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丰田携手比亚迪背后,一个新时代正在开启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这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就我们所处的汽车行业而言,传统的以内燃机为核心动力源的汽车只是作为一种交通工具把人从A点带到b点,在路上跑了100多年,汽车的核心动力源及其定位属性都在迅速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一方面,基于能源转型、大气保护等全球性重大问题的战略考虑,以及电动机在响应速度上相对内燃机的先天优势,全球正在掀起新一轮的电动汽车热潮。以电力为核心动力源的电动汽车正逐渐取代传统燃油汽车。另一方面,随着5G、车载智能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汽车的定义不再是车辆那么简单,正在向比电视、电脑、手机更大的新一代智能终端进化。因“电”而生的电动汽车,自然成为汽车智能网联的绝佳载体。比亚迪E-SEED电动超跑概念车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从丰田、大众、奔驰、宝马等众多传统汽车巨头,到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无数电动造车新势力,都在抓住汽车“新四化”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其中,全球汽车霸主丰田与新能源汽车全球领导者自主品牌比亚迪的合作尤其受到业界关注。之前有奔驰,有丰田,有新能源之王比亚迪,“猴行惊雷”。为什么丰田联手比亚迪搞合作共赢,引起行业内外如此大的反响和担忧?我想,除了双方“自带流量”的身份属性之外,更关键的是,这对于中国汽车行业和全球汽车行业来说,都将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事件和转折点。关系到中国的汽车强国梦,关系到新能源汽车时代全球汽车产业竞争格局的重塑。众所周知,早在丰田之前,也就是2010年左右,汽车发明者“奔驰”的母公司戴姆勒就因为看中了比亚迪的电动车技术,看好新能源汽车的前景,放下姿态,与比亚迪展开了50: 50的双赢合作。于是我们看到,国内第一个“科技合资”的电动汽车高端品牌腾势,是经过多年的精心投入和磨合而诞生的。2010年,比亚迪和戴姆勒在德国签署了合作备忘录。要知道,当时国内电动车市场上“优质优价”(价格在30 ~ 40万元)的中高端电动车并不多见,腾势的出现一度填补了这一细分市场的空白,给了广大城市中产家庭消费者一个难得的理想选择。其阶段性使命和历史意义不容置疑。从这次合作中,奔驰和比亚迪都取得了双赢的结果。目前,经过几年的市场和行业培育,中国乃至全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起点,合作更加深入和广泛,日益成为时代主流。在这样的背景下,继戴姆勒奔驰之后,作为世界汽车霸主之一的丰田也向比亚迪抛出了合作共赢的橄榄枝,让无数人为之骄傲。新能源之王比亚迪,真的是“跑马雷”!我们知道丰田在中国有两个合资伙伴,一汽和广汽。但需要指出的是,此次与比亚迪的合作,不同于丰田与现有两家合作伙伴一汽和广汽的合资合作模式。这将是丰田首次与中国汽车品牌开展“技术对等”的汽车开发合作,共同开发纯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更笼统地说,与和奔驰的合作类似,比亚迪和丰田这次的合作也是高层次的“技术对等”合作,远非简单的“代工”关系。根据官方信息,双方联合开发的纯电动汽车将采用丰田品牌和比亚迪技术,类似于与Bidai的合作。为什么比亚迪能赢得很多橄榄枝?因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掌握了包括“三电”系统在内的核心技术,拥有自己的技术实力。和国外品牌合作,自然会更直,更有底气。以被称为电动汽车“心脏”的动力电池为例。自1995年左右成立以来,比亚迪通过制造电池发了大财。比亚迪汽车董事长王传福是技术出身,创业的理念一直是“技术为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比亚迪在动力电池领域可以说需要技术和规模,这也是吸引奔驰、丰田等全球巨头青睐的关键原因之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从目前双方透露的信息来看,丰田与比亚迪的技术合作并不具有排他性,甚至不排除未来向“技术联盟”方向发展。换句话说,这种由丰田和比亚迪共同打造的“开放式”联盟,可以大大提高开发效率和资源共享,之后不排除会吸引更多巨头加入。这一想法一旦付诸实践,将对行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加速全球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总而言之,一个是全球“混动”兄弟,一个是电动车之王,“电池之王”。这一次,丰田与比亚迪的联手,将成为百年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e平台加持,丰田品牌“比亚迪”越来越可期。俗话说,路到山前必有路,车到山前必有路。这不是开玩笑,而是经过几十年的品牌和口碑积累,外界普遍称赞的“破不了的丰田车”。说明丰田的技术和品质在大众消费者眼中是有口皆碑的。

BYD, Toyota,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Tengshi

比亚迪拥有“33111”技术优势的e平台燃油车就不用说了,能不能也能够拥有燃油车一样可靠的品质,成为“牢不可破的丰田电动车”?在我看来,答案显然是肯定的,而背后的原因除了丰田在造车技术和品控上的深厚积累外,一个关键因素是其采用了比亚迪的电动车核心技术,骨子里有E平台加持。关于比亚迪e平台,前面我们已经从技术角度从多个维度做了详细的分析和介绍,这里就不赘述了。总之,E平台可以说是比亚迪新能源造车技术的载体,具有集成度高、扩展性强的特点。难怪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赵长江经常在新车上市时调侃:“世界上只有两种电气化技术,一种是比亚迪e平台,一种是其他。”赵长江的自信不无道理。不考虑宏观层面,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四年蝉联全球销量冠军,新能源汽车出口五大洲上百个城市;微观层面,目前比亚迪在平台上诞生的秦pro、唐pro、宋Pro等系列ev车型,已经迅速成为各个细分市场的“香饽饽”,收获了无数中国消费者和粉丝。由此看来,在比亚迪e平台的加持和丰田强大的品牌号召力下,搭载比亚迪电动车技术的“丰田”电动车未来的销售前景确实值得期待。在大变革、开放思维、共赢未来的时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融合,全球一体化、开放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主题。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都是如此。从汽车行业来看,在市场竞争格局面临颠覆和重构的波澜壮阔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只有合作才有未来。作为新能源汽车全球领导者比亚迪的掌舵者,王传福自然非常清楚地看到了这一大时代潮流。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经过近20年的努力和自力更生,比亚迪早已从当年的金属大院成为世界知名企业。2017年11月,王传福正式提出开放,“从自主创新到开放创新”。一个典型的标志性事件是,2018年7月,比亚迪与长安汽车成立了动力电池合资公司,开启了动力电池的开发合作和对外供应。这意味着比亚迪愿意对外开放其核心技术领域。比亚迪汽车董事长王传福紧随其后。2018年9月,在比亚迪举办的全球首届汽车开发者大会上,宣布开放汽车全部341个传感器和66项控制权,与全球创业者、创新者和开发者一起,加速打造智能汽车生态圈。这是汽车工业130年历史上第一次有汽车企业对外开放汽车的所有传感器和控制权。这些只是比亚迪敞开胸怀,全面拥抱开放合作新时代的冰山一角。对此,王传福表示,“汽车从封闭走向开放是智能化的必由之路。”此次,继戴姆勒奔驰之后,比亚迪与丰田汽车实现历史性的“牵手”,势必开启比亚迪新一轮全球化和更高层次合作的新篇章。从过去的“市场换技术”到今天的“技术赢合作”,从奔驰到丰田,两大全球汽车巨头与比亚迪相遇,并与之展开“技术”对等合作,足以说明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正在强势崛起。如无意外,在这一轮全球汽车工业百年一遇的大变革中,一个属于中国汽车企业和中国汽车工业的新时代正在加速到来!这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就我们所处的汽车行业而言,传统的以内燃机为核心动力源的汽车只是作为一种交通工具把人从A点带到b点,在路上跑了100多年,汽车的核心动力源及其定位属性都在迅速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一方面,基于能源转型、大气保护等全球性重大问题的战略考虑,以及电动机在响应速度上相对内燃机的先天优势,全球正在掀起新一轮的电动汽车热潮。以电力为核心动力源的电动汽车正逐渐取代传统燃油汽车。另一方面,随着5G、车载智能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汽车的定义不再是车辆那么简单,正在向比电视、电脑、手机更大的新一代智能终端进化。因“电”而生的电动汽车,自然成为汽车智能网联的绝佳载体。比亚迪E-SEED电动超跑概念车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从丰田、大众、奔驰、宝马等众多传统汽车巨头,到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无数电动造车新势力,都在抓住汽车“新四化”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其中,全球汽车霸主丰田与新能源汽车全球领导者自主品牌比亚迪的合作尤其受到业界关注。之前有奔驰,有丰田,有新能源之王比亚迪,“猴行惊雷”。为什么丰田联手比亚迪搞合作共赢,引起行业内外如此大的反响和担忧?我想,除了双方“自带流量”的身份属性之外,更关键的是,这对于中国汽车行业和全球汽车行业来说,都将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事件和转折点。关系到中国的汽车强国梦,关系到新能源汽车时代全球汽车产业竞争格局的重塑。众所周知,早在丰田之前,也就是2010年左右,汽车发明者“奔驰”的母公司戴姆勒就因为看中了比亚迪的电动车技术,看好新能源汽车的前景,放下姿态,与比亚迪展开了50: 50的双赢合作。于是我们看到,国内第一个“科技合资”的电动汽车高端品牌腾势,是经过多年的精心投入和磨合而诞生的。2010年,比亚迪和戴姆勒在德国签署了合作备忘录。要知道,当时国内电动车市场上“优质优价”(价格在30 ~ 40万元)的中高端电动车并不多见,腾势的出现一度填补了这一细分市场的空白,给了广大城市中产家庭消费者一个难得的理想选择。其阶段性使命和历史意义不容置疑。从这次合作中,奔驰和比亚迪都取得了双赢的结果。目前,经过几年的市场和行业培育,中国乃至全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起点,合作更加深入和广泛,日益成为时代主流。在这样的背景下,继戴姆勒奔驰之后,作为世界汽车霸主之一的丰田也向比亚迪抛出了合作共赢的橄榄枝,让无数人为之骄傲。新能源之王比亚迪,真的是“跑马雷”!我们知道丰田在中国有两个合资伙伴,一汽和广汽。但需要指出的是,此次与比亚迪的合作,不同于丰田与现有两家合作伙伴一汽和广汽的合资合作模式。这将是丰田首次与中国汽车品牌开展“技术对等”的汽车开发合作,共同开发纯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更笼统地说,与和奔驰的合作类似,比亚迪和丰田这次的合作也是高层次的“技术对等”合作,远非简单的“代工”关系。根据官方信息,双方联合开发的纯电动汽车将采用丰田品牌和比亚迪技术,类似于与Bidai的合作。为什么比亚迪能赢得很多橄榄枝?因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掌握了包括“三电”系统在内的核心技术,拥有自己的技术实力。和国外品牌合作,自然会更直,更有底气。以被称为电动汽车“心脏”的动力电池为例。自1995年左右成立以来,比亚迪通过制造电池发了大财。比亚迪汽车董事长王传福是技术出身,创业的理念一直是“技术为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比亚迪在动力电池领域可以说需要技术和规模,这也是吸引奔驰、丰田等全球巨头青睐的关键原因之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从目前双方透露的信息来看,丰田与比亚迪的技术合作并不具有排他性,甚至不排除未来向“技术联盟”方向发展。换句话说,这种由丰田和比亚迪共同打造的“开放式”联盟,可以大大提高开发效率和资源共享,之后不排除会吸引更多巨头加入。这一想法一旦付诸实践,将对行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加速全球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总而言之,一个是全球“混动”兄弟,一个是电动车之王,“电池之王”。这一次,丰田与比亚迪的联手,将成为百年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e平台加持,丰田品牌“比亚迪”越来越可期。俗话说,路到山前必有路,车到山前必有路。这不是开玩笑,而是经过几十年的品牌和口碑积累,外界普遍称赞的“破不了的丰田车”。说明丰田的技术和品质在大众消费者眼中是有口皆碑的。

BYD, Toyota,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Tengshi

比亚迪拥有“33111”技术优势的e平台燃油车就不用说了,能不能也能够拥有燃油车一样可靠的品质,成为“牢不可破的丰田电动车”?在我看来,答案显然是肯定的,而背后的原因除了丰田在造车技术和品控上的深厚积累外,一个关键因素是其采用了比亚迪的电动车核心技术,骨子里有E平台加持。关于比亚迪e平台,前面我们已经从技术角度从多个维度做了详细的分析和介绍,这里就不赘述了。总之,E平台可以说是比亚迪新能源造车技术的载体,具有集成度高、扩展性强的特点。难怪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赵长江经常在新车上市时调侃:“世界上只有两种电气化技术,一种是比亚迪e平台,一种是其他。”赵长江的自信不无道理。不考虑宏观层面,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四年蝉联全球销量冠军,新能源汽车出口五大洲上百个城市;微观层面,目前比亚迪在平台上诞生的秦pro、唐pro、宋Pro等系列ev车型,已经迅速成为各个细分市场的“香饽饽”,收获了无数中国消费者和粉丝。由此看来,在比亚迪e平台的加持和丰田强大的品牌号召力下,搭载比亚迪电动车技术的“丰田”电动车未来的销售前景确实值得期待。在大变革、开放思维、共赢未来的时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融合,全球一体化、开放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主题。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都是如此。从汽车行业来看,在市场竞争格局面临颠覆和重构的波澜壮阔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只有合作才有未来。作为新能源汽车全球领导者比亚迪的掌舵者,王传福自然非常清楚地看到了这一大时代潮流。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经过近20年的努力和自力更生,比亚迪早已从当年的金属大院成为世界知名企业。2017年11月,王传福正式提出开放,“从自主创新到开放创新”。一个典型的标志性事件是,2018年7月,比亚迪与长安汽车成立了动力电池合资公司,开启了动力电池的开发合作和对外供应。这意味着比亚迪愿意对外开放其核心技术领域。比亚迪汽车董事长王传福紧随其后。2018年9月,在比亚迪举办的全球首届汽车开发者大会上,宣布开放汽车全部341个传感器和66项控制权,与全球创业者、创新者和开发者一起,加速打造智能汽车生态圈。这是汽车工业130年历史上第一次有汽车企业对外开放汽车的所有传感器和控制权。这些只是比亚迪敞开胸怀,全面拥抱开放合作新时代的冰山一角。对此,王传福表示,“汽车从封闭走向开放是智能化的必由之路。”此次,继戴姆勒奔驰之后,比亚迪与丰田汽车实现历史性的“牵手”,势必开启比亚迪新一轮全球化和更高层次合作的新篇章。从过去的“市场换技术”到今天的“技术赢合作”,从奔驰到丰田,两大全球汽车巨头与比亚迪相遇,并与之展开“技术”对等合作,足以说明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正在强势崛起。如无意外,在这一轮全球汽车工业百年一遇的大变革中,一个属于中国汽车企业和中国汽车工业的新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标签:比亚迪丰田奔驰大众腾势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裁员、下调产量预期还不够 博世宣布暂停印度两家工厂生产

(图片来源:博世官网)今年以来,全球车市下行似乎已成不争的事实,除中国、美国和欧洲这全球三大汽车市场遇冷之外,印度车市寒流也开始逐渐蔓延,且目前并未有一丝回暖的迹象。

1900/1/1 0:00:00
自主泊车的夏天

这个夏天,自主泊车方案在自动驾驶领域异常火热,作为L4级别自动驾驶方案中的一个分支,自主泊车方案一方面整合了L4级别自动驾驶的技术,另一面由于场地的特殊性让其商业落地成为现实。

1900/1/1 0:00:00
沾氢就火!上半年氢能投资已超去年全年

“沾氢就火。”谈及国内氢能产业的现状,浙江某氢能企业的高层表示。

1900/1/1 0:00:00
全生命周期资产运营进入议事日程,金融工具能否再造动力电池产业?

最近一段时间,车电分离、换电模式、产品回收再利用等话题,成为了动力电池行业的最新热点。这背后隐藏着业界实现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资产运营管理的呼声和诉求。

1900/1/1 0:00:00
补贴后16.98万起 新款威马EX5 520上市

日前,我们从官方获悉,威马新推出了一款EX5520车型,用于取代之前的EX5智行20500车型。新车共推出两个配置版本,补贴后售价分别为1698、1898万元。

1900/1/1 0:00:00
不做电商的云服务公司,不是一家好的自动驾驶企业

“正在扩展其运输能力,该公司几乎可以做到除制造汽车以外的一切事情。”这是日前路透社给亚马逊戴的高帽。论调非常之唬人,一副亚马逊即将颠覆移动出行的架势。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