将在汽车中植入几个5G模块,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汽车价格再次上涨。此外,5G基站的铺设者虽然不是车企,但其高昂的建设和维护成本最终会通过车企摊销给消费者。在亿欧汽车看来,除非5G-V2X已经形成一定规模,能够产生大规模的协同效应,或者企业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一些额外的增值服务,否则让消费者“心甘情愿”地只为更好的乘车体验买单可能是不现实的。5G-V2X的标准尚不明确。此外,5G的第一阶段标准R15原定于2018年12月冻结,但3GPP宣布将完成时间推迟到2019年3月。R15计划的延迟可能会对后续版本R16的5G冻结时间产生影响。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R15的三个版本中,R15 NR NSA(新空口相关组网)和R15 NR SA(新空接口无关组网)分别在2017年12月和2018年6月被冻结,只有第三个版本R15 Late Drop被延迟。尽管垂直行业的相关企业仍然可以根据R15的前两个版本规划自己的行业标准,但也存在“时间滞后”的问题。有业内人士告诉亿欧汽车,在5G-V2X领域,这一标准的时差可能在一年半到两年左右。也就是说,在正式标准发布之前,5G-V2X的一切只能处于实验阶段,无法大规模商业化。那么,5G-V2X的大规模商业化离我们还有多远?业内人士对此有不同看法,但可以肯定的是,五年内(不包括公园或特定路段)很难实现。另一个问题是,在5G技术的加持下,真正的自动驾驶肯定会到来吗?答案也不确定。对于自动驾驶来说,5G只是一种帮助其实现的通信技术,而不是一个充分的条件。即使5G中的一切都准备就绪,从目前的自动驾驶技术水平来看,也可能无法满足完全无人驾驶的要求。5G和自动驾驶的发展节奏是否匹配是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当然,既然我们有最终目标,技术的实现只是时间问题。比技术更困难的是自动驾驶责任界定的伦理问题,相关法律的制定仍在研究中。从这个角度来看,5G在汽车中的应用之路“漫长而漫长”,人们对5G辅助自动驾驶的期望可能过于乐观。去年年底,Waymo首席执行官约翰·克拉夫西克(John Krafcik)形容自动驾驶“真的很难”,并给整个仍然“活跃”的行业泼了一盆冷水。在感叹自动驾驶太难的同时,他还预测“自动驾驶技术在未来几十年内不会无处不在,无人驾驶汽车将永远受到限制”。随着Waymo的发声,外界开始越来越冷静地看待这项新技术,而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认为,仅靠自行车智能可能很难实现真正的自动驾驶,于是转身为自动驾驶-5G找到了新的帮手。关于5G如何帮助汽车实现自动驾驶,《14家原始设备制造商正涌向5G的新风口,但华为不是主要合作伙伴》一文提到,在5G eMBB(增强型移动宽带)、mMTC(大规模机器通信)和uRLLC(超可靠低延迟通信)三个场景中,uRLLC的特性非常适合自动驾驶的要求。正是因为如此,许多在自行车智能化上看不到希望的人转而在5G上“宝藏”,希望通过5G-V2X实现真正的自动驾驶。然而,理想是充实的,而现实是贫乏的。为了实现5G在汽车中的应用,需要考虑成本、商业模式、行业成熟度、行业标准和时间节奏等诸多问题。

Beijing, Tucki

5G基站的部署成本是4G基站的100倍。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与手机、教育等应用场景不同,作为一种交通工具……

离子作为载体,汽车与人们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即使一些地区无法接收5G网络,4G甚至3G也可以满足数据传输的低要求,其对用户的负面影响无非是用户体验感差。然而,具体到自动驾驶场景,一旦5G网络缺失,后果可能是车祸。因此,实现5G自动驾驶的首要问题是“不留死角”地部署基站。谈到基站的部署成本,首先需要明确5G使用的频段。根据预期,5G的传输速度最终可以达到1Gb/s,比4G至少快10倍。关键是5G使用毫米波。然而,由于毫米波属于高频带,不仅传输路径趋于直线,而且传输距离大大缩短,覆盖能力较弱。这意味着,在同一地区,过去只有一个4G基站可以实现全覆盖,但现在需要建立多个5G基站来确保信号传输质量。有业内人士告诉亿欧汽车,5G基站大约需要300~500米,其密度是4G基站的10倍。为了降低成本,5G放弃了4G的“鸿基站”模式,采用了占地面积较小的“微基站”方案。但即便如此,业内人士表示,每个5G基站的成本仍然是4G基站的10倍。粗略地说,仅5G基站的部署成本是4G基站的100倍。此外,5G基站的高计算功耗也会带来更严重的功耗和风扇发热问题。商业模式尚不明确。100倍的成本看似巨大,但事实上,只要有商业价值,总会有企业进入市场。据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预测,2022年,仅北京一地的智能网联汽车及相关产业规模就将突破1000亿元(数据来自2018年10月发布的《北京智能网联产业白皮书》)。在此期间,北京将把5G汽车联网列为重点建设项目。由此可见,5G的商业价值尚未确定,这也是工信部大力部署、各行各业玩家争相入局的原因。但问题是,现阶段各种企业的布局只是为了抓住机会。他们能看到的是长期的商业价值,但看不到的是当前的5G商业模式。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28年的快速增长后的首次负增长,汽车制造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销售压力。随着新能源补贴的退坡,途驰、新特等车企纷纷率先实施涨价策略。在这种情况下,汽车公司将在汽车中植入几个5G模块,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汽车价格再次上涨。此外,5G基站的铺设者虽然不是车企,但其高昂的建设和维护成本最终会通过车企摊销给消费者。在亿欧汽车看来,除非5G-V2X已经形成一定规模,能够产生大规模的协同效应,或者企业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一些额外的增值服务,否则让消费者“心甘情愿”地只为更好的乘车体验买单可能是不现实的。5G-V2X的标准尚不明确。此外,5G的第一阶段标准R15原定于2018年12月冻结,但3GPP宣布将完成时间推迟到2019年3月。R15计划的延迟可能会对后续版本R16的5G冻结时间产生影响。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R15的三个版本中,R15 NR NSA(新空口相关组网)和R15 NR SA(新空接口无关组网)分别在2017年12月和2018年6月被冻结,只有第三个版本R15 Late Drop被延迟。尽管垂直行业的相关企业仍然可以根据R15的前两个版本规划自己的行业标准,但也存在“时间滞后”的问题。有业内人士告诉亿欧汽车,在5G-V2X领域,这一标准的时差可能在一年半到两年左右。也就是说,在正式标准发布之前,5G-V2X的一切都只能处于实验阶段,无法商业化……

大规模地。那么,5G-V2X的大规模商业化离我们还有多远?业内人士对此有不同看法,但可以肯定的是,五年内(不包括公园或特定路段)很难实现。另一个问题是,在5G技术的加持下,真正的自动驾驶肯定会到来吗?答案也不确定。对于自动驾驶来说,5G只是一种帮助其实现的通信技术,而不是一个充分的条件。即使5G中的一切都准备就绪,从目前的自动驾驶技术水平来看,也可能无法满足完全无人驾驶的要求。5G和自动驾驶的发展节奏是否匹配是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当然,既然我们有最终目标,技术的实现只是时间问题。比技术更困难的是自动驾驶责任界定的伦理问题,相关法律的制定仍在研究中。从这个角度来看,5G在汽车中的应用之路“漫长而漫长”,人们对5G辅助自动驾驶的期望可能过于乐观。

标签:北京小鹏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瞄准千亿级自动驾驶市场,「流深光电」欲率先实现高性能激光雷达的车规级量产

自动驾驶技术自问世以来,从L1发展至当前的L3L4,对传感器的要求不断升级。

1900/1/1 0:00:00
江淮汽车2018年财报解读:做自己的把控者

记得2016年北京车展的长安群访会上,总裁朱华荣说过这么一句话:“在整个大环境中车企有一种现象,就是羊毛出在猪身上,或者羊毛出在狗身上。

1900/1/1 0:00:00
普莱德还会被踢出北汽新能源供应体系吗?

北汽蓝谷今天发布的最新公告显示,子公司北汽新能源近日与北京普莱德、宁德时代签署了《中长期(20192023年)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1900/1/1 0:00:00
云度新能源牵手一汽轿车,共同研发新能源乘用车

2月21日,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云度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度新能源”)与中国一汽集团旗下的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汽轿车”)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以实现资源共享,

1900/1/1 0:00:00
康迪电动车获美国进口批准 股价飙升40%

据美国CNBC媒体报道,当地时间2月20日,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康迪科技宣布,该公司旗下两款电动车型已获美国进口及登记许可。消息一出,该公司股价飙升40。

1900/1/1 0:00:00
苹果递交无人驾驶汽车“自愿安全报告”

美国当地时间2月21日,苹果向美国联邦监管机构递交了“自愿安全报告”。苹果的报告非常短,只有7页,而其他公司提交的报告平均长度为39页。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