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东方IC》之前的Lyft,随后是优步,原本有望成为网约车第一人的滴滴成了剩下的那一个。相对于优步629亿美元的市值和Lyft 164.47亿美元的市值,滴滴以550亿美元的估值艰难前行,成为全球融资额最大的非上市公司。如今,滴滴的上市似乎又有了新的进展。8月5日,消息传出一个月后,滴滴自动驾驶拆分成独立公司的消息终于得到官方认证。新成立的公司将有滴滴出行CTO担任自动驾驶新公司CEO,元顺基金智行董事孟星担任、贾和郑分别担任美国和中国的团队负责人,他们都向汇报。外媒The Information此前报道称,软银在自动驾驶独立后一直在运营融资事宜。外界一致判断,滴滴此时分拆自动驾驶业务或为上市铺路。如今,这家受到搭便车安全事件影响的公司,可能正忙着为上市铺路,不仅拆分后市场业务,还拆分自动驾驶业务。在全球布局上,滴滴也一直在准备。但从网约车市场的发展来看,亏损仍然是行业发展的难点,阻碍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即使公司估值高,盈利模式也受到质疑。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滴滴第一次拆分业务独立了。2018年7月,《财经》报道称,滴滴将分拆专车服务业务。分拆后,滴滴专车服务准备融资10亿至15亿美元,投资前估值约30亿美元。一个月后,滴滴出行正式将其汽车服务平台升级为“小菊汽车服务”公司。原滴滴汽车服务平台总经理陈出任汽车服务公司总经理,向滴滴总裁汇报。滴滴出行还宣布向小菊汽车服务公司投资10亿美元。作为一家成立于2012年的公司,滴滴在7年时间里获得了14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过240亿美元。7年过去了,滴滴始终没有改变亏损的命运。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滴滴亏损金额高达109亿元。创始人兼CEO程维也公开承认,滴滴自成立以来从未盈利,累计亏损已达400亿元。未来能不能盈利还不好说。无论是汽车服务业务还是自动驾驶业务,因为业务属性都需要长期投入,短期内很难实现盈利。剥离两者可以减轻滴滴的财务负担。一方面,滴滴希望通过拆分业务来提升估值;另一方面,汽车服务业务和自动驾驶业务具有独立增长的发展潜力,但需要投入巨额资金。以自动驾驶为例。拆分前,优步的自动驾驶团队ATG平均每月烧钱2000万美元;Waymo每年花费超过10亿美元;克鲁斯更夸张。2018年给母公司通用汽车带来的账单超过7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滴滴在专车服务或自动驾驶业务领域似乎没什么精力。在自动驾驶业务方面,优步不仅花“真金白银”,还通过一定手段挖人才。对于滴滴来说,自动驾驶业务更多被视为“包袱”。从滴滴这次公布的组织阵容来看,张博6月份刚刚上任,一人两份工作。自然,他不可能完全专注于自动驾驶业务。另外,虽然张博有一定的技术经验,但在自动驾驶领域,张博似乎很难弥补滴滴在自动驾驶业务上的短板。今年年初,有消息称滴滴有意挖“编程天才楼领导”楼天成的墙角。如今半年过去了,滴滴依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这从侧面反映出滴滴的自动驾驶业务并不吸引人,这个独立的“孩子”并不受欢迎。所以滴滴只有通过独立融资,才能支撑大估值业务进一步发展的可能。试图聚合模式,不仅仅是拆分自动驾驶业务,更是进一步调整商业模式。6月17日,有消息称,滴滴已完成与二手出租车(原同程出租车)等多家出行服务商的谈判,第三方入口即将率先在成都等城市落地。也就是说,在滴滴的APP中,除了原有的快车、专车等服务外,还将增加一个“第三方”入口,用户可以通过这个入口调用第三方出行服务商的车辆。滴滴官方回应是,“接入第三方运力是为了缓解高峰时段打车难,为滴滴出行提供运力补充。”当然,事情没有这么简单,还有另外一层关系。5月19日,在停滞近一年后,美团打车宣布以聚合模式从上海、南京扩张至17个城市。6月5日,美团又新增10个城市,已经全部接入北上广深。这无形中刺激了滴滴,看到自己打下的国家被侵略,自然不能坐以待毙。新的玩法显然是在讲述一个新的故事。经过融资大战、补贴烧钱、并购等。,虽然滴滴出行已经占据头部位置,但是网约车市场的痛点依然明显,用户打车难的痛点依然存在。由于网约车准入门槛低,全国范围内有客户有牌照的玩家都可以进入游戏,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甚至越来越多的跨界玩家也开始涉足其中。目前网约车市场烧钱的时代已经过去,已经成为行业共识。这个时候市场需要轻资产玩法。此外,通过流量和用户规模优势促进平台供应商成交的“聚合模式”正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滴滴不仅可以通过聚合模式吸引用户,还可以增强用户粘性,扩大用户基础。此前,上市前的Lyft也曾努力扩大用户规模,提升企业估值。网约车新故事再看国外市场,网约车的故事还在继续。为了更快地盈利,Lyft和优步正试图扩大业务,提供更多的收入来源。无论是发展自行车共享、自驾和外卖业务,还是正在向数字化基础服务转型的东南亚汽车共享平台Grab,似乎都在寻找新的落脚点,这也造成了各平台发展方向的差异。最近,Lyft和优步发布了2019年第二季度的财务报告。Lyft Q2营收同比增长72%,至8.673亿美元,优步Q2营收为31.7亿美元,同比增长14%。
除了主营业务,优步和Lyft都在通过其他业务提高收入水平。其中,优步的外卖业务(Uber Eats)表现亮眼。在Q2,2019年,外卖业务总收入为5.95亿美元,同比增长72%,……占总收入的18.8%,订单总额达到33.9亿美元。优步首席执行官达拉·科斯罗萨西(Dara Khosrowshahi)去年在接受《财富》采访时表示,“汽车对于我们就像书籍对于亚马逊一样。亚马逊建立了无与伦比的基础设施。一开始是依靠图书业务,然后进入其他领域。你会看到未来的优步也是如此。”滴滴虽然还没有上市,但也在制定新的计划。近年来,滴滴大力发展国际业务,都是为了这个原因,为了快速提升估值,让业务数据更“漂亮”。在巴西、澳大利亚等地不断推出服务,在公司裁员中仍强调国际业务的重要性。近日,在一个论坛上,滴滴出行总裁刘清介绍了滴滴在拉美市场的现状和计划。其透露,滴滴目前在拉美地区拥有超过200万的活跃用户,负责这一市场的员工达到1200人,相当于滴滴全球员工总数的1/10。目前覆盖的业务包括快车、出租车、外卖,未来还将涉足电动车运营等业务。滴滴国际化团队在拉美推出的滴滴借记卡和终端内电子钱包也引起了关注。出海的故事显然可以防止其估值受到更严重的冲击。滴滴终究要去海外上市,而恰恰是国际化业务能让它讲出更好的故事。损失还是一样的。然而,无论滴滴上市与否,网约车似乎都难逃亏损的命运。不考虑新业务,网约车的亏损严重是有目共睹的。基于两家网约车相关上市公司的财报分析,Lyft第二季度净亏损6.44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1.789亿美元相比有所增长。优步净亏损52.4亿美元,为2017年以来单季最高亏损。这也让很多分析师怀疑网约车的商业模式能否成立。这些新业务也面临一个问题,他们很难在短时间内盈利。比如公司投资无人驾驶就是为了“摆脱司机”,理论上未来可以帮助网约车公司省钱。所以各家在自动驾驶的研发上都有单独的布局。Lyft选择开放自己的平台,与其他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合作。优步在无人驾驶研发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并建立了自己的舰队。滴滴现在将自动驾驶业务独立出来,尝试独立融资。然而,这样的理论可能不会照进现实。首先,短期内自动驾驶技术很难实现快速发展,更别说快速实现商业落地。所以会有一批企业倒闭。尤其是资本热潮退去后,自动驾驶发展的瓶颈显现,商业模式难以落地,都在考验着自动驾驶的创业者。退一步说,适时无人驾驶时代真的来了,取代司机,企业对司机的投入确实会减少,但增加的可能是研发、维护等方面。虽然很难盈利,但亏损却一次又一次地持续。网约车的发展,前路漫漫,亏损仍将是主旋律。滴滴的上市之路能否照进现实,离修远还很远。注:图表来自张南。图片来自《东方IC》之前的Lyft,随后是优步,原本有望成为网约车第一人的滴滴成了剩下的那一个。相对于优步629亿美元的市值和Lyft 164.47亿美元的市值,滴滴以550亿美元的估值艰难前行,成为全球融资额最大的非上市公司。如今,滴滴的上市似乎又有了新的进展。8月5日,消息传出一个月后,滴滴自动驾驶拆分成独立公司的消息终于得到官方认证。新成立的公司将由滴滴出行首席技术官担任自动驾驶新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元顺基金执行董事孟星担任、贾和郑担任在美国的团队负责人……他们都向张博汇报。外媒The Information此前报道称,软银在自动驾驶独立后一直在运营融资事宜。外界一致判断,滴滴此时分拆自动驾驶业务或为上市铺路。如今,这家受到搭便车安全事件影响的公司,可能正忙着为上市铺路,不仅拆分后市场业务,还拆分自动驾驶业务。在全球布局上,滴滴也一直在准备。但从网约车市场的发展来看,亏损仍然是行业发展的难点,阻碍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即使公司估值高,盈利模式也受到质疑。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滴滴第一次拆分业务独立了。2018年7月,《财经》报道称,滴滴将分拆专车服务业务。分拆后,滴滴专车服务准备融资10亿至15亿美元,投资前估值约30亿美元。一个月后,滴滴出行正式将其汽车服务平台升级为“小菊汽车服务”公司。原滴滴汽车服务平台总经理陈出任汽车服务公司总经理,向滴滴总裁汇报。滴滴出行还宣布向小菊汽车服务公司投资10亿美元。作为一家成立于2012年的公司,滴滴在7年时间里获得了14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过240亿美元。7年过去了,滴滴始终没有改变亏损的命运。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滴滴亏损金额高达109亿元。创始人兼CEO程维也公开承认,滴滴自成立以来从未盈利,累计亏损已达400亿元。未来能不能盈利还不好说。无论是汽车服务业务还是自动驾驶业务,因为业务属性都需要长期投入,短期内很难实现盈利。剥离两者可以减轻滴滴的财务负担。一方面,滴滴希望通过拆分业务来提升估值;另一方面,汽车服务业务和自动驾驶业务具有独立增长的发展潜力,但需要投入巨额资金。以自动驾驶为例。拆分前,优步的自动驾驶团队ATG平均每月烧钱2000万美元;Waymo每年花费超过10亿美元;克鲁斯更夸张。2018年给母公司通用汽车带来的账单超过7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滴滴在专车服务或自动驾驶业务领域似乎没什么精力。在自动驾驶业务方面,优步不仅花“真金白银”,还通过一定手段挖人才。对于滴滴来说,自动驾驶业务更多被视为“包袱”。从滴滴这次公布的组织阵容来看,张博6月份刚刚上任,一人两份工作。自然,他不可能完全专注于自动驾驶业务。另外,虽然张博有一定的技术经验,但在自动驾驶领域,张博似乎很难弥补滴滴在自动驾驶业务上的短板。今年年初,有消息称滴滴有意挖“编程天才楼领导”楼天成的墙角。如今半年过去了,滴滴依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这从侧面反映出滴滴的自动驾驶业务并不吸引人,这个独立的“孩子”并不受欢迎。所以滴滴只有通过独立融资,才能支撑大估值业务进一步发展的可能。试图聚合模式,不仅仅是拆分自动驾驶业务,更是进一步调整商业模式。6月17日,有消息称,滴滴已完成与二手出租车(原同程出租车)等多家出行服务商的谈判,第三方入口即将率先在成都等城市落地。也就是说,在滴滴的APP中,除了原有的快车、专车等服务外,还将增加一个“第三方”入口,用户可以通过这个入口调用第三方出行服务商的车辆。滴滴官方回应是,“接入第三方运力是为了缓解高峰时段打车难,为滴滴出行提供运力补充。”当然,事情没有这么简单,还有另外一层关系。5月19日,在停滞近一年后,美团打车宣布以聚合模式从上海、南京扩张至17个城市。6月5日,美团又新增10个城市,已经全部接入北上广深。这无形中刺激了滴滴,看到自己打下的国家被侵略,自然不能坐以待毙。新的玩法显然是在讲述一个新的故事。经过融资大战、补贴烧钱、并购等。,虽然滴滴出行已经占据头部位置,但是网约车市场的痛点依然明显,用户打车难的痛点依然存在。由于网约车准入门槛低,全国范围内有客户有牌照的玩家都可以进入游戏,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甚至越来越多的跨界玩家也开始涉足其中。目前网约车市场烧钱的时代已经过去,已经成为行业共识。这个时候市场需要轻资产玩法。此外,通过流量和用户规模优势促进平台供应商成交的“聚合模式”正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滴滴不仅可以通过聚合模式吸引用户,还可以增强用户粘性,扩大用户基础。此前,上市前的Lyft也曾努力扩大用户规模,提升企业估值。网约车新故事再看国外市场,网约车的故事还在继续。为了更快地盈利,Lyft和优步正试图扩大业务,提供更多的收入来源。无论是发展自行车共享、自驾和外卖业务,还是正在向数字化基础服务转型的东南亚汽车共享平台Grab,似乎都在寻找新的落脚点,这也造成了各平台发展方向的差异。最近,Lyft和优步发布了2019年第二季度的财务报告。Lyft Q2营收同比增长72%,至8.673亿美元,优步Q2营收为31.7亿美元,同比增长14%。
除了主营业务,优步和Lyft都在通过其他业务提高收入水平。其中,优步的外卖业务(Uber Eats)表现亮眼。在Q2,2019年,外卖业务总收入为5.95亿美元,同比增长72%,……占总收入的18.8%,订单总额达到33.9亿美元。优步首席执行官达拉·科斯罗萨西(Dara Khosrowshahi)去年在接受《财富》采访时表示,“汽车对于我们就像书籍对于亚马逊一样。亚马逊建立了无与伦比的基础设施。一开始是依靠图书业务,然后进入其他领域。你会看到未来的优步也是如此。”滴滴虽然还没有上市,但也在制定新的计划。近年来,滴滴大力发展国际业务,都是为了这个原因,为了快速提升估值,让业务数据更“漂亮”。在巴西、澳大利亚等地不断推出服务,在公司裁员中仍强调国际业务的重要性。近日,在一个论坛上,滴滴出行总裁刘清介绍了滴滴在拉美市场的现状和计划。其透露,滴滴目前在拉美地区拥有超过200万的活跃用户,负责这一市场的员工达到1200人,相当于滴滴全球员工总数的1/10。目前覆盖的业务包括快车、出租车、外卖,未来还将涉足电动车运营等业务。滴滴国际化团队在拉美推出的滴滴借记卡和终端内电子钱包也引起了关注。出海的故事显然可以防止其估值受到更严重的冲击。滴滴终究要去海外上市,而恰恰是国际化业务能让它讲出更好的故事。损失还是一样的。然而,无论滴滴上市与否,网约车似乎都难逃亏损的命运。不考虑新业务,网约车的亏损严重是有目共睹的。基于两家网约车相关上市公司的财报分析,Lyft第二季度净亏损6.44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1.789亿美元相比有所增长。优步净亏损52.4亿美元,为2017年以来单季最高亏损。这也让很多分析师怀疑网约车的商业模式能否成立。这些新业务也面临一个问题,他们很难在短时间内盈利。比如公司投资无人驾驶就是为了“摆脱司机”,理论上未来可以帮助网约车公司省钱。所以各家在自动驾驶的研发上都有单独的布局。Lyft选择开放自己的平台,与其他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合作。优步在无人驾驶研发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并建立了自己的舰队。滴滴现在将自动驾驶业务独立出来,尝试独立融资。然而,这样的理论可能不会照进现实。首先,短期内自动驾驶技术很难实现快速发展,更别说快速实现商业落地。所以会有一批企业倒闭。尤其是资本热潮退去后,自动驾驶发展的瓶颈显现,商业模式难以落地,都在考验着自动驾驶的创业者。退一步说,适时无人驾驶时代真的来了,取代司机,企业对司机的投入确实会减少,但增加的可能是研发、维护等方面。虽然很难盈利,但亏损却一次又一次地持续。网约车的发展,前路漫漫,亏损仍将是主旋律。滴滴的上市之路能否照进现实,离修远还很远。注:图表来自张南。
标签:东南
图片来源:摄图网截至8月16日记者发稿时,A股107家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中,35家公司披露了2019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或业绩快报。其中,25家公司上半年业绩表现不佳,10家公司或预增或扭亏。
1900/1/1 0:00:00电动车主苦燃油车占充电位久矣以至于有人发出这样的无奈调侃: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你我明明相爱却不能相见,而是电动车和充电桩之间那辆燃油车的距离。笑中带泪。
1900/1/1 0:00:00博郡汽车不甘“低调”。今年以来,博郡汽车“高调”动作一个接一个,发布新车、获中化国际融资、意图申报科创板,创始人黄希鸣频繁接受媒体采访,凡提竞争对手,必把特斯拉挂在嘴上。
1900/1/1 0:00:00本文来自未来汽车日报,作者:高佩莙。8月18日,针对36氪未来汽车日报8月17日发表的《那些离开蔚来的年轻人》一文,蔚来汽车方面正式作出回应。
1900/1/1 0:00:00多年来一直在行走在亏损边缘的金杯汽车,再度开始抛售旗下资产,以求自保。
1900/1/1 0:00:00近日,通用电气被指控财务造假,一时间陷入风波之中。
1900/1/1 0:00:00