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奥迪上半年多项数据下滑 将战略重组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随着全球车市的低迷,很多汽车巨头都没能逃脱业绩下滑的命运。8月2日,本田汽车发布最新财报数据显示,本田汽车2019年4-6月营业利润约为2524亿日元,同比下降16%;归母净利润为1723亿日元,同比减少29.5%。除了本田,在近期全球多家车企巨头发布的财报中可以发现,日产、戴姆勒集团、奥迪集团、宝马集团等车企财报不佳,利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咨询公司执行董事赵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传统汽车巨头最近利润下降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在目前新能源汽车加速抢占传统能源汽车市场份额的情况下,传统车企面临的竞争越来越大;第二,在全球经济放缓的情况下,汽车企业很难实现业绩增长。面对这些棘手的情况,车企也在通过削减开支、裁员、多方合作来应对更严重的衰退。由于许多汽车巨头业绩不佳,全球汽车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

Nissan, Honda, Audi, BMW, Ford

7月29日,奥迪集团发布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收入287.61亿欧元,同比下降7.76%;营业利润23亿欧元,同比下降16.7%,营业收入和利润双双下滑。7月24日和7月25日,戴姆勒集团和日产汽车也相继发布最新财报,净利润出现大幅下滑。2019年4-6月,日产净利润仅为64亿日元,同比下滑94.5%;上半年,戴姆勒集团净利润同比下降78%,至9.07亿欧元。虽然其营收同比增长2%至823.5亿欧元,但难掩净利润下滑的尴尬。此外,包括福特汽车公司、雷诺集团和特斯拉在内的许多车企都陷入了利润大幅下滑或亏损的境地。对于盈利能力低下的现状,车企巨头也纷纷表明了原因。日产解释称,公司的盈利能力受到收入减少和外部因素(如原材料成本、汇率波动和符合监管标准的投资)的负面影响。本田将利润下滑归咎于海外市场。“美国和印度等一些海外市场汽车销售低迷,以及美国税改导致的成本增加,是降低销量和利润预期的主要原因。”本田汽车表示。国海证券研报指出,全球汽车市场产销量下滑,以及新四化推动下的国外新技术开发支出,使得汽车企业处于动能转换尚未成行但支出却在增加的状态。数据显示确实如此。例如,对于奥迪集团和宝马集团来说,R&D投资的增加吞噬了一些利润。宝马集团财报显示,宝马第二季度R&D费用总计14亿欧元,同比增长5.9%。不动产、厂房和设备投资占总成本的1/3以上,达到11.76亿欧元。奥迪集团表示,营业利润下降是因为过去几年生产基地的不断扩大、折旧和摊销的增加以及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对未来技术的先期投资也对营业利润产生了不利影响。不过,赵向时代周报分析,全球经济放缓和新能源汽车的兴起也给车企带来压力。“汽车巨头受目前新能源汽车产品选择不足的影响,部分市场份额被新能源汽车抢占,因此销量出现下滑迹象。此外,现阶段全球经济的不景气环境也对车企的业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赵直言不讳地说道。总的来说,全球汽车行业已经进入困难时期,无论是中小型车企还是大型车企,都将在复杂的行业环境中继续挣扎一段时间。“抱团取暖”应对车市寒冬,车企巨头不得不在逆境中求生存。裁员、削减开支、合作开发成为众多车企的共同选择,其中部分车企的裁员可谓“惨烈”。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公开报道发现,通用汽车去年11月宣布2019年关闭5家北美工厂,将裁减1/4非技术人员,裁员规模达到15%。今年6月27日,福特汽车公司表示,将裁员1.2万人,相当于欧洲员工的五分之一左右,并关闭五家工厂,出售一家工厂,以扭转欧洲汽车市场的颓势。日产的裁员和节流正在加速。日产汽车在发布财报当天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25万人,并在2023年3月前完成。此外,日产将停止生产收益不佳的车辆,到2022财年,其产品组合将减少至少10%,涉及英伦、菲尼迪、日产和达特桑三个品牌的60款全球车型。

Nissan, Honda, Audi, BMW, Ford

日产汽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西川裕仁在横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日产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公司将通过结构改革和其他措施挽回损失,希望在两年内恢复业绩。不过,日产中国品牌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透露,日产的裁员计划对中国市场没有影响,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计划一直在按照最初的目标稳步进行。面对漫长的发展之路,汽车巨头们除了减员节流,还把希望寄托在合作发展上,抱团守战的现象……也在增加。对于汽车巨头频频抱团的现象。赵认为是两方面原因推动:一是车企为应对“新四化”趋势正在加大技术投入,但技术投入所需的资金压力促使车企一定程度上通过合作缓解资金压力;二是由于现阶段汽车市场低迷,各汽车企业产能利用率下降,通过联合造车的形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优质产能的浪费。例如,7月23日,戴姆勒集团发布最新财报的前一天,BAIC宣布入股戴姆勒,持股比例为5%。7月12日,福特汽车公司和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将进一步加强全球战略联盟,将合作领域扩展到高品质电动汽车领域,共同将自动驾驶汽车的技术引入美国和欧洲市场。此外,据相关媒体报道,通用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玛丽·博拉(Mary Bola)于当地时间8月1日表示,公司对与其他车企合作开发电动汽车持开放态度。“抱团取暖的商业模式确实为车企应对现状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未来这种趋势会变得更加广泛。”赵坦言。但并不是所有的“抱团”都有好结果。今年3月,雷诺-日产联盟走过了20周年,并不是美好的一幕,而是生死攸关的一刻。随着雷诺-日产联盟前主席戈恩的下台,雷诺和日产的关系变得尤为紧张。最近,据媒体报道,雷诺和日产正在就他们之间的交叉持股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讨论。日产希望雷诺减持日产43.4%的股份,而雷诺则降低持股比例,以便在与菲亚特克莱斯勒的合作中获得日产的支持。在车市寒冬中选择合作伙伴共同前行,对于各大车企来说,无疑是一场注。在全球汽车产业的关键转折点,汽车巨头们该如何转型发展?赵认为有五个转型方向,包括从单一能源向多能源转型;促进网络技术的应用;加强电子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随着全球车市的低迷,很多汽车巨头都没能逃脱业绩下滑的命运。8月2日,本田汽车发布最新财报数据显示,本田汽车2019年4-6月营业利润约为2524亿日元,同比下降16%;归母净利润为1723亿日元,同比减少29.5%。除了本田,在近期全球多家车企巨头发布的财报中可以发现,日产、戴姆勒集团、奥迪集团、宝马集团等车企财报不佳,利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咨询公司执行董事赵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传统汽车巨头最近利润下降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在目前新能源汽车加速抢占传统能源汽车市场份额的情况下,传统车企面临的竞争越来越大;第二,在全球经济放缓的情况下,汽车企业很难实现业绩增长。面对这些棘手的情况,车企也在通过削减开支、裁员、多方合作来应对更严重的衰退。由于许多汽车巨头业绩不佳,全球汽车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

Nissan, Honda, Audi, BMW, Ford

7月29日,奥迪集团发布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收入287.61亿欧元,同比下降7.76%;营业利润23亿欧元,同比下降16.7%,营业收入和利润双双下滑。7月24日和7月25日,戴姆勒集团和日产汽车也相继发布最新财报,净利润出现大幅下滑。2019年4-6月,日产净利润仅为64亿日元,同比下滑94.5%;上半年,戴姆勒集团净利润同比下降78%,至9.07亿欧元。虽然其营收同比增长2%至823.5亿欧元,但难掩净利润下滑的尴尬。此外,包括福特汽车公司、雷诺集团和特斯拉在内的许多车企都陷入了利润大幅下滑或亏损的境地。对于盈利能力低下的现状,车企巨头也纷纷表明了原因。日产解释称,公司的盈利能力受到收入减少和外部因素(如原材料成本、汇率波动和符合监管标准的投资)的负面影响。本田将利润下滑归咎于海外市场。“美国和印度等一些海外市场汽车销售低迷,以及美国税改导致的成本增加,是降低销量和利润预期的主要原因。”本田汽车表示。国海证券研报指出,全球汽车市场产销量下滑,以及新四化推动下的国外新技术开发支出,使得汽车企业处于动能转换尚未成行但支出却在增加的状态。数据显示确实如此。例如,对于奥迪集团和宝马集团来说,R&D投资的增加吞噬了一些利润。宝马集团财报显示,宝马第二季度R&D费用总计14亿欧元,同比增长5.9%。不动产、厂房和设备投资占总成本的1/3以上,达到11.76亿欧元。奥迪集团表示,营业利润下降是因为过去几年生产基地的不断扩大、折旧和摊销的增加以及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对未来技术的先期投资也对营业利润产生了不利影响。不过,赵向时代周报分析,全球经济放缓和新能源汽车的兴起也给车企带来压力。“汽车巨头受目前新能源汽车产品选择不足的影响,部分市场份额被新能源汽车抢占,因此销量出现下滑迹象。此外,现阶段全球经济的不景气环境也对车企的业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赵直言不讳地说道。总的来说,全球汽车行业已经进入困难时期,无论是中小型车企还是大型车企,都将在复杂的行业环境中继续挣扎一段时间。“抱团取暖”应对车市寒冬,车企巨头不得不在逆境中求生存。裁员、削减开支、合作开发成为众多车企的共同选择,其中部分车企的裁员可谓“惨烈”。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公开报道发现,通用汽车去年11月宣布2019年关闭5家北美工厂,将裁减1/4非技术人员,裁员规模达到15%。今年6月27日,福特汽车公司表示,将裁员1.2万人,相当于欧洲员工的五分之一左右,并关闭五家工厂,出售一家工厂,以扭转欧洲汽车市场的颓势。日产的裁员和节流正在加速。日产汽车在发布财报当天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25万人,并在2023年3月前完成。此外,日产将停止生产收益不佳的车辆,到2022财年,其产品组合将减少至少10%,涉及英伦、菲尼迪、日产和达特桑三个品牌的60款全球车型。

Nissan, Honda, Audi, BMW, Ford

日产汽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西川裕仁在横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日产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公司将通过结构改革和其他措施挽回损失,希望在两年内恢复业绩。不过,日产中国品牌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透露,日产的裁员计划对中国市场没有影响,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计划一直在按照最初的目标稳步进行。面对漫长的发展之路,汽车巨头们除了减员节流,还把希望寄托在合作发展上,抱团守战的现象……也在增加。对于汽车巨头频频抱团的现象。赵认为是两方面原因推动:一是车企为应对“新四化”趋势正在加大技术投入,但技术投入所需的资金压力促使车企一定程度上通过合作缓解资金压力;二是由于现阶段汽车市场低迷,各汽车企业产能利用率下降,通过联合造车的形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优质产能的浪费。例如,7月23日,戴姆勒集团发布最新财报的前一天,BAIC宣布入股戴姆勒,持股比例为5%。7月12日,福特汽车公司和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将进一步加强全球战略联盟,将合作领域扩展到高品质电动汽车领域,共同将自动驾驶汽车的技术引入美国和欧洲市场。此外,据相关媒体报道,通用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玛丽·博拉(Mary Bola)于当地时间8月1日表示,公司对与其他车企合作开发电动汽车持开放态度。“抱团取暖的商业模式确实为车企应对现状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未来这种趋势会变得更加广泛。”赵坦言。但并不是所有的“抱团”都有好结果。今年3月,雷诺-日产联盟走过了20周年,并不是美好的一幕,而是生死攸关的一刻。随着雷诺-日产联盟前主席戈恩的下台,雷诺和日产的关系变得尤为紧张。最近,据媒体报道,雷诺和日产正在就他们之间的交叉持股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讨论。日产希望雷诺减持日产43.4%的股份,而雷诺则降低持股比例,以便在与菲亚特克莱斯勒的合作中获得日产的支持。在车市寒冬中选择合作伙伴共同前行,对于各大车企来说,无疑是一场注。在全球汽车产业的关键转折点,汽车巨头们该如何转型发展?赵认为有五个转型方向,包括从单一能源向多能源转型;促进网络技术的应用;加强电子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标签:日产本田奥迪宝马福特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欠薪、欠债、半途退赛?特斯拉“攻擂者”各陷泥沼……

近日,京威股份发布公告称,决定将停止新能源整车业务的开发建设,并同意对秦皇岛德龙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龙汽车”)予以注销。

1900/1/1 0:00:00
燃油车变电动车 法国公司提改装新思路

在“零排放”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即使是价格较低的经济型电动车,售价也高达数万美元,超出了一些用户对于购买电动车的心理价格预期。

1900/1/1 0:00:00
阿贡国家实验室:过充对硅碳负极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持续提高,容量更高的硅碳材料逐渐替代了传统的石墨材料,但是硅碳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巨大的体积膨胀,对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安全性能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1900/1/1 0:00:00
外媒调研称2037年电动车销量将实现逆袭

近日,彭博社发布了一份全球电动车行业预测报告(该报告研究对象为乘用车部分)。据上述报告预计,到2037年,全球电动车销量将反超传统燃油车,成为全球汽车市场的绝对主力。

1900/1/1 0:00:00
吉利7月销售新能源和电气化车型共4476辆

8月7日晚,吉利汽车公布了最新销量数据显示,吉利7月共销售91375辆含领克,环比微增近1,但较去年同期减少了约24。

1900/1/1 0:00:00
比亚迪前7月动力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近9GWh

8月6日,比亚迪发布2019年7月销量快报,新能源汽车方面累计销量1622万辆;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约为0812GWh,本年累计装机总量约为8998GWh。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