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企业2018年增收不增利的现象一直延续到2019年一季度。企业持续承压,产品毛利率和盈利能力持续下滑。高工锂电统计了60家2019年一季度锂电公司,发现仅有23家公司净利润同步增长。超过一半的企业营收或净利润出现大幅下滑,这表明一季度锂电池产业链整体发展不尽如人意。此前,高新锂电梳理了2018年锂电产业链66家上市公司的业绩报告,发现31家公司净利润下滑,其中锂电公司占比三分之一。整体来看,2018年锂电池产业链呈现出企业增收不增利或增速放缓、产品毛利率和盈利能力下降、应收账款高企、行业两极分化的行业特征。
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减半”。在此背景下,主机厂提出了更严格的降价要求,上述行业的发展特点将进一步深化。主机厂的成本下降压力将直接传导到整个锂电池产业链,企业产品的毛利率和盈利能力下降将不可避免。这意味着包括动力电池、四大材料和设备在内的锂电池企业未来将面临严峻考验,而这需要全产业链的配合才能渡过难关。具体来说:1。锂电池领域新能源汽车一季度销量保持增长,新能源汽车企业争相装机,带动一季度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增加。据GGII统计,Q1国内动力电池总装机容量约为12.32GWh,同比增长179%,带动了动力电池企业的业绩增长。其中,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营收99.8亿元,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8.93%和153.35%,保持市场领先地位;而比亚迪则实现净利润7.5亿元,同比增长631.98%,成为净利润增幅最大的企业。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动力电池市场集中度高,行业两极分化。16家锂电池公司中,只有6家公司保持了净营收的增长,其余电池公司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猛士科技净利润亏损1.8亿元,同比下滑975.37%,成为净利润下滑幅度最大的企业;继2018年亏损39.97亿元后,坚瑞沃一季度得以再度亏损5.4亿元,经营状况并无明显改善。材料领域的企业,包括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净利润均出现下滑。阴极方面,厦钨净利润下降187.38%,而富林精工、丰原股份、湘潭电化、党生科技、梅格等阴极材料公司净利润均有所增长。电解液方面,新宙邦净利润同比均增长,而实达盛华、多氟多、江苏国泰均出现营收或净利润下滑。隔膜方面,恩杰净利润增长164.89%,双杰电气净利润下降82.59%。3装备领域在一季度动力电池投资扩产需求的带动下,锂电池装备企业迎来利好发展,装备龙头企业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呈现“越来越强”的发展态势。包括先锋智能、百利科技、星云股份、金银河在内的锂电池设备企业,一季度均实现了净营收同步增长。4钴锂材料领域受上游供给端新增产能集中释放和下游市场需求减弱影响。钴、锂材料价格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进入下行通道。材料价格大幅下跌,产品毛利率和盈利能力下降,导致2018年大量钴锂上市公司发展,净利润较2017年大幅下滑。2019年钴锂材料价格下行趋势不减,供大于求的状态仍将持续。下游材料企业按需采购,市场需求疲软,将阻碍钴锂材料企业利润增长。包括华友钴业、洛阳钼业、盛屯矿业、韩瑞钴业、陶氏科技、天齐锂业、亚华集团、江特电气等大型钴锂上市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均出现下滑。其中,道氏科技跌幅最大,跌幅达230.04%。总的来说,由于补贴大幅下降和市场竞争加剧,锂电池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增收不增利将成为锂电池产业链的普遍情况。目前主机厂正在向动力电池厂压价,以抵消补贴退坡的压力,进而传导到锂电池行业上游,对锂电池材料、设备、钴锂等锂电池企业提出更大的降本要求,从而影响上述企业的利润增长。锂电池企业2018年增收不增利的现象一直延续到2019年一季度。企业持续承压,产品毛利率和盈利能力持续下滑。高工锂电统计了60家2019年一季度锂电公司,发现仅有23家公司净利润同步增长。超过一半的企业营收或净利润出现大幅下滑,这表明一季度锂电池产业链整体发展不尽如人意。此前,高新锂电梳理了2018年锂电产业链66家上市公司的业绩报告,发现31家公司净利润下滑,其中锂电公司占比三分之一。整体来看,2018年锂电池产业链呈现出企业增收不增利或增速放缓、产品毛利率和盈利能力下降、应收账款高企、行业两极分化的行业特征。
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减半”。在此背景下,主机厂提出了更严格的降价要求,上述行业的发展特点将进一步深化。主机厂的降本压力将直接传导到全锂……电池产业链,企业产品的毛利率和盈利能力下降将不可避免。这意味着包括动力电池、四大材料和设备在内的锂电池企业未来将面临严峻考验,而这需要全产业链的配合才能渡过难关。具体来说:1。锂电池领域新能源汽车一季度销量保持增长,新能源汽车企业争相装机,带动一季度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增加。据GGII统计,Q1国内动力电池总装机容量约为12.32GWh,同比增长179%,带动了动力电池企业的业绩增长。其中,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营收99.8亿元,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8.93%和153.35%,保持市场领先地位;而比亚迪则实现净利润7.5亿元,同比增长631.98%,成为净利润增幅最大的企业。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动力电池市场集中度高,行业两极分化。16家锂电池公司中,只有6家公司保持了净营收的增长,其余电池公司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猛士科技净利润亏损1.8亿元,同比下滑975.37%,成为净利润下滑幅度最大的企业;继2018年亏损39.97亿元后,坚瑞沃一季度得以再度亏损5.4亿元,经营状况并无明显改善。材料领域的企业,包括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净利润均出现下滑。阴极方面,厦钨净利润下降187.38%,而富林精工、丰原股份、湘潭电化、党生科技、梅格等阴极材料公司净利润均有所增长。电解液方面,新宙邦净利润同比均增长,而实达盛华、多氟多、江苏国泰均出现营收或净利润下滑。隔膜方面,恩杰净利润增长164.89%,双杰电气净利润下降82.59%。3装备领域在一季度动力电池投资扩产需求的带动下,锂电池装备企业迎来利好发展,装备龙头企业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呈现“越来越强”的发展态势。包括先锋智能、百利科技、星云股份、金银河在内的锂电池设备企业,一季度均实现了净营收同步增长。4钴锂材料领域受上游供给端新增产能集中释放和下游市场需求减弱影响。钴、锂材料价格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进入下行通道。材料价格大幅下跌,产品毛利率和盈利能力下降,导致2018年大量钴锂上市公司发展,净利润较2017年大幅下滑。2019年钴锂材料价格下行趋势不减,供大于求的状态仍将持续。下游材料企业按需采购,市场需求疲软,将阻碍钴锂材料企业利润增长。包括华友钴业、洛阳钼业、盛屯矿业、韩瑞钴业、陶氏科技、天齐锂业、亚华集团、江特电气等大型钴锂上市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均出现下滑。其中,道氏科技跌幅最大,跌幅达230.04%。总的来说,由于补贴大幅下降和市场竞争加剧,锂电池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增收不增利将成为锂电池产业链的普遍情况。目前主机厂正在向动力电池厂压价,以抵消补贴退坡的压力,进而传导到锂电池行业上游,对锂电池材料、设备、钴锂等锂电池企业提出更大的降本要求,从而影响上述企业的利润增长。
近日,大众全新纯电动紧凑型两厢车ID3官图发布,但官图中的车辆覆盖着整车伪装。目前,新车已向欧洲市场开启预订,预订车型为ID31ST特别版,限量生产30000辆。
1900/1/1 0:00:005月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大众汽车即将查明消费者是否会支持其300亿欧元的战略,以推翻特斯拉作为电动汽车市场领导者的霸主地位。
1900/1/1 0:00:00一种情绪已经在自动驾驶创业公司间蔓延开来,最好的结局,或者是大型企业接盘。
1900/1/1 0:00:00据美国媒体5月7日报道,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FCA公布最新人事任命,聘请英菲尼迪前高管来领导Jeep品牌的全球团队。
1900/1/1 0:00:00近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以下简称“创新联盟”)电池系统分会成立大会在辽宁沈阳成立。在汽车动力电池安全问题亟待解决的今天,成立这样的分会意义重大。
1900/1/1 0:00:00刚刚拿下一个价值945亿元的正极材料产线合同,百利科技又斩获了一个新的产线合同。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