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T3出行后半场杀入:各取所需还是各有所谋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Dongfeng, Changan, FAW, Toyota, Mercedes-Benz

图片来自“Yiou。com”网约车市场。经过几轮洗牌,拥挤的赛道突然进入了“不一样”的竞争对手——T3,一个传统车企和电商互联网公司合作的汽车平台。近日,一汽、东风与长安、苏宁、腾讯、阿里巴巴共同打造的全新智慧出行平台T3在南京正式上线。从南京出发的T3,2019年将进入重庆、武汉、广州、杭州、天津六个城市,号称2020年将覆盖大部分省会城市,投放车辆超过30万辆,计划运营6年后投放超过百万辆。作为出行市场的后来者,能否通过大规模投放、大规模覆盖,如愿在出行市场分得一杯羹?目前网约车平台几乎没有盈利,滴滴等霸主占据江湖。再加上高昂的运营成本,能否给国内网约车市场带来新的出路?传统车企青睐出行平台,但能做什么呢?早在一年前,长安、东风、一汽就签署协议,决定成立新的出行平台。今年5月底,丰田还以汽车合资租赁公司的形式向滴滴投资39亿元。丰田与滴滴的合作模式与T3颇为相似:丰田为运营车辆,丰田经销商负责汽车保养,滴滴负责平台运营和汽车租赁。不仅如此,一直以“死对头”身份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宝马和奔驰,也在今年年初传出将联手打造新的合资出行集团,业务范围涵盖在线租车等多个方面。为什么传统车企对网约车出行平台表现出青睐?从去年开始,各大车企加速向移动出行转型,最大的因素是车市低迷。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中国汽车市场出现28年来首次销量负增长,所谓“金九银十”的火爆销售场景不复存在。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议销售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乘用车零售额2235.1万辆,同比下降5.8%。2019年上半年,中国汽车销量达1232.3万辆,同比下降12.4%。

Dongfeng, Changan, FAW, Toyota, Mercedes-Benz

其中,T3创始企业之一的长安汽车,自2018年以来销量和产量双双下滑;东风集团2018年累计销量305.22万辆,同比下降7.07%,年初制定的450万辆的销量目标最终未能达成。汽车销量下降受多种因素影响。一言以蔽之,传统车企发现汽车不好卖,销量下滑直接影响生存。面对持续低迷的市场和过剩的汽车产能,传统汽车企业需要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既能去除库存车,又能有新的战略布局。毫无疑问,网约车出行平台是目前最好的选择。记者了解到,T3出行平台的所有车型都是由创始车企提供,这意味着它无疑会消化大量的生产和库存车,同时可能会达到其预期销量,通过销售快速回笼资金,甚至保持企业资金链健康。此前,无论是吉利、江淮、长城等传统造车企业,还是小鹏、威马等新生力量,都选择进入在线汽车出行行业,瓜分剩余市场。此外,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报告,预计到2035年,网上汽车出行、自动驾驶和电动化三大汽车新技术将瓜分汽车行业五分之二的利润。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在出行领域的布局,还将为传统车企带来低成本的广告收益。消费者在通过乘坐网约车加深传统车企品牌认知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街头曝光机会,增强了品牌传播。你想要你想要的还是想要别的?

Dongfeng, Changan, FAW, Toyota, Mercedes-Benz

值得一提的是,在滴滴下架之前,滴滴已经发起了“洪流联盟”——愿景之一就是将用户的大数据和移动流量开放给汽车公司,与他们共同打造汽车运营商平台。滴滴CEO程维此前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表示,“我希望未来可以诞生按照里程数设计的汽车。最重要的不是买车时是15万还是20万,而是每公里2.1元还是1.8元。”事实上,这样的愿景从一开始就与传统车企的利益相违背。如果未来人们不想从汽车公司购买汽车,而是像程维所说的那样通过共享汽车出行,这对汽车公司来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随着滴滴出行业务的扩张,当刘宏联盟宣布成立时,程维表示,滴滴将在未来十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出行平台。所以滴滴的“洪流联盟”从一开始看起来就是一个双赢的结果。其实滴滴的胜算似乎更大,东风和一汽都是之前合作过的车企。另一方面,在这次T3之行中,车企选择与电商合作,搭建新平台。“激流”联盟之前的经历可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记者通过企业调查了解到,2019年4月2日,“T3旅行”的投资主体南京凌星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注册资本4.8亿元。公开资料显示,参与企业总投资97.6亿元,其中苏宁认购17亿元,占股17.42%;腾讯、阿里、无锡叶飞、融讯、南京恒创共同认缴出资22.5亿元,占比23.06%。长安、一汽、东风分别认购16亿元,分别占股16.39%。从股权结构来看,这似乎是一次“平等”的合作。在大股东中,三方持股比例基本相近,而在电商和互联网公司中,苏宁持股比例更大。相关人士认为,与之前不同,此次合作可能更加纯粹。车企可以通过平台卖车,电商互联网公司可以收集用户的大数据和移动流量,为未来的网约车市场打下基础。但是,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美。“T3出行的合作模式看似双方各取所需,实现了双赢,但也存在很多问题。”相关人士认为,首先,双方都没有网约车平台建设经验;其次,传统车企是否能及时保养自己的车还不确定,也存在安全隐患。T3会有什么影响?据媒体报道,T3旅行的到来是为了收割下半年的旅行市场。目前来看,这种说法并不准确。事实上,公开资料显示,首汽约车已经在全国46个城市上线,注册用户超过2000万,平台运营车辆超过4万辆,这还不是首汽约车线上平台的规模。虽然T3出行的目标是一百多万辆,但至少要六年后才能实现。目前只有1000辆是第一批进南京的,所以从数据上看根本不是车。但T3出行依托长安汽车、中国一汽、东风汽车多年的产品技术实力,以及天猫、腾讯、苏宁等互联网公司的大数据管理,“智慧出行生态圈”的概念将是整个行业的新尝试。目前整个网约车市场大致有三种模式。一是以滴滴为首的C2C轻资产模式;二是以曹操、T3为首的B2C资产导向模式;三是以美团、高德地图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聚合模式。以T3出行的思路,这个“智慧出行生态系统”似乎想要构建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比如从T3平台提车完毕后,可以选择通过苏宁、天猫等平台吃喝玩乐。但与美团、高德等聚合平台不同的是,T3平台本身就是一个B2C自营平台,无疑显得更加困难,但一旦成功,由于对每个环节都有控制权,似乎更有利于后期的管理和合作。对于消费者来说,多一个平台,在安全性、性价比、舒适性等方面就多了一个选择,多了一个参考。但T3的出行主张最大的亮点是司机规范,保障乘客安全,并声称车联网构建的V.D.R安全防护体系真的能保障消费者的安全吗?毕竟一旦网约车安全问题再次发生,直接受到伤害的不仅仅是乘客,还有整个网约车行业。汽车行业专家贾认为,三家央企联合建立的T3出行平台将有助于应对未来市场的巨大变化,特别是在自动驾驶、滴滴等互联网出行平台的竞争压力下,将进一步强化三家车企在新兴移动出行市场的地位。Dongfeng, Changan, FAW, Toyota, Mercedes-Benz

图片来自“Yiou。com”网约车市场。经过几轮洗牌,拥挤的赛道突然进入了“不一样”的竞争对手——T3,一个传统车企和电商互联网公司合作的汽车平台。近日,一汽、东风与长安、苏宁、腾讯、阿里巴巴共同打造的全新智慧出行平台T3在南京正式上线。从南京出发的T3,2019年将进入重庆、武汉、广州、杭州、天津六个城市,号称2020年将覆盖大部分省会城市,投放车辆超过30万辆,计划运营6年后投放超过百万辆。作为出行市场的后来者,能否通过大规模投放、大规模覆盖,如愿在出行市场分得一杯羹?目前网约车平台几乎没有盈利,滴滴等霸主占据江湖。再加上高昂的运营成本,能否给国内网约车市场带来新的出路?传统车企青睐出行平台,但能做什么呢?早在一年前,长安、东风、一汽就签署协议,决定成立新的出行平台。今年5月底,丰田还以汽车合资租赁公司的形式向滴滴投资39亿元。丰田与滴滴的合作模式与T3颇为相似:丰田为运营车辆,丰田经销商负责汽车保养,滴滴负责平台运营和汽车租赁。不仅如此,一直以“死对头”身份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宝马和奔驰,也在今年年初传出将联手打造新的合资出行集团,业务范围涵盖在线租车等多个方面。为什么传统车企对网约车出行平台表现出青睐?从去年开始,各大车企加速向移动出行转型,最大的因素是车市低迷。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中国汽车市场出现28年来首次销量负增长,所谓“金九银十”的火爆销售场景不复存在。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议销售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乘用车零售额2235.1万辆,同比下降5.8%。2019年上半年,中国汽车销量达1232.3万辆,同比下降12.4%。

Dongfeng, Changan, FAW, Toyota, Mercedes-Benz

其中,T3创始企业之一的长安汽车,自2018年以来销量和产量双双下滑;东风集团2018年累计销量305.22万辆,同比下降7.07%,年初制定的450万辆的销量目标最终未能达成。汽车销量下降受多种因素影响。一言以蔽之,传统车企发现汽车不好卖,销量下滑直接影响生存。面对持续低迷的市场和过剩的汽车产能,传统汽车企业需要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既能去除库存车,又能有新的战略布局。毫无疑问,网约车出行平台是目前最好的选择。记者了解到,T3出行平台的所有车型都是由创始车企提供,这意味着它无疑会消化大量的生产和库存车,同时可能会达到其预期销量,通过销售快速回笼资金,甚至保持企业资金链健康。此前,无论是吉利、江淮、长城等传统造车企业,还是小鹏、威马等新生力量,都选择进入在线汽车出行行业,瓜分剩余市场。此外,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报告,预计到2035年,网上汽车出行、自动驾驶和电动化三大汽车新技术将瓜分汽车行业五分之二的利润。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在出行领域的布局,还将为传统车企带来低成本的广告收益。消费者在通过乘坐网约车加深传统车企品牌认知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街头曝光机会,增强了品牌传播。你想要你想要的还是想要别的?

Dongfeng, Changan, FAW, Toyota, Mercedes-Benz

值得一提的是,在滴滴下架之前,滴滴已经发起了“洪流联盟”——愿景之一就是将用户的大数据和移动流量开放给汽车公司,与他们共同打造汽车运营商平台。滴滴CEO程维此前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表示,“我希望未来可以诞生按照里程数设计的汽车。最重要的不是买车时是15万还是20万,而是每公里2.1元还是1.8元。”事实上,这样的愿景从一开始就与传统车企的利益相违背。如果未来人们不想从汽车公司购买汽车,而是像程维所说的那样通过共享汽车出行,这对汽车公司来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随着滴滴出行业务的扩张,当刘宏联盟宣布成立时,程维表示,滴滴将在未来十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出行平台。所以滴滴的“洪流联盟”从一开始看起来就是一个双赢的结果。其实滴滴的胜算似乎更大,东风和一汽都是之前合作过的车企。另一方面,在这次T3之行中,车企选择与电商合作,搭建新平台。“激流”联盟之前的经历可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记者通过企业调查了解到,2019年4月2日,“T3旅行”的投资主体南京凌星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注册资本4.8亿元。公开资料显示,参与企业总投资97.6亿元,其中苏宁认购17亿元,占股17.42%;腾讯、阿里、无锡叶飞、融讯、南京恒创共同认缴出资22.5亿元,占比23.06%。长安、一汽、东风分别认购16亿元,分别占股16.39%。从股权结构来看,这似乎是一次“平等”的合作。在大股东中,三方持股比例基本相近,而在电商和互联网公司中,苏宁持股比例更大。相关人士认为,与之前不同,此次合作可能更加纯粹。车企可以通过平台卖车,电商互联网公司可以收集用户的大数据和移动流量,为未来的网约车市场打下基础。但是,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美。“T3出行的合作模式看似双方各取所需,实现了双赢,但也存在很多问题。”相关人士认为,首先,双方都没有网约车平台建设经验;其次,传统车企是否能及时保养自己的车还不确定,也存在安全隐患。T3会有什么影响?据媒体报道,T3旅行的到来是为了收割下半年的旅行市场。目前来看,这种说法并不准确。事实上,公开资料显示,首汽约车已经在全国46个城市上线,注册用户超过2000万,平台运营车辆超过4万辆,这还不是首汽约车线上平台的规模。虽然T3出行的目标是一百多万辆,但至少要六年后才能实现。目前只有1000辆是第一批进南京的,所以从数据上看根本不是车。但T3出行依托长安汽车、中国一汽、东风汽车多年的产品技术实力,以及天猫、腾讯、苏宁等互联网公司的大数据管理,“智慧出行生态圈”的概念将是整个行业的新尝试。目前整个网约车市场大致有三种模式。一是以滴滴为首的C2C轻资产模式;二是以曹操、T3为首的B2C资产导向模式;三是以美团、高德地图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聚合模式。以T3出行的思路,这个“智慧出行生态系统”似乎想要构建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比如从T3平台提车完毕后,可以选择通过苏宁、天猫等平台吃喝玩乐。但与美团、高德等聚合平台不同的是,T3平台本身就是一个B2C自营平台,无疑显得更加困难,但一旦成功,由于对每个环节都有控制权,似乎更有利于后期的管理和合作。对于消费者来说,多一个平台,在安全性、性价比、舒适性等方面就多了一个选择,多了一个参考。但T3的出行主张最大的亮点是司机规范,保障乘客安全,并声称车联网构建的V.D.R安全防护体系真的能保障消费者的安全吗?毕竟一旦网约车安全问题再次发生,直接受到伤害的不仅仅是乘客,还有整个网约车行业。汽车行业专家贾认为,三家央企联合建立的T3出行平台将有助于应对未来市场的巨大变化,特别是在自动驾驶、滴滴等互联网出行平台的竞争压力下,将进一步强化三家车企在新兴移动出行市场的地位。

标签:东风长安一汽丰田奔驰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无人驾驶巴士在维也纳街头撞伤行人

据美国《汽车新闻》7月21日报道,近日,一辆无人驾驶巴士在维也纳撞伤一名行人,造成轻伤。事故发生后,奥地利暂停了对无人驾驶技术的路试,有关当局正在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

1900/1/1 0:00:00
恒大联合国家电网成立能源公司,多家房企共同布局充电业务

7月28日,国家电网与恒大集团合资成立的“国网恒大智慧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揭牌,并与碧桂园、万科、融创、恒大等龙头房企在深圳恒大总部签订服务合作协议。

1900/1/1 0:00:00
中汽协下调全年汽车销量预测 新能源车降至150万

因上半年汽车市场销售表现低于预期,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调了年初对2019年汽车销量的预判。

1900/1/1 0:00:00
雨露均沾的时代远去 车市新阵营初露峥嵘

(图片来源:壹图网)车市负增长半年的时候,不少企业都连呼“遭不住”,希望国家出台救市的声音此起彼伏,但负增长一年后,车企们反倒是淡定了一些。

1900/1/1 0:00:00
着急的丰田

图片来自“东方IC”面对全球各地日益严苛的排放法案,从2015年甚至更早,各大汽车公司纷纷开始了电动化转型之路。

1900/1/1 0:00:00
美国电动汽车需求增长背后,是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的欠缺

图片来自“wikimediaorg”据福布斯网站报道,消费者趋势表明,电动汽车在未来几年将出现增长。然而,市场调查人员却发现,在美国,支持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基础设施投资却少的惊人。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