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别拿个安卓大屏糊弄我!请给我一个好用的车内大屏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最近有消息称,马自达将拒绝在汽车上使用大屏幕。没有深究消息来源,暂时认为消息属实。在大屏幕汽车泛滥的今天,这种坚持和固执很像马自达的做法。如今大屏车载系统已经成为车辆尤其是国产车的卖点之一。作为一个汽车媒体人,我在工作中也深度、浅层、粗略的体验过几乎所有的车载系统。有的体验很好,有的很垃圾。如果我不从事汽车业务,肯定会被大屏和各种乱七八糟的功能搞得晕头转向。我应该把屏幕放在哪里?先说屏幕的位置。奔驰和宝马刚出“插电式”中控屏的时候,有些人不太喜欢(当然新一代车型已经不“插电”了),但是从体验上来说,中控台上方的这个设计其实很好,看屏幕还是能看路的。

Volkswagen, Tesla, Golf, Mazda, Audi

如果一开始开这样的车,可能感觉不太大,但是如果换成出风口下方有屏幕的车(比如大众的车),会突然觉得根本看不到路,但是大众已经在改进了,新一代内饰控制面板换到出风口上方。一个总的原则是,屏幕设计越高,开车时观看会越有利。这时候可能会有酒吧说这样会挡住视线。我想说,没有一辆车让我觉得被原车中控屏挡住了。特斯拉带来这个大屏之后,很多厂商盲目跟进,换上一个屏幕,不仅难看,而且体验极差,比如以下几款。

Volkswagen, Tesla, Golf, Mazda, Audi

还有一款车,号称是这个品牌下的高端产品。开起来挺好的,但是有一个倾斜的屏幕,画面上看起来很好看,实际使用很差,位置很低。看车时,视线偏移较多。真不知道设计师是怎么想的。不信你可以用iPad打开地图,模拟不同位置的屏幕,这是观看屏幕设计最方便的地方。

Volkswagen, Tesla, Golf, Mazda, Audi

好消息是,新一代车型的屏幕,无论是进口的还是国产的,都采用了类似悬浮或者相对靠上的设计,让视线从角度偏移很小,有利于行车安全。大屏里面的逻辑和功能设计起来比较麻烦。在按键时代,你几乎不可能操作任何车辆的功能,但在大屏时代就不一样了。为什么一下子找不到北?不管不管三七二十一,各种功能都要先填在屏幕里。有很多只注重设计而忽略体验的情况。比如汽车的限速识别功能,会识别出某个路牌的限速信息,并显示在仪表上,但这个标志只有米粒大小。仪表和中控显示行车电脑耗电等信息时也存在类似问题。显然,屏幕上有足够的区域来设计更大的字体。设计师真的应该先明白这是一辆车,然后再设计UI。

Volkswagen, Tesla, Golf, Mazda, Audi

有很多只注重功能而忽略体验的情况。调节空调的风量和温度都得进入两级甚至多级菜单,温度还得边开车边滑动调节。图标不好点的例子很多。即使我开了一段时间的车,有些车每次用同样的功能还是会有障碍,这样的车交互逻辑一定很差。我在开车,不是在玩手机。手机界面凌乱,操作复杂。图标小一点无所谓,但是对于一辆车来说,运营成本最低是第一位的。音量调节总是旋钮的最佳用途,而温度控制旋钮或控制杆是最常用的……enient,所以有些车为了更好的体验还是保留了两种操作模式。当然也不代表大屏就一定不好用。其实我第一次用特斯拉大屏的时候,感觉还好。虽然可能不是最好用的,但至少逻辑清晰。左侧的内容在右侧有详细说明,空调调节部分会一直固定在底部。

Volkswagen, Tesla, Golf, Mazda, Audi

反而有些关注者很迷茫,半天找不出是哪个功能。然而,特斯拉最新的Model 3似乎有点过度整合。为什么把出风口风向调节,后视镜调节,方向盘位置调节都集成到屏幕里?有些人实际上为这种愚蠢的叉子设计鼓掌。但总体来说,合资或者进口车在体验优化上会更好。比如最新一代的奥迪虽然全触屏,但第一次上手我并不觉得难。别拿个安卓大屏忽悠我。我一点都不排斥大屏,更不推崇小屏。我讨厌的是很多厂商完全不顾体验的追求所谓的时尚,甚至顽固的在上面装了一个安卓的屏幕,不做一些安全上的改动,还能边开车边看视频。

Volkswagen, Tesla, Golf, Mazda, Audi

把一辆大众高尔夫和一辆全触屏的车型放在一起,高尔夫的功能似乎什么都不缺,导航,Carplay,蓝牙,倒车影像。反而它的独立空调区和旋钮控制方式特别方便。好吧,它不能看Tik Tok,不能看优酷,不能唱卡拉OK,不能发微信,对吧?不过话说回来,我为什么要在车上做这些事?这不就是手机能做的吗?你只是想把安卓的屏幕放在车上就下载你想要的功能。不要误会,安卓系统给汽车带来了新的生态,系统很好,很灵活,但是很恶心的是很多厂商用安卓系统鼓吹自己的汽车可以实现各种功能。综上所述,没必要为了大屏选车。

Volkswagen, Tesla, Golf, Mazda, Audi

接触过很多车友,似乎对“一个大屏”特别感兴趣。我觉得真的没必要刻意追求大屏。追求体验才是正道。丰田雷凌为了迎合国内消费者的喜好推出了“科技版”,简直低配,但是原本正常尺寸屏幕的版本就和谐多了。毫无疑问,大屏是一种趋势,也代表了时代的发展。为未来OTA升级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但可能不好用也是事实。我们不必对大屏幕说不,但请在车上给我一个好的大屏幕。最近有消息称,马自达将拒绝在汽车上使用大屏幕。没有深究消息来源,暂时认为消息属实。在大屏幕汽车泛滥的今天,这种坚持和固执很像马自达的做法。如今大屏车载系统已经成为车辆尤其是国产车的卖点之一。作为一个汽车媒体人,我在工作中也深度、浅层、粗略的体验过几乎所有的车载系统。有的体验很好,有的很垃圾。如果我不从事汽车业务,肯定会被大屏和各种乱七八糟的功能搞得晕头转向。我应该把屏幕放在哪里?先说屏幕的位置。奔驰和宝马刚出“插电式”中控屏的时候,有些人不太喜欢(当然新一代车型已经不“插电”了),但是从体验上来说,中控台上方的这个设计其实很好,看屏幕还是能看路的。

Volkswagen, Tesla, Golf, Mazda, Audi

如果一开始开这样的车,可能感觉不太大,但是如果换成出风口下方有屏幕的车(比如大众的车),会突然觉得根本看不到路,但是大众已经在改进了,新一代内饰控制面板换到出风口上方。一般原则是,较高的……e屏幕设计越好,越有利于驾驶时观看。这时候可能会有酒吧说这样会挡住视线。我想说,没有一辆车让我觉得被原车中控屏挡住了。特斯拉带来这个大屏之后,很多厂商盲目跟进,换上一个屏幕,不仅难看,而且体验极差,比如以下几款。

Volkswagen, Tesla, Golf, Mazda, Audi

还有一款车,号称是这个品牌下的高端产品。开起来挺好的,但是有一个倾斜的屏幕,画面上看起来很好看,实际使用很差,位置很低。看车时,视线偏移较多。真不知道设计师是怎么想的。不信你可以用iPad打开地图,模拟不同位置的屏幕,这是观看屏幕设计最方便的地方。

Volkswagen, Tesla, Golf, Mazda, Audi

好消息是,新一代车型的屏幕,无论是进口的还是国产的,都采用了类似悬浮或者相对靠上的设计,让视线从角度偏移很小,有利于行车安全。大屏里面的逻辑和功能设计起来比较麻烦。在按键时代,你几乎不可能操作任何车辆的功能,但在大屏时代就不一样了。为什么一下子找不到北?不管不管三七二十一,各种功能都要先填在屏幕里。有很多只注重设计而忽略体验的情况。比如汽车的限速识别功能,会识别出某个路牌的限速信息,并显示在仪表上,但这个标志只有米粒大小。仪表和中控显示行车电脑耗电等信息时也存在类似问题。显然,屏幕上有足够的区域来设计更大的字体。设计师真的应该先明白这是一辆车,然后再设计UI。

Volkswagen, Tesla, Golf, Mazda, Audi

有很多只注重功能而忽略体验的情况。调节空调的风量和温度都得进入两级甚至多级菜单,温度还得边开车边滑动调节。图标不好点的例子很多。即使我开了一段时间的车,有些车每次用同样的功能还是会有障碍,这样的车交互逻辑一定很差。我在开车,不是在玩手机。手机界面凌乱,操作复杂。图标小一点无所谓,但是对于一辆车来说,运营成本最低是第一位的。音量调节永远是旋钮最好用,温控旋钮或控制杆最方便,所以有些车为了更好的体验还是保留了两种操作模式。当然也不代表大屏就一定不好用。其实我第一次用特斯拉大屏的时候,感觉还好。虽然可能不是最好用的,但至少逻辑清晰。左侧的内容在右侧有详细说明,空调调节部分会一直固定在底部。

Volkswagen, Tesla, Golf, Mazda, Audi

反而有些关注者很迷茫,半天找不出是哪个功能。然而,特斯拉最新的Model 3似乎有点过度整合。为什么把出风口风向调节,后视镜调节,方向盘位置调节都集成到屏幕里?有些人实际上为这种愚蠢的叉子设计鼓掌。但总体来说,合资或者进口车在体验优化上会更好。比如最新一代的奥迪虽然全触屏,但第一次上手我并不觉得难。别拿个安卓大屏忽悠我。我一点都不排斥大屏,更不推崇小屏。我讨厌的是很多厂商完全不顾体验的追求所谓的时尚,甚至顽固的在上面装了一个安卓的屏幕,不做一些安全上的改动,还能边开车边看视频。

Volkswagen, Tesla, Golf, Mazda, Audi

……将一辆大众高尔夫和一辆全触屏车型放在一起,高尔夫的功能似乎没有什么缺失,比如导航、Carplay、蓝牙和倒车影像。反而它的独立空调区和旋钮控制方式特别方便。好吧,它不能看Tik Tok,不能看优酷,不能唱卡拉OK,不能发微信,对吧?不过话说回来,我为什么要在车上做这些事?这不就是手机能做的吗?你只是想把安卓的屏幕放在车上就下载你想要的功能。不要误会,安卓系统给汽车带来了新的生态,系统很好,很灵活,但是很恶心的是很多厂商用安卓系统鼓吹自己的汽车可以实现各种功能。综上所述,没必要为了大屏选车。

Volkswagen, Tesla, Golf, Mazda, Audi

接触过很多车友,似乎对“一个大屏”特别感兴趣。我觉得真的没必要刻意追求大屏。追求体验才是正道。丰田雷凌为了迎合国内消费者的喜好推出了“科技版”,简直低配,但是原本正常尺寸屏幕的版本就和谐多了。毫无疑问,大屏是一种趋势,也代表了时代的发展。为未来OTA升级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但可能不好用也是事实。我们不必对大屏幕说不,但请在车上给我一个好的大屏幕。

标签:大众特斯拉高尔夫马自达奥迪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官宣牵手”的丰田和宁德时代,藏有哪些秘密?

吕氏春秋有云:“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这句话,用来形容今天宁德时代与丰田的合作,似乎颇为合适。而这其中,“招”便是指整个新能源市场。

1900/1/1 0:00:00
力帆股份“命悬”4.5亿输血资金 | 流动性难题引发连环危机

力帆股份几乎走到了最危险的时刻。眼下,一笔将近45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正成为它奋力一搏的关键支持。

1900/1/1 0:00:00
李斌突然要把蔚来拆分了?这次瞄准了中石油、中石化的饭碗……

一提到蔚来,你最先会想到什么?ES8?ES6?李斌?自燃?召回?换电?半成品?38号?奶妈车?以上所有词汇里,争议最大的就是蔚来的“换电”喜欢的,就差把这套技术捧上云霄了而不喜欢的,

1900/1/1 0:00:00
全球16%的电动车电池产能都在一款车上?是谁?

(图片来源:特斯拉官网)据外媒报道,最新的研究显示,在今年5月,有一款电动汽车使用了全世界16的电池总产能,而这辆车就是特斯拉公司所生产的Model3。

1900/1/1 0:00:00
本田将推全新模块化ev平台,首批车型预计2025年前推出

今年5月份,本田正式把即将推出的城市电动汽车命名为本田E,新车预计将于年底率先进入欧洲市场。据了解,本田E是基于一个专为A级和B级电动汽车设计的全新平台打造而成的。

1900/1/1 0:00:00
非承载式车身+加插电混动系统 荣威 eRX8 申报信息流出

在工信部第322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上汽荣威正式申报了其中型SUVRX8的插电混动版本车型eRX8。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