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三步已“将军”,吉利的第四步棋怎么下?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Geely Automobile, Borui, Lectra, Bo Yue, Emgrand

图片来自“123rf.com.cn”。“我们认为第四次调整可以借鉴以前的一些经验和思路,但这次调整的压力可能更大。”8月19日,在2019全球汽车产业创新大会上,吉利汽车副总裁杨学良在描述公司发展历程时这样说道。“当前低迷的经济环境和市场结构以及消费需求的变化给此次调整带来了多重外部压力,但我们仍要从内部保持战略定力。”2019年,中国的汽车市场从未让任何一家车企感到温暖,吉利也不例外。即使依然保持着自主品牌乘用车领域销量第一的市场地位,但今年上半年吉利品牌的整体销量也没有逃脱负增长的命运。在混乱的汽车市场的今天,所有玩家都很清楚,那就是“该怎么办”。但是,应该怎么做呢?大家也不是那么清楚。相比之下,吉利汽车是头脑清醒的玩家之一。到目前为止,吉利汽车已经经历了三次大的调整,这也让这个历史较短的自主品牌一步步走向了国产销售的责任。“第一次是在2003-2004年。当时产能过剩,国家出台宏观调控政策。当时我们的规模还比较小,一年大概7-8万辆的销量。第二次,金融危机前的2008年,我们提出了战略转型,使得销量再上一个台阶,上升到34万辆。第三次是2013-2014年,我们提出要打造一款人人精品车,这进一步发展了我们的产品销量,2018年增加到150万辆。”杨学良说。如今,在行业的转折点上,吉利汽车将开始第四次调整。“我们认为第四次调整有几个方向”,杨学良提到。“第一,要从产品驱动发展向品牌驱动发展跨越;二是通过系统能力保证发展的稳定性;三是产品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电动化方向发展;四是与上下游产业链共同发展,保证经销商稳健经营。"此外,在市场布局方面,杨学良认为,"未来汽车市场有两大突破,一是新能源,二是智能网联技术。“在这种判断的战略调整下,吉利能否保住位置,更上一层楼?时间会给出答案。以下为杨学良发言实录(有删减):众所周知,汽车行业确实在经历着从未经历过的严峻挑战,整个市场比较冷淡,但是吉利在这样的环境下有什么样的思考?如何看待当下?如何看到未来?我会给你一份报告。今年1-6月,吉利整体销量虽同比下滑,但仍保持自主品牌乘用车领域第一的市场地位,整体销量超过65万辆。虽然“蛋糕”变小了,但是我们的市场份额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从6.3%提升到了6.52%。出口总量相对较少,但同比增长超过300%。得益于俄罗斯、白俄罗斯和马来西亚项目的发展,预计未来整体出口和海外市场增长将保持强劲势头。另一个是新能源汽车。过去吉利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一直比较低,但今年上半年我们已经销售了近6万辆,同比增长300%。我们在中国整体市场已经排在第二梯队的第四位,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能够挤进第一梯队,甚至冲击冠军的位置。汽车行业真的是一场马拉松。吉利自1998年开始卖车以来,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和几次大的调整。我们把这次调整定义为第四次大调整。第一次是在2003-2004年。当时产能过剩,国家出台了宏观调控政策。当时我们的规模还比较小,一年7-8万辆的销量。第二次是金融危机前,2008年,我们提出战略转型,让吉利的销量再上一个台阶,从7-8万到30万;第三次,2013-2014年,推出品牌战略,提出做人人精品车的需求,使吉利的产品和销量进一步发展,从40-50万到2018年150万。我们认为第四次调整可以借鉴之前的一些经验和思路,但这次调整的压力可能更大,因为目前低迷的经济环境、市场结构和消费需求的变化给这次调整带来了多重外部压力,但我们还是要从内部保持战略定力。第一次通过内部流程再造、信息化建设和技术改造,推出了类似自由舰这样的明星机型,也是月销过万的产品;第二次,吉利提出战略转型,不再打价格战,推出远景这样的产品。第三次是2013-2014年,提出打造人人精品车后,推出了帝豪GL1这样的明星产品。第四次调整,我们认为有几个方向:第一,从产品驱动发展向品牌驱动发展跨越。自2013-2014年博瑞、伯乐车型上市以来,我们的产品质量确实上了一个新台阶,市场认可度也比较高。我认为在这个市场充分竞争的条件下,大家的产品越来越同质化,品牌的附加值和溢价能力应该会进一步提高。第二,要通过系统能力保证我们发展的稳定性,不会出现大的波动。基础设施和系统化的研发能力要保证每个产品的实力都是过硬的,经得起市场的考验。我们的R&D体系是五个R&D中心,以保证整体发展的含金量。市场的不确定性中也有确定性。现代竞争已经从某个局部技术的研发突破到一个技术架构平台的研发。吉利已经拥有几个覆盖不同细分市场的基础设施,包括CMA、BMA、SPA和BMA,可以保证未来5到10年推出的产品丰富多样,具有足够的差异化覆盖和市场竞争力。其次,产品布局均衡,从SUV到轿车的三轮驱动均衡发展,使我们能够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用户的需求。第三是产品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电动化方向发展。从2014年博瑞和约伯上市开始,当时吉利的产品平均售价为7.7万元。到今年6月,吉利的产品平均售价已经达到12.3万元,产品的评估售价也带来了品牌附加值的提升。当然,我们相信随着高端化、智能化、电气化产品的普及,这个市场的平均售价会进一步提高。最后是与上下游产业链共同发展,保证经销商稳健经营。今年上半年销量数据发布时,吉利宣布将2019年全年销量目标下调10%。这是一个主动刹车,使我们的经销商能够以相对轻松的状态迎接下半年的挑战。此外,还有品牌差异。由此可见,即使市场不景气,领克这个品牌依然能保持每月万辆以上的销量。我们会坚持这种高端的品质形象,不会采取以价换量的措施。吉利将加强未来市场布局。我认为未来汽车行业有两大突破。一个是新能源,我们会采取多元化的策略。另一个是智能网络技术。从板载芯片操作系统到整个应用生态,吉利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化方面,除了在关键的国际市场取得突破,我们还在合并后进一步整合这些品牌,并与它们产生协同效应。随着与旗下沃尔沃、戴姆勒等品牌合作的不断增加,联合开发的规模效应不断凸显,从而使我们的国际市场覆盖越来越全面。刚才我们也谈到了自省和保持冷静。我们吉利要保持文化和价值观的竞争力,实现我们的文化自信。吉利现在倡导四种文化,奋斗文化、问题文化、标杆文化、合规文化。在内部,我们推出了“快乐管理体”,即减少核算单元,让每个组织的单元对最终的效益产出做出贡献,同时这种贡献是可以衡量的,所以我们称之为积极深化快乐管理体,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实现组织的扁平化,提高运营效率,同时让整个内部员工充满正能量,通过正向激励形成快速决策的管理体。这是吉利软实力的体现。鼓舞人心,重塑文化,提高效率……组织的ncy将是我们在未来5-10年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法宝。吉利在20年的发展历程中,坚持了一个战略,就是整体跟进,局部超越,重点突破,广纳贤才,联横,后来居上。整体跟随是跟随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宏观政策,局部超越是抓住新能源和智能网联领域的核心技术,实现领先,实现超越。通过人员的不断聚合和创新的不断形成,最终在全球汽车产业创新中抢占战略制高点,实现进一步突破。从中国品牌市场第一阵营真正进入全球汽车工业发展第一阵营,是吉利人的一个目标。Geely Automobile, Borui, Lectra, Bo Yue, Emgrand

图片来自“123rf.com.cn”。“我们认为第四次调整可以借鉴以前的一些经验和思路,但这次调整的压力可能更大。”8月19日,在2019全球汽车产业创新大会上,吉利汽车副总裁杨学良在描述公司发展历程时这样说道。“当前低迷的经济环境和市场结构以及消费需求的变化给此次调整带来了多重外部压力,但我们仍要从内部保持战略定力。”2019年,中国的汽车市场从未让任何一家车企感到温暖,吉利也不例外。即使依然保持着自主品牌乘用车领域销量第一的市场地位,但今年上半年吉利品牌的整体销量也没有逃脱负增长的命运。在混乱的汽车市场的今天,所有玩家都很清楚,那就是“该怎么办”。但是,应该怎么做呢?大家也不是那么清楚。相比之下,吉利汽车是头脑清醒的玩家之一。到目前为止,吉利汽车已经经历了三次大的调整,这也让这个历史较短的自主品牌一步步走向了国产销售的责任。“第一次是在2003-2004年。当时产能过剩,国家出台了宏观调控政策。当时我们的规模还比较小,一年大概7-8万辆的销量。第二次,金融危机前的2008年,我们提出了战略转型,使得销量再上一个台阶,上升到34万辆。第三次是2013-2014年,我们提出要打造一款人人精品车,这进一步发展了我们的产品销量,2018年增加到150万辆。”杨学良说。如今,在行业的转折点上,吉利汽车将开始第四次调整。“我们认为第四次调整有几个方向”,杨学良提到。“第一,要从产品驱动发展向品牌驱动发展跨越;二是通过系统能力保证发展的稳定性;三是产品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电动化方向发展;四是与上下游产业链共同发展,保证经销商稳健经营。"此外,在市场布局方面,杨学良认为,"未来汽车市场有两大突破,一是新能源,二是智能网联技术。“在这种判断的战略调整下,吉利能否保住位置,更上一层楼?时间会给出答案。以下为杨学良发言实录(有删减):众所周知,汽车行业确实在经历着从未经历过的严峻挑战,整个市场比较冷淡,但是吉利在这样的环境下有什么样的思考?如何看待当下?如何看到未来?我会给你一份报告。今年1-6月,吉利整体销量虽同比下滑,但仍保持自主品牌乘用车领域第一的市场地位,整体销量超过65万辆。虽然“蛋糕”变小了,但是我们的市场份额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从6.3%提升到了6.52%。出口总量相对较少,但同比增长超过300%。得益于俄罗斯、白俄罗斯和马来西亚项目的发展,预计未来整体出口和海外市场增长将保持强劲势头。另一个是新能源汽车。过去吉利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一直比较低,但今年上半年我们已经销售了近6万辆,同比增长300%。我们在中国整体市场已经排在第二梯队的第四位,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能够挤进第一梯队,甚至冲击冠军的位置。汽车行业真的是一场马拉松。吉利自1998年开始卖车以来,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和几次大的调整。我们把这次调整定义为第四次大调整。第一次是在2003-2004年。当时产能过剩,国家出台了宏观调控政策。当时我们的规模还比较小,一年7-8万辆的销量。第二次是金融危机前,2008年,我们提出战略转型,让吉利的销量再上一个台阶,从7-8万到30万;第三次,2013-2014年,推出品牌战略,提出做人人精品车的需求,使吉利的产品和销量进一步发展,从40-50万到2018年150万。我们认为第四次调整可以借鉴之前的一些经验和思路,但这次调整的压力可能更大,因为目前低迷的经济环境、市场结构和消费需求的变化给这次调整带来了多重外部压力,但我们还是要从内部保持战略定力。第一次通过内部流程再造、信息化建设和技术改造,推出了类似自由舰这样的明星机型,也是月销过万的产品;第二次,吉利提出战略转型,不再打价格战,推出远景这样的产品。第三次是2013-2014年,提出打造人人精品车后,推出了帝豪GL1这样的明星产品。第四次调整,我们认为有几个方向:第一,从产品驱动发展向品牌驱动发展跨越。自2013-2014年博瑞、伯乐车型上市以来,我们的产品质量确实上了一个新台阶,市场认可度也比较高。我认为在这个市场充分竞争的条件下,大家的产品越来越同质化,品牌的附加值和溢价能力应该会进一步提高。第二,要通过系统能力保证我们发展的稳定性,不会出现大的波动。基础设施和系统化的研发能力要保证每个产品的实力都是过硬的,经得起市场的考验。我们的R&D体系是五个R&D中心,以保证整体发展的含金量。市场的不确定性中也有确定性。现代竞争已经从某个局部技术的研发突破到一个技术架构平台的研发。吉利已经拥有几个覆盖不同细分市场的基础设施,包括CMA、BMA、SPA和BMA,可以保证未来5到10年推出的产品丰富多样,具有足够的差异化覆盖和市场竞争力。其次,产品布局均衡,从SUV到轿车的三轮驱动均衡发展,使我们能够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用户的需求。第三是产品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电动化方向发展。从2014年博瑞和约伯上市开始,当时吉利的产品平均售价为7.7万元。到今年6月,吉利的产品平均售价已经达到12.3万元,产品的评估售价也带来了品牌附加值的提升。当然,我们相信随着高端化、智能化、电气化产品的普及,这个市场的平均售价会进一步提高。最后是与上下游产业链共同发展,保证经销商稳健经营。今年上半年销量数据发布时,吉利宣布将2019年全年销量目标下调10%。这是一个主动刹车,使我们的经销商能够以相对轻松的状态迎接下半年的挑战。此外,还有品牌差异。由此可见,即使市场不景气,领克这个品牌依然能保持每月万辆以上的销量。我们会坚持这种高端的品质形象,不会采取以价换量的措施。吉利将加强未来市场布局。我认为未来汽车行业有两大突破。一个是新能源,我们会采取多元化的策略。另一个是智能网络技术。从板载芯片操作系统到整个应用生态,吉利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化方面,除了在关键的国际市场取得突破,我们还在合并后进一步整合这些品牌,并与它们产生协同效应。随着与旗下沃尔沃、戴姆勒等品牌合作的不断增加,联合开发的规模效应不断凸显,从而使我们的国际市场覆盖越来越全面。刚才我们也谈到了自省和保持冷静。我们吉利要保持文化和价值观的竞争力,实现我们的文化自信。吉利现在倡导四种文化,奋斗文化、问题文化、标杆文化、合规文化。在内部,我们推出了“快乐管理体”,即减少核算单元,让每个组织的单元对最终的效益产出做出贡献,同时这种贡献是可以衡量的,所以我们称之为积极深化快乐管理体,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实现组织的扁平化,提高运营效率,同时让整个内部员工充满正能量,通过正向激励形成快速决策的管理体。这是吉利软实力的体现。鼓舞人心,重塑文化,提高效率……组织的ncy将是我们在未来5-10年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法宝。吉利在20年的发展历程中,坚持了一个战略,就是整体跟进,局部超越,重点突破,广纳贤才,联横,后来居上。整体跟随是跟随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宏观政策,局部超越是抓住新能源和智能网联领域的核心技术,实现领先,实现超越。通过人员的不断聚合和创新的不断形成,最终在全球汽车产业创新中抢占战略制高点,实现进一步突破。从中国品牌市场第一阵营真正进入全球汽车工业发展第一阵营,是吉利人的一个目标。

标签:吉利汽车博瑞领克博越帝豪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中兴与奇瑞成立合资公司 加快开发5G汽车

8月17日,中兴通讯与奇瑞汽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1900/1/1 0:00:00
流年不利,日产的大溃败!

2018年11月,日产汽车前CEO戈恩因财务问题被捕,这件事在汽车圈内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1900/1/1 0:00:00
上海特斯拉超级工厂取得首张综合验收合格证

“太感谢了,太感谢了,没有你们的大力支持、没有你们的创新服务,我们不可能完成这样的一个目标”昨天,上海临港特斯拉超级工厂项目(一期)顺利取得首张综合验收合格证动力站房综合验收合格证,

1900/1/1 0:00:00
李斌的新故事:蔚来与滴滴就自动驾驶业务合并展开谈判

4天前,蔚来美国分公司已裁减100名员工,预计还将裁员50人。与此同时,公司创始人李斌也在考虑将自动驾驶业务部门与滴滴分拆出的自动驾驶公司合并。

1900/1/1 0:00:00
前有蔚来小鹏“对”,后有威马“入坑”,造车新势力暗藏“鄙视链”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圈子,有圈子的地方自然就有鄙视链。比如,在北京有地域鄙视链、公交鄙视链、高校鄙视链,甚至还有保姆鄙视链等。正如韩寒曾所言,“鄙视是上天赋予每一个平凡人的权利。

1900/1/1 0:00:00
StradVision推低成本软件 可提高自动驾驶汽车安全性

(图片来源:StradVision官网)据外媒报道,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软件供应商StradVision近日在一个博览会上展示了其先进自动驾驶汽车摄像头技术。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