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车圈裁员潮来了,超4万人等着被裁,从车厂到Tier1全覆盖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车市寒冬加剧,车企开始裁员。近日,日产宣布将于2023年3月底前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25万人,并计划分两批裁员。到2020年3月底,将在全球8个地区裁员6400人,到2023年3月底,在6个地区裁员6100人。福特近日宣布,将于2020年底在欧洲裁员1.2万人。福特已经关闭了俄罗斯的三家工厂,未来还将关闭法国和威尔士的工厂。与此同时,它还削减了西班牙巴伦西亚和德国萨卢瓦的生产线。除了上面提到的两家车企,戴姆勒、大众、通用、本田等传统车企也在裁员。很多车企前后都选择了裁员,反映了车市的下滑。2018年上半年全球汽车销量为4403万辆,2019年上半年全球汽车销量为3269万辆,同比下降26%。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今年的汽车销量仍然会低于去年,车市已经迎来了两连跌。全球经济增长缓慢,各国对汽车碳排放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汽车行业进入寒冬。车市寒冬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汽车销量锐减,导致库存增加。这样一来,零部件供应商的日子也不好过了。今年上半年,博世、大陆、ZF和伟世通等知名供应商的利润都出现了下滑。为了维持利润,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也采取了裁员的方式来降低利润。据悉,全球零部件供应商的头把交椅博世和大陆都抛出了裁员计划。毫无疑问,席卷全球的汽车行业裁员潮即将到来。

Volkswagen, Weilai, Nissan, Ford and Honda

▲2019年5月-至今,全球车企裁员表。2019年上半年全球销量约为3269万辆,同比下降26%。2012年全球汽车销量为8216.64万辆,之后逐年增长,2017年达到顶峰,全球销量为9680.44万辆。2018年,全球汽车销量失去了前七年的增长势头,开始显现疲态。当年全球汽车销量达9560万辆,同比下降1.24%。进入2019年后,这种情况并没有得到改善。2019年上半年,全球汽车销量达3269万辆,同比下降26%。可以预见的是,今年的销售总额仍将低于去年。这是2008年经济危机后,销量首次连续两年下滑。看完了完整球的整体市场,我们再来看看全球几大汽车市场的销量。根据VDA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市场销量为993.29万辆,同比下降14%。经济增长放缓对中国汽车市场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人口众多的中国是全球最重要的汽车市场,人口仅次于中国的印度也遭遇了危机。印度今年上半年销量为155.68万辆,同比下降10.3%。销量不算太多的印度进一步下跌,印度市场表现差强人意。我们再来看看欧洲。上半年欧洲销量为842.62万辆,比去年下降3.1%。欧洲车企众多,是汽车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但上半年欧洲的汽车销量仍有所下降。与全球其他市场相比,美国市场上半年的销量下滑并不严重。上半年美国汽车销量为841.29万辆,同比下降1.9%。美国市场虽然下滑幅度不算太大,但未能实现正增长。世界主要汽车市场变化最小的是日本。今年上半年,日本销量为228.57万辆,与2018年同期相比下降0.3%。虽然略有下降,但下降幅度并不大。当然,全球主要汽车市场并非都在下跌。巴西实现了逆势增长,今年上半年共售出125.18万辆汽车……比去年同期增长10.9%。而巴西的销量并不大,虽然在增加,但对整体影响不大。

Volkswagen, Weilai, Nissan, Ford and Honda

▲ VDA的全球销售数据并不难看。全球汽车市场正处于非常糟糕的阶段。除了巴西,几乎所有主要市场都在下滑,汽车销量下滑成为大趋势。由于全球车市低迷,各大车企销售困难,车企利润也有所下降。很多车企甚至出现了亏损。在销量无法进一步提升的情况下,为了降低成本压力,车企纷纷选择关闭工厂、裁员。全球车企收入下降,德美日日系车企纷纷裁员。全球各大汽车市场都处于销量下滑的状态。国内外车企为了降低成本,度过寒冬,纷纷选择裁员过冬。在这些车企中,有豪华车企,也有造车新势力,新旧造车集团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1.德国车企不再稳定,大众和戴姆勒计划裁员。据彭博新闻报道,大众汽车6月宣布,计划在2023年前向数字化项目投资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2亿元),以实现管理和生产的数字化。在这一过程中,大众将在德国裁员4000人,并计划利用裁员节省下来的资金增加2000个IT岗位。这已经不是大众第一次传出裁员的消息了。今年3月,大众宣布将在2023年前裁员7000人,人事管理费用和行政费用将分别减少15%。从这一点来看,大众已经减少了裁员人数。据悉,大众选择裁员可能与去年盈利不佳有关。财报显示,大众汽车2018年收入增长6.8%,达到94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674亿元),但利润率从2017年的4.2%降至3.8%。今年,大众的目标是收入增长5%,销售和运营回报率将达到4%至5%。

Volkswagen, Weilai, Nissan, Ford and Honda

▲上半年,大众生产工厂在全球市场的销量在下降。大众要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裁员可以减轻集团的成本压力。面临营收压力的德系车企不仅仅是大众,戴姆勒也感受到了自我管理的压力。戴姆勒集团7月24日发布了2019年第二季度财报。在多次盈利预警后,其息税损失前盈利高达15.5亿欧元(约合118.7亿人民币),据称这是戴姆勒集团9年来首次出现季度亏损。整体而言,戴姆勒集团第二季度共售出82.1万辆汽车,同比小幅下降1%。其中最重要的奔驰轿车部门(包括SUV)下降了3%(1.1万辆),销量为57.5万辆。2019年上半年,戴姆勒集团共销售158.9万辆汽车,同比下降2.7%。息税前盈利为12.47亿欧元,同比下降79%,去年同期为59.7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20亿元)。事实上,危机早在年初就开始了。今年5月,戴姆勒发布第一季度财报后,戴姆勒前首席执行官迪特·蔡澈(Dieter Schmidt)表示:“我们对第一季度的表现不满意。在这样的开局之后,我们需要更加努力,以实现2019年的全年目标。”然而,第二季度财报发布后,戴姆勒的情况不仅没有好转,反而继续恶化。戴姆勒可能不得不进一步削减成本,以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据悉,戴姆勒此前已经透露了通过裁员来降低成本的想法。据德国《经理人杂志》报道,Ola Kallenius于今年5月接替dieter zetsche出任戴姆勒首席执行官。Ola Kallenius在接手之前表示,目前正在推进一项成本节约计划,计划在未来几年内裁员1万人,削减成本6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76亿元)。目前,戴姆勒没有做出更多解释……裁员。2.通用尝到了裁员的甜头。福特也会裁掉德国巨头,选择裁员过冬,而美国车企早在去年就开始裁员。通用去年年底开始裁员,今年第二季度成功实现盈利。本月早些时候,通用汽车发布了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通用汽车本季度营收为24.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1亿元),去年同期为23.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9亿元),同比增长1.6%。上半年净利润为45.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22亿元),去年同期为3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42亿元),同比增长33%。通用在车市寒冬中的盈利表现相当亮眼,通用的盈利能力得益于之前的机构调整和裁员。通用汽车去年年底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重组和裁员。到第二季度财报发布时,已经节省了1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8亿元),裁员和工厂关闭带来的效益显而易见。据外媒报道,通用汽车将于9月30日暂时关闭其位于安大略省英格索尔的CAMI组装厂,并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暂时裁员。

Volkswagen, Weilai, Nissan, Ford and Honda

▲通用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英格索尔的CAMI组装厂,通用尝到了“节流”的甜头,但这不是长久之计,还需要在“开源”上付出更多努力。作为通用汽车的朋友和老对手,福特在第二季度并没有那么舒服。财报显示,福特本季度净利润仅为1亿美元(约合7亿元人民币),低于去年同期的11亿美元(约合75.6亿元人民币),利润下降86%。本季度福特全球营收38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674.8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2019年上半年总营收79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445.9亿元),同比下降2%。惨淡的战绩迫使福特重新考虑如何走出这一困境,这可能是受到了通用的影响。该公司最近宣布,将在2020年底前在欧洲裁员1.2万人。据了解,福特已经关闭了俄罗斯的三家工厂,未来还将关闭法国和威尔士的工厂,同时还削减了西班牙巴伦西亚和德国萨卢伊的生产线。在车市寒潮的影响下,福特不得不选择减肥过冬。

Volkswagen, Weilai, Nissan, Ford and Honda

▲福特汽车总部3号楼。日系车企处境艰难,不得不裁员。德系车和美系车都在裁员削减成本,日系车也没能避免这种窘境。日产汽车公司于美国时间7月25日发布了第一财季(2019年4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财报。财报显示,该公司最近一个季度的营业利润下降了98.5%,营业利润仅为14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01亿元),营收同比下降13%,为21.2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0亿元)。日产全球总销量下降6.0%,至123万辆。其中,日本市场销量下降2.6%,至12.6万辆。在中国市场,销量增长2.3%,至34.4万辆。在欧洲,日销量下降16.3%,至13.5万辆。在其他市场,日销量减少13.1%,至17.4万辆。

Volkswagen, Weilai, Nissan, Ford and Honda

▲日产总部大楼日产汽车公司在过去半年被多重危机包围。汽车销量下滑,贸易摩擦影响,原材料价格上涨,欧美市场下滑,前CEO被捕,最终让日产不堪重负。为了提振业绩和削减成本,日产计划在全球14个地区裁员1.25万人,将于2023年3月底前完成,占日产员工总数的10%。从裁员的规模和数量来看,日产确实处于最关键的时刻。至于裁员能否起到作用,还要看时间来证明。日产处境艰难,本田业绩也好不到哪里去……8月初,本田公布了2010财年第一季度(2019年4月1日至6月30日,自然年第二季度)的财报。财报显示,本田汽车FY20第一季度营业利润为23.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7亿元),同比下降15.7%。2019年上半年,本田总销售收入为75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334亿元),总营业利润为27.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6亿元)。虽然本田的利润比去年有所下降,没有日产那么惨,但是从趋势来看下降幅度还是不小的。事实上,本田也在今年早些时候开始关闭工厂和裁员。据路透社报道,今年5月,本田宣布将于2021年关闭位于英国温斯顿的工厂,3500人将被裁员。据报道,裁员将影响6000名员工,包括供应商。

Volkswagen, Weilai, Nissan, Ford and Honda

▲本田4号楼。神龙汽车、蔚来汽车裁员,合资车、新车下岗困难。国外车企纷纷裁员,国内车企未能顶住寒冬的压力。车市寒冬加剧,车企开始裁员。近日,日产宣布将于2023年3月底前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25万人,并计划分两批裁员。到2020年3月底,将在全球8个地区裁员6400人,到2023年3月底,在6个地区裁员6100人。福特近日宣布,将于2020年底在欧洲裁员1.2万人。福特已经关闭了俄罗斯的三家工厂,未来还将关闭法国和威尔士的工厂。与此同时,它还削减了西班牙巴伦西亚和德国萨卢瓦的生产线。除了上面提到的两家车企,戴姆勒、大众、通用、本田等传统车企也在裁员。很多车企前后都选择了裁员,反映了车市的下滑。2018年上半年全球汽车销量为4403万辆,2019年上半年全球汽车销量为3269万辆,同比下降26%。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今年的汽车销量仍然会低于去年,车市已经迎来了两连跌。全球经济增长缓慢,各国对汽车碳排放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汽车行业进入寒冬。车市寒冬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汽车销量锐减,导致库存增加。这样一来,零部件供应商的日子也不好过了。今年上半年,博世、大陆、ZF和伟世通等知名供应商的利润都出现了下滑。为了维持利润,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也采取了裁员的方式来降低利润。据悉,全球零部件供应商的头把交椅博世和大陆都抛出了裁员计划。毫无疑问,席卷全球的汽车行业裁员潮即将到来。

Volkswagen, Weilai, Nissan, Ford and Honda

▲2019年5月-至今,全球车企裁员表。2019年上半年全球销量约为3269万辆,同比下降26%。2012年全球汽车销量为8216.64万辆,之后逐年增长,2017年达到顶峰,全球销量为9680.44万辆。2018年,全球汽车销量失去了前七年的增长势头,开始显现疲态。当年全球汽车销量达9560万辆,同比下降1.24%。进入2019年后,这种情况并没有得到改善。2019年上半年,全球汽车销量达3269万辆,同比下降26%。可以预见的是,今年的销售总额仍将低于去年。这是2008年经济危机后,销量首次连续两年下滑。看完了完整球的整体市场,我们再来看看全球几大汽车市场的销量。根据VDA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市场销量为993.29万辆,同比下降14%。经济增长放缓对中国汽车市场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人口众多的中国……是全球最重要的汽车市场,人口仅次于中国的印度也遭遇了危机。印度今年上半年销量为155.68万辆,同比下降10.3%。销量不算太多的印度进一步下跌,印度市场表现差强人意。我们再来看看欧洲。上半年欧洲销量为842.62万辆,比去年下降3.1%。欧洲车企众多,是汽车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但上半年欧洲的汽车销量仍有所下降。与全球其他市场相比,美国市场上半年的销量下滑并不严重。上半年美国汽车销量为841.29万辆,同比下降1.9%。美国市场虽然下滑幅度不算太大,但未能实现正增长。世界主要汽车市场变化最小的是日本。今年上半年,日本销量为228.57万辆,与2018年同期相比下降0.3%。虽然略有下降,但下降幅度并不大。当然,全球主要汽车市场并非都在下跌。巴西实现了销量逆势增长,上半年销售125.18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10.9%。而巴西的销量并不大,虽然在增加,但对整体影响不大。

Volkswagen, Weilai, Nissan, Ford and Honda

▲ VDA的全球销售数据并不难看。全球汽车市场正处于非常糟糕的阶段。除了巴西,几乎所有主要市场都在下滑,汽车销量下滑成为大趋势。由于全球车市低迷,各大车企销售困难,车企利润也有所下降。很多车企甚至出现了亏损。在销量无法进一步提升的情况下,为了降低成本压力,车企纷纷选择关闭工厂、裁员。全球车企收入下降,德美日日系车企纷纷裁员。全球各大汽车市场都处于销量下滑的状态。国内外车企为了降低成本,度过寒冬,纷纷选择裁员过冬。在这些车企中,有豪华车企,也有造车新势力,新旧造车集团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1.德国车企不再稳定,大众和戴姆勒计划裁员。据彭博新闻报道,大众汽车6月宣布,计划在2023年前向数字化项目投资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2亿元),以实现管理和生产的数字化。在这一过程中,大众将在德国裁员4000人,并计划利用裁员节省下来的资金增加2000个IT岗位。这已经不是大众第一次传出裁员的消息了。今年3月,大众宣布将在2023年前裁员7000人,人事管理费用和行政费用将分别减少15%。从这一点来看,大众已经减少了裁员人数。据悉,大众选择裁员可能与去年盈利不佳有关。财报显示,大众汽车2018年收入增长6.8%,达到94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674亿元),但利润率从2017年的4.2%降至3.8%。今年,大众的目标是收入增长5%,销售和运营回报率将达到4%至5%。

Volkswagen, Weilai, Nissan, Ford and Honda

▲上半年,大众生产工厂在全球市场的销量在下降。大众要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裁员可以减轻集团的成本压力。面临营收压力的德系车企不仅仅是大众,戴姆勒也感受到了自我管理的压力。戴姆勒集团7月24日发布了2019年第二季度财报。在多次盈利预警后,其息税损失前盈利高达15.5亿欧元(约合118.7亿人民币),据称这是戴姆勒集团9年来首次出现季度亏损。整体而言,戴姆勒集团第二季度共售出82.1万辆汽车,同比小幅下降1%。其中,最重要的奔驰轿车部门(包括SUV)倒下了……y 3%(1.1万辆),销量57.5万辆。2019年上半年,戴姆勒集团共销售158.9万辆汽车,同比下降2.7%。息税前盈利为12.47亿欧元,同比下降79%,去年同期为59.7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20亿元)。事实上,危机早在年初就开始了。今年5月,戴姆勒发布第一季度财报后,戴姆勒前首席执行官迪特·蔡澈(Dieter Schmidt)表示:“我们对第一季度的表现不满意。在这样的开局之后,我们需要更加努力,以实现2019年的全年目标。”然而,第二季度财报发布后,戴姆勒的情况不仅没有好转,反而继续恶化。戴姆勒可能不得不进一步削减成本,以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据悉,戴姆勒此前已经透露了通过裁员来降低成本的想法。据德国《经理人杂志》报道,Ola Kallenius于今年5月接替dieter zetsche出任戴姆勒首席执行官。Ola Kallenius在接手之前表示,目前正在推进一项成本节约计划,计划在未来几年内裁员1万人,削减成本6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76亿元)。目前,戴姆勒并未对裁员做出更多解释。2.通用尝到了裁员的甜头。福特也会裁掉德国巨头,选择裁员过冬,而美国车企早在去年就开始裁员。通用去年年底开始裁员,今年第二季度成功实现盈利。本月早些时候,通用汽车发布了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通用汽车本季度营收为24.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1亿元),去年同期为23.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9亿元),同比增长1.6%。上半年净利润为45.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22亿元),去年同期为3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42亿元),同比增长33%。通用在车市寒冬中的盈利表现相当亮眼,通用的盈利能力得益于之前的机构调整和裁员。通用汽车去年年底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重组和裁员。到第二季度财报发布时,已经节省了1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8亿元),裁员和工厂关闭带来的效益显而易见。据外媒报道,通用汽车将于9月30日暂时关闭其位于安大略省英格索尔的CAMI组装厂,并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暂时裁员。

Volkswagen, Weilai, Nissan, Ford and Honda

▲通用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英格索尔的CAMI组装厂,通用尝到了“节流”的甜头,但这不是长久之计,还需要在“开源”上付出更多努力。作为通用汽车的朋友和老对手,福特在第二季度并没有那么舒服。财报显示,福特本季度净利润仅为1亿美元(约合7亿元人民币),低于去年同期的11亿美元(约合75.6亿元人民币),利润下降86%。本季度福特全球营收38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674.8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2019年上半年总营收79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445.9亿元),同比下降2%。惨淡的战绩迫使福特重新考虑如何走出这一困境,这可能是受到了通用的影响。该公司最近宣布,将在2020年底前在欧洲裁员1.2万人。据了解,福特已经关闭了俄罗斯的三家工厂,未来还将关闭法国和威尔士的工厂,同时还削减了西班牙巴伦西亚和德国萨卢伊的生产线。在车市寒潮的影响下,福特不得不选择减肥过冬。

Volkswagen, Weilai, Nissan, Ford and Honda

▲福特汽车总部3号楼。日系车企处境艰难,不得不裁员。德系车和美系车都在裁员削减成本,日系车也没能避免这种窘境。日产汽车公司于美国时间7月25日发布了第一财季(2019年4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财报。财务报告显示,该公司最近一个季度的营业利润下降了……. 5%,而其营业利润仅为14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01亿元),营收同比下降13%,至21.2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0亿元)。日产全球总销量下降6.0%,至123万辆。其中,日本市场销量下降2.6%,至12.6万辆。在中国市场,销量增长2.3%,至34.4万辆。在欧洲,日销量下降16.3%,至13.5万辆。在其他市场,日销量减少13.1%,至17.4万辆。

Volkswagen, Weilai, Nissan, Ford and Honda

▲日产总部大楼日产汽车公司在过去半年被多重危机包围。汽车销量下滑,贸易摩擦影响,原材料价格上涨,欧美市场下滑,前CEO被捕,最终让日产不堪重负。为了提振业绩和削减成本,日产计划在全球14个地区裁员1.25万人,将于2023年3月底前完成,占日产员工总数的10%。从裁员的规模和数量来看,日产确实处于最关键的时刻。至于裁员能否起到作用,还要看时间来证明。日产处境艰难,本田的表现也好不了多少。8月初,本田公布了2010财年第一季度(2019年4月1日至6月30日,自然年第二季度)的财报。财报显示,本田汽车FY20第一季度营业利润为23.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7亿元),同比下降15.7%。2019年上半年,本田总销售收入为75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334亿元),总营业利润为27.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6亿元)。虽然本田的利润比去年有所下降,没有日产那么惨,但是从趋势来看下降幅度还是不小的。事实上,本田也在今年早些时候开始关闭工厂和裁员。据路透社报道,今年5月,本田宣布将于2021年关闭位于英国温斯顿的工厂,3500人将被裁员。据报道,裁员将影响6000名员工,包括供应商。

Volkswagen, Weilai, Nissan, Ford and Honda

▲本田4号楼。神龙汽车、蔚来汽车裁员,合资车、新车下岗困难。国外车企纷纷裁员,国内车企未能顶住寒冬的压力。近日路透社报道,东风汽车与标致雪铁龙的合资公司神龙汽车将关闭两家工厂,可能有裁员计划。

Volkswagen, Weilai, Nissan, Ford and Honda4

▲2018年,神龙汽车公司总部大楼年销量为25.34万辆,较2017年下降31.88%。今年上半年仅售出6万辆汽车。按照目前的趋势,即使不关闭工厂,销量也将明显低于去年,而神龙汽车的巅峰时期曾在国内销售70.5万辆。神龙汽车2018年亏损35亿元,进入2019年后亏损进一步扩大。今年上半年,神龙汽车营业收入仅为70.35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60%,利润亏损25.32亿元,已达到去年全年亏损总额的近七成。目前神龙汽车处境尴尬,PSA在全球实现正盈利,东风集团也实现盈利,但两家合资企业一直亏损。这次关闭工厂,会给双方一些资金回笼。不仅传统车企和合资车企感受到了市场寒冬,一些新车企也感受到了寒冬。中国新晋车企蔚来最近裁员1000多人,加入车企裁员大军。据报道,一名离职员工称,7月底蔚来员工约为8400人,与蔚来汽车CEO李斌3月表示的9800人相差1400人。电动车浪潮兴起时,蔚来积极参与其中,成为中国造车新势力的头部玩家之一。数据显示,蔚来今年上半年共交付新车7524辆……这与蔚来预期的4-5万的目标相差很大。根据蔚来财报,蔚来汽车第一季度营收16亿,同比下降50%,亏损26亿元。事实上,蔚来成立至今已经累计亏损200亿。为了应对持续的亏损,蔚来开始“削减成本”。最近蔚来卖掉了旗下的FE车队,开始裁员。

Volkswagen, Weilai, Nissan, Ford and Honda5

▲北京蔚来中心零部件供应商风光不再,博世大陆平均利润在车市寒冬中下滑。国内外新旧车企都感受到了压力,很多车企销量明显下滑,导致库存增加。车企库存增加后,汽车零部件需求下降,最终导致供应商利润大幅下降。在柴油车需求下降的背景下,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公司近日宣布将大幅裁员。此前,该公司已经通过不延长固定期限合同和让部分员工提前退休的方式裁减了约600名员工。博世2018年销售收入为87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142亿元),同比增长1.5%,息税前盈利为5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16亿元),与上年持平。汽车部门整体销售额为525.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708亿元),同比增长2.3%。不过,负责公司财务的斯蒂芬上周坦言,综合考虑博世的营收,今年不可能重现2018年的高利润率。

Volkswagen, Weilai, Nissan, Ford and Honda6

▲博世总部大楼除了博世感受到了压力,另一个零部件供应商大陆也感受到了压力。大陆集团近日宣布,计划在全球范围内裁员。有业内人士预测,公司可能在裁员的同时出售部分内燃机零部件相关业务,以深化公司业务和结构调整,全面推进向电业务转型的计划。大陆集团曾预测2019年全球汽车产量将与去年同期持平,现在该公司预计全球年销量将下降约5%。第二季度财报发布后,内地下调了2019财年的相关目标,将之前501-52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470-3550亿元)的销售额下调至490-50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447-3526亿元),将全年息税前利润率从8%-9%下调至7%-7.5%左右。

Volkswagen, Weilai, Nissan, Ford and Honda7

▲大陆集团博世,大陆连续多年位居全球供应商排行榜前两位。博世和大陆都宣布裁员减压,其他零部件供应商也处境艰难。根据2019年上半年的财报,ZF的息税前收入为7.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1亿元),低于此前的预期。ZF将调整今年的业绩预期。此前,ZF预计销售额为414亿至4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19-2998亿元),年利润率将在5%至5.5%之间波动。调整后的销售额将为403亿至41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42-2919亿元),年息税前利润率将在4%-5%之间波动。美国全球汽车电子供应商伟世通2019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2019年第二季度伟世通销售额为7.3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1.48亿元),比2018年同期的7.5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1.48亿元)下降3.3%。日本零部件供应商电装第一财季(4-6月)营收为12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6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0.5%,营业利润为6.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5亿元),同比下降23.9%。法雷奥上半年营业利润为5.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0亿元),下降近33%,营业利润率从7.7%降至……3%,其净收入为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7亿元),同比下降62%。总的来说,今年上半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利润下滑。零部件供应商的经营状况最能反映汽车市场的现状,汽车市场无疑已经进入寒冬。车企联盟将加强,电气化和自动化或解决方案。博世和大陆都认为未来车市会继续下滑。大陆预测今年全球销量将下降5%左右,对车企和供应商来说将是更严峻的环境。如果未来汽车市场继续下滑,这个冬天将影响到更多的汽车公司和供应商,更多的员工将被迫离职,全球裁员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随着各国对燃油车排放限制的加强,车企开始探索电动化和自动驾驶。由于自主研发成本高,企业间的合作会进一步加强。车企之间的合作会加深,共享车型和技术,降低新车的开发成本。现阶段,捷豹宝马、大众福特、奔驰宝马建立了合作关系。一旦车市继续下滑,这种车企联盟还会继续增加。现阶段,燃油车的发展已经非常薄弱。虽然它有市场,但市场规模不会大幅增加。电动车将成为未来的主流方向。车企和供应商应该加速向电动汽车转型,逐步放弃燃油车业务,将重心转向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未来汽车市场将主要依靠这两方面走出寒冬。传统车企不仅要承受寒冬的压力,还要承受双轨运营的压力。一方面燃油车的利润还是让他们舍不得放手,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在电动车和自动驾驶上投入精力。现阶段,汽车行业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很多新的车企都是直接从电动车和自动驾驶起步的。没有传统车企的后顾之忧,更容易在变革中抓住发展的机遇。结论:裁员降成本可以解决眼前的困境,长期的困境还需要另一招。车企陷入困境后,通常会关闭工厂,裁员以降低成本。这种方式对于目前车企的困境非常有用。通用汽车通过关闭工厂和裁员半年节省1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7.5亿元),节省了近一半的利润。但这毕竟只是解决眼前困境的办法,短期内能有效果。如果寒冬持续时间较长,车企不可能一直靠裁员生存。为了应对车市冻结带来的危机,各车企需要重新考虑如何度过寒冬。毕竟裁员过冬只是不得已而为之,不是长久之计。汽车公司可以组成联盟来分担R&D成本,减少销量惨淡的车型,重组车型阵容,专注于核心市场。同时也要探索新能源、自动驾驶等新领域,关注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顺势而为,度过寒冬。近日路透社报道,东风汽车与标致雪铁龙的合资公司神龙汽车将关闭两家工厂,可能有裁员计划。

Volkswagen, Weilai, Nissan, Ford and Honda4

▲2018年,神龙汽车公司总部大楼年销量为25.34万辆,较2017年下降31.88%。今年上半年仅售出6万辆汽车。按照目前的趋势,即使不关闭工厂,销量也将明显低于去年,而神龙汽车的巅峰时期曾在国内销售70.5万辆。神龙汽车2018年亏损35亿元,进入2019年后亏损进一步扩大。今年上半年,神龙汽车的营业收入只有70.35亿元,难道……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60%,盈利亏损25.32亿元,已经达到去年全年亏损总额的近七成。目前神龙汽车处境尴尬,PSA在全球实现正盈利,东风集团也实现盈利,但两家合资企业一直亏损。这次关闭工厂,会给双方一些资金回笼。不仅传统车企和合资车企感受到了市场寒冬,一些新车企也感受到了寒冬。中国新晋车企蔚来最近裁员1000多人,加入车企裁员大军。据报道,一名离职员工称,7月底蔚来员工约为8400人,与蔚来汽车CEO李斌3月表示的9800人相差1400人。电动车浪潮兴起时,蔚来积极参与其中,成为中国造车新势力的头部玩家之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蔚来共交付新车7524辆,与蔚来4-5万辆的预期目标差距较大。根据蔚来财报,蔚来汽车第一季度营收16亿,同比下降50%,亏损26亿元。事实上,蔚来成立至今已经累计亏损200亿。为了应对持续的亏损,蔚来开始“削减成本”。最近蔚来卖掉了旗下的FE车队,开始裁员。

Volkswagen, Weilai, Nissan, Ford and Honda5

▲北京蔚来中心零部件供应商风光不再,博世大陆平均利润在车市寒冬中下滑。国内外新旧车企都感受到了压力,很多车企销量明显下滑,导致库存增加。车企库存增加后,汽车零部件需求下降,最终导致供应商利润大幅下降。在柴油车需求下降的背景下,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公司近日宣布将大幅裁员。此前,该公司已经通过不延长固定期限合同和让部分员工提前退休的方式裁减了约600名员工。博世2018年销售收入为87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142亿元),同比增长1.5%,息税前盈利为5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16亿元),与上年持平。汽车部门整体销售额为525.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708亿元),同比增长2.3%。不过,负责公司财务的斯蒂芬上周坦言,综合考虑博世的营收,今年不可能重现2018年的高利润率。

Volkswagen, Weilai, Nissan, Ford and Honda6

▲博世总部大楼除了博世感受到了压力,另一个零部件供应商大陆也感受到了压力。大陆集团近日宣布,计划在全球范围内裁员。有业内人士预测,公司可能在裁员的同时出售部分内燃机零部件相关业务,以深化公司业务和结构调整,全面推进向电业务转型的计划。大陆集团曾预测2019年全球汽车产量将与去年同期持平,现在该公司预计全球年销量将下降约5%。第二季度财报发布后,内地下调了2019财年的相关目标,将之前501-52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470-3550亿元)的销售额下调至490-50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447-3526亿元),将全年息税前利润率从8%-9%下调至7%-7.5%左右。

Volkswagen, Weilai, Nissan, Ford and Honda7

▲大陆集团博世,大陆连续多年位居全球供应商排行榜前两位。博世和大陆都宣布裁员减压,其他零部件供应商也处境艰难。根据2019年上半年的财报,ZF的息税前收入为7.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1亿元),低于此前的预期。ZF将调整自己的表现……e今年的预测。此前,ZF预计销售额为414亿至4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19-2998亿元),年利润率将在5%至5.5%之间波动。调整后的销售额将为403亿至41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42-2919亿元),年息税前利润率将在4%-5%之间波动。美国全球汽车电子供应商伟世通2019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2019年第二季度伟世通销售额为7.3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1.48亿元),比2018年同期的7.5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1.48亿元)下降3.3%。日本零部件供应商电装第一财季(4-6月)营收为12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6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0.5%,营业利润为6.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5亿元),同比下降23.9%。法雷奥上半年营业利润为5.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0亿元),下降近33%,营业利润率从7.7%降至5.3%,净收入为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7亿元),同比下降62%。总的来说,今年上半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利润下滑。零部件供应商的经营状况最能反映汽车市场的现状,汽车市场无疑已经进入寒冬。车企联盟将加强,电气化和自动化或解决方案。博世和大陆都认为未来车市会继续下滑。大陆预测今年全球销量将下降5%左右,对车企和供应商来说将是更严峻的环境。如果未来汽车市场继续下滑,这个冬天将影响到更多的汽车公司和供应商,更多的员工将被迫离职,全球裁员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随着各国对燃油车排放限制的加强,车企开始探索电动化和自动驾驶。由于自主研发成本高,企业间的合作会进一步加强。车企之间的合作会加深,共享车型和技术,降低新车的开发成本。现阶段,捷豹宝马、大众福特、奔驰宝马建立了合作关系。一旦车市继续下滑,这种车企联盟还会继续增加。现阶段,燃油车的发展已经非常薄弱。虽然它有市场,但市场规模不会大幅增加。电动车将成为未来的主流方向。车企和供应商应该加速向电动汽车转型,逐步放弃燃油车业务,将重心转向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未来汽车市场将主要依靠这两方面走出寒冬。传统车企不仅要承受寒冬的压力,还要承受双轨运营的压力。一方面燃油车的利润还是让他们舍不得放手,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在电动车和自动驾驶上投入精力。现阶段,汽车行业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很多新的车企都是直接从电动车和自动驾驶起步的。没有传统车企的后顾之忧,更容易在变革中抓住发展的机遇。结论:裁员降成本可以解决眼前的困境,长期的困境还需要另一招。车企陷入困境后,通常会关闭工厂,裁员以降低成本。这种方式对于目前车企的困境非常有用。通用汽车通过关闭工厂和裁员半年节省1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7.5亿元),节省了近一半的利润。但这毕竟只是解决眼前困境的办法,短期内能有效果。如果寒冬持续时间较长,车企不可能一直靠裁员生存。为了应对车市冻结带来的危机,各车企需要重新考虑如何度过寒冬。毕竟裁员过冬只是不得已而为之,不是长久之计。车企可以组成联盟来分担R&D成本,减少销量惨淡的车型,重组阵容……模型,并专注于核心市场。同时也要探索新能源、自动驾驶等新领域,关注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顺势而为,度过寒冬。

标签:大众蔚来日产福特本田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电动车跑长途是否是伪命题?

对于电动车来说,其最大的核心竞争力还是续航里程。

1900/1/1 0:00:00
输出技术 威马与泰国国家石油公司合作

近日,威马汽车与泰国国家石油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整合各自优势资源,共同探索智能电动汽车技术、新零售模式等领域的合作机会。同时,威马汽车也将为泰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1900/1/1 0:00:00
骑虎难下的朱江明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亦如鲁迅也会在时局动荡之时发出这样的感叹。新势力造车的淘汰赛已然开启,朱江明与他的零跑汽车到了必须抉择的时刻。

1900/1/1 0:00:00
破“派克峰”百年记录,击败蔚来EP9,电动猛兽Volkswagen I.D.R!

“纪录就是用来打破的,历史就是用来创造的”或许,今天IDR的一鸣惊人只是个开始。刚刚,大众旗下的最新款IDR全电动赛车在老家德国的纽博格林赛道又打破了一项新纪录。

1900/1/1 0:00:00
普渡大学研究将喷气式飞机预燃室技术用于汽车 取代传统火花塞

(图片来源:普渡大学官网)据外媒报道,普渡大学(PurdueUniversity)研究人员正在开发汽车预燃室技术,取代传统火花塞。用于喷气式飞机的技术将很快应用于私人汽车和其他汽车。

1900/1/1 0:00:00
为吸引海外车企建厂 加纳推出长达十年的税收优惠政策

据外媒报道,为吸引大众集团和日产等国际性企业在其境内投资建厂,加纳政府决定向在当地组建工厂的汽车制造商提供长达10年的税收优惠政策。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