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发展新能源汽车应该有开放性思维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本周,应日产汽车公司邀请,包括邱欢汽车在内的中国媒体前往日产日本总部,体验其独有的“e-POWER”智能充电电动技术,并亲自试驾一辆搭载“e-POWER”技术的车辆,令人耳目一新。日产在开发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创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中国,对于很多人来说,日系车企新能源汽车的代表无非是丰田的混动“普锐斯”,日产的纯电动汽车“聆风”。很少有人明白,还有一种“e力”。而且在中国,只有纯电动、氢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才算新能源汽车,其余都被列为“节能汽车”,不能享受政策补贴。丰田“普锐斯”在中国这么多年,却一直不受欢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是混血儿。日产的“e-POWER”即将进入中国市场。如何确定其身份,将决定其在中国的命运。日产表示,到2022年,将与中国合作伙伴一起投产包括纯电动和e-POWER车型在内的20款车型。这次日产汽车公司邀请中国媒体进行专题采访,可以算是对尚未被大家熟知的“e-POWER”技术的传播。“E-POWER”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名词,被日产解读为“智能充电电动技术”。其技术理念源于众所周知的纯电动汽车“聆风”。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中国把它作为电动车的样本研究来推广。说到电动汽车,没有人不知道“叶子”。“E-POWER”遵循100%电动机驱动的核心理念,但不同的是,它使用汽油发动机提供电能,然后通过电动机驱动。这项技术从2016年开始安装在日产“Note”车型上,次年安装在“Serena”车型上。它在日本市场出人意料地受欢迎。数据显示,2018年,“Note e POWER”成为同类“产品”注册销量第一,而“Serena e POWER”则位列小型面包车第一。两年内总共售出了27万多辆汽车。“正因为如此,日产汽车提出了在全球推广‘e-POWER’技术的想法,”日产汽车研发总经理Yoichi Akishi说。日产的这一全球举措意味着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首先要做的是描述它的特点。在这方面,中国需要比其他国家做更多的工作。在我看来,“e-POWER”技术应该被视为新能源汽车开发过程中的一种独特解决方案。目前,基于对纯电动和混合动力的相对理解,识别它们与两种技术之间的异同是必须解决的关键。与纯电动汽车相比,配备“e-POWER”技术的汽车应该是“非充电电动汽车”。中国为推动电动汽车做出了大量努力,并取得了显著的市场进展,增长率每年都达到三位数以上。然而,普通消费者仍然对里程焦虑和电池安全有很大的担忧。电池的能量密度不足和充电困难增加了这种担忧。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电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矛盾的解决方案有待提高,难以满足消费者的期望。这时候e-POWER技术用汽油发动机发电,不需要充电,对消费者来说既讨好又有吸引力。这也是e-POWER在中国的一个潜在机会。同时,与混合动力相比,e-POWER技术由电力驱动和汽油发动机驱动。由于其电力驱动,车速控制可以通过控制油门踏板来实现。此外,它还可以将汽油发动机的运行时间减少50%。根据日产的说法,e-POWER在能效方面也略好于混合动力。这也向日产展示了在中国与混合动力汽车不同命运的可能性。为了展示这些技术特性,日产在横滨附近的Chase Hama工厂的测试场进行了专业的对比试驾。媒体反响普遍良好,普遍认同e-POWER技术不同于大家普遍接触过的其他新能源汽车技术,应该可以介绍给中国消费者。事实上,说e-POWER是独一无二的……w能源汽车技术在中国将被质疑。这是中国新能源汽车改革所决定的,也是我想具体阐述的问题。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目的之一就是节能减排。从这个角度来说,只要比传统燃油车更节能减排,就应该鼓励。在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中国在管理和鼓励区分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的政策方面与其他国家不同。这当然有中国的国情,也有自己行业的特点。然而,经过几年的国内新能源汽车实践,完全解决节能减排大战的成熟技术并没有出现。尤其是在德国大众爆出柴油车排放造假的丑闻后,我们更加确信,目前的技术没有一项敢说最终行得通。国内最近出现的所谓水氢车闹剧,是因为大家还是聚焦在一个特定的技术点上。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与其依赖一种节能减排的技术,不如将其视为一种系统解决方案。这是认识上的根本转变。协作开发需要在更深更广的背景下考虑。“循序渐进,逐一解决问题,最终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技术和方法路径都应该一视同仁。”。至于e-POWER技术,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重点。在回答记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技术方案?”日产提到其中有“成本考虑”。e-POWER中的很多结构和部件都可以和“叶子”共享,这应该是另一个核心点。成本一直影响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商业推广。“Leaf”,包括丰田的“普锐斯”等,都受到成本问题的影响,在市场上没有达到预期。尽管专业人士一致认为这两款车的技术成熟度没有问题,但它们最终没有得到消费者的回应。e-POWER在尝试新技术路径的同时,也考虑了成本因素。日产一定是在“Leaf”上找到了更真实的反映。这难道不是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认识吗?必须承认,如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其实是遇到了瓶颈。我们需要新的思维,我们需要打开过去。在中国,尤其需要改变过去单一技术路径规划的管理思路。必须看到,中国目前对汽车节能减排的要求,在管理和法规上,甚至比欧美日还要高。除了技术指标,还有“双点”。如此高的标准和严格的要求,可能不是单一技术可以解决的,更多的是依靠系统化的解决方案。这时候就要鼓励大家拾柴火焰高,齐心协力。只要是能达到节能减排效果的新路径、新方法、新技术,都应该放在一起,鼓励开放创新才有未来。有关部门能否改变原有的思维模式?

标签:日产丰田大众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上汽牵手上海化工区,全球最大加氢站“落沪”

6月5日,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氢燃料电池车加氢站在上海化工区正式落成。2018年1月,上汽集团和下属企业与上海化工区达成战略合作,在化工区内共同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及基础设施建设。

1900/1/1 0:00:00
马斯克:特斯拉或向第三方应用开放平台

北京时间6月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长久以来特斯拉一直在探索向正式的第三方应用开放平台,但一直没有真正落实行动。

1900/1/1 0:00:00
从好用到好玩,轻量化的比亚迪e2做到了

2007年1月9日,第一代iPhone在乔布斯的介绍下亮相。当时并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这个只有巴掌大小的智能终端将会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

1900/1/1 0:00:00
新能源商用车4月产量排行:行业呈现大幅度同比下滑,宇通、比亚迪优势凸显

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年4月,整体汽车市场产销同比降幅扩大,3月份的市场回暖更多是由于第一季度最后一个月,产量和批发量均有冲量现象。

1900/1/1 0:00:00
EV晨报 | 爱驰17.5亿拿下江铃50%股权;长安福特因垄断被罚1.6亿;大众将剥离非核心业务

1、工信部:京津冀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项目提速6月4日,工信部发布消息称,京津冀三地加快推进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工作,

1900/1/1 0:00:00
新能源商用车4月上牌量排行:宇通客车实力亮剑,比亚迪自卸车再称雄

根据交强险上险数据,2019年4月上牌新能源客车6632辆,同比增长7949,环比增长5463。新能源专用车上牌量为563辆,同比降低1508。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