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比亚迪发布第一季度财报。本季度,公司营业收入303.04亿元,同比增长2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亿元,同比增长631.98%。财报还显示,比亚迪的动力电池业务呈现增长趋势。根据GGII的统计,2019年第一季度,我国动力电池装机容量约为12GWh。比亚迪表示,公司同期动力电池累计装机容量约为4GWh。以此计算,比亚迪的市场份额达到30%,远高于2018年的20%。4月26日,就在比亚迪发布财报的前几天,其在动力电池行业的竞争对手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也发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财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99.82亿元,同比增长168.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0.47亿元,同比增长153.35%。与此同时,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国动力电池市场的份额也从2018年的41.2%提升至45.2%。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比亚迪的市场份额不断增加,目前已经瓜分了中国动力电池行业3/4以上的份额。不同的是,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偏爱三元锂电池,而比亚迪的产品主要是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性更好,但能量密度更低。随着越来越多电池自燃事件的发生,动力电池行业将不再片面追求能量密度。比亚迪会结束宁德的“时代”吗?不稳定的宁德《时代报》今天,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无疑是中国最受欢迎的动力电池制造商。甚至可以说,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已经进入宁德“时代”。2018年,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动力电池总装机容量为23.5GWh,占整个市场的41.2%,约等于前十名中其余9家公司的总和。2016年和2017年,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动力电池装机容量分别增长210%和74%,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企业。当然,夸大的装机量增速来自于其强大的客户。据不完全统计,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有58家车企客户。其客户不仅包括SAIC、广汽、吉利等国内头部车企,还包括蔚来、威马、小鹏等造车新势力,以及宝马、戴姆勒、大众、标致雪铁龙等跨国汽车巨头。2018年底,工信部公布的新能源汽车有效目录显示,共有3800余辆车入选,其中1100余辆车搭载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动力电池,占比近30%。即便如此,仍有大量主机厂在寻找动力电池,被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拒绝,因为其产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了解决产能问题,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加快工厂建设,包括其规划的全球最大的100GWh/h动力电池工厂。此外,该公司还与SAIC、一汽、吉利和其他原始设备制造商签署协议,建立合资企业生产动力电池。除了建立合资企业,现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还与BAIC等多家原始设备制造商签署了多年采购协议,以获得长期稳定的收入。当然,合资公司的建立不仅仅是为了增加产能,也是为了绑定主机厂。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对未来客户的稳定性信心不足。毕竟,与主机厂相比,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话语权并不强。2018年末,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62.2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03%;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8.43%,同比下降5.5%。但2015年至2017年,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分别达到23.94亿元、73.16亿元和69.19亿元。应收账款的余额总是很高。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也面临着产品线单一的问题。目前,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85%以上的收入来自动力电池业务,动力电池业务几乎全部为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更集中的收益意味着更低的抗风险能力。目前动力电池行业技术变革迅速,石墨烯电池、固态电池等新材料、新技术很有可能取代现有电池。此外,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不得不面对补贴衰退带来的成本压力以及电池原材料价格的小幅下行空间。当然,这是整个行业需要面对的问题。比亚迪能否终结宁德的“时代”?在把主机厂绑定在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的同时,很多主机厂也选择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2018年,比亚迪动力电池业务开始对外开放。2018年4月17日,工信部公布的第307批道路机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的新产品名单显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一款纯电动面包车和一款纯电动卡车底盘均采用了深圳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生产的磷酸铁锂电池,这是东风首次采用比亚迪动力电池,也是比亚迪动力电池首次外装。当年7月5日,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客户长安汽车与比亚迪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和电池合资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就新能源、智能、海外市场、共享出行等领域展开了从商业到资本的全方位合作。此外,BAIC、长城等车企也与比亚迪发生了一些合作“丑闻”。比亚迪成立于1995年,以电池业务起家,也是国内最早生产销售新能源汽车的企业之一。在动力电池领域,比亚迪不仅历史更悠久,而且掌握了从电池材料到新能源汽车制造的上下游技术。此外,作为动力电池质保标准的制定者,比亚迪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最大制造商的地位也证明了其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实力。从这些角度来看,国内第二大动力电池厂商比亚迪无疑是终结宁德“时代”的最佳人选。然而,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相比,比亚迪也存在明显的问题。虽然动力电池对外开放已经一年多了,但是比亚迪的动力电池产能连自给自足的需求都满足不了。有公司内部人士向亿欧汽车表示,动力电池产能是限制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当然,按照计划,公司年产能24GWh的青海动力电池工厂将于年内投产,距离其产能释放只有半年左右的时间。同时,比亚迪一直坚持磷酸铁锂电池路线,三元锂电池生产时间不长,与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仍有些许差距,能量密度有限。同时,公司生产的三元锂电池仅用于旗下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并未在纯电动汽车上证明实力。此外,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曾在招股书中透露,2017年公司动力电池系统单价为1.41元/Wh,单位成本为0.91元/Wh。比亚迪一直没有正面透露其具体的电池成本,背后的原因不得而知。从能量密度、成本、市场规模来看,比亚迪在终结宁德“时代”上似乎并无优势。就算片面追求能量密度的时代会过去,比亚迪也没有表现出足够的优势压倒对手。相反,另一股力量显示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终结者”的实力。瑞士联合银行已经解除……对主流动力电池进行了引导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松下和特斯拉开发的21700电池的成本仅为111美元/千瓦时,而排名第二的LG化学成本为148美元/千瓦时,三星SDI排名第三,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电池成本最高。除了成本问题,一位车企的电池工程师曾对媒体表示,国内动力电池的技术水平与松下、LG等海外公司相差不远,但国外公司的技术相对更稳定。在技术实力更好的同时,中国对国产动力电池的政策保护正在松动。去年5月,在有关部门发布的汽车动力电池和氢燃料电池行业白名单(第一批)中,出现了三星环新(Xi安)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南京乐进化工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LG化学)、北京电控爱思凯科技有限公司(SK)三家公司。与此同时,这些海外动力电池企业在中国的规模也绝不仅仅如此,而是在不断加大布局。丰田和松下将于2020年底前在中国和大连成立合资动力电池公司,主要经营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的专业化方形动力电池,还将开放下一代全固态电池。LG化学与浙江华友钴业成立合资公司,投资10亿美元建设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工厂,计划产能10万吨,将于2020年5月正式量产。三星SDI已重启Xi安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二期项目,计划投资24亿美元在津建设动力电池和MLCC(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生产线。最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海外巨头终结的不仅仅是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还有中国整个动力电池制造行业。4月29日,比亚迪发布第一季度财报。本季度,公司营业收入303.04亿元,同比增长2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亿元,同比增长631.98%。财报还显示,比亚迪的动力电池业务呈现增长趋势。根据GGII的统计,2019年第一季度,我国动力电池装机容量约为12GWh。比亚迪表示,公司同期动力电池累计装机容量约为4GWh。以此计算,比亚迪的市场份额达到30%,远高于2018年的20%。4月26日,就在比亚迪发布财报的前几天,其在动力电池行业的竞争对手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也发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财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99.82亿元,同比增长168.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0.47亿元,同比增长153.35%。与此同时,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国动力电池市场的份额也从2018年的41.2%提升至45.2%。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比亚迪的市场份额不断增加,目前已经瓜分了中国动力电池行业3/4以上的份额。不同的是,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偏爱三元锂电池,而比亚迪的产品主要是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性更好,但能量密度更低。随着越来越多电池自燃事件的发生,动力电池行业将不再片面追求能量密度。比亚迪会结束宁德的“时代”吗?不稳定的宁德《时代》如今,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无疑是国内最抢手的动力电池制造商。甚至可以说,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已经进入宁德“时代”。2018年,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动力电池总装机容量为23.5GWh,占整个市场的41.2%,约等于前十名中其余9家公司的总和。2016年和2017年,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动力电池装机容量分别增长210%和74%,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企业。当然,夸大的装机量增速来自于其强大的客户。据不完全统计,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有58家车企客户。其客户不仅包括SAIC、广汽、吉利等国内头部车企,还包括蔚来、威马、小鹏等造车新势力,以及宝马、戴姆勒、大众、标致雪铁龙等跨国汽车巨头。2018年底,工信部公布的新能源汽车有效目录显示,共有3800余辆车入选,其中1100余辆车搭载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动力电池,占比近30%。即便如此,仍有大量主机厂在寻找动力电池,被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拒绝,因为其产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了解决产能问题,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加快工厂建设,包括其规划的全球最大的100GWh/h动力电池工厂。此外,该公司还与SAIC、一汽、吉利和其他原始设备制造商签署协议,建立合资企业生产动力电池。除了建立合资企业,现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还与BAIC等多家原始设备制造商签署了多年采购协议,以获得长期稳定的收入。当然,合资公司的建立不仅仅是为了增加产能,也是为了绑定主机厂。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对未来客户的稳定性信心不足。毕竟,与主机厂相比,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话语权并不强。2018年末,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62.2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03%;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8.43%,同比下降5.5%。但2015年至2017年,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分别达到23.94亿元、73.16亿元和69.19亿元。应收账款的余额总是很高。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也面临着产品线单一的问题。目前,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85%以上的收入来自动力电池业务,动力电池业务几乎全部为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更集中的收益意味着更低的抗风险能力。目前动力电池行业技术变革迅速,石墨烯电池、固态电池等新材料、新技术很有可能取代现有电池。此外,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不得不面对补贴衰退带来的成本压力以及电池原材料价格的小幅下行空间。当然,这是整个行业需要面对的问题。比亚迪能否终结宁德的“时代”?在把主机厂绑定在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的同时,很多主机厂也选择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2018年,比亚迪动力电池业务开始对外开放。2018年4月17日,工信部公布的第307批道路机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的新产品名单显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一款纯电动面包车和一款纯电动卡车底盘均采用了深圳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生产的磷酸铁锂电池,这是东风首次采用比亚迪动力电池,也是比亚迪动力电池首次外装。当年7月5日,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客户长安汽车与比亚迪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和电池合资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就新能源、智能、海外市场、共享出行等领域展开了从商业到资本的全方位合作。此外,BAIC、长城等车企也与比亚迪发生了一些合作“丑闻”。比亚迪成立于1995年,以电池业务起家,也是国内最早生产销售新能源汽车的企业之一。在动力电池领域,比亚迪不仅历史更悠久,而且掌握了从电池材料到新能源汽车制造的上下游技术。此外,作为动力电池质保标准的制定者,比亚迪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最大制造商的地位也证明了其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实力。从这些角度来看,国内第二大动力电池厂商比亚迪无疑是终结宁德“时代”的最佳人选。然而,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相比,比亚迪也存在明显的问题。虽然动力电池对外开放已经一年多了,但是比亚迪的动力电池产能连自给自足的需求都满足不了。有公司内部人士向亿欧汽车表示,动力电池产能是限制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当然,按照计划,公司年产能24GWh的青海动力电池工厂将于年内投产,距离其产能释放只有半年左右的时间。同时,比亚迪一直坚持磷酸铁锂电池路线,三元锂电池生产时间不长,与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仍有些许差距,能量密度有限。同时,公司生产的三元锂电池仅用于旗下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并未在纯电动汽车上证明实力。此外,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曾在招股书中透露,2017年公司动力电池系统单价为1.41元/Wh,单位成本为0.91元/Wh。比亚迪一直没有正面透露其具体的电池成本,背后的原因不得而知。从能量密度、成本、市场规模来看,比亚迪在终结宁德“时代”上似乎并无优势。就算片面追求能量密度的时代会过去,比亚迪也没有表现出足够的优势压倒对手。相反,另一股力量显示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终结者”的实力。瑞士联合银行已经解除……对主流动力电池进行了引导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松下和特斯拉开发的21700电池的成本仅为111美元/千瓦时,而排名第二的LG化学成本为148美元/千瓦时,三星SDI排名第三,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电池成本最高。除了成本问题,一位车企的电池工程师曾对媒体表示,国内动力电池的技术水平与松下、LG等海外公司相差不远,但国外公司的技术相对更稳定。在技术实力更好的同时,中国对国产动力电池的政策保护正在松动。去年5月,在有关部门发布的汽车动力电池和氢燃料电池行业白名单(第一批)中,出现了三星环新(Xi安)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南京乐进化工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LG化学)、北京电控爱思凯科技有限公司(SK)三家公司。与此同时,这些海外动力电池企业在中国的规模也绝不仅仅如此,而是在不断加大布局。丰田和松下将于2020年底前在中国和大连成立合资动力电池公司,主要经营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的专业化方形动力电池,还将开放下一代全固态电池。LG化学与浙江华友钴业成立合资公司,投资10亿美元建设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工厂,计划产能10万吨,将于2020年5月正式量产。三星SDI已重启Xi安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二期项目,计划投资24亿美元在津建设动力电池和MLCC(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生产线。最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海外巨头终结的不仅仅是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还有中国整个动力电池制造行业。
五一前,吉利在其宁波第二生产基地正式发布了品牌下的首个中级车基础模块架构CMA架构,以及首部针对中国消费者需求和喜好设计的满意度评价体系“GCPA101”标准。
1900/1/1 0:00:00西安蔚来授权服务中心一辆正在维修中的ES8发生的自燃起火事件再一次将纯电动汽车的电池安全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而在近日,蔚来汽车官方微博发布消息,对这起自燃事故进行说明。
1900/1/1 0:00:00图片来自“123rfcomcn”近期,罗兰贝格发布了第五期《汽车行业颠覆性数据探索》。报告指出,尽管向自动出行的转型无法一蹴而就,但所有国家与利益相关方都在迅速进步。
1900/1/1 0:00:00每到假期,出行就成了困扰“现充”的一大难题(肥宅有快乐水和外卖就够了)。手速稍有不怠,可能就需要加价求助黄牛,或者购买昂贵的全价机票了。
1900/1/1 0:00:00日前,我们从微博网友PS3保罗处获悉了一组戴森电动车的专利图,新车定位于中高端MPV车型,采用了铝制车身,为Crossover造型,内部可安置3排座椅,支持5座以及7座。
1900/1/1 0:00:00在前不久的特斯拉AutonomyDay活动上,特斯拉CEOElonMusk又立了新的目标。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