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补贴退坡前夜,动力电池目录废止:这不仅仅是一次追认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标准实施前夕,工信部发文宣布废止《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和条件》(工信部2015年第22号公告,简称行业规范),第一、二、三、四批符合规范和条件的企业同时废止。这意味着动力电池行业不再有“标准”,尽管修订后的行业规范在公示后并未实施。再加上之前已经下放到地方政府的新能源汽车生产项目备案制的变化,此举也被解读为新能源汽车领域正在从行业准入制向事中事后监管问责制转变:在新能源汽车前期涉及的产业链各个环节,将不再有准入、资质等单独的行业门槛,最终把关由工信部一纸产品目录决定。“这个取消并没有改变现状,”中国动力电池创新联盟副秘书长王子东说。取消的原因是行业变化太快,旧的规定跟不上。“这个规范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对行业没有影响,所以工信部废止了。”一位动力电池企业的政策研究员也认为,这是对现有行业现状的一种追认。2015年3月,工信部发布《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和条件》,对电池企业的产能和技术条件提出了要求,宣布在该领域实行公告管理,即目录制度。强调进入目录的电池企业名单将作为相关政策支持的基本依据。由于这份“相关政策支持”主要指向“新能源汽车补贴”,这份被称为“白名单”的企业目录也成为新能源汽车企业选择电池供应商的重要参考。此后,2015年10月、2015年12月、2016年4月和2016年6月,工信部先后公布了四批符合行业标准的电池企业,共有57家动力电池企业进入目录。由于没有一家韩国电池企业入围,该目录被认为是中国本土电池企业的保护伞,也是他们争取发展壮大的窗口。但是这四个批次公布后,目录里就没有了。2016年11月22日,工信部发布了新的《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和条件(2017)》(征求意见稿),并进行公开征求意见。叫做紧跟行业需求的快速发展,主要从生产能力、安全要求、研发能力、回收利用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提升。然而两年半过去了,这份征求意见稿仍未正式发布,其内容也被认为再次落后于动力电池行业的现状。“这个行业规范从来没有付诸实践”,王子东表示,所以他并不认同外界理解的取消企业目录就是取消地方电池企业受保护、完全放开的说法。“一直开着。”王子东这样说。其实这个行业标准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废止了。2017年9月,在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年会上,工信部副部长新表示,对于动力电池行业,后续工作将侧重于事中事后监管,“考虑不再通过《汽车动力电池行业标准条件》对企业的生产条件和能力提出具体要求,由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做相关工作”。2018年6月14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动力电池分会(以下简称……s“动力电池分公司”)成立。分会成立前两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与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联手,更换了《汽车动力电池及氢燃料电池产业白名单(第一批)》版本,深比亚迪、郭萱高科、国能电池、自行车电池、亿纬锂能、彭辉能源、北京普莱达、重塑能源等21家企业入围,其中韩国3家企业上榜。白名单定位为“行业自律”,声称与补贴无关,旨在防止权力寻租。按照计划,目录一年推两次,但只推出了一批,不会再有了。“因为种种原因。”相关人士对此进行了解释,但目前白名单并未取消。近三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产量居世界第一,发展迅速。2015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为15.7Gwh,2018年已经达到65GWh,是3年前的4倍。行业标准和目录取消后,动力电池企业只需满足电池行业最基本的《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和条件》。本标准不是动力电池的专业规范。也是2015年颁布的,适用于所有电池企业和产品。汽车动力电池只是其中之一。“所谓的‘门槛’还在,只要工信部的产品目录在查。”对于《条例》取消后动力电池行业是否没有准入门槛的问题,上述某动力电池企业政策研究员表示。按照规定,只有列入工信部产品目录的车型才有营销资格,这也是汽车产品上市前的最后一道防线。该人士还提醒,工信部也在督促建立动力电池产能预警机制和电池全生命周期安全监管体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显然,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审核权正在不断被下放。2018年底,国家发改委宣布新能源汽车生产项目不再实行审批管理,改为地方备案制。工业和信息化部还称,取消动力电池法规“是为了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改善服务’改革的精神”。知情人士透露,由于中美贸易摩擦,美国对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补贴一直有意见,动力电池行业规范和清单与新能源汽车补贴挂钩,因此不排除废止与中美贸易摩擦有关。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标准实施前夕,工信部发文宣布废止《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和条件》(工信部2015年第22号公告,简称行业规范),第一、二、三、四批符合规范和条件的企业同时废止。这意味着动力电池行业不再有“标准”,尽管修订后的行业规范在公示后并未实施。再加上之前已经下放到地方政府的新能源汽车生产项目备案制的变化,此举也被解读为新能源汽车领域正在从行业准入制向事中事后监管问责制转变:在新能源汽车前期涉及的产业链各个环节,将不再有准入、资质等单独的行业门槛,最终把关由工信部一纸产品目录决定。“这一取消并没有改变现状,”副书记王子东说……-中国动力电池创新联盟总会。取消的原因是行业变化太快,旧的规定跟不上。“这个规范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对行业没有影响,所以工信部废止了。”一位动力电池企业的政策研究员也认为,这是对现有行业现状的一种追认。2015年3月,工信部发布《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和条件》,对电池企业的产能和技术条件提出了要求,宣布在该领域实行公告管理,即目录制度。强调进入目录的电池企业名单将作为相关政策支持的基本依据。由于这份“相关政策支持”主要指向“新能源汽车补贴”,这份被称为“白名单”的企业目录也成为新能源汽车企业选择电池供应商的重要参考。此后,2015年10月、2015年12月、2016年4月和2016年6月,工信部先后公布了四批符合行业标准的电池企业,共有57家动力电池企业进入目录。由于没有一家韩国电池企业入围,该目录被认为是中国本土电池企业的保护伞,也是他们争取发展壮大的窗口。但是这四个批次公布后,目录里就没有了。2016年11月22日,工信部发布了新的《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和条件(2017)》(征求意见稿),并进行公开征求意见。叫做紧跟行业需求的快速发展,主要从生产能力、安全要求、研发能力、回收利用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提升。然而两年半过去了,这份征求意见稿仍未正式发布,其内容也被认为再次落后于动力电池行业的现状。“这个行业规范从来没有付诸实践”,王子东表示,所以他并不认同外界理解的取消企业目录就是取消地方电池企业受保护、完全放开的说法。“一直开着。”王子东这样说。其实这个行业标准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废止了。2017年9月,在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年会上,工信部副部长新表示,对于动力电池行业,后续工作将侧重于事中事后监管,“考虑不再通过《汽车动力电池行业标准条件》对企业的生产条件和能力提出具体要求,由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做相关工作”。2018年6月14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动力电池分会(以下简称“动力电池分会”)成立。分会成立前两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与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联手,更换了《汽车动力电池及氢燃料电池产业白名单(第一批)》版本,深比亚迪、郭萱高科、国能电池、自行车电池、亿纬锂能、彭辉能源、北京普莱达、重塑能源等21家企业入围,其中韩国3家企业上榜。白名单定位为“行业自律”,声称与补贴无关,旨在防止权力寻租。按照计划,目录一年推两次,但只推出了一批,不会再有了。“因为种种原因。”相关人士对此进行了解释,但目前白名单并未取消。近三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产量居世界第一,发展迅速。2015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为15.7Gwh,2018年已经达到65GWh,是3年前的4倍。行业标准和目录取消后,动力电池企业只需满足最基本的“规范和条件……”锂离子电池行业的ons”。本标准不是动力电池的专业规范。也是2015年颁布的,适用于所有电池企业和产品。汽车动力电池只是其中之一。”所谓的‘门槛’还在,只要工信部的产品目录在查。"对于《条例》取消后动力电池行业是否没有准入门槛的问题,上述某动力电池企业政策研究员表示。按照规定,只有列入工信部产品目录的车型才有营销资格,这也是汽车产品上市前的最后一道防线。该人士还提醒,工信部也在督促建立动力电池产能预警机制和电池全生命周期安全监管体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显然,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审核权正在不断被下放。2018年底,国家发改委宣布新能源汽车生产项目不再实行审批管理,改为地方备案制。工业和信息化部还称,取消动力电池法规“是为了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改善服务’改革的精神”。知情人士透露,由于中美贸易摩擦,美国对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补贴一直有意见,动力电池行业规范和清单与新能源汽车补贴挂钩,因此不排除废止与中美贸易摩擦有关。

标签:北京比亚迪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消息称特斯拉工厂生产总监已在关键交付时期离职

据electrek援引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弗里蒙特工厂负责所有汽车制造的生产主管彼得霍霍丁格(PeterHochholdinger)已经离职。

1900/1/1 0:00:00
董明珠造芯“首战告捷” 格力30亿收入世界级半导体公司

董明珠造芯“首战告捷”格力电器30亿间接投资安世半导体获证监会核准。

1900/1/1 0:00:00
长城汽车:扼住命运的咽喉

美国单方面用和司法等手段对华为等企业进行打压的事件,众人周知。美国为了保全美国企业,保护的利益垄断,一次又一次的在言语与行动上中伤华为。

1900/1/1 0:00:00
这个缺人的新领域 也许会是汽车业升级最强引擎

6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国内首个智能网联汽车的信息安全评测标准《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评价测试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有业内专家指出,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进入了战略机遇期。

1900/1/1 0:00:00
发布电气化计划 马自达迈开转型步伐

在电动化转型上,曾坚持深耕传统燃油发动机的马自达终于有了新动作。

1900/1/1 0:00:00
电动技术助力 “越野之王”悍马或将重生

因为强悍的越野性能,悍马曾被誉为汽车领域的“越野之王”。尽管曾风靡一时,但因为无法达到政府燃油经济性测试标准以及油价上涨,悍马最终没有逃过停产的命运,于2010年正式停止销售。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