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连续12个月下行,给整个汽车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带来了压力。作为面对市场和消费者的车企,在这一轮淘汰中更是苦不堪言。从销量来看,乘联会统计的近百家车企中,今年上半年销量下滑超过50%的车企有20多家。这些车企包括逐渐没落的天津一汽、一汽海马、东风裕隆,以及长安标致雪铁龙、东风雷诺、广汽菲克等合资车企。无论自主还是合资,一些实力较弱的车企在行业整体环境下持续下滑,汽车行业面临调整重构,开始加速进入新一轮的最后淘汰赛。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新四化”的推进和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支持,一些传统汽车企业开始从产业转型的角度积极寻求新的出路。这方面的代表企业有江铃汽车和宝沃汽车。但从去年开始,在车市低迷的冲击下,这两大车企被主流大军甩在了后面,被大大边缘化。那么,进军新能源能否挽救这些车企被淘汰的命运?江铃:“触电”能否避免被边缘化?作为老牌传统车企,江铃汽车是以商用车起家的。早些年,借助明星车型福特全顺,江铃在轻卡市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今,江铃的JMC牌卡车、JMC牌皮卡和JMC牌轻型客车在商用车市场都有着稳定的市场表现。而在乘用车领域,由于自主品牌驭胜的持续疲软,以及江铃福特有限的产品布局,在这一领域始终没有太大的起色。
2015年,在新能源产业快速崛起的背景下,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迅速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基地和“三电”实验室。2016年,江铃新能源年销量达到1.56万辆,对于新产品推出不久的新能源车企来说,相当不容易。如今,江铃的新能源产品体系已经逐步完善,包括两厢车和三厢纯电动轿车以及纯电动SUV <: SUV .然而,随着今年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逐渐下降,江铃新能源的市场表现也呈现出低迷的态势。据乘联会统计,今年上半年,江铃新能源累计销量为1.18万辆,同比下滑超过30%。江铃新能源销量的下滑,不得不说与国家政策补贴的下降和产品同质化严重有关。纵观江铃新能源的产品布局,虽然覆盖面广,价格不高,但并不构成与市场其他产品的差异化竞争。此外,纯电动汽车市场失去政策的驱动力后,市场表现势必一落千丈,而江铃新能源这种依靠政策生存的新能源车企,在产品竞争力不足的情况下,必然会遭遇冲击。如果说江铃新能源的成立和发展是国家扶持新能源汽车的东风推动的结果,那么宝沃的“触电”就是为了“活下去”。宝沃:“世界屋脊造车”的意图是什么?同样在2015年,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注册成立。短短四年间,宝沃的领导层虽几易其主,但媒体和公众对其“讲故事”的营销技巧和“中国资本控股的德国品牌”的定位印象尤为深刻。
去年,宋洋接管了宝沃。接着,“宝沃赶”、“藏诗”、“缺席北京车展”、“最快曲线”等一系列营销“招数”被业界刷屏。其中,在去年5月初举行的发布会上,宋洋向媒体宣布,宝沃提出了ET能源的创新理念,即“双轨并行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理念”这意味着,未来宝沃将同时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传统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在本次发布会上,宝沃品牌首款纯电动SUV车型BXi7正式上市。这款产品诞生于e-Propulsion平台,可兼容两种能源汽车的生产。然而遗憾的是,BXi7在市场上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销售业绩。去年年底,因宝沃资金紧张而巨亏的福田汽车决定出售宝沃67%的股份。两个月后,中国接手。对此,业内人士透露,宋洋接手宝沃,其核心使命是让宝沃实现资产重组,最终为福田卖个好价钱。
现在,随着宋洋团队的离开,宝沃迎来了新主人。今年上半年,宝沃汽车销量实现30%的增长;业内人士认为,宝沃的增长源于UCAR在中国的存在。今年年初,UCAR与宝沃发布全新战略,推出宝沃新零售平台,旨在全面分离产销,重塑渠道。新上任的宝沃汽车全球总裁布鲁诺·兰伯特(Bruno Lambert)认为,宝沃汽车将在新模式的赋能下,致力于新一代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成为传统主机厂和造车新势力之间的“世界造车屋脊”。然而,在新投资者的帮助下,宝沃的“电动化”之路该怎么走?你能走多远?值得业内关注。汽车市场的低迷,汽车行业的重组,促使传统汽车企业加速触电。但对于江铃、宝沃等相对弱势的车企来说,“电击”能保证他们顺利前进吗?目前还是个未知数。业内人士认为,当对新能源市场起调控作用的政策“大手”逐渐收缩时,新车企的崛起和传统车企巨头的进入,可能会让新能源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纯电动汽车取代内燃机车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因此,在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前景尤为广阔。但短时间内,汽车市场仍以内燃机车为主。目前在政策撤退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格局下,处于劣势的车企能否度过这个“冬天”?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连续12个月下行,给整个汽车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带来了压力。作为面对市场和消费者的车企,在这一轮淘汰中更是苦不堪言。从销量来看,乘联会统计的近百家车企中,今年上半年销量下滑超过50%的车企有20多家。这些车企包括逐渐没落的天津一汽、一汽海马、东风裕隆,以及长安标致雪铁龙、东风雷诺、广汽菲克等合资车企。无论自主还是合资,一些实力较弱的车企在行业整体环境下持续下滑,汽车行业面临调整重构,开始加速进入新一轮的最后淘汰赛。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新四化”的推进和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支持,一些传统汽车企业开始从产业转型的角度积极寻求新的出路。这方面的代表企业有江铃汽车和宝沃汽车。但从去年开始,在车市低迷的冲击下,这两大车企被主流大军甩在了后面,被大大边缘化。那么,进军新能源能否挽救这些车企被淘汰的命运?江铃:“触电”能否避免被边缘化?作为老牌传统车企,江铃汽车是以商用车起家的。早些年,借助明星车型福特全顺,江铃在轻卡市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今,江铃的JMC牌卡车、JMC牌皮卡和JMC牌轻型客车在商用车市场都有着稳定的市场表现。而在乘用车领域,由于自主品牌驭胜的持续疲软,以及江铃福特有限的产品布局,在这一领域始终没有太大的起色。
2015年,在新能源产业快速崛起的背景下,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迅速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基地和“三电”实验室。2016年,江铃新能源年销量达到1.56万辆,对于新产品推出不久的新能源车企来说,相当不容易。如今,江铃的新能源产品体系已经逐步完善,包括两厢车和三厢纯电动轿车以及纯电动SUV <: SUV .然而,随着今年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逐渐下降,江铃新能源的市场表现也呈现出低迷的态势。据乘联会统计,今年上半年,江铃新能源累计销量为1.18万辆,同比下滑超过30%。江铃新能源销量的下滑,不得不说与国家政策补贴的下降和产品同质化严重有关。纵观江铃新能源的产品布局,虽然覆盖面广,价格不高,但并不构成与市场其他产品的差异化竞争。此外,纯电动汽车市场失去政策的驱动力后,市场表现势必一落千丈,而江铃新能源这种依靠政策生存的新能源车企,在产品竞争力不足的情况下,必然会遭遇冲击。如果说江铃新能源的成立和发展是国家扶持新能源汽车的东风推动的结果,那么宝沃的“触电”就是为了“活下去”。宝沃:“世界屋脊造车”的意图是什么?同样在2015年,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注册成立。短短四年间,宝沃的领导层虽几易其主,但媒体和公众对其“讲故事”的营销技巧和“中国资本控股的德国品牌”的定位印象尤为深刻。
去年,宋洋接管了宝沃。接着,“宝沃赶”、“藏诗”、“缺席北京车展”、“最快曲线”等一系列营销“招数”被业界刷屏。其中,在去年5月初举行的发布会上,宋洋向媒体宣布,宝沃提出了ET能源的创新理念,即“双轨并行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理念”这意味着,未来宝沃将同时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传统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在本次发布会上,宝沃品牌首款纯电动SUV车型BXi7正式上市。这款产品诞生于e-Propulsion平台,可兼容两种能源汽车的生产。然而遗憾的是,BXi7在市场上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销售业绩。去年年底,因宝沃资金紧张而巨亏的福田汽车决定出售宝沃67%的股份。两个月后,中国接手。对此,业内人士透露,宋洋接手宝沃,其核心使命是让宝沃实现资产重组,最终为福田卖个好价钱。
现在,随着宋洋团队的离开,宝沃迎来了新主人。今年上半年,宝沃汽车销量实现30%的增长;业内人士认为,宝沃的增长源于UCAR在中国的存在。今年年初,UCAR与宝沃发布全新战略,推出宝沃新零售平台,旨在全面分离产销,重塑渠道。新上任的宝沃汽车全球总裁布鲁诺·兰伯特(Bruno Lambert)认为,宝沃汽车将在新模式的赋能下,致力于新一代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成为传统主机厂和造车新势力之间的“世界造车屋脊”。然而,在新投资者的帮助下,宝沃的“电动化”之路该怎么走?你能走多远?值得业内关注。汽车市场的低迷,汽车行业的重组,促使传统汽车企业加速触电。但对于江铃、宝沃等相对弱势的车企来说,“触电”能保证他们顺利前行吗?目前还是个未知数。业内人士认为,当对新能源市场起调控作用的政策“大手”逐渐收缩时,新车企的崛起和传统车企巨头的进入,可能会让新能源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纯电动汽车取代内燃机车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因此,在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前景尤为广阔。但短时间内,汽车市场仍以内燃机车为主。目前在政策撤退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格局下,处于劣势的车企能否度过这个“冬天”?
据外媒InsideEVs报道,俄罗斯公司Zetta推出了一款电动汽车ZettaCityModule(简称CM1),该车的计划售价为7000美元(约合人民币4
1900/1/1 0:00:00近日外媒automobilemag对吉利英国设计公司负责人韦恩伯吉斯进行了一场采访,韦恩伯吉斯认为中国企业学习速度很快,未来将为吉利确立品牌设计语言。
1900/1/1 0:00:00如果从纯粹的财务角度来看,东风集团出售PSA集团的股份是完全行得通。
1900/1/1 0:00:00不同于去年下半年的产量持续攀升,今年7月出现严重下行,新能源乘用车产量整体不足6万辆(591万),环比同比分别下滑47、14。
1900/1/1 0:00:00据外媒报道,戴姆勒卡车(DaimlerTrucks)一直在推进卡车数字化,以让司机在日常工作中的压力得到缓解,工作流程也可以变得更高效、更安全。
1900/1/1 0:00:00据外媒报道,博世集团(BoschGroup)旗下风投公司罗伯特博世风投(RBVC)向瑞士软件公司Teralytics投资,且领投了该轮价值1750万美元的融资。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