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中石化宣布全国首个油氢共建站——中国石化佛山樟坑油氢共建站正式建成。氢能时代正向我们走来。中石化并不是世界上第一家切入氢能的油气公司。中石油、壳牌、BP、道达尔都在积极布局。为什么氢能是油气公司的下一个战略选择?《中国汽车报》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规划院高级工程师张震博士,能源企业加速布局氢能,人类社会发展的几大飞跃都与能源改革密切相关。1913年,煤炭提供的峰值能量占70%。20世纪60年代后,人类进入油气时代。1973年,石油提供的峰值能量占49%。薪材、煤、石油和天然气在运输能源时也会释放大量的碳。煤的碳排放系数为0.89kg/kWh,石油为0.73kg/kWh,天然气为0.5kg/kWh。大量的二氧化碳和颗粒物排放到大气中,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未来全球将进入低碳时代,新型清洁能源的碳排放系数将大幅降低,光伏能源为0.09 kg/kWh,生物质能为0.05kg/kWh,风能、核电、水电均为0.03kg/kWh。石油巨头都知道能源转换会对现有的市场格局产生很大的影响,都把目光投向了新能源,但是在细分领域,大家的侧重点不一样。英国石油、壳牌、道达尔、中石油和中石化都关注氢能,而美孚、雪佛龙和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分别专注于生物燃料、风能和地热能。“未来有多种类型的新能源可供选择,氢能的‘体积’是巨大的。氢能业务是未来可以大规模开发的二次能源,与油气公司现有业务结合最为紧密。”张震说。中石油和中石化都是中国氢气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两家企业氢气年产量和消费量为300万~ 450万吨,主要用于炼油和化工行业。多年来,他们积累了丰富的制氢、储运技术,目前产销平衡。加油站网络为油气公司发展加氢业务创造了条件。中国有12万多个加油站终端,有条件时可以改造成油氢联合站。这将成为中石油、中石化未来开展燃料电池汽车加氢业务最重要的优势。中石化首个油氢共建站已经建成,中石油的油氢共建站也将在全国重点地区铺开,之后逐步全面推广。我国油气勘探生产企业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氢电联产”,实现可再生能源与低成本制氢的协调发展。油气公司可以利用资源优势,开发天然气、炼厂干气、石油焦制氢。我国企业在氢气储运过程中,可以利用现有天然气管网的优势,未来将废风、废光产生的氢气混输到东部市场,既解决了市场对资源的需求,又提升了废弃能源的价值。张震说:“现有的长输管道对氢气的耐受性很差,即使其中有1%是混合的。德国能实现10%混输,是因为其输气管道建设较早,与现有的管道建设材料不同。中国的支线管道可以开展混输业务。”氢气管道运输具有经济优势,未来将出现纯氢气管道运输方式。我国油气公司在纯氢管网建设和运营方面也具有技术和经验优势,可以快速进入高压气态氢的储运领域。“经过多年的积累,中国的石油和g……公司在LNG和LPG领域拥有丰富的储运经验和基础设施优势,为从事液氢储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张震说道。油气公司进入氢能领域前景广阔,但也面临诸多挑战和劣势。氢能产业正处于导入期,相关标准和规范缺乏。目前行业不经济,靠国家和地方补贴难以为继。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缺乏可再生能源发电、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混合氢传输以及加氢站建设和运营方面的经验。更大的缺点是天然气制氢的成本高于煤制氢。张震说:“目前,从煤中生产氢气的成本是最低的。但是,如果征收碳税,其弊端马上就会显现出来。“发展氢能是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的正确战略选择。但由于产业链的复杂性,道路必然是曲折的。企业应进行长期战略布局,合理开展相关业务,不受行业发展“浪潮”或“低潮”后低谷的影响。不久前,中石化宣布全国首个油氢共建站——中国石化佛山樟坑油氢共建站正式建成。氢能时代正向我们走来。中石化并不是世界上第一家切入氢能的油气公司。中石油、壳牌、BP、道达尔都在积极布局。为什么氢能是油气公司的下一个战略选择?《中国汽车报》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规划院高级工程师张震博士,能源企业加速布局氢能,人类社会发展的几大飞跃都与能源改革密切相关。1913年,煤炭提供的峰值能量占70%。20世纪60年代后,人类进入油气时代。1973年,石油提供的峰值能量占49%。薪材、煤、石油和天然气在运输能源时也会释放大量的碳。煤的碳排放系数为0.89kg/kWh,石油为0.73kg/kWh,天然气为0.5kg/kWh。大量的二氧化碳和颗粒物排放到大气中,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未来全球将进入低碳时代,新型清洁能源的碳排放系数将大幅降低,光伏能源为0.09 kg/kWh,生物质能为0.05kg/kWh,风能、核电、水电均为0.03kg/kWh。石油巨头都知道能源转换会对现有的市场格局产生很大的影响,都把目光投向了新能源,但是在细分领域,大家的侧重点不一样。英国石油、壳牌、道达尔、中石油和中石化都关注氢能,而美孚、雪佛龙和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分别专注于生物燃料、风能和地热能。”未来有多种类型的新能源可供选择,氢能的‘体积’是巨大的。氢能业务是未来可以大规模开发的二次能源,与油气公司现有业务结合最为紧密。”张震说道。中石油和中石化都是中国氢气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两家企业氢气年产量和消费量为300万~ 450万吨,主要用于炼油和化工行业。多年来,他们积累了丰富的制氢、储运技术,目前产销平衡。加油站网络为油气公司发展加氢业务创造了条件。中国有12万多个加油站终端,有条件时可以改造成油氢联合站。这将成为中石油、中石化未来开展燃料电池汽车加氢业务最重要的优势。中石化首个油氢共建站已经建成,中石油的油氢共建站也将在全国重点地区铺开,之后逐步全面推广。中国油气勘探和生产企业可以利用……利用自身优势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氢电联产”,实现可再生能源与低成本制氢的协调发展。油气公司可以利用资源优势,开发天然气、炼厂干气、石油焦制氢。我国企业在氢气储运过程中,可以利用现有天然气管网的优势,未来将废风、废光产生的氢气混输到东部市场,既解决了市场对资源的需求,又提升了废弃能源的价值。张震说:“现有的长输管道对氢气的耐受性很差,即使其中有1%是混合的。德国能实现10%混输,是因为其输气管道建设较早,与现有的管道建设材料不同。中国的支线管道可以开展混输业务。”氢气管道运输具有经济优势,未来将出现纯氢气管道运输方式。我国油气公司在纯氢管网建设和运营方面也具有技术和经验优势,可以快速进入高压气态氢的储运领域。“经过多年积累,我国油气公司在液化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领域拥有丰富的储运经验和基础设施优势,为从事液氢储运奠定了良好基础。”张震说。油气公司进入氢能领域前景广阔,但也面临诸多挑战和劣势。氢能产业正处于导入期,相关标准和规范缺乏。目前行业不经济,靠国家和地方补贴难以为继。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缺乏可再生能源发电、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混合氢传输以及加氢站建设和运营方面的经验。更大的缺点是天然气制氢的成本高于煤制氢。张震说:“目前,从煤中生产氢气的成本是最低的。但是,如果征收碳税,其弊端马上就会显现。”发展氢能是油气公司正确的战略选择。但由于产业链的复杂性,道路必然是曲折的。企业应进行长期战略布局,合理开展相关业务,不受行业发展“浪潮”或“低潮”后低谷的影响。
标签:世纪
据德国《明镜周刊》(DerSpiegel)报道称,德国斯图加特检察官将对梅赛德斯奔驰母公司戴姆勒处以8亿欧元(合895亿美元)至10亿欧元不等的罚款,原因是其违反了柴油车排放的相关规定。
1900/1/1 0:00:00受共享出行业务增长放缓的影响,全球最大的共享出行平台Uber遭遇巨额亏损。当地时间8月8日,Uber发布了第二季度财报,净亏损飙升至5236亿美元。受此影响,Uber股价一度暴跌12。
1900/1/1 0:00:004月22日,福田汽车对外宣布,与丰田汽车以及亿华通达成战略合作。
1900/1/1 0:00:00日前,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统计网站EVSales发布了2019年上半年全球各地区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数据,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销量达到1117484台,同比增长474。
1900/1/1 0:00:00美国《彭博商业周刊》记录了一位华人科学家赵鑫在美国遭受陷害,被迫离开美国的故事。华人科学家赵鑫,图片来自Bloomberg最近一段事件,美国对华人学者的审查引起了华人群体的不安。
1900/1/1 0:00:00眼下,作为自动驾驶“先驱”的ADAS系统,已经在我们身边的汽车上越来越常见。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