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下,往下,往下,再往下!下来下来下来下来下来。中国车市上半年的惨烈局面已经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就连一些之前比较乐观的业内人士也开始皱眉头,难以微笑。在当前的汽车市场,挑战越来越多,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机会。汽车企业要做的是在逆境中磨练内功,在挑战面前寻求新的机遇。那么,问题来了。机会在哪里,应该如何抓住?可能很多车企还不清楚,那就看看逆势而上的公司都在做什么吧。以奇瑞为例,在前几年汽车市场的高增长阶段,奇瑞的市场表现并不理想。然而,从去年到今年,奇瑞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但事实上,这个成绩并非偶然。多年来,奇瑞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享受了技术红利,产品质量和竞争力迅速提升。不久前,奇瑞展示了其全新的1.6TGDI混动专用发动机和混动专用变速器。全新1.6TGDI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41%,这是一个突破。例如,比亚迪一直能够引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这得益于其多年来不断完善的造车能力。在BNA造车架构下,比亚迪凭借全发动机智能制造平台和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平台,包括DM3技术和e-platform技术,拥有卓越的新产品研发能力和产品迭代能力,以及国际化举措带来的全面提升的汽车设计能力。不难发现,掌握核心技术是逆势突围的底牌。试想一下,如果自主品牌不掌握核心技术会怎么样?以国二五向国六过渡为例,虽然对自主品牌造成不利影响的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提前实施,但从企业自身来看,相关技术的制约也是重要原因。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企业。企业应该准备什么?其实答案不言而喻。需要准备的是核心技术,无论是传统燃油车技术的迭代升级,还是新能源、智能互联等前瞻性技术的积极研发。把核心技术握在手里,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最终赢得市场洗牌战。
随着中企在美国公共交通设施领域的市场份额不断增长,美国部分政客的“焦虑症”也愈来愈严重。据《华尔街日报》7月24日报道,美国国会正酝酿一项法案,以禁止使用联邦资金购买中国生产的客车和列车。
1900/1/1 0:00:007月26日,据美国科技媒体Venturebeat报道,谷歌的两家兄弟公司Waymo与DeepMind正在合作。他们最近在一篇博客文章中透露,双方共同开发受进化生物启发的技术。
1900/1/1 0:00:002019年上半年,自主品牌为了生存而找寻新的市场空间;外资品牌的日子虽然没有原来好过,但依托强大的产品力和成熟的制造体系,依然具有不容小觑的市场竞争力,并正在逐步向新能源汽车市场迈进。
1900/1/1 0:00:002018年,福特宣布计划“到2022年将16款纯电动汽车推向市场”,将从续航300英里(约483km)范围内的纯电动车型开始。
1900/1/1 0:00:00单车智能是未来自动驾驶的重要助推力量。但受传感器限制,某些特殊场景中单车智能驾驶所获信息有限,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效果也因此受到影响。
1900/1/1 0:00:00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已经连续四年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大国,占据全球市场份额过半。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